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楚文化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南方诸侯国楚国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称,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楚国先民最初生活在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南迁后给楚地带来了先进的华夏文明因素,再受到当地蛮夷文化的影响…
以尊重换尊重,从而相互熏化感染,这就是南下的楚国与蛮地原有部族在文化上的相处方式。于是,南下的楚国既为蛮地的原住民带来了北方华夏的典籍文化,而原住民的风土人情也影响到了南下楚人的文化性格,相处既久…
楚竹书《曹沫之阵》与《慎子》佚文_文化毕业论文摘要: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曹沫之阵》开头一段见于《慎子》佚文;两者比较之下,《慎子》所载当晚于《曹沫之阵》;曹沫之“沫”是“刿”或“蔑”的假借,依文献为读,《曹沫之...
刘向的晏子使楚原文及翻译晏子使楚。楚人以晏子短,楚人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傧者更道,从大门入。见
楚竹書《內禮》、《曾子立孝》首章的對比研究_文化毕业论文最近出版的《上海博物馆藏戰國楚竹書(四)》有一篇題名為《內禮》的文獻,整理者稱“內容多與《大戴禮記》中《曾子立孝》等篇有關”。[1]其簡一至簡六有如下一段文字:君...
分享于2015-11-2421:07:10.0“王子某”、“楚子某”与楚人的名和字-论文文档格式:.pdf文档页数:7页文档大小:500.65K文档热度: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
楚子熊侣图强勤业,为九伯之长。然其裔不善,喜于软语,溺于酒色,疏贤近佞,荒政务俗,致蓂荚绝荆,伯气尽殆。万里沃土,终归秦地。何人虞?嗟呼,嗟呼!夫灭荆者,非秦...
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巨大的经济文化开发价值.在祖国漫长的历史长河里,荆楚文化的地域范畴大体与现今所说的长江中游地区相当.在中国传统文化...
《隋书·经籍志四》载:“楚有贤臣屈原,被谗放逐,乃著《离》八篇,言己离别愁思,申抒其心,自明无罪,因以讽谏,冀君觉悟,卒不省查,遂赴汨罗死焉.宋玉,痛惜其...
2、楚襄王等,皆可见秦楚之间的联姻,已呈现常态化。3、到文王之子楚成王即位,已经“楚地千里”。4、战国时期,楚襄王统治楚国时,国势不振.
子桑木梁国莫强8一篇是《先秦社交面称研究》一篇是《试论楚辞“荃”、“荪”喻君的原始意象》《先秦社交面称研究》里提出【君王】两个字是非法僭主,【君王】一词在一段...
但是,当时雄居南方的楚国,并不以北进中原受阻而休干戈,楚、随关系的进一步恶化已势至必然,《左传·桓公六年》:“随少师有宠,楚斗伯比曰:‘可矣,不可失也。夏,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