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前面尿不了尿好了后拉拉肚子
很多,列举一部分,如下:猪传染病猪丹毒、猪梭菌性肠炎、猪痢疾、猪支原体肺炎、猪接触传染性胸膜肺炎、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 、猪瘟、非洲猪瘟、猪细小病毒感染、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猪水疱病、猪伪狂犬病、猪圆环病毒感染家禽的传染病鸡败血霉形体感染、传染性鼻炎、鸭传染性浆膜炎、鸡葡萄球菌病、绿脓杆菌感染、禽曲霉菌病 、新城疫、传染性喉气管炎、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禽白血病、马立克氏病、传染性法氏囊病 、禽呼肠孤病毒感染、禽脑脊髓炎、禽腺病毒感染、鸭瘟、鸭病毒性肝炎、小鹅瘟、番鸭细小病毒病、鸡传染性贫血、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症、多病因呼吸道病反刍动物传染病气肿疽、副结核病、传染性角膜结膜炎、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牛放线菌病、无浆体病、牛瘟、恶性卡他热、牛病毒性腹泻一黏膜病、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牛流行热、牛白血病 、羊梭菌性疾病、蓝舌病、梅迪一维斯纳病、羊传染性脓疱、牛海绵状脑病、绵羊痒病、小反刍兽疫、绵羊肺腺瘤病马的传染病鼻疽、类鼻疽、马传染性子宫炎、马传染性贫血、马传染性鼻肺炎、马传染性脑脊髓炎
序序二前言第一章 总论第一节 病羊的识别和诊断一、病羊的识别和常规检查二、常见症状的快速诊断三、病理剖检四、实验室诊断五、常用染色液的配制及染色方法第二节 给药方法与合理用药一、常见给药方法二、合理用药问题第三节 羊病的预防及传染病的扑灭措施一、羊病的预防措施二、传染病的扑灭措施第二章 羊的传染病第一节 细菌病一、炭疽二、破伤风三、气肿疽四、肉毒梭菌中毒症五、结核病六、副结核病七、羔羊大肠杆菌病八、弯曲菌病九、巴氏杆菌病十、布鲁氏菌病十一、沙门氏菌病十二、链球菌病十三、坏死杆菌病十四、土拉杆菌病十五、羊猝疽十六、黑疫十七、肠毒血症十八、羊快疫第二节 病毒病一、口蹄疫二、小反刍兽疫三、绵羊痘四、蓝舌病五、狂犬病六、伪狂犬病七、山羊关节炎一脑炎八、梅迪一维斯纳病九、痒病十、传染性脓疱十一、绵羊肺腺瘤病第三节 其他病一、放线杆菌病二、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三、衣原体病四、传染性角膜结膜炎五、钩端螺旋体病六、Q热第三章 羊的寄生虫病第一节 吸虫病一、片形吸虫病二、双腔吸虫病三、阔盘吸虫病四、前后盘吸虫病五、血吸虫病第二节 绦虫病一、脑多头蚴病二、棘球蚴病三、细颈囊尾蚴病四、囊尾蚴病五、反刍兽绦虫病第三节 线虫病一、消化道线虫病二、肺线虫病三、丝状线虫病第四节 蜘蛛昆虫病一、疥螨病和痒螨病二、蠕形螨病三、鼻蝇蛆病第五节 原虫病一、梨形虫病二、弓形虫病三、球虫病第四章 羊的普通内科病第一节 