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南方人比北方人更长寿?南方人有何长寿秘诀,值得北方人学?
学会释放不良的情绪,戒掉烟酒,在指导下合理的使用中药材来达到养肾补肾的效果。多喝水多排尿,帮助冲刷肾脏垃圾。
男人大肚子减肥方法,男人的肚子咋减肥最快。男人的肚子,大都是吃出来的,男人平时的应酬本来就多,如果又爱喝啤酒,那肚子会飞快的大起来,要想快速的小下去,那是不容易的。德国联邦营养医学会最新研究表明,男人大肚子与男性的遗传基因有关,就像女性肥胖从臀部开始一样,男性的脂肪大部分储存于腹部。男人长肚子说明正在长胖,他们每天摄入的营养已经开始有“结余”,他们的脂肪性兴奋度远远大于肌肉的兴奋度。 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腰围最高界限是90厘米,相当于2尺7寸。这是一个红色警戒线,当你的腰围过了2尺5寸逼近2尺7寸,这个时候你自己的警报器必须得响了。你的肚子该减了,HICIBI 餐盾切断了食品的热供应环节, 阻断了人体对热吸收, 溶解消化系统油脂, 控制热源进入体内合成脂肪。让体内的糖, 脂肪参与三羧酸循环, 调动, 消耗人体脂肪积累, 达到健康的减肥效果。HICIBI 为你老公减肚子,带来了福音。
男人大肚子减肥方法,男人的肚子咋减肥最快? ----------世界男人大肚子减肥方法
1. 在日本,肥胖是有“罪”的,尽管日本是世界上肥胖率最低的国家之一不足百分之五,但这并不妨碍她在2008年制定限制国民最大腰围的法规。该法律规定强制地方政府和企业定期为年龄介于四十至七十四岁人士量腰围,四十岁以上的男性腰围不得超过八十五厘米,女性不得超过九十厘米,如果减肥不成功交会。接受健康,教育日本政府还会对推动减肥不力的地方政府和私人企业处以罚款。
2. 美国国立卫生院针对肥胖症的定义为BMI指数(即身体质量指数)40以上者,或者BMI35-40者并患有至少一项与肥胖相关的疾病,例如:心脏病、II型糖尿病、睡眠呼吸障碍等。或BMI30-35并患有一项与肥胖相关的严重疾病者,即可定义为肥胖者患者。因此可以做切胃或截短小肠手术。
体质指数(BMI)=体重(kg)÷身高^2(m)
EX:70kg÷(×)=
3. 英国男性肥胖率为22%,大约67%的成年人都处于超重或肥胖的状态,英国政府发现,再不采取措施,到了2050年,英国将有五成肥胖人口,主要病因为糖尿病和高血压,英国医疗部门也将面临改进急救车的严峻现实。如今,每年英国人会购买超过两亿万份的炸鱼和薯条,针对这样的状况,英国地方政府开始征收“肥胖税”,例如,在英格兰西北部的曼彻斯特,如果有人想开一家炸鱼和薯条店,必须向政府缴纳一笔费用,这项费用会作为成本,分摊到所售食物中。英国公共卫生部门还发出了“要想身体健康,每天站立办公一小时”的倡议,因为人站立时有助于消耗体内的热量,减少体重增加,有效帮助预防肥胖、多种癌症和心脏病的发生。
首先给大家讲讲HICIBI为什么能起到健康科学的减肥效果:
男人大肚子减肥方法,男人的肚子咋减肥最快? -----HICIBI减肥瘦身的原理:
HICIBI法国的一线品牌,注重研究科学的体重管理,摆脱传统替食, 抑制食物, 消除减肥误区。它分为三步:
1、阻断人体对食品热源的吸收
2、平衡代谢消化酶
3、收体重管理办法分三缩过度的扩张胃肠组织。
将这三步骤同时的进行, 可以一举多得。由于脂肪堆积是由多种原因构成的, 所以首先还是要找出个人肥胖的原因, 针对不同的人, 最忌讳的是野蛮饮食, 疯狂运动。还是需要冷静针对于自己身体状况,以设立一个科学宜行的减肥计划,我们需要的是, 你必须要有一个可持续的, 能够坚持下去。HICIBI体重管理法实现了全面减肥, 经过数以万计的临床验证, 涵盖了100多项国家技术专利, 不影响我们原有的生活规律和习惯的情况下, 能成功达到理想的重量, 同时是防止反弹。
