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术参考网 > 常山战鼓进校园论文文献
2006年将常山战鼓列为河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常山战鼓又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无参考文献[1]方光耀,民族民间音乐传承的当代意义,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9月第13卷第5期[2]...
【摘要】:文化代表并影响着一个区域整体发展的形象,区域性文化品牌是文化产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我省要实现由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产业大省的转变,就要精心培育出一批大众化的、产业化的文化品牌。本文阐述河北文化品牌的培育与发展,以期对河北文化品牌的培育与发展进行探索。
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常山战鼓”在古代多运用于战场上鼓舞士气,现在多在节日庆典时进行展示,起到凝聚民族自信心的作用。但受市场经济的影响,过度“商业化”开发的现象屡见不鲜,过度追求经济利益,而使得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失去其本真性。
常山战鼓常山战鼓是由鼓、大钹、中钹、小钹、小锣等打击乐器组合而成的一种民间青锣鼓。表演时,击鼓者或站成圆圈、或排成三角、或一字排开,面对面击鼓;击钹打锣者或站在中间、或站在两边、或与击鼓者相对,配合默契,出神入化。现由环工学院
常山战鼓常山战鼓是由鼓、大钹、中钹、小钹、小锣等打击乐器组合而成的一种民间青锣鼓。表演时,击鼓者或站成圆圈、或排成三角、或一字排开,面对面击鼓;击钹打锣者或站在中间、或站在两边、或与击鼓者相对,配合默契,出神入化。现由环工学院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河北高校近日,河北科技大学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积极引导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将河北民间特有的常山战鼓、井陉拉花、河北梆子、晋州官伞、沧州落子等艺术形式搬上大学的舞台,成为校园文化生活的一部分...
常山战鼓历史悠久,在河北正定一带流传上千年,通过口口相授、言传身教,至今仍保存着上百首曲目。鼓点变化万千,声播数里。2008年,常山战鼓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咚咚”战鼓声背后,是常山战鼓传承人张书社的“非遗”情结。
河北科技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纪实.“到科大赏樱花、品非遗。.”每年仲春时节,这已经成为石家庄市民的一道独特风景。.多年来...
此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的挂牌活动,是正定县教育系统结合县情开展的非遗进校园的一部分,也必将推动常山战鼓等一系列正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创新、融合、发展”。此次挂牌,正定四中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定高照(中幡...
常山战鼓具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常山战鼓进校园"活动有利于促进大学生身心和谐发展,促进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传承,丰富高校德育教育的实践形式和内容...
109-112页年卷期:2011年第3期主题词:常山战鼓进校园文化育人大学生摘要:常山战鼓具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常山战鼓进校园”活动有利于促进大学生身心和...
(论文)常山战鼓星级:4页现代经济文化维系下的常山战鼓星级:9页常山战鼓调查与研究星级:55页子龙小学敲响常山战鼓星级:1页常山战鼓的艺术价值...
鉴于湖南省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学校和实践基地,河北省如何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开展可行的校园传承,本文将以“常山战鼓”为例,笔者将做三点讨论:...
论“常山战鼓进校园”文化育人作用的实现常山战鼓具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常山战鼓进校园"活动有利于促进大学生身心和谐发展,促进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本文共...
常山战鼓的发掘、抢救和保护,对弘扬古城正定的历史文化、弘扬整个中华民族文化,将会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一、常山战鼓的地方特征及艺术特色常山战鼓是正定民间...
昨日,正定县南牛乡中学和东贾村小学的学生们,敲响了常山战鼓。为把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常山战鼓之乡——正定县南牛乡邀请常山战鼓传承人之一的...
南牛乡党委书记张春表示,常山战鼓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渊源,但没有系统的资料,主要靠言传身教。目前,正定县教育局南牛学区适应学生特点,根据张书社等人的口授,编辑“常山战鼓”教材...
传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该论文从描写常山战鼓的音乐特点到对常山战鼓的传承保护,最后是对常山战鼓的产业化发展。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常山战鼓备受有关专家关注,该论文对于其产业化的...
“我希望常山战鼓有朝一日能走进更多人的视野,得到关注与认可。”除了潜心创作外,张书社还热心于常山战鼓的发展与推广。他不仅积极参加国内外艺术比赛,还在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