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是中华医学会主办的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医学杂志。本刊重点报道我国医学各学科最新进展和高水平科研成果,以及临床各科诊疗经验,是我国医学交流的重要窗口,主要栏目有述评、论著等。目前该刊被国内外10个重要生物医学数据库、检索系统和文摘期刊收录,是我国唯一进入美国科学引文索引的医学杂志。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全球发行,作为医学会会刊和全世界50余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交换项目。 2007年中华医学会与万方数据携手推动医药信息服务,该刊电子版已独家授权万方数据来实现其数字化服务推广。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主编: ISSN:0366-6999 CN:11-2154/R 地址:北京东四西大街42号 邮政编码:100710 发表其它同级别同类型期刊,医生可用于中高级职称评定,给你推荐一个邮箱:,我已拿到刊物,并顺利晋级,谢谢他们!!!
1.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只接受网上投稿,登录网址为:http:// cma.org.cn/ywzx/ywzx.asp2.推荐信 :来稿需经作者单位审核。请作者从中华医学会网站下载《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论文投送介绍信及授权书》,投稿时附上单位介绍信及授权书,并加盖公章。如涉及保密问题 ,需附有关部门审查同意发表的证明。3.投稿清单 :(1)投稿函(推荐信);(2)题名及作者,作者单位,基金资助项 目,项目负责人,Email地址 ,电话 ,传真 ,投稿 日期;(3)中文摘要 ;(4)英文摘要 ;(5)正文:引言,材料与方法 ,结果,讨论 ,志谢,参考文献(视文章体裁选择相关项 目)。 在线投稿的时, 应该按以上要求同时提供相应材料,邮寄审稿费。必要时您可主动与编辑部联系,了解相关情况。
一般都是在线投稿了,上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官网,上面有投稿的入口。
重庆医学杂志目前为半月刊,年发文量在1400篇左右,收稿量算是比较多的。收稿量多版面就多,审稿周期和见刊周期就短。但重庆医学杂志作为核心期刊,来稿众多,投稿竞争很少比较大的。在这里要提醒各位一定要提前投稿,以免错过职称评级。
重庆医学杂志好发表吗,终审容易通过吗另外该杂志课题基金占比高于60%,可见期刊对文稿要求较高,更加欢迎带有基金课题的文章。提示如果你有基金课题的文稿或者创新性文稿,都可以进行投稿,增加见刊几率,以保证评级晋升。据官网:本刊辟有绿色通道,针对院士、863项目、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符合标准可快速审核,尽快刊用。所以只要是有针对性的项目基金,重庆医学杂志刊用还是很快的。
2.关于终审终审是重庆医学杂志审稿的后一步,终审通过就代表录用了。如果你的稿件已经达到终审环节正在等待,那你的稿件已经非常优秀了,录用比很大。
医学核心期刊是指经中国新闻出版总署审批准后公开发行的医学学术期刊,经各高校、医学研究所、医学行政机关等机构根据期刊刊录文稿被摘引率等系统的对期刊按医学学科进行评定。因国内医学学科核心评定标准不同,所以医学核心期刊目录也不尽相同。期刊类目医学核心期刊封面(3张)核心期刊 第五编 医药、卫生R 综合性医药卫生R1 预防医学、卫生学R2 中国医学R3 基础医学R4/8 临床医学/特种医学R9 药学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1、中华医学杂志2、第四军医大学学报3、第三军医大学学报4、第二军医大学学报5、第一军医大学学报(改名为:南方医科大学学报)6、解放军医学杂志7、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8、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9、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10、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11、中国现代医学杂志12、复旦学报.医学版13、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14、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15、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16、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17、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18、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广东医学20、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21、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改名为: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2、上海医学23、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4、江苏医药25、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6、