消化系统疾病一、口炎二、食道阻塞三、前胃弛缓四、瘤胃积食五、瘤胃臌气六、创伤性网胃炎七、瓣胃阻塞八、真胃阻塞九、胃肠炎十、绵羊肠扭转十一、肠套叠十二、绵羊肝炎十三、绵羊腹膜炎第二节 呼吸系统疾病一、感冒二、喉炎三、支气管炎四、肺炎五、胸膜炎第三节 血液循环系统疾病一、贫血二、心肌炎第四节 神经系统疾病一、脑膜脑炎二、日射病及热射病三、脊髓炎及脊髓膜炎四、脊髓挫伤及震荡五、山羊癫痫第五节 泌尿系统疾病一、肾炎二、膀胱炎三、尿结石第五章 羊的营养代谢病第一节 糖、脂肪及蛋白质代谢障碍性疾病一、绵羊妊娠毒血症二、醋酮血病第二节 常量元素代谢障碍性疾病一、骨软病二、食毛症三、低镁血症第三节 微量元素缺乏性疾病一、铜缺乏症二、碘缺乏症三、锌缺乏症……第六章 羊的中毒性疾病第七章 羊的外科疾病第八章 羊的产科病症与胚胎移植技术……
每年定期预防性驱虫2次,秋冬季各一次。治疗用药方法甚多,如左旋咪唑,口服一次量每千克体重8毫克;肌肉注射或皮下注射一次每千克体重用5-6毫克。磷酸海群生药,每千克体重克一次口服,连用5天或氰乙酰肼每千克体重用17毫克一次口服,连用3-5天,也可每千克体重用15毫克一次性肌注或皮下注射。碘溶液气管注射,配方用碘片1克、碘化钾克、蒸馏水1500毫升、普鲁卡因3克,煮沸备用。羔羊每侧肺部注射8-10毫升,成年羊10-20毫升,缓慢注射。隔1-3天后再注射另外一侧:现在已有新药:抗蠕敏(又称丙硫苯咪唑)及新出的甲苯咪啤,效果更佳。
做好放牧期间的预防工作:避免在有死水或低湿的地方放牧;采用轮牧方法,条件许可时,每6天轮牧一次;每隔一天在饲料中加入少量驱虫药,以杀死侵入肠道的幼虫。感染初期和感染轻的羊,症状不明显。当感染大量虫体时,经过1个月~2个月即开始表现短而干的咳嗽。最初个别羊咳嗽,以后波及多数,咳嗽次数亦逐渐增多。在运动后和夜间休息时咳嗽更为明显。在羊圈附近可以听到患羊呼吸困难等。常见患羊鼻孔流出黏性液体,液体干后变为痂皮,听诊肺部有湿性啰音。患病久的羊,表现食欲减少,身体瘦弱,被毛干燥而粗乱。放牧时喜卧地上,不愿行走。随着病势发展,逐渐发生腹泻及贫血,眼睑、下颌、胸下和四肢出现水肿。最后由于严重消瘦而死亡。当虫体与黏液缠绕成团而堵塞喉头时,亦可因窒息而死亡。剧烈感染时,死亡率为10%~70%。
病情分析:您好,应及时就医,:首先看是否患有羊肺线虫病,其症状:羊群遭受感染时,首先个别羊干咳,继而成群咳嗽,运动时和夜间更为明显,此时呼吸声亦明显粗重,如拉风箱。在频繁而痛苦的咳嗽时,常咳出含有成虫、幼虫及成卵的黏液团块。咳嗽时伴发啰音和呼吸急促,鼻孔中排出黏稠分泌物,干涸后形成鼻痂,从而使呼吸更加困难。病羊常打喷嚏,逐渐消瘦,贫血,头、胸及四肢水肿,被毛粗乱。羔羊症状严重,死亡率也高。羔羊轻度感染或成年羊感染时的症状表现较轻。小型肺线虫单独感染时,病情表现比较缓慢,只是在病情加剧或接近死亡时,才明显表现为呼吸困难、干咳或呈暴发性咳嗽。预防:一、改善饲养管理,提高羊的健康水平和抵抗力,可缩短虫体寄生时间。二、在本病流行区,每年春秋两季进行两次以上定期驱虫,驱虫治疗期应将粪便进行生物热处理。三、加强羔羊的培育,羔羊与成羊分群放牧,并饮用流动水或井水;有条件的地区,可实行轮牧;避免在低洼