男人大肚子与男性的遗传基因有关,减掉肚子要先打造易瘦体质
男人大肚子减肥方法,男人的肚子咋减肥最快? -----HICIBI可调节消化酶 ,打造易瘦体质
有的人天生他们的吸收功能就不好,吃什么都长不胖, 有的人则喝冷水都会发胖, 由于每个人的基本新陈代谢功能不同, 容易发胖体质代谢功能较易瘦体代谢功能较差, 当基础代谢率低时, 热量摄入比卡路里消耗更大, 此时容易发胖。这就是易胖体质与易瘦体质的差异的差异,如果你减肥难那一定是易胖体质的问题,换句话说:拥有易瘦体质自然就能瘦!没错,就是这么简单。“易胖体质可通过专业调理成为易瘦体质”终于被证实了,成功率高达成以上,平均减重,所以,几乎每个人都能通过调整体质从而快速瘦下来。
科学研究证实, 人体的肥胖和体内脂肪代谢酶的含量、活动大小有直接关系。脂肪自身不能转化为能量本身, 只有通过脂肪代谢酶的帮助, 才能使脂肪氧化, 转化为能量。如果身体缺乏脂肪代谢酶, 脂肪就很难转化成能量, 所以无论你如何饮食, 如何运动, 都不能消耗它。如果长期暴饮暴食或节食,脂肪代谢酶产生不均匀, 身体就会发胖。而HICIBI"脂盾"含有 对维持胰腺养护调解的营养成分 , 可促使体内酶达到正常平衡水平,当我们消化系统的消化酶恢复正常状态时, 我们的身体就变成了易瘦体质。男人的大肚子会快速减掉。
男人大肚子减肥方法,男人的肚子咋减肥最快?-----HICIBI可控制反弹
减肥之后的一段时间,很多人都为自己终于减肥成功而欣喜。但是没想到在这之后,体重会以以非常快的速度在反弹,这是为什么呢,减肥之后为什么容易反弹的比以前长的速度还要快。研究发现,脂肪具有强大的记忆特性。人在三岁以后身体脂肪细胞数量就基本不变了, 我们的体重不断增加,脂肪越来越多,并不是脂肪细胞的数量增加了,而是脂肪细胞的体积变大, 如果你的体重减轻了, 脂肪球和脂肪球之间的空隙也就变大了,脂肪层网状筋膜会越松散,严重肥胖的人脂肪层的筋膜甚至有很多断裂层。所以减肥后的松弛、失去弹性的组织,给新的脂肪囤积留下了空间,所以减重后为反弹留下很大隐患。越是松弛的部位,堆积脂肪的几率会大,因此减重过程当中不仅需要减脂, 还要减少皮肤脂肪层松弛带来这个反弹空间,深层修复皮肤组织、肌肉组织和脂肪组织的密度是非常重要的。HICIBI餐盾抑制人体对淀粉类、甜食和油脂类食物的依赖和欲望,是大胃王的抑制剂,对消化系统的过度扩张进行一段周期的修复,胃部突起下垂、肚腩得到明显的改善,使胃、肠道的容量逐渐减小,而达到正常人的水平,对于管不住嘴而暴饮暴食导致胃部积食太多,容量变大,餐盾就是它的抑制剂。
男人大肚子减肥方法,男人的肚子咋减肥最快?----减肥的危害
近年来,世卫组织曾发出警告,指出超重和肥胖是全球引起死亡的第五大风险,全球每年“胖死”的人至少280万。英国《柳叶刀》日前发表的一项研究指出,全球的肥胖者人数已经超过瘦子。近40年来,肥胖人数从1975年的亿增到2014年的亿,即全球近73亿人口中有6亿多人肥胖。 英国广播公司网站报道称,中国和美国是全世界肥胖人数最多的国家。其中,中国的男性肥胖人数为4320万人,女性肥胖人数为4640万人,高居全球第一。《英国医学杂志》发表评论说,中国的肥胖问题正以“令人担忧的”速度增加,有近15%的人口体重超标,儿童肥胖在15年里增加了28倍。
肥胖,不仅表现为外在,也会积聚在腹部内脏器官及其周围,俗称“将军肚”。由肥胖引发的高血压、脂肪肝、糖尿病,甚至是癌症等正在影响国人的生存质量。 肥胖给内脏带来“不可逆”损伤 一说到肥胖,人们首先想到的往往是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赘肉。其实,用体重判别胖瘦并不确切,隐藏在身体内部的脂肪更不容忽视。 那么,肥胖者的体内究竟是啥样呢?
