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学论文 >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优秀论文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优秀论文

发布时间: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优秀论文

文唾液凝集素研究进展,《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09年 第2期中国口腔医学专业人才供需研究,《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9年 第1期Nod/Rip2信号通路参与牙龈卟啉单胞菌诱导牙髓细胞白细胞介素-6表达,《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9年 第1期龋病相关细菌的细菌素,《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09年 第1期 口腔医学教材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中国口腔医学信息》2008年 第6期Wnt信号通路与牙胚发育,《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08年 第12期老年人前后牙牙髓感觉功能昼夜节律性的比较研究,《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2008年 第4期发挥综合性大学的学科优势培养创新型口腔医学人才,《中国口腔医学信息》2008年 第5期弯曲根管不同预备方法对其根管充填密封性的影响,《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08年 第6期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唾液分泌率及其葡萄糖的质量浓度分析,《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08年 第5期口腔医学救护在抗震救灾中的重要作用,《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8年 第4期发挥学科优势,建设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验科学与技术》2008年 第4期五星红旗不相信眼泪,《中国口腔医学信息》2008年 第3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是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的孵育站,《高等教育发展研究》2008年 第2期设立口腔医学8年制学历教育势在必行,《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年 第6期成都地区成人上颌第一前磨牙的离体解剖形态观察,《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08年 第2期发挥综合性大学的学科优势培养创新型口腔医学人才, 《北京口腔医学》2008年 第2期1950——2005年我国龋病临床研究文献的质量评价,《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8年 第1期我国局部使用氟化物防龋效果的循证医学分析,《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08年 第1期 3种白色假丝酵母菌生物膜体外模型的比较研究,《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年 第12期两种脱矿体系制备人工龋损的病理学比较,《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08年 第1期两种机用镍钛根管预备器械预备“S”形树脂根管的效果观察,《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8年 第1期三种灭菌法对高速裂钻腐蚀和切削率的影响,《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07年 第10期中药五倍子、蜂房提取物对早期釉质龋再矿化作用的实验研究,《时珍国医国药》2007年 第11期人体牙髓感觉功能昼夜节律性的增龄性变化,谢思静 郭斌 周学东 阙克华 徐真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年 第4期影响内氏放线菌尿素酶活性相关因素的初步研究,《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年 第4期我国窝沟封闭防龋效果的循征医学分析,《口腔医学研究》2007年 第5期中药对口腔细菌生物膜作用的实验研究,赵今 李继遥 朱昞 周学东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7年 第10期白假丝酵母菌药物流出泵基因在生物膜中表达的动态研究,《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7年 第4期根管弯曲度对人下颌恒切牙数字牙片根管长度测量的影响,《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年 第5期局部使用聚维酮碘氟化泡沫对龋易感儿童口腔致龋菌的抑制作用,《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07年 第5期厚朴活性成分对致龋菌生长和产酸影响的体外研究,《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年 第3期远缘链球菌黏附与游离状态下合成胞外多糖的比较,《上海口腔医学》2007年 第1期五倍子对牙根面脱矿影响的研究,《中国中药杂志》2007年 第6期纳米羟磷灰石/聚酰胺66作为盖髓材料的体外抗菌作用,《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7年 第1期多肽生长因子对牙周膜细胞的影响,《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7年 第2期五倍子不同组分对口腔细菌生物膜的清除效应,《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7年 第1期我国天然药物防龋的研究进展,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07年 第2期肝细胞生长因子在大鼠修复性牙本质形成过程中的表达研究,《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年 第1期中药五倍子化学成分对早期龋显微硬度的影响,《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6年 第10期 口腔多菌种生物膜对防龋中药敏感性的实验研究,《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6年 第6期变形链球菌在日托儿童口腔中水平传播的初探,《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6年 第6期白细胞介素-1B-511基因多态性与牙周炎进展的关系,《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6年 第6期数字X线技术诊断6|6原发性牙根纵裂的体外研究,《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6年 第6期中国人下颌恒切牙根管横切面的形态学研究,《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年 第6期人上前牙根管治疗难度评估的实验研究,《上海口腔医学》2006年 第5期根管治疗难度分析的要点,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6年 第9期下颌恒切牙根管形态的影像学研究,《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06年 第8期下颌恒切牙根管解剖因素与根管治疗难度的相关分析,《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6年 第4期可变锥度镍钛锉在树脂弯曲根管中成形效果的观察,《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6年 第4期不同培养条件对口腔细菌生物膜生长的影响,《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6年 第6期恒前牙髓室解剖影像学的初步研究,《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6年 第3期种麻醉方法在牙髓病治疗中止痛效果的比较,《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6年 第3期中国人下颌恒切牙根管弯曲的解剖学研究,《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6年 第3期儿童口腔中变形链球菌传播方式的研究,《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6年 第5期我国龋病研究的进展,《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6年 第5期尿素水解对内氏放线菌增殖及耐酸力的影响,《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6年 第2期粘液放线菌生物膜结构中细菌和胞外多糖关系的初步研究,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年 第2期网络在牙体牙髓疾病诊治中的应用,《中国口腔医学信息》2006年 第1期酪蛋白磷酸肽——磷酸钙溶液体外再矿化作用的化学分析及显微硬度测试,《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06年 第2期肝细胞生长因子在正常牙髓组织中的表达,《上海口腔医学》2006年 第1期不同程度牙周炎自然发展进程与IL-1RN基因多态性的关系,《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06年 第1期健康老年人口腔念珠菌与义齿修复的相关研究,《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6年 第1期

