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论文写在田野里——记山西农业大学教授常明昌34年如一日倾心食用菌专业,缘于一位学者对事业的无限热爱近日,走进山西农业大学食用菌办公楼常明昌教授的办公室,一盆盆用灵芝制作的盆景占据了地面“半壁江山”,最大的一颗直径1.2米。
常明昌:为功把科技论文写在大地上.第五届全国(山西·中阳)木耳产业创新发展大会暨“小木耳、大产业”学习研讨会,于2020年8月7日—9日在山西省吕梁市中阳县召开。.大会期间签约金额达10.65亿元,销售金额6000万元。.这个可喜的成果,让身为中阳县...
迄今常明昌已发表学术论文132篇,出版著作12部,主编21世纪全国高校食用菌本、专科统编教材2部,主编全国“十一五”规划专科教材《食用菌栽培》和本科教材《食用菌栽培学》2部,先后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农业成果转化、山西省煤基重点攻关
常明昌设计的养菇大棚科研取得成绩后,常明昌开始思考如何将实用技术推广到农村去,为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开拓出一条新路。通过实地调研,他...
常明昌教授在2019年山西省脱贫攻坚奖表彰大会暨先进事迹报告会作报告在全国第六个扶贫日到来之际,10月11日,省委、省召开2019年山西省脱贫攻坚奖表彰大会暨先进事迹报告会。省委副书记、省长楼阳生出席并为获奖者颁奖,省委副书记林武讲话,省委常委、组织部长曲孝丽宣读表彰决定...
”常明昌的这些回忆,如今听起来,更像是电影里的情节。毕业后来到山西农业大学,常明昌在做好教书育人的同时,依然倾心于真菌分类、食用菌栽培。工作刚6年,就发表论文45篇,出版专著2部,成为当时学校同龄人中的佼佼者。
常明昌是山西农业大学食品科学院的教授,被誉为山西省现代食用菌产业奠基人,是一位名副其实的“蘑菇专家”。.“蘑菇”,也让他与扶贫结下了深深的缘分。.三十年来,常明昌从未停止扶贫事业,他常说:“我既做了扶贫,扶贫也成就了我”。.把科研做...
我校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常明昌教授《把小蘑菇做成科技扶贫大产业》的科技扶贫先进事迹入选科技部汇编出版的《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科技扶贫100个典型案例》,是全省高校唯一入选者。常明昌教授34年致力于食用菌教学、科研和成果转化,不仅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而且在全省40多个...
“常教授,半个月了,菌棒出不了木耳,怎么办?”清晨5点多,我校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常明昌教授,接到中阳县菇农打来的微信电话。他揉了揉眼睛,打开视频,让菇农带他看看菇棚。“不要紧!木耳正催芽呢。你记得给它通风换气,防止高温高湿。
12月3日,光明日报头版发布文章《盛开的“蘑菇”——记山西农业大学教授、山西省现代食用菌产业奠基人常明昌》,宣传我院常明昌教授坚持科技扶贫、立德树人的事迹。从开始研究食用菌算起,35年来,常明昌跑了山西省83个县,在40多个县开展社会服务和科技扶贫,帮助31家企业建立了食用菌...
常明昌:把论文写在脱贫攻坚第一线作者:暂无来源:《科学之友》2020年第11期文|白续宏常明昌是中国食用菌协会副会长、山西省食用菌协会会长,同时也是山西农...
常明昌:把论文写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常明昌是中国食用菌协会副会长、山西省食用菌协会会长,同时也是山西农业大学教授、山西省食用菌产业体系首席专家。35年来,他致力于...
迄今常明昌已发表学术论文132篇,出版著作12部,主编21世纪全国高校食用菌本、专科统编教材2部,主编全国“十一五”规划专科教材《食用菌栽培》和本科教材《食用菌栽培学》2部,先后主持...
“论文写得好,只是纸上谈兵;科研成果只有转化为农民可以掌握的实用技术,才充满活力。”这是常明昌经常说的一句话,今后,他将一如既往的率领食用菌科技创新团队,...
1985年,21岁的常明昌大学毕业后来到山西农业大学工作,一边教书育人,一边致力于食用菌科研和成果转化。“论文写得好,只是纸上谈兵,科研成果只有转化为农民可以掌...
扶贫过程中,常明昌十分注重农民技能提升,先后举办食用菌培训400多期,培训农民4万多人次。他还开设了免费咨询电话、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的实际...
“论文写得好,只是纸上谈兵;科研成果只有转化为农民可以掌握的实用技术,才充满活力。”这是常明昌经常说的一句话,今后,他将一如既往的率领食用菌科技创新团队,坚持走农科教、...
谈起当初的艰辛,常明昌却不以为然:“身体受了罪,但心里更多的是希望!”“论文写得好,只是纸上谈兵;科研成果只有转化为农民可以掌握的实用技术,才充满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