1 腹部脂肪甚至厚达13公分 纪录片中,医生先从死者上胸部一直切到下腹部,但切开后没有看到内脏,只见一层厚达5公分的黄油层。 专家表示,在外科手术中遇到的肥胖患者不少,他们皮下脂肪多且厚,往往要切得很深才能触及患处,甚至遇到过脂肪厚度高达13公分的患者。胖人器官会隐藏在黄色脂肪里,难以发现,大大增加了手术难度。
2 血管根本找不到 手术时,胖人的血管不好找,会被多余的脂肪包裹着,手术点暴露差,术后容易感染,引起并发症。 由于心脏必须为多余脂肪组织提供更多的血氧,动脉中脂肪堆积越多,动脉功能就越差,血管壁增厚,血流减少,进而增加血栓和全身血液循环恶化风险。
3 关节骨骼损伤严重 肥胖不仅对心脏、肾等内脏器官有危害,对骨骼也有影响。 在骨关节患病人群中,肥胖者比例明显高于正常体重者,这与体重大、膝关节负担重而受损伤有关。 肥胖患者自身体重加重了膝关节负担,关节的磨损与伤害也就更大,有的胖人甚至需要进行关节置换手术。 肥胖对于人体的伤害,远比体形难看更加严重。 专家呼吁,胖人们应该行动起来,科学减轻体重,呵护身体健康。
男人大肚子减肥方法,男人的肚子咋减肥最快,脂肪堆积是由多种原因构成的, 所以首先还是要找出你老公肚子大的原因, 针对不同的人, 最忌讳的是野蛮饮食, 疯狂运动。要减掉你老公肚子上的肉肉, 你必须要有一个可持续的, 能够坚持下去的, 有科学的依据方案。HICIBI是全面减脂战略, 经过数以万计的临床验证, 涵盖了100多项国家技术专利, 不影响我们原有的生活规律和习惯的情况下, 能成功达到理想的重量, 同时是防止反弹的解决方案。这种减掉你老公的大肚子方法是不是很过瘾!!!
近来网络,媒体上纷纷有报告指出,在我国南方人比北方人寿命多出五年,这个数据一出,叫生为北方的小编我大是不服,怎么就会南方人要比北方人更长寿了。但在大数据面前,不得不信服,果然在中国长寿之乡排名中,南方地区占了绝对优势。排名前三为上海,海南和广东,最后一名为西藏,那么是什么原因让南方人寿命更长呢?
1、”南甜北咸“饮食习惯不同
北方人喜欢重口味的食物,喜欢高盐,高油,味道要重才过瘾,这样高血压患者不多才怪。而南方人口味清淡,饮食上喜欢以蒸煮烫为主,像排名在前的广东人,尤其喜欢煲各类汤品喝。而且南方水果种类丰富,海产品也更丰盛便宜,所以南方人大多体型苗条,很少见大胖子,而北方人一般体胖者较多。
北方人吃肉爱喝酒,喜欢豪饮,喜欢高度数的酒,而南方人都喜欢低度酒,一般也不会酗酒。这些饮食习惯就相应减少了罹患心脑血管病,脂肪肝等病的几率。
2、南北方人脾气心理不同
南方人性格细腻平和,比较内敛温婉,而北方人性格豪爽,脾气火爆。平和的心态更益于健康,俗话说气大伤肝,肝气郁结容易使体内血气循环不畅,所以容易得病,不利于长寿。
3、自然环境影响
北方多干旱,少雨,多风沙。雾霾,沙尘暴对人的呼吸消化系统,皮肤,肺部都有影响。而南方空气湿润,多雨,空气中负里子含量高,可谓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南方更适宜养生居住。
4、身体因素
南方人体型娇小玲珑,北方人一般体型高大,而个子矮小的人的好处是,血液经全身循环周期更短,身体给各个器官供血更轻松。所以小个子的人看上显年轻,不易老,相对也就会更长寿。
所以这些地域原因决定了南北方人寿命的差异,相对而言南方人是比北方人更长寿。
19世纪以来,在西学东渐的背景下,西医通过多种渠道传入中国。鸦片战争前,东印度公司的医生郭雷枢、李文斯敦等在广州、澳门一带向华人行医,将西医传入中国。1835年,伯驾在广州创办近代中国第一所教会医院。此后,教会医疗事业不断拓展。1876年,新教在华所办教会医院有16所、诊所24所,1905年分别达到166所和241所。同时,传教士还翻译出版西医书籍,创办一系列教会医学院校和护士学校。洋务运动开始后,中国人也开始兴办近代医疗事业,但起步晚、进展慢。晚清时期,也有少数中国人因出国时受西方文化影响,或因接触通商口岸的外国私人医生而认识和接受了西医。相比之下,教会医疗事业是晚清影响最大的西医事业,它与其他因素一同影响了中国人西医观的演变。
CSPPT是英文China Stroke Primary Prevention Trial的缩写。China Stroke Primary Prevention Trial译成中文是:中国卒中一级预防研究。
CSPPT是一项在中国高血压人群中进行的随机、双盲、对照临床研究,共纳入20702例无脑卒中和心肌梗死病史的中国成年高血压患者。根据MTHFR C677T基因型分层后随机、双盲分为两 组,分别给予每日单片固定复方制剂依那普利叶酸片或单纯依那普利,期间对于没有达到降压目标的高血压患者,根据高血压指南合并使用其他降压药物。研究表明:以依那普利叶酸片为基础的降压治疗方案,与单纯降压治疗方案相比,进一步显著降低首发脑卒中发生风险21%。美国医学杂志(JAMA)编者按评价:精准设计,完胜其余!总结:CSPPT是由中国专家独立设计、实施的临床研究,为中国高血压患者预防脑卒中提供了更直接更确切的临床循证证据。