口腔医学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口腔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口腔及颌面部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方面的训练。下面我给大家带来口腔医学专业论文题目有哪些,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口腔医学论文题目

1、 基于创新创业的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建设研究

2、 实习分享会及日志在口腔医学生实习中的实施

3、 计算机技术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研究

4、 欢迎关注《国际口腔医学杂志》和《华西口腔医学杂志》官方微信公众服务平台

5、 案例情境教学对高职口腔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

6、 浅谈“一带一路”背景下重庆地区口腔医学专业的 留学 生 教育

7、 口腔医学生牙体形态学教学中的问题分析及对策

8、 PRF在口腔医学中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9、 口腔医学生在D55和D65光源下比色效果的对比研究

10、 黄芪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1、 尿源性干细胞及其在口腔医学组织工程中的应用前景

12、 口腔医学实验课程体系改革的探讨

13、 能力导向的多元化教学模式在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规培中的应用

14、 浅析国内外口腔医学教育现状

15、 智慧教学工具“雨课堂”在口腔医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效果

16、 虚拟现实技术及其在口腔医学教学应用的探讨

17、 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在口腔医学生临床实习考核中的应用

18、 3D打印用光敏树脂材料及其在口腔医学领域的应用

19、 专业认证背景下口腔医学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与构建

20、 口腔医学生卫生法学教育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21、 影像学技术在口腔医学教学与临床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22、 《口腔材料学》在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教学中的改革探索

23、 口腔医学近十年高被引论文的出版信息分析

24、 PBL教学法在八年制学员 儿童 口腔医学实习中的应用

25、 将诊所管理课程纳入口腔医学本科教育的探讨

26、 网络新技术在口腔医学本科生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27、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和《国际口腔医学杂志》推出精准推送服务

28、 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的培养模式探索

29、 如何提高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学生的美学素养

30、 OSCE在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能力考核中的应用

31、 鱼骨图结合PDCA循环持续改进口腔医学PBL教学质量

32、 翻转课堂模式下口腔医学美学案例式教学探索

33、 口腔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索

34、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和《国际口腔医学杂志》推出精准推送服务

35、 《上海口腔医学》20x-20x年载文分析

36、 情景式教学在口腔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37、 异质化导师机制在口腔医学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模式探索

