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寅恪集》再版重印介绍《陈寅恪集》自2001年1月至2002年6月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刊行。列入九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的《陈寅恪集》共计13种14册,分为《寒柳堂集》《金明馆丛稿初编》《金明馆丛稿二编》《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元白诗笺证稿》《柳如是...
《陈寅恪集》再版重印介绍《陈寅恪集》自2001年1月至2002年6月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刊行。列入九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的《陈寅恪集》共计13种14册,分为《寒柳堂集》《金明馆丛稿初编》《金明馆丛稿二编》《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元白诗笺证稿》《柳如是别传...
《陈寅恪集》再版重印介绍《陈寅恪集》自2001年1月至2002年6月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刊行。列入九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的《陈寅恪集》共计13种14册,分为《寒柳堂集》《金明馆丛稿初编》《金明馆丛稿二编》《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他们论文集或文集的出版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其他学者的论文集则基本上是新时期财政史研究前沿的代表。专题史包括两种形式,一是通代专题史,二是断代专题史。通代专题史,以出版先后而言,如周伯棣《中国财政...
峡高校外语教育研讨会论文集》。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20)37.德语教育特色创建尝试与问题反思(《外语高教研究》第2辑。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20)教学与科研奖励(选):湖北省外国文学学会“第四届科研成果奖”二等奖(1996)
清华《建筑史论文集》中所收汉代建筑研究相关论文目录(未注出版社者均系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另数期未见,欢迎补充。)第一辑(阙)第二辑(1979.5)徐伯安、郭黛姮,《雕壁之美,奇丽千秋》,127-142页。(论法式石作,引用汉画。)第三辑(阙)第四辑(1980.12)张静娴,飞…
早期丝绸之路暨早期秦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研究报告秦大树中肯联合考古取得重大阶段性收获,非洲学者呼吁继续合作并保护成果中国社会科学院(要报)——专供信息研究报告徐怡涛寿县古城墙保护规划译著魏正中犍陀罗石刻术语
内容提要:20世纪80年代之前安徽大学关于徽州问题的研究主要涉及徽州经济和学术两个方面,其研究虽然散而简,但其筚路蓝缕之功值得在安徽大学徽学史上留下重要的一笔。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末,安徽大学在机构设置、会议主办、平台搭建、人员培养和方向凝练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
鸠摩罗什出生于龟兹(今新疆库车、拜城一带),是我国古代著名的佛教学者、佛教理论家、佛经翻译家。今年是他诞生1650周年的日子,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厅、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亚洲太平洋研究所、中国佛教协会佛教文化研究所、新疆佛教协会、新疆龟兹石窟研究所等7家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曾磊《史记·天官书》载:“两河、天阙间为关梁。”所谓“天阙”,张守节《正义》说:“阙丘二星在南河南,天子之双阙,诸侯之两观,亦象魏县书之府。”可见天阙二星的由来与地上的“天子之双阙,诸侯之两观”有关。
至七年冬,稍稍始集,臣等以相校。至八年七月,《陈书》三十六篇者始校定,可传之学者。其疑者亦不敢损益,特各书疏于篇末。其书旧无目,列传名氏多阙谬,因别为目录一篇,使览者得详...
摘要:一,传世的《陈龙川文集》诸刻本及其编次校勘中的一些问题南宋末年陈振孙编撰的《直斋书录解题》卷十,著录了陈亮的《龙川集》四十卷,《外集》四卷,其下所系《解题》的...
”[7]苏武警告前来劝降的义律说:“宛王杀汉使者,头县北阙。”[8]贰师将军李广利征伐大宛,汉武帝下诏称赞他“获王首虏,珍怪之物毕陈于阙。”[9]汉昭帝时,傅介子...
——相关学者访谈录本刊编辑部(3·48)秦汉经济史研究的理论思考与前瞻...《探寻宋型国家的历史——李华瑞学术论文集》简介余辉(3·89)...评《门阙、轴线与...
百度学术搜索,是一个提供海量中英文文献检索的学术资源搜索平台,涵盖了各类学术期刊、学位、会议论文,旨在为国内外学者提供最好的科研体验。
《陈仲甫先生论韵遗墨》及其他——有关《陈独秀音韵学论文集》的史料《陈...(黄氏录作"已")对转,何以当时不能互用,亦难解释;旧派学者,本自读书...抱残守阙,两...
书籍刊刻流通由纯学术向学者圈内的商业性刊行转变,为许多学者在生前刊布自己的作品提供了机会,而不需等死后由他们的门徒或后代集中印行。藏书与刻书的流通趋于...
愿与四方学者商榷之,或有可取,不为无补。苟或不然,必因此以发高明真知灼见之至论,于久蕴深藏之馀,使四圣之道,焕然大明于世,以淑诸人,亦老夫之志愿也。杨守陈《读易私抄》〈...
[宋代]陈深四十臞仙发未班,谭经海上看青山。曹江鞠白漫难读,禹庙梅梁去自还。叠嶂晓晴诗笔说,平湖风定酒船闲。曾闻百奥多奇士,暇日清游盍叩半。文宣王及其赞其三十六[宋...
自尚书令废阙,二仆射则为宰相……及贞观末,除拜仆射必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及“参知机务”等名,方为宰相,不然则否。然为仆射者,亦无不加焉。至开元以来,则罕有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