“西学东渐”是影响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重要因素。医学科学作为西方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中国的传播不仅使中国卫生医疗体制发生了重大变革,还改变了国人的生活方式乃至思想观念。西方医学科学传入中国以后,由于它与中国传统医学是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产生发展的医学体系,两者之间不免产生矛盾。从近代中国历史发展总体进程来看,西方医学,主要是近现代医学科学,在华传播是比较顺利的,最终为中国社会各界所普遍接受,并从20世纪初开始,取代中国本土传统医学,反客为主,成为中国现代医学的主体部分。鸦片战争之前西方医学在中国的早期传播西方医学在中国的传播由来已久。早在唐朝就有景教徒(基督教聂斯托里派)在华从事行医活动。1289年,罗马教皇派遣意大利籍传教士孟高维诺(G. de Montecorvino)来华。孟氏在传教同时,也以医术为活动工具。这是欧洲传教士把西方医学传入中国的开端。明末清初,来华传教士渐多,其中著名者有意大利人利玛窦(M. Ricci)、熊三拔(S. de Ursis),瑞士耶稣会教士邓玉函(J. Terrentius,)等。他们在行医的同时,还翻译了多部西医书籍。其中邓玉函翻译的《泰西人身说概》(解剖学),经过国人毕拱辰润色,于1643年付梓刊印,流传民间。当然,传播医学并不是传教士的目的,而是求得在华立足之地以宣扬教义的手段。这一手段令西来客们获益良多,甚至为他们打开了通往中国社会顶端的道路。降至康熙朝,西方传教士在中国的医学活动达到高峰,他们在派别上属于天主教。当时来华传教士,如意大利教士鲍仲义(J. Baudino)、罗怀忠(J. Casta),法国教士樊继训(P. Frapperie)、安泰(E. Roasset),德国教士罗德先(B. Rhodes)都先后入太医院供职。鲍仲义和安泰充当康熙帝的随身医生,随驾出巡。罗德先曾经用药治疗了康熙的心脏病,还为他做过外科手术,切除了唇上的肿瘤。虽然西方传教士试图利用医学作为传教手段,然而事实上西方医学传播的社会影响远胜于宗教。不过当时传入中国的西方医学,还是以古代医学为主,无论是在基础理论还是在临床实践方面都没有取得显著成就。康熙末年,由于罗马教廷没有处理好基督教义与中国传统礼俗之间的矛盾,在华传教士又介入了皇室立储纷争,触怒了后来继位的雍正帝。这使得他们的政治地位一落千丈,甚至遭到清王朝的驱逐。西方医学在华传播也因此遭遇挫折。19世纪初,一批新教传教士开始来华传播医学。此时,西方医学已经发展到近代阶段,在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等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进步,在全球遥遥领先。正如一位西方医学史家所指出的:“现代医学,我简称为‘我们的医学’,是19世纪社会的产物。”1800年以后来华的英、美传教士医生,把西方医学的最新成果传入中国,对于改善当地人民的医疗状况起到了积极作用。1805年英国医生皮尔逊()在澳门开展了牛痘接种,并雇佣了中国人邱熺等在广东各地推广,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邱熺后来独立开办了自己的种痘诊所,在当地名望颇著,得到了两广总督阮元的题匾赠诗嘉奖。与此同时,西方先进的现代医事制度也传入中国。教会医生在通商口岸澳门、广州建立起近代化的新式医院。早期在华兴办医院颇富成效的当数美国人伯驾(P. Paker)。1834年,伯驾毕业于耶鲁大学,获医学和神学博士学位,同年来华从事医药传教事业。经过一年多的艰苦努力,1835年11月,伯驾在广州新豆栏街开办了眼科医局。医局开办后,初期虽求诊者甚少,但是教会医院所具有的福利性质和先进的眼外科技艺,很快就吸引了众多的病人,经常是“每天都有几千名等得不耐烦的中国人叫嚷着要求进入拥挤的病房”。他还曾为来广州禁烟的钦差大臣林则徐医治过疝气。林则徐对伯驾的治疗深表感谢。英国医学硕士、皇家外科学会会员合信(B. Hobson)是当时另一位传播西医的杰出人物。1839年,他在广州开设了惠爱医馆,“舍药施医,至者甚众,无不应手奏效,而去求医者几于其门如市,户限为穿,于是合信氏之名遂遍粤东人士之口”。教会医生在建立医院的同时,还积极推进西医教育,为当地培养新式医生。麦高恩(D. Macgowan)提出:“不应该认为教会医务人员工作的重要部分仅仅限于内外科的实施,应该对当地的开业医师在解剖学和生理学上进行讲授,用他们自己的语言学习医学和有关科学。”1837年,伯驾招收广州本地学生入眼科医局学习。合信也于1839年在广州惠爱医院传授西方医学。