38、 离体牙在口腔医学实验课程中的综合应用效果评析

39、 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现状与对策探究

40、 国内外口腔医学课程设置分析——基于社会需求的维度

41、 miR-21在口腔医学领域的研究进展

42、 浅析研究生助教制度在口腔医学专业实验教学中的推行与作用

43、 高职口腔医学专业 毕业 生跟踪调查与思考

44、 高职口腔医学专业口腔颌面外科学混合式教学改革实践与 反思

45、 形成性评价在武汉市某医院口腔医学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

46、 口腔医学职业教育专业课程质量诊改体系建设与应用实践

47、 MBBS留学生口腔医学教学效果分析

48、 “以疾病为中心PBL整合式课程”教学改革在口腔医学教育中的实践与思考

49、 口腔医学本科生科研素质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探索

50、 微课在口腔医学实习生职业防护教育中的应用

口腔医学毕业论文题目

1、伴有或不伴有下颌偏斜的骨性Ⅲ类成人患者颞下颌关节形态和位置的CBCT研究

2、口腔锥形束CT对下颌牙 种植 位点线性测量精度的实验研究

3、牙龈卟啉单胞菌感染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的体外实验研究

4、无牙颌种植修复临床回顾性研究及无牙颌种植固定修复咬合初步分析

5、产前暴露于纳米氧化锌对大鼠子代脑发育及成年期行为学特性的影响

6、我国入选PubMed数据库的生物医学期刊文献计量学分析

7、电针治疗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症大鼠TNF-α、IL-1β影响的研究

8、86例腮腺多形性腺瘤外科治疗的回顾和分析

9、口腔黏膜潜在恶性疾患的临床诊治新观点

10、翼外肌在髁突矢状骨折愈合中对髁突应力分布作用的三维有限元研究

11、T-Scan应用于牙根纵裂患者咬合特征分析的初步研究

12、正畸治疗对不同类型错(牙合)畸形患者口腔健康生活质量的影响

13、成人正颌手术前后的心理特征及满意度的相关性研究

14、不同牙面处理 方法 对窝沟封闭剂微渗漏的影响

15、自锁托槽矫治器与直丝弓托槽矫治器排齐牙列的对比研究

16、构建3D打印牙齿模型及其形态仿真性研究

17、锥形束CT对下颌乳磨牙牙根及根管形态的研究

18、F大学口腔医学博士学位论文内容和质量研究

19、口腔医学专业人文素质教育现状调查及课程教学发展策略

20、口腔医学本科毕业考核中多站式考试的设计及效果评价研究

21、血链球菌细菌素对光滑念珠菌力学性质的影响

22、乳牙根中1/3折保守治疗的应用研究

23、牙髓切断术与牙髓摘除术在深龋露髓乳磨牙临床治疗中的对比研究

24、整合牙颌模型三维重构及其应用研究

25、江西省口腔医疗服务能力调查分析

26、玻璃纤维桩不同粘接方法粘接强度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27、牙与固定修复体的动力学研究--振动分析和疲劳测试

28、口腔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系列课程综合改革研究

29、气电纺蚕丝蛋白纳米纤维的制备与组织工程研究

30、张应力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骨向分化的实验研究

31、可摘局部义齿支架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的初步研究

32、磁性附着体静磁场对人牙龈成纤维细胞和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生物学效应的基础研究

33、等离子浸没注入和多弧离子镀对纯钛及钛合金表面改性的基础研究

34、口腔卫生服务现况评价与口腔卫生人力预测研究

35、自制铸钛包埋材料铸造工艺与铸钛修复体铸造精度的研究

36、口腔修复学教学及临床三维多媒体平台的建立

37、应用激光快速成形技术制作全口义齿钛基托的实验研究

38、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改性材料的制备及其抗龋性能研究

39、髁突在咬合载荷作用下的应力效应

优秀 医学英语 论文题目

1、TED医学演讲视频在研究生医学英语翻转课程中的应用

2、医学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策略研究

3、医学院校成人高等教育英语课程改革研究

4、医学院校英语听说课程改革初探

5、基于微信公众平台和微社区的医学 英语阅读 翻转课程的设计与实践

6、医学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中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7、浅析医学英语在中医药院校双语教学中的作用

8、医学检验本科生 专业英语 教学体会

9、构建学习策略教学,提升医学院校大学英语教学质量

10、医学体系下不同层次医学生 英语学习 需求调查及研究

11、医学英语书面语语料库的构建原则及其应用

12、文体学视角的医学英语词汇特点与教学实践

13、关于医学本科生专业英语教育现状的调查分析

14、高校医学专业英语词汇的积极图式联想方法

15、基于“双向融合”的医学院校英语教学新模式的研究--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16、高职医学院校英语视听说课程教学内容选取与设计

17、医学 英语听力 泛在学习模式研究

18、医学学术 英语口语 课程构建的探索

19、基于苏格拉底对话教学法的医学生 英语写作 教学设计个案研究

20、学术会议翻译互动式医学英语教学的实践与体会

21、医学类高职高专学生英语个性化学习策略探索

22、心理词汇与医学英语词汇教学

23、牡丹江地区医学生英语水平及其与就业相关度的调查

24、案例教学法在医学英语教学中的实施效果研究

25、EGP与ESP有效衔接在医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26、医学英语课程培养医学生伦理素养的模式探究

27、网络环境下医学院校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探析

28、本科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生流行病学英语备课探讨

29、基于图式理论的医学英语词汇教学研究

30、医学院校英语教学的哲学思维

31、高等医学院校医学英语教学之体会

32、网络环境下医学英语自主学习监控研究

33、医学英语专业三年级学生在医学翻译中的问题

34、医学英语词汇的特点及常见的学习策略

35、多媒体在医学专业公共英语教学的实效性研究

36、跨 文化 理念下的医学院校英语教学

37、基于多模态理论的医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探析

38、网络日志在医学专门用途英语中的应用

39、医学英语词汇教学中英汉医学词汇的语义对比

40、培养医学本科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三维一体”教学模式研究

41、以英语新闻健康报导为内容依托的医学生语言能力培养探索

42、高等医学院校公共英语教学的特点

43、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医学院校英语教学改革

44、叙事医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践行构想

45、针对医学体系不同层次医学生英语教学策略的差异化研究

46、浅析公共英语与医学英语的互相渗透

47、医学英语的文本翻译策略探析

48、焦虑心理因素在医学五专生英语教学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49、听说结合的自主学习能力对医学英语提高探索