羊肺线虫病是由网尾科和原圆科的线虫寄生在气管、支气管、细支气管乃至肺实质引起的以支气管炎和肺炎为主要症状的疾病。肺线虫病在我国分布广泛,是羊常见的蠕虫病之一。可致发育障碍,畜产品质量降低,并引起死亡,给养羊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羊肺线虫病是网尾科(Dictyocaulidae)网尾属(Dictyacaulus)和原圆科(Protostrongylidae)缪勒属(Muelletius)的许多种线虫,寄生于反刍兽的呼吸器官,而引起的疾病。网尾科的线虫,虫体较大,其引起的疾病又称大型肺线虫病;原圆科的虫体较小,其引起的疾病又称小型肺线虫病,病羊精神沉郁,食欲降低,被毛枯干,贫血消瘦,跟不上群;咳嗽,在夜司休息时特别明显;打喷嚏,有时喷出白色的线虫;从鼻孔排出粘性分泌物,有的分泌物很粘稠,呈绳索状,拖悬在鼻孔下,有的分泌物中带有血丝;有异食癖,吞吃土块、塑料布等。 尸体消瘦,贫血;气管、支气管中有粘性混有血丝的分泌物,其中有白色线虫,最多的气管内有8条;支气管粘膜混浊、肿胀,有小豆状出血点;肺呈灰白色,有不同程度的肺气肿,虫体寄生部位的肺表面稍隆起,切开可见虫体。 该病流行区内,每年应对羊群进行1~2次普遍驱虫,并及时对病羊进行治疗。驱虫治疗期应收集粪便进行生物热处理;羔羊与成年羊应分群放牧,并饮用流动水或井水;有条件的地区,可实行轮牧,避免在低湿沼泽地区牧羊;冬季羊应适当补饲。补饲期间,每隔1日可在饲料中加入硫化二苯胺,按成年羊1克、羔羊克计,让羊自由采食,能大大减少病原的感染。可选用下列药物进行治疗。 丙硫咪唑 剂量按每千克体重5~15毫克,口服。这种药对各种肺线虫均有良效。苯硫咪唑 剂量按每千克体重5毫克,口服。左咪唑 剂量按每千克体重~12毫克,口服。
每年定期预防性驱虫2次,秋冬季各一次。治疗用药方法甚多,如左旋咪唑,口服一次量每千克体重8毫克;肌肉注射或皮下注射一次每千克体重用5-6毫克。磷酸海群生药,每千克体重克一次口服,连用5天或氰乙酰肼每千克体重用17毫克一次口服,连用3-5天,也可每千克体重用15毫克一次性肌注或皮下注射。碘溶液气管注射,配方用碘片1克、碘化钾克、蒸馏水1500毫升、普鲁卡因3克,煮沸备用。羔羊每侧肺部注射8-10毫升,成年羊10-20毫升,缓慢注射。隔1-3天后再注射另外一侧:现在已有新药:抗蠕敏(又称丙硫苯咪唑)及新出的甲苯咪啤,效果更佳。
做好放牧期间的预防工作:避免在有死水或低湿的地方放牧;采用轮牧方法,条件许可时,每6天轮牧一次;每隔一天在饲料中加入少量驱虫药,以杀死侵入肠道的幼虫。感染初期和感染轻的羊,症状不明显。当感染大量虫体时,经过1个月~2个月即开始表现短而干的咳嗽。最初个别羊咳嗽,以后波及多数,咳嗽次数亦逐渐增多。在运动后和夜间休息时咳嗽更为明显。在羊圈附近可以听到患羊呼吸困难等。常见患羊鼻孔流出黏性液体,液体干后变为痂皮,听诊肺部有湿性啰音。患病久的羊,表现食欲减少,身体瘦弱,被毛干燥而粗乱。放牧时喜卧地上,不愿行走。随着病势发展,逐渐发生腹泻及贫血,眼睑、下颌、胸下和四肢出现水肿。最后由于严重消瘦而死亡。当虫体与黏液缠绕成团而堵塞喉头时,亦可因窒息而死亡。剧烈感染时,死亡率为10%~70%。
