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学论文 > 美国中华医学杂志社编委

美国中华医学杂志社编委

发布时间:

美国中华医学杂志社编委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设有办公室、总编室、出版发行部、财务室、各刊编辑部,以及北京华康广告公司等部门。本部直接编辑出版22种期刊,同时对中华医学会主办,委托省市医学会或医学院校、科研院所编辑出版的104种期刊进行宏观管理和业务指导。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充分发挥中华医学会专家云集、人才荟萃、信息畅通、联系广泛的整体优势,汇集国内外优秀的医药卫生专家,组成了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的编辑委员会和审稿专家队伍。在长达120余年的办刊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整套比较完善的医学期刊编辑出版管理体系和制度,并培养、建立了自己的编辑队伍。依靠这些高层次的医学专家和高水准的编辑队伍,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始终走在传播最新医学知识、交流最新科研成果、引导学术发展方向、推动医学科技进步的前沿,被公认为中国医学界最有学术权威性的杂志系列。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不仅是国内广大医药卫生科技人员不可缺少的重要信息源,也是中国医学界面向世界的一个窗口。126种期刊发行至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与国外近千种医学期刊建立了长期交换关系。中华医学会杂志社还与全球最大的医学专业出版集团荷兰威科集团合作,将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英文资源推向国际,将中国优秀的医学专业研究成果介绍到世界。同时,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也积极促进国内外的双向学术交流。创刊于1887年的《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多年来一直被国际著名检索机构科学引文索引(SCI)收录,并以开放获取形式(OA)实现全文上网,在国际医学学术交流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百年薪火传承,世纪中华风范。”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经过百余年发展壮大,已形成学科分类合理、种类齐全的系列学术期刊群,被公认为国内学术水平最高、编辑出版质量最好、最具学术权威性的医学期刊群体,被业内人士亲切地称为“中华牌”杂志,并被上级主管部门誉为“中国科技期刊的一面旗帜”。在历届国家期刊奖的评选中,中华系列杂志均榜上有名,在 “精品期刊”评选和“双效期刊”评选中,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有多种入围。在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评选中,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再获殊荣。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全体员工始终坚持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恪尽职守,兢兢业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锐意进取。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党支部多次荣获“卫生部机关党委先进党支部”。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微机排版中心和《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编辑部多次荣获共青团中央、卫生部授予的“青年文明号”称号。中华医学会杂志社连续多年荣获全国妇联“巾帼文明岗”称号。随着我国新闻出版体制改革大幕的全面拉开,作为中国科技期刊的领军团队,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积极推进体制改革,打响了攻坚战的第一枪。2009年6月,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中华医学会杂志社成立“《中华医学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这一永载史册的事件,标志着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新纪元的开始。我们将继续恪守办刊的准则,把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不仅办成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完美结合的“双效”期刊,而且要成为读者和作者都喜爱的“双爱”期刊。真正实现我们新世纪的目标:传承百年经典、铸就精品中华期刊群,再现世纪华章、打造医学信息新航母。社长兼总编辑 游苏宁

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是中华医学会主办的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医学杂志。本刊重点报道我国医学各学科最新进展和高水平科研成果,以及临床各科诊疗经验,是我国医学交流的重要窗口,主要栏目有述评、论著等。目前该刊被国内外10个重要生物医学数据库、检索系统和文摘期刊收录,是我国唯一进入美国科学引文索引的医学杂志。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全球发行,作为医学会会刊和全世界50余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交换项目。 2007年中华医学会与万方数据携手推动医药信息服务,该刊电子版已独家授权万方数据来实现其数字化服务推广。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主编: ISSN:0366-6999 CN:11-2154/R 地址:北京东四西大街42号 邮政编码:100710 发表其它同级别同类型期刊,医生可用于中高级职称评定,给你推荐一个邮箱:,我已拿到刊物,并顺利晋级,谢谢他们!!!