50、医学英语词汇的特点及翻译策略

口腔医学专业论文题目相关 文章 :

医学专业的论文题目参考

★ 关于口腔医学的毕业论文

★ 口腔医学本科论文

★ 口腔医疗管理论文

★ 关于口腔医学毕业论文

★ 口腔医学毕业论文

★ 口腔医学毕业论文范文

★ 关于口腔医学的专科生毕业论文

★ 口腔医学技术论文(2)

★ 口腔医学职称论文(2)

800是论文字符还是...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优点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ral Science由四川大学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的期刊,创立于2009年,属于SCI核心期刊。

《国际口腔科学杂志(英文版)》(季刊)(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ral Science)创刊于2009年,邮发代号: 62-324,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四川大学主办的口腔医学专业英文版学术期刊。

《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ral Science》是中国关于口腔科学的唯一的有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CN号)的英文期刊。其面向全球的口腔医学工作者,着力报道口腔医学的最新研究成果,旨在搭建一个促进全球口腔医学工作者交流研究成果的平台。

SCI创刊于1961年,SCI(科学引文索引 )、EI(工程索引 )、ISTP(科技会议录索引 ) 是世界著名的三大科技文献检索系统,是国际公认的主要检索工具,其中以SCI最为重要。经过40年的发展完善,已从开始时单一的印刷型发展成为功能强大的电子化、集成化、网络化的大型多学科、综合性检索系统。

SCI收录的论文主要是自然科学的基础研究领域,是目前国际上被公认的最具权威的科技文献检索工具。SCI所收录期刊的内容主要涉及数、理、化、农、林、医、生物等基础科学研究领域。