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7、实用医学杂志28、山东医药29、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30、重庆医学31、重庆医科大学学报32、天津医药33、安徽医科大学学报34、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35、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36、首都医科大学学报37、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预防医学、卫生学类核心期刊1、中国公共卫生2、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3、中华流行病学杂志4、卫生研究5、营养学报6、中华预防医学杂志7、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8、中华医院管理杂志9、环境与健康杂志10、工业卫生与职业病11、中国卫生统计12、中国工业医学杂志13、中国职业医学14、环境与职业医学15、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16、中国卫生经济17、毒理学杂志18、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19、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现代预防医学21、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2、中国妇幼保健23、中国学校卫生24、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5、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6、生殖与避孕中国医学类核心期刊1、中草药2、中国中药杂志3、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4、中国针灸5、中成药6、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7、中药材8、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9、中药药理与临床10、中华中医药杂志11、针刺研究12、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13、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4、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15、辽宁中医杂志16、时珍国医国药17、中医杂志18、新中医19、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中国天然药物基础医学类核心期刊1、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中华微生物和免疫学杂志3、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4、解剖学报5、中国免疫学杂志6、免疫学杂志7、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8、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9、生理学报10、解剖学杂志11、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2、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13、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改名为: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14、生理科学进展15、中华病理学杂志16、神经解剖学杂志17、现代免疫学18、病毒学报19、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21、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改名为:国际免疫学杂志)22、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23、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24、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改名为: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25、基础医学与临床临床医学类核心期刊1、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中国医学影像技术3、中国临床康复(改名为: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4、中华检验医学杂志5、中国超声医学杂志6、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7、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8、中华护理杂志9、临床检验杂志10、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11、中国康复医学杂志12、中国急救医学13、检验医学14、中华急诊医学杂