巴德年,1938年10月27日出生于吉林省四平市。1949年,四平解放后巴德年开始上学,11岁的他直插二年级,用四年半读完小学。初中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被学校保送进四平重点高中。高中一年级时,他自修了几门高考必学的课程,被哈尔滨医科大学破格录取。1957年,巴德年就读于哈尔滨医科大学医学系,1962年毕业。学习期间曾获得卫生部全国医学院校俄语统考第二名。1964年,巴德年考取北京医科大学(原北京医学院)生物化学专业研究生,很快适应了俄语改为英语的转换。1967年以优异成绩毕业,获硕士学位。1978年,在哈尔滨医科大学教学岗位的巴德年,被学校推荐参加中国第一次出国选拔考试,以优异成绩顺利通过,遂前往日本北海道大学癌症研究所深造。1982年毕业获博士学位,成为该校获得医学博士学位的第一个外籍留学生,中国驻日大使馆特意为他举行庆功宴。 巴德年学成回中国后,把先进的思维带回哈尔滨医科大学,逐步从普通教授走上领导岗位,担任了哈尔滨医科大学副校长、黑龙江省肿瘤研究所所长等职务。 二十世纪80年代初,因其免疫学的研究有多项成果在国内国际处于领先水平,成为中国癌生物疗法的学术带头人之一。1990年至1992年,巴德年被派驻日本,任中国驻日本大使馆教育参赞。他在留学生中大力开展“将爱国主义思想转化为爱国主义行动”的活动,被当时中国驻其他国使馆的教育参赞们广为借鉴。 1992年9月,巴德年被国务院任命为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校长,至2002年卸任。巴德年在从事医学教育管理、培养高层次医学精英人才的过程中,致力于高等医学教育改革并取得显著成绩。卸任前,他被院职工一致投票选为优秀共产党员。 1994年,巴德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成为中国工程院成立后的第一批院士。至此,巴德年开始把目光投向更广范围的全国医疗体制,致力于中国医疗体制改革方案的探讨与研究,先后在中国国内外发表论文百余篇。 1999年,巴德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医学部外籍院士。 2003年,巴德年任浙江大学医学院院长。他全身心投入肿瘤免疫及机制研究、医疗体制改革方案探讨、医学教育管理等工作,启动了国际教育项目,加快了教育国际化进程。其科研和教改成果在中国处于领先水平 。 2000年至2008年,巴德年任《中华医学杂志》第24、25届编委会总编。在担任总编的8年里,每年通过“总编寄语”、“编者的话”撰写评论,为《中华医学杂志》和中国医学科学技术的提高与发展尽力。 2009年,巴德年卸任浙江大学医学院院长,被聘为名誉院长。同时卸任《中华医学杂志》总编,而任第26届编委会名誉总编。 卸任实职后,巴德年仍担任着一系列社会职务: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中国免疫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及至晚年,还躬身笔耕不断写出主题论文,并经常应邀请前往各大院校讲学或演讲。 2000年至2014年间,巴德年先后应邀参加“中国细胞治疗研究进展与临床前沿研讨会” 、“国际健康论坛” 、“海峡两岸医院院长论坛” 等重要峰会,与同仁分享他的学术思想;同时应邀赴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 、内蒙古医科大学等十多所大学做了《关于当代医学与医学生》的讲座,为年轻人传递他的现代医学观,继续用他自己特有的方式为年轻人走向成功架桥铺路。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编委

王彪,男,主任医师,教授,科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为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整形美容外科负责人,硕士学位,在读第四军医大学鲁开化教授的整形外科学博士研究生,1965年出生,1987毕业于福建医科大学医疗系,获医学学士学位,外科学总论教研室秘书;兼任中华整形外科学会中青年委员,中华整形外科学会专科医师会员资格认证委员会委员,福建省医学会整形与美容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华整形外科杂志》特邀审稿者,《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编委。

中国激光美容学科创始人之一国内皮肤激光领域权威专家获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赵小忠,医学博士,副教授。中国医师协会美容与整形医师分会常委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学与美容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激光医学北京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美容与整形分会医疗美容技术委员会主委解放军激光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美容与整形医师分会医疗文饰专家委员会主委《中国激光医学》杂志编委《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常务编委《中国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编委《中国美容医学》杂志常务编委《中华现代皮肤性病》杂志常务编委《医学参考报》医学美容频道副主编、发表论文20余篇,编写著作8部,获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社编委