选用刊物来源于40多个国家,50多种文字,其中主要的国家有美国、英国、荷兰、德国、俄罗斯、法国、日本、加拿大等,也收录部分中国(包括港澳台)刊物。

一共4种:华西,实用,和口腔医学研究等,

保存乳牙到底有没有用?专家发现,乳牙中含有的干细胞是间充质干细胞,而间充质干细胞在国际医学界对其价值早有肯定,从2010年~2015年的数年间,国际医学杂志中刊载有诸如“脱落乳牙干细胞和骨髓干细胞改善了红斑狼疮小鼠模型的骨密度和骨结构,抑制了骨质疏松的发生。”“对比人脱落乳牙干细胞和骨髓干细胞发现,脱落乳牙干细胞具有远优于骨髓干细胞的免疫调节能力”“牙齿干细胞的免疫调节特性使其成为自身免疫疾病和炎症相关疾病细胞治疗的重要干细胞来源,其获取远比骨髓干细胞容易”等多种理论。2011年,翟永标、凌均棨也在《国际口腔医学杂志》第38卷2期刊登了其研究成果:“乳恒牙替换是一个正常的生理现象,从脱落的乳牙牙髓中分离培养出干细胞用于储存是建立干细胞库的简单、较易被接受的方法,并为日后治疗机体外伤和病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组织工程学种子细胞来源。更重要的是,用个体化的干细胞进行自体移植再生性治疗,能最大限度降低免疫排斥和疾病交叉感染的风险。”那么,口腔医学专家们又是如何看待口腔干细胞的呢?第四军医大学组织工程研发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国际知名的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专家金岩教授说:“口腔干细胞在骨头再生、神经再生、组织再生等方面都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增殖能力很强,功能也非常强大。”北京大学口腔医院葛立宏医师说,口腔干细胞取材方便,将来它对治疗全身性疾病、癌症、老年性痴呆都有重要价值,这将开拓一个未来。据悉,北大口腔医院已开展相关研究。北京大学口腔医院正畸科教授、博士生导师周彦恒说:“小孩牙齿的干细胞活性非常好,储存下来,对于将来我们家里人、包括自己的一些疾病可以进行治疗,是非常好的。”口腔干细胞登上美国《时代周刊》,北京已有口腔干细胞库中国妇女报记者近日来到了位于北大医疗产业园的“口腔干细胞库”,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口腔干细胞库,因为有“世界口腔干细胞之父”施松涛教授主持相关研究工作,中国口腔干细胞的研究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该口腔干细胞库建立于2015年7月,并由科技部立项“基于口腔干细胞库的临床转化平台建立及应用”项目。其负责人张建国介绍,口腔干细胞库的业务之一就是储存牙齿干细胞,他们已与拜博口腔、赛德阳光等全国各地的口腔医院和牙科诊所开展牙齿收集工作。主持口腔干细胞工作的施松涛教授则与北大医院、第四军医大学、南京鼓楼医院等开展了牙齿干细胞的临床实验探索工作。其中施松涛教授的合作者、第四军医大学的金岩进行了牙周干细胞一期临床试验,是世界上第一个用牙周干细胞做的临床实验。施松涛教授不但是国际口腔医学界知名科学家、再生医学研究权威,同时还担任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牙医学院口腔分子生物系系主任,美国牙髓病学协会顾问委员。早在2000年,施松涛教授与他的合作研究者共同在牙髓中发现了间充质干细胞,它比自体骨髓干细胞的活性强3倍,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活性最强的干细胞。其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一流学术杂志——美国科学院学报。同年该发现被维基百科列为年度干细胞研究领域的里程碑。美国《时代周刊》还专门于2003年做了题为《牙仙新魔法》的专访,报道了施教授的研究成果,建议人们早日保存牙齿中的干细胞。鉴于口腔干细胞在医疗领域重要的战略地位,各国纷纷抢占这一高地。乳牙又是口腔干细胞中最有生命力和活性的,在我国台湾和日本早已开展了乳牙储存工作,并从中提取干细胞。施松涛教授回国主持口腔干细胞库工作,也随之在中国内地掀起了口腔干细胞热。间充质干细胞已进入临床实验阶段,其与造血干细胞是不同类型的细胞此时远在美国的施松涛教授接受了记者的独家专访,他对微信圈里被“黑”一事并不十分意外,他认为,科技总是在不断发展,新的东西出现时大家不可能会瞬间都认同,有质疑有误解也是很正常的。实际上,中国政府一直承认间充质干细胞的治疗效果,比如南京鼓楼医院的孙凌云教授、第四军医大学的韩英教授等,多年来一直在使用间充质干细胞救治患者,他们的工作就得到了政府的认可,很多专家还因此成为世界知名专家,获得许多学术奖项。毕竟临床研究结果是需要时间的,往往要等上5年、8年才会最终获得政府批准正式推向临床。我们为了避免在此期间一些人错过保存干细胞的机会,到了未来需要使用干细胞时陷入无资源可用的窘境,口腔干细胞库才开放个人储存业务,为有需要者保管这一珍贵资源。那么,口腔干细胞和造血干细胞有区别吗?施松涛教授对记者说:大多数人对于干细胞的认知都是停留在造血干细胞的阶段,因为造血干细胞的自体保存开展很久,但间充质干细胞增殖能力超强,一份脐血中的造血干细胞不足以供体重超过30公斤的儿童使用,而一份牙齿中的间充质干细胞充分增殖后的数量能多到差不多堆成一个儿童的整个身体大小。另外,造血干细胞异体使用时需要配型,因此自体保存免除了配型的风险;间充质干细胞异体使用时不需要配型,因此自体保存的最大意义在于:避免在真正需要时找不到优质而廉价的干细胞来源。施松涛教授强调说:“最重要的是,造血干细胞用来治疗血液系统疾病,而间充质干细胞目前应用的主要研究方向则是组织再生和免疫调节,两者的适应证南辕北辙。但是神奇的是,造血干细胞可以和间充质干细胞联手,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比如将造血干细胞和间充质干细胞共同移植给血液病患者,能够极大增加移植成功的概率。”记者还了解到,间充质干细胞已经开始进行临床实验,在治疗牙周疾病、牙周再生、口腔骨缺损再生和免疫调节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除了用于牙周等与牙齿有关的疾病治疗以外,间充质干细胞还可用于心脑血管疾病、肝硬化、骨和肌肉衰退性疾病、脑和脊髓神经损伤、老年痴呆及红斑狼疮和硬皮病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已取得良好临床试验结果。今后口腔干细胞到底能不能应用到临床?施松涛教授严肃地说:“我们不能只是为病人存下虚无的希望,而是存下实实在在的健康。”据悉,口腔干细胞库已经与北京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在全国顶级口腔医院——北大口腔医院设立了研究基金,资助临床科室开展数项口腔干细胞的临床研究。施松涛教授展望,保存乳牙干细胞将会成为一项重要的医疗资源,口腔干细胞库的愿景是结构性改变临床医学的治疗方式,解决更多病患疾病缠身之痛苦,用创新贡献造福人类。