病情分析:您好,应及时就医,:首先看是否患有羊肺线虫病,其症状:羊群遭受感染时,首先个别羊干咳,继而成群咳嗽,运动时和夜间更为明显,此时呼吸声亦明显粗重,如拉风箱。在频繁而痛苦的咳嗽时,常咳出含有成虫、幼虫及成卵的黏液团块。咳嗽时伴发啰音和呼吸急促,鼻孔中排出黏稠分泌物,干涸后形成鼻痂,从而使呼吸更加困难。病羊常打喷嚏,逐渐消瘦,贫血,头、胸及四肢水肿,被毛粗乱。羔羊症状严重,死亡率也高。羔羊轻度感染或成年羊感染时的症状表现较轻。小型肺线虫单独感染时,病情表现比较缓慢,只是在病情加剧或接近死亡时,才明显表现为呼吸困难、干咳或呈暴发性咳嗽。预防:一、改善饲养管理,提高羊的健康水平和抵抗力,可缩短虫体寄生时间。二、在本病流行区,每年春秋两季进行两次以上定期驱虫,驱虫治疗期应将粪便进行生物热处理。三、加强羔羊的培育,羔羊与成羊分群放牧,并饮用流动水或井水;有条件的地区,可实行轮牧;避免在低洼
羊肺线虫病是由网尾科和原圆科的线虫寄生在气管、支气管、细支气管乃至肺实质引起的以支气管炎和肺炎为主要症状的疾病。肺线虫病在我国分布广泛,是羊常见的蠕虫病之一。可致发育障碍,畜产品质量降低,并引起死亡,给养羊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羊肺线虫病是网尾科(Dictyocaulidae)网尾属(Dictyacaulus)和原圆科(Protostrongylidae)缪勒属(Muelletius)的许多种线虫,寄生于反刍兽的呼吸器官,而引起的疾病。网尾科的线虫,虫体较大,其引起的疾病又称大型肺线虫病;原圆科的虫体较小,其引起的疾病又称小型肺线虫病,病羊精神沉郁,食欲降低,被毛枯干,贫血消瘦,跟不上群;咳嗽,在夜司休息时特别明显;打喷嚏,有时喷出白色的线虫;从鼻孔排出粘性分泌物,有的分泌物很粘稠,呈绳索状,拖悬在鼻孔下,有的分泌物中带有血丝;有异食癖,吞吃土块、塑料布等。 尸体消瘦,贫血;气管、支气管中有粘性混有血丝的分泌物,其中有白色线虫,最多的气管内有8条;支气管粘膜混浊、肿胀,有小豆状出血点;肺呈灰白色,有不同程度的肺气肿,虫体寄生部位的肺表面稍隆起,切开可见虫体。 该病流行区内,每年应对羊群进行1~2次普遍驱虫,并及时对病羊进行治疗。驱虫治疗期应收集粪便进行生物热处理;羔羊与成年羊应分群放牧,并饮用流动水或井水;有条件的地区,可实行轮牧,避免在低湿沼泽地区牧羊;冬季羊应适当补饲。补饲期间,每隔1日可在饲料中加入硫化二苯胺,按成年羊1克、羔羊克计,让羊自由采食,能大大减少病原的感染。可选用下列药物进行治疗。 丙硫咪唑 剂量按每千克体重5~15毫克,口服。这种药对各种肺线虫均有良效。苯硫咪唑 剂量按每千克体重5毫克,口服。左咪唑 剂量按每千克体重~12毫克,口服。
你好,胃息肉和结肠息肉正常情况下不会传染,但如果是家族遗传性的就会随着也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是以位于5q21位点的APC基因胚系突变为特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主要病理变化是大肠内广泛出现数十到数百个大小不一的息肉,严重者从口腔一直到直肠肛管均可发生息肉,息肉数量可达数千个。患者在出生时并无结、直肠息肉。多数在15岁前后出现息肉,初起时息肉为数不多,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多。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发生癌变年龄比普通的结肠直肠癌早。若未予治疗,几乎每一病例都将发生大肠癌,并且很多患者会出现胃息肉和十二指肠息肉、硬纤维瘤、甲状腺和脑部肿瘤、骨瘤、先天性视网膜色素上皮肥厚、多生牙和皮样囊肿。