志15、中国全科医学16、中国实用护理杂志17、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18、中国输血杂志19、中国实验诊断学20、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1、护士进修杂志内科学类核心期刊1、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中华内科杂志3、中华心血管病杂志4、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5、中华血液学杂志6、中华肝脏病杂志7、中华消化杂志8、中国地方病学杂志9、中华肾脏病杂志10、中华老年医学杂志11、中华糖尿病杂志(改名为:中国糖尿病杂志)12、世界华人消化杂志13、中华传染病杂志14、中华风湿病学杂志15、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6、中国动脉硬化杂志17、中国循环杂志18、高血压杂志(改名为:中华高血压杂志)19、中国老年病杂志20、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1、中国内镜杂志22、肠外与肠内营养23、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4、中华消化内镜杂志外科学类核心期刊1、中华外科杂志2、中华骨科杂志3、中华泌尿外科杂志4、中华创伤杂志5、中国实用外科杂志6、中华实验外科杂志7、中华显微外科杂志8、中华神经外科杂志9、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10、中华烧伤杂志11、中华麻醉学杂志12、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13、中华普通外科杂志14、中华手外科杂志15、中国矫形外科杂志16、中华整形外科杂志17、中国脊柱脊髓杂志18、中国器官移植杂志19、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1、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2、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3、临床麻醉学杂志24、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5、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6、中华男科学杂志妇产科学类核心期刊1、中华妇产科杂志2、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3、实用妇产科杂志4、现代妇产科进展儿科学类核心期刊1、中华儿科杂志2、中国实用儿科杂志3、临床儿科杂志4、实用儿科临床杂志5、中华小儿外科杂志6、中国当代儿科杂志肿瘤学类核心期刊1、中华肿瘤杂志2、癌症3、中国肿瘤临床4、肿瘤5、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6、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7、肿瘤防治研究8、中国癌症杂志9、实用肿瘤杂志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类核心期刊1、中华神经科杂志2、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3、中华精神科杂志4、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5、中国行为医学科学6、临床神经病学杂志7、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8、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改名为:国际脑血管病杂志)9、中华神经医学杂志皮肤病学与性病学类核心期刊1、中华皮肤病杂志2、临床皮肤科杂志3、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耳鼻咽喉科学类核心期刊1、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改名为: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3、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4、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眼科学类核心期刊1、中华眼科杂志2、中华眼底病杂志3、中国实用眼科杂志4、眼科研究5、眼科新进展口腔科学类核心期刊1、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华西口腔医学杂志3、实用口腔医学杂志4、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5、口腔医学研究特种医学类核心期刊1、中华放射学杂志2、临床放射学杂志3、实用放射学杂志4、中华核医学杂志5、中国运动医学杂志6、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7、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8、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9、放射学实践10、介入放射学杂志药学类核心期刊1、药学学报2、中国药学杂志3、中国药理学通报4、药物分析杂志5、中国新药杂志6、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7、中国医院药学杂志8、中国医药工业杂志9、中国药科大学学报10、中国抗生素杂志11、沈阳药科大学学报12、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13、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14、中国药房15、中国生化药物杂志16、中国现代应用药学17、华西药学杂志[2]投稿须知作品内容来稿内容、字数不限,任何形式皆可,如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评论、论文、游记等。