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旧仪》大鸿胪、郡国二千石调百石条考辨-《汉旧仪》所载大鸿胪、郡守调除百石,是反映辟除制度演进中间环节的重要史料,值得细致分析。《汉旧仪》卷下云:旧制:令六百石以上,尚书调;拜迁四百石长相至二百石,丞相调;除中都...
鸿胪井刻石铭文新解&唐与渤海%羯关系史上的两次出使"李大龙朱尖鸿胪井刻石是唐代东北边疆史研究的重要实物资料"学界一般认为!刻石铭文所记$鸿胪卿
任大鸿胪没几个月,彻又下担刘帝庙的护卫官,就是说,也在武帝刘彻看来,田千秋梦里的那位老先生,无疑问乃是自己的毫老祖宗汉高帝。己面前能够站立这么一位体自长貌美的正直之士,是祖宗...
除了三星堆,四川还有什么让人惊讶的考古.3月20日以来,三星堆遗址陆续发布新发现的6座坑中的成果,这是三星堆继1986年发掘两个坑沉寂了一段...
超星尔雅学习通《中国文化概论》2020章节测试答案.时间:2020-05-23来源:点击:1458次.答案:√.3.10汉朝的官僚制度.1、【单选题】汉代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九卿中的延尉掌管()。.A、外交国策.B、宗庙礼仪.C、内宫膳食.
我国历代中央在处理外邦和边疆地区的蕃务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制度,其主管官员,西汉称大行令,西汉末年又创置了大鸿胪,开始取代了大行令的职能,魏晋...
权威出处:郑州大学硕士论文2018年齐鲁学刊“大鸿胪禹”小考──《两汉全书》整理札记之一严可均(全汉文》卷三十二列“大鸡护禹”,介绍说:“禹,史失其姓。”下收《麦平于王元不宜...
作者在文中主要详细探讨了汉代典客、大行、鸿胪之递嬗,和《汉书?百官公卿表》关于景帝中元六年前144为大行,武帝太初元年前104改大行为大鸿胪的记载是否符合...
作者在文中主要详细探讨了汉代典客、大行、鸿胪之递嬗,和《汉书·百官公卿表》关于景帝中元六年(前144)改典客为大行,武帝太初元年(前104)改大行为大鸿胪...
唐代鸿胪寺的研究687.doc43页内容提供方:报告论文库大小:98KB字数:约1.7万字发布时间:2017-08-28浏览人气:16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收藏次数:0...
两汉设立了专门管理谥法的机构——大鸿胪,由大鸿胪负责拟定谥号、诔文和哀策,奏请皇帝批准。两汉时期,具体负责葬前宣读谥号的是大鸿胪的属官行人或太中大夫,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