结肠息肉大多是因为生活不习惯不好导致的,如果想要预防的话,那么就要改善生活习惯,要做到下面几点:1、降低脂肪的摄入量。2、饮酒适量,不宜过量。3、戒烟。4、心态要保持良好。5、加强锻炼,提升身体素质。
首先,你可以了解一下你父亲的这个疾病:腺瘤性息肉病(familial adenomatous polyposis ,FAP)是一组以结直肠多发腺瘤为特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综合征,其全球发病率为出生婴儿的1/7000~1/10000,属于遗传性大肠癌的一种,约占大肠癌的1%,该病患者息肉多在青少年时才出现,仅少数在幼儿时期就开始生长,婴儿时期无息肉生长,故不属于先天性疾病。过去,此病常常被称为结肠息肉病(Multiple polyposis of the colon)、遗传性结肠息肉病(hereditary polyposis coli)、家族性多发性息肉病(familial multiple polyposis)、结肠家族性息肉病(familial polyposis of the colon FPC)、结肠腺瘤性息肉病(adenomatous polyposis coli),现在考虑到此病有遗传性家族史、腺瘤并不局限在结肠、此病常表现为一组疾病群,故多称为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一般认为到40岁时或到了家系中最大患病年龄加上10岁的年龄时,未出现腺瘤者,即使有家族史,也不会再出现腺瘤。该病不存在地区和种族差异性,平均腺瘤发生年龄约为16岁,发生大肠癌年龄约为40岁。此病诊断方法主要有:1. 直肠指检:由于FAP的息肉在直肠表现最多,故单纯的直肠指检可以为下一步的检查提供初步的诊断。2. 电子肠镜和钡灌肠:可以了解病变的范围,并能取到活检,明确肿瘤性质。3. 纤维胃镜和十二指肠镜检查:可以了解胃和十二指肠是否存在息肉。4. 眼底镜检查:由于FAP多并存先天性视网膜色素上皮增生(CHRPE),有高度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故眼底镜检查可列为家系中尚未出现大肠内腺瘤成员的筛查或诊断手段。5. X线、CT或MRI:可以了解骨瘤、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等结肠外表现。6. 外周血APC基因检测:可作为基因诊断的手段。临床表现本病最突出的临床特点为多发性大肠腺瘤性息肉,临床上可以将其分为三期:临床前期、腺瘤期和癌肿期。临床前期指出现腺瘤之前的时期;当出现腺瘤时,进入腺瘤期的隐匿期,中位年龄为岁,当出现肠道症状时进入腺瘤期的有症状期,中位年龄为29岁;癌肿期是指从诊断大肠癌到死亡的阶段,发生大肠癌的中位年龄为36至40岁。该病常见症状包括:1. 腹痛:为腹部隐痛,个别患者由于息肉较大,出现肠套叠时,患者有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肠梗阻症状,有的肠套叠可以自行复位,症状缓解,但套叠可以反复出现。2. 