《全科口腔医学杂志》是核心期刊。

相关介绍:

核心期刊一般是指所含专业情报信息量大,质量高,能够代表专业学科发展水平并受到本学科读者重视的专业期刊。而《全科口腔医学杂志》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主管、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主办的国家级医学学术期刊。

《全科口腔医学杂志》围绕全科口腔领域临床与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和国际最新动态,为广大从事口腔科医务人员提供学术交流的园地,促进国内外同行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推动口腔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的发展,解读最新相关医学领域学术观点,抓住学术研究中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实施有前瞻性的编辑出版工作。

扩展资料

随着技术的变革、市场的发展、需求的升级,《全科口腔医学杂志》作为报道和传播医学新技术、新经验、新成果的专业媒介,迎来了数字出版大潮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为遵照国家关于提高电子信息化出版水平的相关政策法规,《全科口腔医学杂志》以光盘附导读的形式出版发行。

确认核心期刊的标准是由某些大学图书馆制定的,而且各学校图书馆的评比、录入标准也不尽相同。新闻出版管理部门也未参加过此类评选活动。新闻出版总署从未就学术水平的高低为这些期刊划分过级别。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全科口腔医学杂志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优秀论文

文唾液凝集素研究进展,《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09年 第2期中国口腔医学专业人才供需研究,《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9年 第1期Nod/Rip2信号通路参与牙龈卟啉单胞菌诱导牙髓细胞白细胞介素-6表达,《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9年 第1期龋病相关细菌的细菌素,《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09年 第1期 口腔医学教材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中国口腔医学信息》2008年 第6期Wnt信号通路与牙胚发育,《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08年 第12期老年人前后牙牙髓感觉功能昼夜节律性的比较研究,《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2008年 第4期发挥综合性大学的学科优势培养创新型口腔医学人才,《中国口腔医学信息》2008年 第5期弯曲根管不同预备方法对其根管充填密封性的影响,《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08年 第6期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唾液分泌率及其葡萄糖的质量浓度分析,《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08年 第5期口腔医学救护在抗震救灾中的重要作用,《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8年 第4期发挥学科优势,建设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验科学与技术》2008年 第4期五星红旗不相信眼泪,《中国口腔医学信息》2008年 第3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是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的孵育站,《高等教育发展研究》2008年 第2期设立口腔医学8年制学历教育势在必行,《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年 第6期成都地区成人上颌第一前磨牙的离体解剖形态观察,《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08年 第2期发挥综合性大学的学科优势培养创新型口腔医学人才, 《北京口腔医学》2008年 第2期1950——2005年我国龋病临床研究文献的质量评价,《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8年 第1期我国局部使用氟化物防龋效果的循证医学分析,《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08年 第1期 3种白色假丝酵母菌生物膜体外模型的比较研究,《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年 第12期两种脱矿体系制备人工龋损的病理学比较,《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08年 第1期两种机用镍钛根管预备器械预备“S”形树脂根管的效果观察,《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8年 第1期三种灭菌法对高速裂钻腐蚀和切削率的影响,《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07年 第10期中药五倍子、蜂房提取物对早期釉质龋再矿化作用的实验研究,《时珍国医国药》2007年 第11期人体牙髓感觉功能昼夜节律性的增龄性变化,谢思静 郭斌 周学东 阙克华 徐真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年 第4期影响内氏放线菌尿素酶活性相关因素的初步研究,《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年 第4期我国窝沟封闭防龋效果的循征医学分析,《口腔医学研究》2007年 第5期中药对口腔细菌生物膜作用的实验研究,赵今 李继遥 朱昞 周学东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7年 第10期白假丝酵母菌药物流出泵基因在生物膜中表达的动态研究,《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7年 第4期根管弯曲度对人下颌恒切牙数字牙片根管长度测量的影响,《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年 第5期局部使用聚维酮碘氟化泡沫对龋易感儿童口腔致龋菌的抑制作用,《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07年 第5期厚朴活性成分对致龋菌生长和产酸影响的体外研究,《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年 第3期远缘链球菌黏附与游离状态下合成胞外多糖的比较,《上海口腔医学》2007年 第1期五倍子对牙根面脱矿影响的研究,《中国中药杂志》2007年 第6期纳米羟磷灰石/聚酰胺66作为盖髓材料的体外抗菌作用,《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7年 第1期多肽生长因子对牙周膜细胞的影响,《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7年 第2期五倍子不同组分对口腔细菌生物膜的清除效应,《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7年 第1期我国天然药物防龋的研究进展,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07年 第2期肝细胞生长因子在大鼠修复性牙本质形成过程中的表达研究,《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年 第1期中药五倍子化学成分对早期龋显微硬度的影响,《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6年 第10期 口腔多菌种生物膜对防龋中药敏感性的实验研究,《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6年 第6期变形链球菌在日托儿童口腔中水平传播的初探,《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6年 第6期白细胞介素-1B-511基因多态性与牙周炎进展的关系,《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6年 第6期数字X线技术诊断6|6原发性牙根纵裂的体外研究,《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6年 第6期中国人下颌恒切牙根管横切面的形态学研究,《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年 第6期人上前牙根管治疗难度评估的实验研究,《上海口腔医学》2006年 第5期根管治疗难度分析的要点,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6年 第9期下颌恒切牙根管形态的影像学研究,《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06年 第8期下颌恒切牙根管解剖因素与根管治疗难度的相关分析,《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6年 第4期可变锥度镍钛锉在树脂弯曲根管中成形效果的观察,《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6年 第4期不同培养条件对口腔细菌生物膜生长的影响,《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6年 第6期恒前牙髓室解剖影像学的初步研究,《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6年 第3期种麻醉方法在牙髓病治疗中止痛效果的比较,《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6年 第3期中国人下颌恒切牙根管弯曲的解剖学研究,《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6年 第3期儿童口腔中变形链球菌传播方式的研究,《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6年 第5期我国龋病研究的进展,《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6年 第5期尿素水解对内氏放线菌增殖及耐酸力的影响,《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6年 第2期粘液放线菌生物膜结构中细菌和胞外多糖关系的初步研究,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年 第2期网络在牙体牙髓疾病诊治中的应用,《中国口腔医学信息》2006年 第1期酪蛋白磷酸肽——磷酸钙溶液体外再矿化作用的化学分析及显微硬度测试,《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06年 第2期肝细胞生长因子在正常牙髓组织中的表达,《上海口腔医学》2006年 第1期不同程度牙周炎自然发展进程与IL-1RN基因多态性的关系,《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06年 第1期健康老年人口腔念珠菌与义齿修复的相关研究,《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6年 第1期