医学杂志社发放的编委证书没多大用处,目的是想你多投稿而已。我当年拿过5-6个杂志社的编委证,都是那个样子。

李坚,男,博士,教授、主任医师。1992年7月~2000年8月一直从事肝胆肠外科工作,2000年9月~2005年7月攻读外科学博士学位,2005年获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外科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肝胆肠外科教授,担任卫生部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副主任,肝脏外科副主任,中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院副院长,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常委,中华医学会湖南分会内镜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南省青年外科医师协会理事,《中国现代医学杂志》、《中国内镜杂志》和《中国医学工程》常务编委、《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编委。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常务编委,《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编委,《医学综述》杂志编委。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长期从事神经内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对诊治神经内科常见病和疑难急危重症病例有较丰富的经验。曾赴法国Henri Mondor医院神经内科考察学习,曾赴美国、俄罗斯、韩国等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发表专业学术论文50余篇,主编学术专著1部,《脑脊液细胞学临床实验研究》获海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第一完成人),目前承担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带领神经内科获评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重点培育学科。科学中国人、海南日报、海口晚报等媒体多次对神经内科的发展进行了专题报道。

中国社区医学杂志编委会

社区医学杂志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山东省农村卫生协会出版周期:半月什么核心期刊也不是的,就是个普通期刊!!但算是 普通国家级期刊!!

高级应该是国家级或者核心期刊的国家级期刊很好判断核心期刊直接去查下就行了,百度一下 2008北大核心(2012年前有效)还有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拿着这些杂志的介绍去领导那儿咨询下就行了,毕竟很多过来人嘛。

各地卫生厅要求略有差别,你可以咨询广东卫生厅。像我们湖南卫生厅就出了一个目录,只要是目录内的杂志都予认可。不过正高职称的话最好是有中华牌以上的杂志。

有中国社区医师,但不是核心期刊。没有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这个期刊。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编委申请

不烂。中国美容医学杂志是是统计源核心,杂志质量还是不错的,核心期刊相比普刊来说,投稿会有一定的难度。被评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和国内外各重要数据库收录期刊。

在整形美容专业杂志发表论文20多篇。吴一主任 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整形与颅颌面外科的创始人、学科带头人、科主任、主任医师、临床医学研究生。从事美容整形外科20余年,具有丰富的美容整形外科临床经验,在美学修养上有很高的造诣,对美容整形技术有独特的见解,创新改良多种术式。尤其擅长面形修改手术,成功完成方脸改瓜子脸手术1000多例。并多次指导他院完成该术式和其他高难度的手术。中华医学会重庆医学美容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编委中国医师协会美容与整形分会美容与整形修复援助(重庆)中心特聘专家重庆市医学美容场所审核专家组成员重庆市渝中区美容事故鉴定专家组成员重庆市工商联会员重庆市TDP学会理事曾在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进修学习一年半,之后专程赴法国Paris Plastic Center和韩国多家整形医院学习培训整形美容技术,并获得相应证书。吴一主任于1999年成功施行了重庆市第一例方脸改瓜子脸手术,成功完成重庆市第一例全身吸脂手术,擅长下颌角截骨、颧弓颧骨整形等高难度面部改形,以及在面部轻年化(全颜面除皱、小切口除皱)、眼部鼻部整形、乳房整形、形体雕塑、面部骨折创伤急诊美容等手术都有很高造诣。在工作中改进发明多种面形修改器械,并申请国家专利。其中下颌角截骨测量器能保证截骨的对称性,达到截骨后双侧对称。根据中国人的脸形设计延长弧形截骨线能使下颌角截骨后的曲线流畅,不会出现第二下颌角和Dog face(狗脸)现象,自体骨隆颏是最理想的隆颏方式,达到一举两得的效果,研究成果已经发表在《中国美容医学》杂志,设计的弧形颧骨截骨降低术式是一种全新的手术,发表于整形外科权威杂志《中华整形外科》,并根据多年的临床实践,首次提出四合一整体面形修改术,能整体改变面部骨骼形态,达到完美术后效果。创新眼轮匝肌上移手术成果发表在《实用整形美容外科》杂志,自体脂肪移植丰乳、自体脂肪面部填充,分段式隆鼻,创新运用自体真皮垫鼻尖。在整形美容专业杂志发表论文20多篇。

王彪,男,主任医师,教授,科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为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整形美容外科负责人,硕士学位,在读第四军医大学鲁开化教授的整形外科学博士研究生,1965年出生,1987毕业于福建医科大学医疗系,获医学学士学位,外科学总论教研室秘书;兼任中华整形外科学会中青年委员,中华整形外科学会专科医师会员资格认证委员会委员,福建省医学会整形与美容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华整形外科杂志》特邀审稿者,《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编委。

  • 索引序列
  • 美国中华医学杂志社编委
  •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编委
  •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社编委
  • 中国社区医学杂志编委会
  •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编委申请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