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此时正当西方资本主义资本扩张与商品输出全球化时期,医学又成为传教士服务于本国对华通商利益的辅助工具,也就是美国在华教会协会之主张:“欲介绍基督教于中国,最好的办法是通过医药,欲在中国扩充商品的销路,最好的办法是通过教士。医药是基督的先锋,而基督教又是推销商品的先锋。”总体而言,鸦片战争以前,在华传教士虽然为传播西方医学进行了艰苦努力,但是由于清中期以后,清政府一直奉行闭关自守政策,外国人在华活动受到诸多限制。传教士医生未能在华自由施展其影响,只能在广州一带活动。因此,在鸦片战争之前西方医学对中国的影响也还是很有限的。1840年以后西方医学在华影响的扩大西方近代医学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并开始得到中国社会各界的普遍接受,是在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先后逼迫清王朝签订了诸多不平等条约,以此为护符,西方人在华活动获得了诸多便利。根据条约规定,外国人有权在华行医和开设医馆,西方医学在华影响随之得到迅速扩大。一方面,教会在通商口岸设立了医院,给予中国各阶层民众以医疗上的福利;另一方面,传教士医生多方努力,积极推进西方医学理论、医疗技术在中国的广泛传播。1850年后,合信翻译出版了《全体新论》、《西医略论》、《内科新说》、《妇婴新说》等多部西医著作。美国人嘉约翰(J. Kerr)在1859―1886年间编译出版了以临床医学为主的20余种西医书籍。1866年,由嘉约翰主持,中国第一所正式的西医学校在广州博济医院建立,招收中国男女学生入学医科。该校为广东西医人才培养贡献很大,造就了诸多杰出之士。戊戌六君子之康广仁、民国国父孙中山都曾经在此求学。1886年,由美国教会医生倡议,在上海成立了在华教会医学联合会,命名为“中国博医会”。该会创办了《博医会报》,报道西医在华传播情况和世界医学发展动态,并在上海、东北、武汉、广州、福建等地建立分会。在华传教士还资助一些中国青年赴外国学习。例如广东人黄宽得到了美国教士布朗夫妇的资助,先赴美国留学,后在英国爱丁堡大学攻读医学,获学士学位。1857年,他学成回国后,在香港、广东等地开诊行医,并在诊所内培养中国学徒,是为中国人自行教授西医之始。西方医学的传播得到了中国士大夫阶层中有识之士乃至开明派封疆大吏的积极响应。他们出于自强救亡的目的,在察觉到中国传统医学存在诸般弊端的同时,也开始重视西方医学,期望以此作为经世救国的手段。西方医学理论的科学性和治疗方法的有效性,获得了晚清中国士大夫阶层的认可。有士人著文感叹道:“西医之精妙,西药之简便,华人稍知西学者,无不知之。而独斥为不足信,不可用者,则中国之医人药肆居多。然每见上海各处遇有疑难重症,华医为之束手者,一延西医,用西药,即能霍然而愈者,指不胜屈。”晚清学界颇负盛名的桐城派大家吴汝纶,在致友人书信中,对西医理论和诊疗方法深表佩服:“今西医盛行,理精凿而法简捷,自非劳瘵痼疾,决无不瘥之事。而朋友间至今仍多坚信中国含混医术,安其所习,毁所不见,宁为中医所误,不肯一试西医,殊可悼叹。”“令弟如系肺疾,应就西医,……此病甚不易治,中医不解,亦无徵效之药;其云可治,乃隔膜之谈。若西医用闻症筒(注:听诊器)细心审听,决为可治,乃足信耳。”晚清思想界著名人物郑观应在其名著《盛世危言·医道》一篇中,较全面地将中西医加以比较。他认为西方医学在关于人体脏腑器官的认识、诊断手法、药物炮制、外科器械等方面都胜于中医。他对于西方的医事制度也非常赞赏:“西国医学设专科……皆由名师教诲……迨至学成,官为考验,必须确有心得,给予文凭方能以医师自命……故学问阅历精益求精,中国之医能如是乎?”曾国藩、李鸿章等晚清著名地方督抚疆吏,在成功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后,认识到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可以作为维护封建王朝统治的新工具。他们在主持洋务自强运动过程中,对于作为西方先进科学技术重要组成部分的近代医学科学,也采取了积极的接纳与提倡态度。1865年,北京同文馆设立医学课程,聘请英国医生德贞(J. Dudgeon)为教习,是为中国自设西医教育之始。在洋务派大吏中,以李鸿章为推进西方医学传播出力最多。他聘请西医为自己家庭的私人医生,著文大力宣扬西医:泰西医学有长官、有学堂,又多世业孤学,藏真府俞悉由考验,汤液酒醴更极精翔。且俞跗治疾、割皮解肌、湔浣肠胃,此法久逸。而彼方于肿疡、金疡、折伤、溃疡之石药劀杀尤得其传,且于草木金石之原则化质,一一格致微眇,务尽其实用,非仅以炮制为尽物性,则尤中土医士所未逮者,予久伟其用心之精而立法之善矣。李鸿章提出了汇通中西医的观点,指出:“倘学者合中西之说而会其通以造于至精极微之境,与医学岂曰小补!”