男,1963年8月生于湖北省武汉市。1987年毕业于湖北医学院口腔医学系,留校任教。1990和1999年分别获湖北医科大学医学硕士和博士学位。1994~1995年作为国家教委访问学者在法国巴黎第五大学牙学院进行牙髓生物学研究。2000年10月-2001年1月在台湾私立中山医学大学牙医学院讲学和合作研究,2001年作为高级访问学者赴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法国国家医学卫生研究院第424研究所从事牙胚发育生物学研究。历任湖北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讲师、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现任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副院长,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华口腔医学会常务理事、 湖北省口腔医学会副会长、中华口腔医学会牙体牙髓病专委会委员、国际牙科研究协会(IADR)会员。担任《Oral Disease》杂志、《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北京口腔医学》杂志的编委。从事牙体牙髓病学教学、医疗和科研工作,研究方向为牙髓生物学,主要专注于牙髓损伤修复和牙胚发育的分子机制方面。主编《牙体修复》专著l部,参加编写《中华口腔科学》、《现代口腔医学》等7部专著,卫生部规划教材2部。在国内《中华口腔医学杂志》等和国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SCI收录4篇。曾主持或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成牙本质细胞分化阶段Shh信号路径的研究”。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湖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修复性牙本质的研究”获2000年湖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2003年获湖北省杰出青年人才基金。2004年获中华医学科技二等奖,2005年获教育部提名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已培养硕士研究生6名,目前指导博士研究生4名,硕士研究生3名。

姓名:于世凤性别:女出生年月:学历:大学本科学位:学士职称: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临床专业特长:口腔病理本科毕业学校:北京医学院口腔医学系最后学历毕业学校:北京医学院口腔医学系现工作单位: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单位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22号邮政编码:100081单位电话: 年。于世凤简介:1960年从北京医学院口腔系毕业后留校一直 从事教研工作,并在1983一1984年期间被聘为日本朝日大学口腔病理客座教授,与该校合作进行科学研究。于教授在破骨细胞培养及调控方面具有几十年的丰富经验,是我国骨吸收细胞生物学领域的专家。先后承担了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全部已验收合格。目前仍承担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自1984年以来作为第一作者发表论文46篇,指导研究生及合作发表论文96篇。参加论著及全国统编教材《口腔组织病理学》第一、二、三版的编写共5部;主编卫生部规划的全国中等医学学校教材《口腔组织学及病理学》(第三版)1部,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年;主编全国高等教材《口腔组织学及病理学》(第四、五版)2部,2000、2003年;联合主编《实验口腔病理学》1部,2002年。自1986年以来共获得各种学术奖励8项:1987年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一作者);1987年、1991年获得中华医学会优秀论文奖(第一作者);1988年获得日本文部省科研成果奖(第二作者);1996年获得卫生部科技成果三等奖(第一作者);2001年获得中国高校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第一作者)等。自1992年起,兼任《中华口腔医学杂志》编委、中华口腔病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国际优秀医学期刊

