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术参考网 > 陈同方论文余英时作序数学
2006届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Y89558l学校代码:10269余英时的明清学术史研究——以<方以智晚节考》、《论戴震与章学诚》为例指导教师:监耘生熬援硕士研究生:里愿登邀2006年4月完成论文摘要余英时,当代著名史学家,安徽潜山人。
严耕望《治史三书》读书札记与心得感悟:距离最后一次翻开严耕望先生的《治史三书》,已经一月有余。记得当时看到附录中余英时先生《中国史学界的朴实楷模——敬悼严耕望学长》一文时,见到“敬悼”二字,甚至有些难过。整个读书过程中,见字如面,仿佛时时看
余英时(前排右四)于新亚书院第一届毕业典礼(1952年)1949年8月底到12月底,余英时成为燕京大学历史系二年级插班生,在这里留下了美好的回忆。2008年余英时为巫宁坤的《孤琴》作序,便以《回忆一九四九年秋季的燕京大学》为题。
只有精神才能认识精神——荞麦花开《陈道明的表演世界》书评文/绿筠闲人(文史学者)我与荞麦君是在两年前一个讨论钱锺书先生学术的微信群认识的。还记得荞君一进群就不客套,一句寒暄后便不多话,直接甩出他《从钱锺书看金庸》一篇文,以为“入群红包”~。
根据同方股份2017年年报,同方知网主要从事互联网出版与服务业务,目前已经形成了“中国知网”(CNKI)门户网站,为用户提供《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中国博硕士论文数据库》等一系列产品…
余英时(美国霍普金斯大学讲座教授、中国中研院院士)最近因为选收为友人著作所写的序文,印成专集,发现数量很大,远出最初估计之上。孟子有一句名言:“人之...
在《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一书中,黄仁宇就请坐师余英时作序,但是目前所有的版本中都没有出现余英时的序言。余协中在内战结束后,转居香港,后赴美定居,于1987年去世。正传童年...
但他基本上仍奉“科学知识”为知识的最⾼标准。他不谈“统⼀科学”,⽽仍以最⼴义的科学——包括⼈⽂、社会科学——为⼀“连续体”,最抽象的⼀端是数学、物理,...
三、附注牵引别人著作有壹零七条之多,此亦是壹种时代风尚。鄙意凡无价值者不必多引,亦不必多辨,论文价值在正面不在反面,其必须称引或必须辩白者自不宜缺,然似大可删省,芜累去面精华...
余英时/文余英时前面已说过,新亚推荐我来哈佛,是为了参加哈佛燕京社访问学人的计划,为期不超过两年,所以我最初根本不曾有过攻读学位的念头。然而一年之后,即从一九五六年秋季起,我...
▲余英时博士论文《东汉生死观》我的论文导师是杨先生,但此外还有两位审读人,即费正清和史华慈教授,杨先生对论文的内内外外都很清楚,自不在话下。费、史两位教授通读一遍,也无异辞...
〔三〕陈老夫妇确曾有为去留而争执之事。小彭夫妇对教授之注陈老思想,能得其精神,深觉大慰,特命余来信告之。”不用再多说什么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看罢来信,余英时先生的感觉是“...
此文为钱穆先生致余英时先生书札,谈论文写作问题。关于撰写论文之体例方面,穆别有几项意见,供弟采择:一、在撰写论文前,须提挈纲领,有成竹在胸之准备,一气下笔...
现代科学,作为一整套学术体系,它仍然是一脉相承、推陈出新而发展出来的。这两点概括都建立在坚强的史实之上,而作者识断之精也由此可见。作者对本书内容的取...
2006年,美国国会图书馆颁授历史学家余英时“克”人文与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2009年12月,联经出版公司出版了《文化与历史的追索:余英时教授八秩寿庆论文集》。该书厚达96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