河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马克思法治观与德治观比较研究姓名:冯静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教师:吴成20100501摘要法治与德治思想是马克思庞大思想理论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摘要]基层社会自治法治德治模式的不同定位、主体责任、治理体系和运作机制,对加强中国社会治理体系的建立有三个重要的创新点:统筹社会力量的协同机制;激发人民作为基层治理的主体作用;推动法治为自治和德治服,建立自治法治德治的基层社会治理模式--理论
法律专业毕业论文范文论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分析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相互关系、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必要性及实施两者相结合的具体途径,阐明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彼此促...
“法治”与“德治”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历来都是法律家们所争论不休的一个论题.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二者究竟应保持一种怎样的关系,曾成为一段时期内理论界探讨的热点.由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既需要有法律来为之保驾护航,同时也离不开道德的影响与支持,因而在我国,“法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强调法治和德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这既是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对治国理政规律的深刻把握”。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现代意蕴--理论
仅仅在2011年这一年,我国学者就发表论文55篇,是1980年至1999年这20年间所发表的论文总和(即32篇)的1.7倍。而且,自2002年起,我国先后发表了65篇学位论文(其中博士学位论文6篇,硕士学位论文59篇)。
分类号:密级:学校代码:学号:2013l1000062遣宰研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论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的法治教育作者姓名:学科、专业:研究方向:导师姓名: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二。
道德与法治,是规范指引人们行为的两柄尺子。二者如果做到相辅相成,会对孩子的教育形成并驾齐驱的“双车驱动”效应,反之如果相互孤立脱节,则无法有效指引青少年养成良好的法治素养和道德情操。第一,价值功能…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生活化研究--中国期刊网.任宗成.广安市邻水县鼎屏小学.摘要: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的设置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如果教学时仅仅局限在知识层面,而非走进孩子们的生活,那就丧失了它存在的意义。.生活化教学是将教学活动与生活...
初中生道德与法治观念的培养初探.学生形成端正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关键时期就是身心即将发展成熟的初中阶段。.但在这个特殊时期初中学生又刚好处在叛逆的青春期,这就要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其中任务最重的也是和初中生接触最多的便是家长和...
目前,学校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以及评价体系与立德树人目标还存在一定的距离,上级坚持用分数作为评判学校和学生的依据。因为上级在评价学校的时候,也是使用分数评价...
更好守护公平正义、弘扬美德善行【摘要】当下中国如何做到德智与法治相结合个人层面【提问】更好守护公平正义、弘扬美德善行【回答】 .new-pmd.c-abstractbr{display:none;}更多关于德智与法治论文的问题>>
初中阶段是学生理性思维日趋成熟的阶段,也是他们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在该阶段接受怎样的思想教育,对他们今后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作用.新形势下的《道...
法治教育与德智教育课程应为相辅相成,紧密结合的。因此,在高等职业院校中需要将法治教育与德智教育在课程上交叉进行,在德育涉及到法治相关板块时,教师会就此展开系统的讲解,...
试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探究摘要随着社会多元化的发展,越来越重视对学生多方面的发展,尤其是对学生的整体核心素养的培养,而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作为提升学...
道德与法治作为初中阶段的主要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意义重大。为了更好...4卜晓静.小学音乐构建德智共生课堂的有效策略[J].家长,2019,0(4):128-129
前不久,在山东省青岛市举行的青岛市政法系统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生学习班(以下简称“青研班”)开班式上,青岛市司法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青研班”班长刘春颖充满的发言,引发在场...
10月30日清晨,我们一行人来到德州市天衢中心小学参加2018年小学道德与法治授课能力培训活动。天气虽冷,也阻挡不了我们的学习热情!我们迎着朝阳,伴着孩子们轻快...
9月15日,《法治日报》头版以《把论文写在平安法治建设实践中“青研班”强化使命担当凝聚青岛政法力量》为题刊发重磅稿件,推介青岛市政法系统创新开办“青岛市政法系统习近平...
这一次的修订特别强调,“要增强思想性,有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全面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充分体现民族特点,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