SCI是最有权威的吧

杂志名称全称 IF(2009)CA-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 CRYSTALLOGRAPHICA SECTION A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REVIEWS MOLECULAR CELL BIOLOGY REVIEW OF IMMUNOLOGY REVIEWS REVIEWS GENETICS REVIEWS OF MODERN PHYSICS

《美国医学会杂志》简称,仅次于NEJM《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世界权威医学杂志,与《柳叶刀》Lancet,《英国医学杂志》BMJ号称世界四大权威综合医学杂志。

最新前30如下:1 CA: 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 CA Cancer J Clin 癌 ↑2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N Engl J Med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 ↓3 Annual Review of Immunology Annu Rev Immunol 免疫学年评 ↓4 Nature Reviews Molecular Cell Biology Nat Rev Mol Cell Biol 自然评论:分子细胞生物学 ↑5 Physiological Reviews Physiol Rev 生理学评论35 ↑6 JAMA JAMA 美国医学会志 ↑7 Nature Nature 自然 ↑8 Cell Cell 细胞 ↑9 Nature Reviews Cancer Nat Rev Cancer 自然评论:癌症 ↑10 Nature Genetics Nat Genet 自然遗传学 ↑11 Annual Review of Biochemistry Annu Rev Biochem 生物化学年评 ↓12 Nature Reviews Immunology Nat Rev Immunol 自然评论:免疫学 ↑13 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 Nat Rev Drug Discov 自然评论:药物发现 ↑14 Lancet Lancet 柳叶刀 ↓15 Science Science 科学 ↑16 Nature Medicine Nat Med 自然医学 ↑17 Annual Review of Neuroscience Annu Rev Neurosci 神经科学年评 ↑18 Nature Reviews Neuroscience Nat Rev Neurosci 自然评论:神经科学 ↑19 Annual Review of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Annu Rev Astron Astrophys 天文学与天体物理学年度评论 ↑20 Nature Immunology Nat Immunol 自然免疫学 ↓21 NATURE PHOTONICS Nat Photonics 自然光学 ↑22 Cancer Cell Cancer Cell 癌细胞 ↑23 Nature Reviews Genetics Nat Rev Genet 自然评论:遗传学 ↑24 Chemical Reviews Chem Rev 化学评论 ↑25 Nature Materials Nat Mater 自然材料 ↑26 Annual Review of Cell and Developmental Biology Annu Rev Cell Dev Biol 细胞与发育生物学年评 ↓27 Nature Biotechnology Nat Biotechnol 自然生物技术 ↓28 Annual Review of Plant Physiology and Plant Molecular Biology Annual Review of Plant Physiology and Plant Molecular Biology 植物生理学与分子生物学年评 ↑29 Pharmacological Reviews Pharmacol Rev 药理学评论 ↑30 Annual Review of Pharmacology and Toxicology Annu Rev Pharmacol Toxicol 药理学与毒理学年评 ↓参考资料:

中国优秀医学杂志官网入口

投稿方式简便,发稿直接通过自己的编辑部,不是代发,没有中间环节,不错的一个投稿网站。

先在里面注册,邮箱激活帐号,之后就可以登陆了!

首先,登录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或者 维普数据库(此为中国三大专业文献数据库)或国外Pubmed/Medline等国外专业数据库,然后搜索相关的文献,写出您的文章。其次,再去以上数据库中搜索相关专业期刊编辑部信息(国家级或是非国家级,核心或者非核心,统计源或者非统计源期刊等等),找到投稿联系方式,这样的方法避免网上很多钓鱼网站,确保您投稿的期刊是合法的。最后,祝好运。欢迎交流。静石医疗,竭诚为您服务。

老师您好,我已注册成功,然后登陆提示密码错误,我用了QQ医学网告诉我密码错误,网络都知道我的QQ名称了,为什么还进不去?

  • 索引序列
  •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优秀论文
  •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优点
  •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优秀论文
  • 国际优秀医学期刊
  • 中国优秀医学杂志官网入口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