投稿作品必须出自原创,并且在中国期刊网首发,不得作假,一经发现,将取消作者的投稿资格,情节严重者,将在首页进行公布。投稿者若有抄袭、模仿他人作品等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或者稿件内容侵犯他人名誉权、隐私权、人格权的,由投稿者承担相应法律责任。作品发表要求:期刊网网站保留审稿、退稿和修改稿件的一切权力。期刊不接受含有下列内容之一的作品:1、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2、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颠覆国家政权,破坏国家统一;3、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4、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5、破坏国家宗教政策,宣扬邪教和封建迷信;6、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7、散布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或者教唆犯罪;8、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9、含有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内容;版权要求1、所有作品无论是否发表,作者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享有著作权。2、所有投稿作品中国期刊网及其相关合作机构(包括网站、出版物、移动网络等),享有有使用权。
微信公众号。根据查询重庆医学杂志相关信息得知,重庆医学杂志官网在微信公众号查新发表文章。《重庆医学》杂志,于1972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50-1097/R,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
1.副主任医(药、护、技)师(1)教学医院:有3篇以上质量较高的论著、经验交流、述评等学术文章,在CSCD核心库期刊上发表(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2)二级三级医院(指市区县属二级、三级医院,下同):有2篇以上质量较高的论著、经验交流、综述等学术文章(其中1篇须为论著或综述或经验交流),在统计源期刊上发表(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3)乡镇医院:有2篇以上文章(关于临床实际工作的经验交流、业务总结、个案报道等),其中至少1篇在国家统一刊号和书号(CN或ISSN)的医学杂志发表(第一作者)。2.主任医(药、护、技)师(1)教学医院:有5篇以上质量较高的论著、经验交流、述评等学术文章在CSCD核心库期刊上发表,或有3篇以上的学术文章在SCI刊物上发表或有学术论文在SCIENCE或NATURE杂志发表(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2)二级三级医院:有3篇以上质量较高的论著、经验交流、综述,在统计源期刊上发表(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3)乡镇医院:有3篇以上文章(关于临床实际工作的综述、经验交流、业务总结、个案报道等),其中至少2篇在国家统一刊号和书号(CN或ISSN)的医学杂志发表(第一作者)。这是去年的,今年的相关信息还没看到。相信也差不多。我是《求医问药》杂志社学术部的采编,这是一个国家级的学术期刊。外科方面的文章也可以刊登的。如果有需要可以和我联系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重症患者的病死率明显降低,重症医学科(intensive care unit,ICU)转出患者的数量在不断增加,但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ICU转出患者会出现生理、认知和心理方面的功能障碍(焦虑、抑郁和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这些功能障碍统称为“ICU后综合征”。本文就ICU后综合征(post-intensive care syndrome, PICS)发生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危险因素、评估以及防治策略进行探讨。 ·一、定义 · 美国危重症学会(Societyof Critical CareMedicine,SCCM)将危重症疾病患者转出ICU后,在认知、心理和生理方面新出现或加重的一系列功能障碍称为“PICS”,其中,生理功能障碍表现为ICU获得性衰弱、废用性萎缩、日常生活能力受损等;认知功能障碍表现为记忆力、注意力障碍,执行能力下降,思维处理速度降低,视觉空间能力受损等;心理功能障碍表现为焦虑、抑郁和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 二、PICS的病理生理学机制以及危险因素 · PICS中的躯体功能活动障碍 · 重症患者治疗后并发的长期躯体功能活动障碍越来越受到关注其中ICU-AW是ICU患者常见的一种获得性神经肌肉功能障碍性疾病,包括危重症性多发性神经病(CIP) 、危重病性肌病(CIM)和危重症性多神经肌病(CIPNM )等,在ICU患者中发率高达80%,CIP主要累及周围神经、膈神经,由于神经传导速度下降,使肌肉的自主活动功能减退 ;CIM的发生主要累及四肢肌肉,由肌电活动异常使肌肉兴奋性、耐力下降,多见废用性萎缩肌病;CIPNM则多见神经与肌肉的混合性损伤。