腹泻或便频、便稀:腹泻为黏液性,其特征为清晨起床后排出大量无臭味的黏液,严重者会导致水、电解质紊乱,随着息肉增大、增多,症状加重,排便时或可见息肉脱出肛门口。3. 便血:较为常见,常呈黏液血便,此时息肉往往已经恶变,偶有大量便血,便血多为间歇性,肛门部有下坠感,常误诊为内痔或慢性结肠炎。4. 消瘦、贫血、乏力:提示息肉可能已经癌变。该病的气钡双重造影可以看到肠管有密集的小充盈缺损,边缘似花瓣状,钡排空后可见杂乱的蜂窝状改变,正常黏膜皱襞消失,肠管僵直,但肠腔多无狭窄。电子肠镜见大肠息肉多为黄豆大小,呈半球形或广基底,息肉密集分布的肠管难以看到正常黏膜,在小息肉之间常可见散在的大于1cm的短蒂或宽基底蒂息肉存在,呈分叶状或绒毛状,多有充血、水肿、糜烂、出血等,小息肉多无充血、水肿。治疗手术治疗是目前治疗本病的最佳方法。对确诊的患者一般提倡早期根治/预防性手术治疗。有报道表明基因与表型相关,故不同APC基因突变的位置产生不同的临床表现,这给临床医生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在25岁之前或诊断时接受外科预防性手术被认为可以减少腺瘤患者发生结直肠癌的风险。不同外科处理(全结肠切除对全结直肠切除)的选择主要依赖于直肠息肉的严重程度。当直肠息肉相对少量时,是否接受全结直肠切除就存在争论,如果APC突变在1309密码子,预示着这基因类型与严重结直肠表型相关,并有发生癌症的高危因素,此时应接受全结直肠切除。肿瘤易感性基因的携带者经常生活于一种心理上的不稳定状态,因此,解除患者的对癌症的焦虑通常被引用为预防性手术的原因。对于带有高度肿瘤发生风险的基因突变的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手术是唯一有效降低肿瘤发生和减轻患者肿瘤相关焦虑的方法。FAP的结直肠癌治疗的基础是预防性手术切除。在患者年龄较轻时即可用软性乙状结肠镜检查来指导手术介入的时机。APC基因携带者中的结直肠癌通常不出现在婴儿期及青春早期。带有已知APC基因突变的患者、FAP患者或已知APC基因突变患者的一级亲属,在10-12岁开始接受软性的乙状结肠镜检查。如果发现结肠息肉或有已知的APC基因突变,必须继续随访并每年行结肠镜检一次。通常,到患者十几岁后期或二十几岁早期,会有弥漫性的息肉病而无法进行完全的结肠镜评价。因此,一旦息肉太多而无法安全的处理则建议手术治疗。根据你父亲的结肠镜结果,暂时只是直肠有问题:“直肠:距肛缘约6cm 可见1个约×大小息肉,呈亚蒂,绒毛状,表面颗粒,暗红色,质脆,易出血;距肛缘约2cm可见一个约 cm×大小息肉,绒毛状,表面颗粒,暗红色,质脆,易出血。周围粘膜充血水肿。分别取活检4快。”但不排除结肠部分也有出现病变的危险,你父亲目前的病属于“直肠多发性绒毛状管状腺瘤”。“直肠绒毛状管状腺瘤”属于大肠癌癌前病变的一种,其恶变较高。传统治疗以经肛门切除直肠绒毛状腺瘤手术为主,结合放化疗,但手术后易复发、转移,因此建议采用除手术及放化疗外结合中药综合治疗,从根本上控制肿瘤的生长。目前,根据你所提供的肠镜资料,病变部位还较浅,可以通过手术治疗,但必须找比较著名的专业的肛肠科医生!!这点非常重要!!此病不能拖延时间,必须尽快解决问题,请你留下关于你父亲病情详细的资料,以便我跟踪此病例,另外,病理结果很重要!!
