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家礼》祠堂礼制的宗法制思想突出,要义有三:第一,祭祖制度。《家礼》祭至高祖的四时祭法以及冬至、立春、季秋三祭的规定,与程颐的观点一致。《家礼》大宗与小宗的祭祀秩序及宗族结构,与《礼记》别子宗法类似。第二,宗子之...
21朱熹:《家礼·通礼》,《中华再造善本·唐宋编》,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第13页。22朱熹:《晦庵先生朱文集》卷六十八,《朱子全书》第23册,第3308页。23孔安国、陆明德:《阮刻尚书注疏》卷十八,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1115页。
摘要:朱熹的“变化气质”就是指通过修身养性使人的后天气质之性恢复到全无不善的先天本然之性;使被后天气质所遮蔽的人心恢复到纯粹清明的义理之心,也即道心。这个过程被朱子诠释为“修为以复其性”。在朱熹的哲…
《纪念朱熹诞辰890周年暨新安文化研讨会会议论文集》出版发行来源:浙江省儒学学会秘书处时间:孔子二五七一年岁次辛丑五月廿六日甲寅耶稣2021年7月5日2021年6月30日,由吴光会长主编,浙江省儒学学会、福建省闽学研究会、淳安县委...
与朱熹同行:打开武夷山的另一种方式.2021-03-2614:09:24来源:新华每日电讯16版.游客走进福建武夷山朱熹园参观(3月21日摄)。.新华社记者姜克红摄.新华每日电讯记者顾钱江、郑良、王成.南国春早。.春分时节,福建南平武夷山区万木滋长,百花竞放,走...
朱熹大大简化了“礼”,并且重新整理了“礼”的环节,使“礼”得以下沉。这里面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祠堂”制度。以前老百姓是没有祠堂的,只能“路祭”。朱熹规制了祠堂的建构,使祠堂进入了老百姓的生活…
徽州宗族社会视朱熹《家礼》“炳如日星”,将朱熹《家礼》作为宗族活动的指南。这里仅从徽州宗族祠堂寝殿先祖牌位的设置、徽州宗族祠堂的祖...
然而,在宋代之前,祠堂与家族祭祀并不存在直接的关联,在宋代士大夫的推动引导之下,祠堂逐渐成为家族祭祀的场所,承担起家族祭祀的任务。[关键词]祠堂宋代朱...
祭祀祖先实际上是一种宗教仪式,祠堂作为祭祀祖先的场所,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然而,(本文共2页)阅读全文>>权威出处:《黑龙江史志》2009年06期经济研究导刊宋...
展开关键词:朱熹《家礼》祠堂宗法制张载程颐《礼记》收藏引用批量引用报错分享全部来源求助全文维普期刊专业版万方通过文献互助平台发起求助,成功后即...
朱氏宗祠不仅是朱熹后人拜祖的地方,也是朱熹后人记录功名的“圣地”。祠堂门前的旗杆石刻有“光绪十一年乙酉科朱珩立乡试中武第二十四名举人”等记录朱氏后人功名的字句。久经风雨的...
2021【儒佛道与地域文化】主持人:李承贵朱熹《家礼》祠堂礼制的宗法制思想杨海文12,张昕1(1.中山大学哲学系,广东广州510275*.中国孟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