ICU-AW可导致机械通气时间延长,进而增加ICU病死率。 · 炎症导致的肌肉萎缩、结构和功能障· 脓毒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 ) 等危重症疾病导致的SIRS , 均可以因毛 细血管阻塞 、动脉血流减慢 、血小板聚集等原因导致微循环障碍,从而造成细胞 缺氧缺血性损伤,炎性因子的释放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高血糖 、低蛋白血症等 均可以引起局部组织水肿,阻碍神经肌肉组织的氧供和营养代谢,从而导致能量 耗竭。此外 ,在炎性因子作用下 ,血脑屏障破坏可以导致细胞因子等神经毒素进 入神经系统、肌肉组织而影响线粒体功能,使线粒体三磷酸腺苷产生减少,抑制 线粒体呼吸 ,进而导致神经肌肉细胞凋亡 . 从而发生脓毒症相关性脑病和ICU-AW。 · 制动· 肌肉通过运动和收缩来维持正常功能活动,而制动状态则会由于肌蛋白合成减 少导致肌肉废用性萎缩。在ICU治疗过程中,镇痛镇静广泛应用于机械通气患 者,以降低氧耗和应激损伤,而由此产生的长时间制动是导致ICU-AW的常见 病因:重症患者的营养状态差 ,肌球蛋白丢失,肌球蛋白/肌动蛋的比值下降 , 肌丝受到破坏,肌力下降,另一方面炎症反应则可使分解代谢增加,患者更易出现肌无力及骨骼肌的废用性萎缩。 · 药物的使用· 重症患者lCU-AW的发生也与多种治疗药物相关,例如神经肌肉阻滞剂可抑 制神经肌肉接头的运动诱发电位产生 , 而氨基糖苷类、多黏菌素等抗菌药物 都具有神经毒性作用,导致神经损伤,引起神经肌肉功能障碍。 · PICS中的认知功能障碍· ICU重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通常经历高强度的躯体和心理应激,因应激导致认知功能损伤临床表现为谵妄、记忆力减退、执行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降低、注意力不集中、视觉障碍等如脓毒症相关性脑病是由于炎症反应导致弥漫性脑功能障而发病 ,表现为包括认知功能障碍在内的多种神经症状。危重症患者认知功能损伤的 发生通常与住院期间发生的低氧血症、低灌注、脓毒症、血糖异常、谵妄、既往认知功能障碍病史相关。 · 血糖异常· 低血糖患者会存在更差的视觉空间功能障碍,而高血糖和血糖波动会引起星 型胶质细胞数量减少。神经细胞凋亡增加导致神经损伤而加重其他认知功能 障碍 ,研究表明当血糖>时其相关性更强。 · 谵妄· ICU中谵妄的发生也是导致认知功能障碍造成远期预后不良的重要危险因素。谵妄患者发生认知损害的风险是非谵妄患者的倍 ,脓毒症造成脑内的微循环障碍,由于继发脑内的缺血/出血性病变、血脑屏障被破坏、神经炎性损伤、神经递质失调,进而导致患者谵妄发生。 · 痴呆与既往认知功能障碍· 痴呆为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疾病,研究显示,ICU治疗与痴呆的发生呈正相 关,具体机制可能与脑白质损伤相关。重症患者入ICU之前有认知功能障碍 病史,在PICS中可能是影响认知功能的重要因素 。 · PICS中的精神心理障碍 · 抑郁、焦虑,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是PICS患者精神心理障碍的主要表现, 通常与认知功能障碍、躯体活动障碍合并存在。PTSD指对强烈的应激因素的异常 精神心理反应,患者由于受到重大心理创伤而出现的精神障碍对重症患者说。ICU的经历属于创伤性记忆 , 患者在转出ICU或出院PTSD发生率约为, 而既往抑郁症病史、焦虑、镇静药物使用等都是导致重症患者出现精神心理障 碍的危险因素。另一方面重症疾病不仅会影响到患者的躯体功能、精神心理状 态,其家属也会由于照护压力和经济负担造成生理及心理障碍。家属在患者转入ICU后会出现不安全感,导致睡眠障碍、进行性疲乏加重、抑郁、焦虑等一 系列精神心理问题,其中焦虑发生率在21%~56%, 抑郁发生率在8%~42%, 的家属存在睡眠障碍和疲劳感。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对疑似PICS的患者进行精神心理状况评估,早期识别和干预能够更大程度改善患者远期预 后。 三、PICS的评估 目前PICS的评估标准尚不明确,国际上尚无统一的针对PICS的评估工具,不同的研究中使用的评估工具不尽相同。 · PICS问卷· PICS问卷(post-intensive care syndrome questionnaire,PICSQ)是由韩国学者Jeong等于2019年编制的自陈式问卷,该问卷是基于PICS概念框架设计的,包括PICS的生理、认知和心理三个维度,生理维度反映降低的生理功能、日常活动的局限性和症状体验,认知维度,反映记忆障碍、执行功能障碍和视觉空间感知异常,心理维度反映焦虑、抑郁和PTSD,每个维度分别有6个条目,共18个条目,每个条目的得分为0分(从不)、1分(有时)、2分(经常)和3分(总是),PICSQ总分在0~54分之间。 · 健康老龄化保健检测量表—自评版· 健康老龄化保健检测量表—自评版(theself-report version of the healthy aging brain care monitor,HABC-MSR)是由痴呆症专家组成的跨学科小组于2014年开发的,最初用于评估初级保健系统的老年人在认知、功能和心理方面的症状。HABC-M由27个条目组成,评估认知、功能和心理三个方面的症状,其中认知亚量表包含6个条目,反映记忆、定向和判断能力;功能亚量表包含11个条目,反映日常活动能力和工具性日常活动能力;心理亚量表包含10个条目,反映抑郁、精神病和焦虑。