他出资赞助英国教会医生马根济(J. Mackenzie)在天津开办了一所英文名为“Viceroy’ Hospital”(总督医院)的新式医院。1893年,他建立了中国第一所官办正规近代化西医院校——北洋医学堂。北洋医学堂聘请外国医生主持教学。学校堂规称:“西医学堂原为珍重生命而设,诸生来堂肄业于医学诸书,宜视为利己济人之要务,孜孜不倦,晨夕研求,毋得始勤终怠。将来造诣有成,资送各兵船及各营所当差,不独资给薪资,兼可活人无算,良医良相事异功同。”当时的新闻传媒对西医也进行正面宣传报道。1872年,很具影响力的《申报》刊文评价西医道:今夫治疾之法,至于西医可谓详且备矣。其于人之一身,内而心肝五脏,外而筋骨四肢,上而耳目各孔,下而阴阳等窍,无不详辨其形,细察其隐,以观其受病之处,以究其得病之原。较之中国医书之所载与夫中国医士之所知,奚啻详细千百倍哉。尽管鸦片战争之后各国列强在华的侵略行径引起了国人的敌视与仇恨,西方文化在华传播所受阻力甚大,但是西方医学以其拯救生命、维护健康的崇高宗旨和先进的科学理论与治疗技术,逐渐赢得了中国社会各界的认可与接受。当时有人记载道,“自中国通商以来,西医之至中国者,各口岸皆有之”,“初则贫贱患病,无力医药者就之,常常有效;继则富贵患病、华医束手者就之,往往奏功;今则无论富贵贫贱,皆有喜西药之简便与西药之奇异者,而就医馆医治者,日多一日,日盛一日也”。西方医学在维新运动中地位的提升19世纪末,西方帝国主义势力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陷入空前危机。学习西方先进文化,拯救民族危亡的维新运动蓬勃兴起,西方医学在华传播也随之而入新境。维新派思想家认为救国首先必须强民。他们强调要从身心两方面提高国民的素质,提出了医学救国的主张。梁启超指出:“不求保种之道则无以存中国。保种之道有二:一曰学以保其心灵,二曰医以保其身躯。”严复也积极提倡医学救国,他在其名著《原强》一文中论道:“盖生民之大要三,而强弱存亡莫不视此。一曰血气体力之强,二曰聪明智虑之强,三曰德行仁义之强,是以西洋观化言治之家莫不以民力、民智、民德三者断民种之高下。未有三者备而国威不奋者也。”维新志士肯定了西方医学所取得的长足进步,深信引进西医有助于救国保种。康广仁在澳门创办的《知新报》特辟西医专栏,宣传医学维新论。刘桢麟在该报发表“富强始于卫生论”,称:“欲治天下必自治国始,欲治国必自强民始,欲强民必自强体始。强体之法,西人医学大昌,近日骎骎乎进于道矣。”梁启超认为发展医学是变革图强、追求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凡世界文明之极轨,惟有医学”;“医者,纯乎民事者也,故言保民,必自医学始。英人之初变政也,首讲求摄生之道、治病之法,而讲求全体,而讲化学,而讲植物学,而讲道路,而讲居宅,而讲饮食多寡之率,而讲衣服寒热之法,而讲工作久暂之刻,而讲产孕,而讲育婴,而讲养生,而讲免疫”。维新派引进西医的救国主张,在社会上反响很大。研究西医者不断增多,各种学习西医的民间组织和报刊杂志,在许多地方纷纷出现。社会各界对于学习西医的热情也显著高涨起来。一次,梁启超在集会宣讲医学救国论时,忽有人当众涕泪长跪而言曰,“此举若昌,某愿粉身碎骨相赞助”;“愿悉所有以其半养母,而散其半以就此事”。这一主张也得到了统治阶级开明派的采纳。光绪帝在百日维新期间颁布的改革教育的上谕中称:“医学一门关系至重,极应另立医学堂考求中西医理,归大学堂兼辖,以期医学精进。”即使是维新派的政敌荣禄,在接受了德贞为他施行手术治疗后,重病痊愈,不禁称赞他医术“精妙绝伦”,“不特为华医所未见,亦华人所未闻,藉非目睹,其谁信之”。百日维新虽然因清王朝统治阶级内极端保守势力的反对而失败,但是维新改革势力依然日益强大。学习西医已成为中国社会改革势力奋斗之重要方向,西医大潮从此在神州洪波涌现。清末民初西方医学在中国医疗体系中主体地位的形成1903年清末教育改革中,中国传统医学式微、西方医学科学转为主流之局已现端倪。著名开明派重臣张之洞与张百熙在当年制订的“癸卯学制”中,将医科大学作为新学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中国医学仍列29门医学科目之首,但是其他28门科目皆属西医范畴。1908年,光绪帝和慈禧太后先后病死后,作为旧时代中医政治象征的太医院也岌岌可危。在时代改革大潮中,中西医的社会地位开始发生根本性变化。需要指出的是,甲午战争以后,中国医学界的变革深受近代日本医学思潮的影响。自唐以来,日本医学界本来是追随中国传统医学亦步亦趋。然而,明治维新以后,日本政府积极推进近代化进程,力图挤进世界强国阵营,谋求“脱亚入欧”。在医学领域,日本政府奉行所谓“文明开化”施政方针,于日本医界大兴“灭汉兴洋”之风,在医政管理、医学教育、医疗设施、药品生产等方面推行废除汉医、全盘西化。而就中国方面来看,清末自戊戌变法,特别是日本在日俄战争中战胜了老牌强国俄罗斯帝国以后,日本模式已经成为中国改革势力最重要的模仿范本。