每个条目根据患者前2周内对症状的感知频率来评分:0分表示完全没有,1分表示几天(2~6 d),2分表示超过一半的天数(7~11 d),3分表示几乎每天(12~14d),总分范围在0~81分,得分越高,表示症状越严重。Wang等于2019年首次将该量表用于ICU转出患者,评估其PICS症状。 · PICS生理障碍评估工具· ICU获得性衰弱(ICU-acquired weakness,ICU-AW)的诊断是临床使用一个标准化的神经系统检查,检查每个肢体近端、中端和远端肌肉群的力量。ICU-AW的评估方法包括医学研究委员会评分(Medical Research Council,MRC)、神经传导检查、肌电图检查、生物标记法、标准手测握力器等。ICU MRC是对患者双侧六组肌群(腕伸展、前臂屈曲、肩外展、足背屈、膝伸展、大腿弯曲)的肌力进行分级,每组肌群的肌力按照0~5级评定:0级代表无肌力;1级代表肌力微弱;2级代表肌力差;3级代表肌力可;4级代表肌力良好;5级代表肌力正常,总分范围0分(四肢瘫痪)~60分(肌力正常),低于48分即可诊断为ICU-AW。 · PICS认知障碍评估工具· 常用的有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state examination, MMSE):MMSE由Folstein等于1975年编制,共30个条目,包括定向力(时间定向力、地点定向力)、记忆力、注意力和计算力、回忆能力和语言能力五个维度,其中语言能力包括命名能力、复述能力、阅读能力、三步命令、书写能力和结构能力。量表总分30分,根据受教育水平确定痴呆临界值为:文盲组≤17分,小学组≤20分,中学及以上组≤24分,得分越高说明认知功能越好。 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 CA):MoCA是由Nasreddine等根据临床经验及MMSE的条目设置和评分标准而制定的,主要用于筛查、评估有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Mo CA主要包括视空间执行能力、命名、记忆、注意、语言流畅、抽象思维、延迟记忆、定向力等多个方面的认知评估,由12道题组成,共30个单项,每项回答正确者得1分,回答错误或不知道者评0分。≥26分为认知正常,若受教育年限≤12年,则分界值为25分;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验(repeatable battery for assessment of neuropsychological status,RBANS) :RBANS是由Randolph等于1998年开发出来筛查老年痴呆的工具,共12个条目,RBANS包括五个维度,其中即刻记忆包含词汇学习和故事复述2个条目,视觉广度包含图形临摹和线条定位2个条目,言语功能包含图画命名和语义流畅性测验2个条目,注意力包含数字广度和编码测验2个条目,延时记忆包含词汇回忆、词汇再识、故事回忆及图形回忆4个条目,量表总分由5个维度分值之和查表而得,得分越低表明认知功能越差。 · PICS心理障碍评估工具· 医院焦虑抑郁量表(the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HADS):HADS由Zigmond和Snaith于1983年编制,分为焦虑和抑郁两个分量表,共14个条目,其中7个条目(A)评定焦虑,7个条目(D)评定抑郁,各条目分0~3四个等级。分量表得分0~7分提示无症状,8~10分提示可能存在焦虑或抑郁,11~21分提示肯定存在焦虑或抑郁症状,得分越高表示焦虑或抑郁症状越严重,分量表以8分为临界值时,诊断焦虑或抑郁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为。创伤后应激障碍筛查量表-平民版(PTSD checklist-civilian,PCL-C):PCL-C[35]是美国创伤后应激障碍研究中心行为科学分部制定的,共有17个条目,采用Likert5级评分法,相应评估的是PTSD的3个主要症状:侵入症状、回避症状和警觉性增高症状,总分范围为17~85分,以50分为临界值,总分>50分提示可能存在PTSD。 四、PICS的防治 PICS的早期识别与防治尤其关键,认识PICS的病理生理机制 ,在ICU住院期间严格执行ABCDEFGHBundle的管理模 式 ,关注合理的营养支持。优化血糖管理。通 过家人的鼓励陪伴以及ICU日记等形式对患者进行积极的心理干预支持,对ICU转 出/出院患者的健康状况进行随访 ,提供多学科联合专业的延续性医疗服务。改善 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疗效。 · ABCDEFGH bundle· 2012年,美国重症护理协会基于循证医学基础,提出ABCDE集束化镇痛镇静管理措施(ABCDE Bundle),目的是使患者得到舒适 、安全治疗的同时,减少谵妄的发生、加强躯体功能恢复一改善远期预后。ABCDEBundle包括 :气道管理(airway niiinagfment, A ),以患者为中心 ,充分镇痛的基础 上给予最小化镇静,目标导向滴定式治疗;(自主)呼吸(both spontaneous awakening trials and spontaneous breathing trials,B),包括机械通气患者的每日唤醒和自主呼吸实验;合理镇痛镇静治疗(choice of analgesia and sedation,C);谵妄的评估、预防及管理(delirium assessment,prevention,and management,D);早期活动和功能锻炼(early rehabilitation,E),此外,FGH也增加到集束化中,以防止PICS 。FGH包括: 家庭参与,后续转介,功能协调(family involvement, follow‐up referrals, and functional reconciliation,F);g,良好的交接沟通(good handoff communication,G); PICS 和 PICS-f的宣教资料(handoutmaterials on PICS and PICS‐F)。 · 早期康复训练· 在ICU患者血流动力学等指标表稳定后,全方位康复(肢体、认知、心理)有利于减少PICS的发生。早期物理治疗:根据患者病情多学科团队协作参与选择合适运动方式与强度如被动运动、床边坐位活动、下床活动 等;早期认知功能训练:康复专科合作的多中心医疗模式可进行各种方式的认知康复训练(包括记忆训练、组织协作等),即使患者处于昏迷或者镇痛钺静状态,仍然能够通过言语 、音 乐、触摸等感觉刺激促进神经功能的康复,包括针对性的进行注意力、沟通能力和执行力方面的训练,有效提高重症患者的言语能力、即刻和延迟记忆;早期心理干预:ICU患者侵入性的治疗措施、与亲人分离、周围环境的嘈杂时,承受了巨大的精神压力,有临床心理治疗师以及受过培训的医护人员指导,早期评估患者精神心理状态,制定心理疏导措施,积极与患者沟通病情,疏解宽慰患者对疾病治疗的顾虑。 · 营养· 营养治疗对于预防PICS至关重要,尤其是ICU-AW。充足的能量输送和蛋白质摄入是肌肉合成的最重要因素;此外,过度的能量消耗主要由肌肉分解代谢来弥补,这影响了瘦体重损失、风险死亡率。先前关于营养治疗的研究将减少死亡率和感染性并发症作为目标。最近的观点认为,营养治疗应以肌肉体积和力量为目标,营养治疗和PICS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尽管研究表明,从急性期开始,通过补充肠外营养确保最低能量输送可降低PICS的发生,但过量喂养可能导致自噬损伤的发生并加重ICU-AW。因此,适当的能量输送,避免过量喂养尤其重要。 · ICU环境的管理· ICU的患者会受到环境刺激,尤其是噪音和光线。许多研究报告了ICU内的过度噪音。一些研究报告了降噪策略与谵妄之间的重要关系。而谵妄与长期认知障碍相关,部分研究显示使用降噪设备改善睡眠质量可以减少ICU中谵妄的发生。 · 血糖管理· 重症患者的血糖波动与远期认知功能损伤相关,通过胰岛素进行强化血糖管理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低血糖,可致ICU患者出院后认知功能的损伤以及视觉空间障碍,因此指南推荐对于高血糖的重症患者初始静脉注射胰岛素维持血糖在,密切监测血糖的拜年话情况,合理的血糖管理、避免血糖大幅度波动是预防PICS发生、降低病死率的重要措施。 · 重症监护病房日记· 重症监护病房日记由医生和患者家属填写,记录患者在ICU期间的状态,并记录患者的经历。内容可以是文章、图画、照片等,帮助患者了解自身疾病的发展过发展过程 ,恢复缺失的记忆,ICU日志可以帮助指示患者的方向,并可以通过缓解焦虑、抑郁和PTSD症状来预防PICS。记录日志不仅可以减少患者的PTSD症状,而且可以减少患者家属的PTSD症状。但ICU日记存在具体实施的局限性。 · 总结 · ICU后综合征包括ICU住院期间或ICU出院后发生的身体、认知和精神损害,以及ICU患者的长期预后。为了预防PICS,重要的是实施ABCDEFGH集束化管理和新的治疗策略,包括康复、日记、营养、护理和环境管理以改善预后。 · 参考文献 · [1]王铮,杨禄萍,秦一丹,王昱.ICU后综合征的病理生理学和中西医结合防治进展[J].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21,33(02):252-256. [2]InoueS, Hatakeyama J, Kondo Y, et al. Post-intensive care syndrome: its pathophysiology, prevention, and future directions. Acute Med Surg. 2019;6(3):233-246. Published 2019 Apr 25. doi: [3]邵勤文,王艳杰,孙向红,赵海平.成人ICU后综合征评估工具的研究进展[J].中华重症医学电子杂志(网络版),2020,6(04):457-462. [4]Olesen TSW, Kruse M, Pawlowicz-Dworzanska M, Klostergaard K, Leutscher PDC. Ugeskr Laeger. 2017;179(45):V12160915. [5]Smith S, Rahman O. Post Intensive Care Syndrome. In: StatPearls. Treasure Island (FL): StatPearls Publishing; July 29, 2021.
电子刊现在并不被列为评定职称有效的期刊范围,所以建议还是多做了解。
刊名: 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非核心,国家级普刊,注意:仅仅发行电子版 主管:卫生部主办: 中华医学会出版单位: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周期: 双月出版地:浙江省杭州市语种: 中文;开本: 16开ISSN: 1674-6880CN: 11-9297/R历史沿革:现用刊名: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创刊时间:2008
他们有一个投稿入口的,你自己找找看。
中华医学杂志投稿是很简单的,到中华医学会网站在线投稿就可以,但是审核很难通过哦。如果晋升单位没有特殊要求,没有必要投中华类的杂志。
中华系列审稿周期一般是3个月,也就是说自收到审稿费后3个月内会完成审稿,届时会告诉你结果;当然要是被拒了,可能就不需要那么长时间了另外,还要看你具体投的什么杂志,有的杂志在自己的官网上提供稿件审查进度查询的,有的则要打电话问编辑部
医学职称论文投稿,您了解多少呢?誉嘉医学为您整理了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 一、投稿流程 第一步:撰写稿件,第二步:查询意向期刊,第三步:咨询杂志社稿件安排情况,第四步:投稿并确认对方收稿,第五步:等待审核或返修,第六步:录用稿件,第七步:版面费缴费及见刊时间确定,第八步:出刊邮寄。 二、投稿要求 1.评主治医师: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篇以上,包括2篇,前两作者。 2.评副主任医师: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4篇,其中核心期刊2篇主持承担厅局级科研课题1项(前2位)或省级科研课题1项(前3位)或国家级科研课题1项(前4位),均不包括列题或横向课题到位经费5万以上。 3.评主任医师: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5篇,其中核心期刊3篇主持厅局级课题2项或省级课题1项或国家级课题1项,均不包括列题,或横向课题的到位经费15万以上。 当然,这里需要注意一点,由于各地政策的不同,医学职称晋升对论文的具体要求可能有所差异,医学工作者应以当地具体要求为准。三、推荐期刊 1.《中华医学》 影响因子:;人气:8632;审稿时间:1-3个月;费用:10000起 2.《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影响因子:;人气:7921;审稿时间:1-3个月;费用:10000起 3.《医学综述》 影响因子:;人气:12326;审稿时间:3-6个月;费用:5500起 4.《中国实用医药》 影响因子:;人气:11872;审稿时间:1个月内;费用:1700起 5.《中国社区医师》 影响因子:;人气:10534;审稿时间:1个月内;费用:1000起 四、投稿途径 1.杂志社投稿:即由医护人员自己向出版社投稿,由于医护人员数量庞大,发表论文的刚性需求存在,往往出版社很难及时审阅,通过率不高,出刊周期较长。 2.发表网站投稿:誉嘉医学作为专注医学期刊一站式服务平台,有着近10年的期刊投稿、润色经验,专科专研;同时,与1600+杂志社长期合作,拥有绿色通道,专人对接优先审核,3-5天即可审稿,出刊周期快于同行2-个月,数十万客户的信赖选择。
医学职称论文投稿,您了解多少呢?誉嘉医学为您整理了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 一、投稿流程 第一步:撰写稿件,第二步:查询意向期刊,第三步:咨询杂志社稿件安排情况,第四步:投稿并确认对方收稿,第五步:等待审核或返修,第六步:录用稿件,第七步:版面费缴费及见刊时间确定,第八步:出刊邮寄。 二、投稿要求 1.评主治医师: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篇以上,包括2篇,前两作者。 2.评副主任医师: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4篇,其中核心期刊2篇主持承担厅局级科研课题1项(前2位)或省级科研课题1项(前3位)或国家级科研课题1项(前4位),均不包括列题或横向课题到位经费5万以上。 3.评主任医师: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5篇,其中核心期刊3篇主持厅局级课题2项或省级课题1项或国家级课题1项,均不包括列题,或横向课题的到位经费15万以上。 当然,这里需要注意一点,由于各地政策的不同,医学职称晋升对论文的具体要求可能有所差异,医学工作者应以当地具体要求为准。三、推荐期刊 1.《中华医学》 影响因子:;人气:8632;审稿时间:1-3个月;费用:10000起 2.《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影响因子:;人气:7921;审稿时间:1-3个月;费用:10000起 3.《医学综述》 影响因子:;人气:12326;审稿时间:3-6个月;费用:5500起 4.《中国实用医药》 影响因子:;人气:11872;审稿时间:1个月内;费用:1700起 5.《中国社区医师》 影响因子:;人气:10534;审稿时间:1个月内;费用:1000起 四、投稿途径 1.杂志社投稿:即由医护人员自己向出版社投稿,由于医护人员数量庞大,发表论文的刚性需求存在,往往出版社很难及时审阅,通过率不高,出刊周期较长。 2.发表网站投稿:誉嘉医学作为专注医学期刊一站式服务平台,有着近10年的期刊投稿、润色经验,专科专研;同时,与1600+杂志社长期合作,拥有绿色通道,专人对接优先审核,3-5天即可审稿,出刊周期快于同行2-个月,数十万客户的信赖选择。
1.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只接受网上投稿,登录网址为:http:// cma.org.cn/ywzx/ywzx.asp2.推荐信 :来稿需经作者单位审核。请作者从中华医学会网站下载《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论文投送介绍信及授权书》,投稿时附上单位介绍信及授权书,并加盖公章。如涉及保密问题 ,需附有关部门审查同意发表的证明。3.投稿清单 :(1)投稿函(推荐信);(2)题名及作者,作者单位,基金资助项 目,项目负责人,Email地址 ,电话 ,传真 ,投稿 日期;(3)中文摘要 ;(4)英文摘要 ;(5)正文:引言,材料与方法 ,结果,讨论 ,志谢,参考文献(视文章体裁选择相关项 目)。 在线投稿的时, 应该按以上要求同时提供相应材料,邮寄审稿费。必要时您可主动与编辑部联系,了解相关情况。
中华系列审稿周期一般是3个月,也就是说自收到审稿费后3个月内会完成审稿,届时会告诉你结果;当然要是被拒了,可能就不需要那么长时间了另外,还要看你具体投的什么杂志,有的杂志在自己的官网上提供稿件审查进度查询的,有的则要打电话问编辑部
不好中。由于中华医学杂志为中华医学会系列刊物,为国内顶尖期刊,又是一本双核心期刊,所以说,投稿难度还是很大的,投稿被拒的风险也比较大,重要的是保证文稿具有创新性。中华医学杂志对课题基金的要求还是很高的,截止目前为止,2021年课题占比已达到。所以说,如想要快速投稿中华医学杂志,好是可以带课题基金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