同时由于“路近费省”的缘故,大批中国学子赴日本学习。他们学成归国后,也把日本的医学理念带回中国,成为传播西医,废弃中医的骨干力量。民元以后,民国政府摒弃中国传统医学于新式医疗制度之外,以西方医疗卫生体制为范本,重构国家医疗卫生制度。中医也不再列入国家医学教育内容。1915年,由获得英国剑桥大学医学博士学位的伍连德发起的全国性中华医学会建立。该会所有组成人员都是西医背景,并以“促进医学科学在中国的传播,唤起民众对于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的兴趣”为宗旨。中西医主次易位态势,至此昭然。西方医学科学在中国现代医学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基本确立。此后,西方医学科学在全国得到深入推广,中国传统医学则迅速萎缩,被斥为“不科学”,贬为“旧医”。1916年余云岫著《灵素商兑》,以西方现代自然科学理论全面批判中国传统医学理论,废除中医之论一时甚嚣尘上,并得到了民国政府汪精卫、褚民谊等有留学日本背景高官的支持。1928年,汪企张在全国教育会议上提出废止中医案。1929年,在南京民国政府第一届中央卫生委员会上,余云岫等人再次提出废止中医案,会议通过了《废止旧医以扫除医事卫生之障碍案》。至此中国传统医学不仅被西医反客为主,更有被赶尽杀绝之势。虽然经中医界极力反对,多方运动,此案未得切实实施。但是,随着西方医学科学在中国医疗卫生体系中主体地位的日渐根深蒂固,中国本土传统医学也日趋边缘化。此局面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人民政府大力提倡中西医结合思想,方才有所改观。综观西方医学在华传播之历史进程,虽有波折,而终于得到国人之广泛接受,取代中国本土传统医学之主体地位,对于推进中国科技现代化,维护中国人民健康起到了积极作用。
癌症有遗传和异体种植,但绝对不会传染。不要杞人忧天。
这是一种谣言。喝咖啡并不会降低得肝癌的风险,咖啡中含有咖啡因喝多了会让神经变得衰弱,也会导致骨质疏松。
喝咖啡并不能降低患肝癌的风险,它只是一种饮料,喝多了还会导致骨质疏松,所以喝咖啡一定要控制,不要长时间的喝咖啡;根据原因就表明咖啡对于降低肝癌风险是没有任何关联的。
是真的,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的人都因为染发得了癌症,而且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他们的生活也发生了很多的变故。
额,我觉得你还不要尝试了,一旦被感染了,不止你,还会有其他的人会被传染,这是一种十分不负责任的行为,而且会造成医护人员更大的负担,为了你好我好大家好,答应我,不要这样做好吗。
您好,您可以考虑去美国旅游,到那里之后不要佩戴口罩,多和当地民众接吻 即可接触到病原体,之后就可以尝到效果了呢。
你好,这个想法相当于你吃完药之后,你想要得病看看这个药有没有效果,这个显然是不可取的。换句话说,疫苗起不到治疗作用,他只能抵抗一下病毒感染,让你感染之后症状轻微。当然国家呼吁全民接种疫苗,肯定疫苗是有效果的,不可能没有效果。
4月22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在《英国医学杂志》刊物上升级了新冠肺炎用药治疗的动态性手册。健康时报新闻记者注意到,在这里版规范中,世卫组织明显抵制在非危重症新冠肺炎诊断患者的身上应用新冠肺炎康复者血浆开展医治,针对危重症及其急危重症患者,血浆治疗法也仅提议在临床研究的情形下考虑到。
世卫组织强调,目前直接证据表明,在非超重型的新冠患者中,手术恢复期血浆对致死率(相对高度确立)和机械通气(中等水平确立)无显著危害,很有可能不增多附加的静脉注射有关急性肺损伤、循环过载及过敏症状(中等水平确立),现阶段未有数据信息评定手术恢复期血浆有关的住院治疗风险;与此同时,充分考虑血液制品滴注的潜在性风险和执行难度系数,手册强烈要求对非超重型患者不应用手术恢复期血浆。
针对超重型及危重症型新冠患者来讲,目前直接证据表明手术恢复期血浆对致死率、机械通气、病症改进时间、住院治疗时间等重要指标值上无关键功效(低/极低具体性),虽然目前数据信息提醒其很有可能不容易提升静脉注射有关急性肺损伤(中等水平确立)、循环系统过载(中等水平确立)、过敏症状(低具体性)的产生风险,血液制品有关的风险始终没法忽略。因而,手册提议除临床研究之外,不对超重型及危重症型患者应用手术恢复期血浆。
针对住院治疗风险较低的非危重症患者来讲,世卫组织强调Paxlovid的诊治经济效益很低,因此不建议应用。后续治疗方案就交给相关专家,我们普通人就配合好防疫政策,保护好自己。
白衣天使是医护人员,是最可爱的人。在2020年疫情最困难的时候,我们在过年,但他们在帮我们过难关,在疫情当中白衣天使,连夜救治病人。我们每个人应该为白衣天使点赞,为他们辛苦付出加油!
病非人体素有之物,不治,未得其法也。慢性病确实难治,但是也得治,否则一是受罪,影响工作影响生活;二是久拖会加重。慢性病根源是体质出现了问题,虚则寒,寒则湿,湿则凝,凝则瘀,瘀则堵,堵则瘤,瘤则癌。所以慢性病要快治,用科学的方法尽快把人体的体质调理好了,那些病也就解决了。慢治不如快治,因为一、太慢的话,治疗的速度还不及病发展的速度,二、长期吃药或其它治疗办法多多少少都有副作用,三、久拖,人岁数越来越大,治疗难度也会越来越大。
先做人后做事,人格是最高的学位。
白岩松,1968年8月20日出生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中国内地节目主持人、记者、作家,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新闻系。
1993年,白岩松参与创办中央电视台电视新闻杂志节目《东方时空》,并推出了子栏目《东方之子》。1997年,相继参与了香港回归、三峡大坝截流等重大事件的电视直播。1999年参加了澳门回归直播、国庆五十周年庆典转播。2000年,被授予“中国十大杰出青年”称号。
2003年,开始主持新闻频道的新闻专题节目《新闻周刊》。2009年,获得“华语主持群星会年度终身成就奖”。2010年,获得“优秀播音员主持”奖。2012年,担任伦敦奥运会开闭幕式的解说。2016年,获得中央电视台十佳优秀播音员、主持人奖。
4月12日晚,央视著名主持人白岩松在湖南医药学院为“塔山讲堂”作开坛讲座,用他特有的方式解读“医生是一个什么样的职业”。
“在中国只有两个职业是带‘德’字的。一个叫师德,一个叫医德。”4月12日晚,央视著名主持人白岩松在湖南医药学院为“塔山讲堂”作开坛讲座。持续1个多小时的讲座中,白岩松旁征博引、妙语连珠,用他特有的方式解读了“医生是一个什么样的职业”,不时赢得在场师生热烈的掌声。他勉励广大学子:做一名医务工作者必须立德,心怀仁爱之心,把治病救人放在首位。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欧阳明,湖南医药学院党委书记毛克平、校长唐圣松会见白岩松。
当天,湖南医药学院至善楼4楼学术报告厅内座无虚席,挤满了慕名而来的医药学院师生。医生是个什么样的职业?面对热情洋溢的听众,刚抵达怀化的白岩松便幽默地以“一个同为姓‘白’(白衣天使)的”身份开启当天的讲座,瞬间拉近了和现场师生的距离。
白岩松表示,大家说到医生,都会说“医德”。社会对这个职业的要求特别高,很多的医生都面临着怀疑,也有不少委屈。“千万不要怀疑,你越靠近真理,你遭受的磨难和委屈就越多。”他认为,医生是一个介于宗教与现实职业之间的一种职业。佛教有四个字:慈悲喜舍,“悲”即悲悯,指对弱者和患者的怜悯爱护,这正是医生和护士应该具备的。“所以,医生一定要有悲悯之心,不一定要时时刻刻有,但它应该是支撑你的东西”白岩松说。
首次来到湖南医药学院,白岩松谈到医药类大学该怎样定位和发展时表示,在将来的发展中我们更多要思考的是你的价值观是什么?你选择学生的标准是什么?你送给社会的学生的标准又是什么?这是一个学校应该去思考的问题,并且需要学校一棒一棒地传递下去。
“我们可以遥远,但是不可以让自己的内心狭窄。”他认为,医学院的老师是最神圣的一群人,因为他们把两个最神圣的职业合二为一了。“医学院的老师是把‘师德’和‘医德’结合在一起的”。
关于医药学子,白岩松在讲座及互动中都对他们寄予“厚望”。“所有的宝石都是磨出来的。如果你想成为一个医生,最发亮的那一个,那你不被磨怎么能行呢?”白岩松认为,一个好的医生最重要的就是对生命的敬畏。“生命都是平等的,做一个好医生并不会因你坐在协和医院治好了一个患者和你坐在怀化的医院里治好了一个患者而有所不同。”他勉励医药学子:人生追求的三件事立言、立功、立德,其中立言需要天赋;立功需要机缘巧合;立德很简单,只需要天天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