很多病人肠道黏膜容易过敏,例如饮酒、吃辣椒或油腻食物或海鲜后出现腹泻,有些病人会无原因的出现腹泻,这样,肠道黏膜会出现慢性炎症,易导致肠道息肉生长。便秘的病人经常是几天排便一次,粪便长期在肠道内储存会产生各种毒素,导致肠黏膜出现慢性炎症,易生长息肉。饮食不当是诱发结肠息肉的主要原因之一,建议大家在日常饮食中避免经常食用辛辣刺激、油腻、生冷以及变质的食物,以免刺激肠胃,继而诱发结肠息肉。
癌症(cancer),医学术语亦称恶性肿瘤(malignant neoplasm),中医学中称岩,为由控制细胞生长增殖机制失常而引起的疾病。癌细胞除了生长失控外,还会局部侵入周遭正常组织甚至经由体内循环系统或淋巴系统转移到身体其他部分。命名癌症一般亦可根据组织来源命名,来源于上皮组织的统称为“癌”,如鳞状细胞癌、腺癌。来源于间叶组织称为肉瘤,如平滑肌肉瘤、纤维肉瘤。有少数肿瘤不按上述原则进行命名,如有些来源于幼稚组织和神经组织的恶性肿瘤称为母细胞瘤,如神经母细胞瘤、髓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等。但少数情况则为良性,如肌母细胞瘤、软骨母细胞瘤和骨母细胞瘤。有些恶性肿瘤由于成分复杂或由于习惯沿袭,在肿瘤的名称前加恶性,如恶性畸胎瘤、恶性脑膜瘤、恶性神经鞘瘤等。有些肿瘤冠以人名,如尤文瘤、何杰金淋巴瘤。或按肿瘤细胞的形态命名,如骨巨细胞瘤、肺燕麦细胞癌。病因人体可通过免疫系统抑制来消灭癌细胞,但是当人体内防癌能力减弱或被抑制,癌细胞就会继续增殖下去,形成临床可见的癌症。 国内外医学界已经证实,人类80%~90%以上的癌症与外部环境因素相关,也就是人类生活环境中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与癌症的发生密切相关。环境的不良侵害会受到人体防护系统的缓冲或抵抗,其作用能被消除或减弱。当致癌因素过强或累积效应过大,而人体存在免疫功能不足或身体修复功能有缺欠情况下,就有可能发生癌症。 当前环境污染日趋加剧,人类的生活环境不断恶化,与致癌因素的接触越来越紧密。人体细胞的稳定性只能是相对的,人体细胞基因的改变是必然的和难以避免的,但这并不意味着癌症无法克服和人们对癌症无能为力。事实上,我们每个人体内都存在着数量不一的部分癌变细胞,但是只有极少的癌变细胞能够发展成癌症,大部分癌变细胞或被机体及时清除,或没有自主分裂能力而长期潜伏,不会危害人体健康。随着医学的进步与发展,以及对癌症研究的深入,人们对癌症的病因已有空前的了解,职业性肿瘤已经基本能够预防,某些普通人群的癌症也已能预防和治愈。 现代医学已经认识到肿瘤、癌症是一种基因病,所有的细胞中都含有能够导致细胞癌变的基因,这些癌症基因代代相传。但在通常情况下它们处于被阻遏状态,只有当细胞内有关的调节机制遭到破坏的时候下,癌症基因才会“作恶”,导致癌变的发生。“激酶”的基因家族包括500多种不同的基因,它们功能的丧失是癌症的一个常见诱因,这些基因就像开关一样,控制着细胞的生长和死亡以及变异进程。
一、什么是肉瘤样肺癌?
肉瘤样肺癌(SARC)包括一组分化差的非小细胞肺肿瘤,肿瘤中需有肉瘤样分化成分或肉瘤成分。该病占所有恶性肺肿瘤 –,男性易感,吸烟者易感,诊断时平均年龄 60 岁,特征是快速生长、侵袭、复发与转移。早期 WHO 分类中 SARC 属于非小细胞肺癌,2004 年起 WHO 分类中 SARC 包括 5 个亚型:多形性癌、纺锤形细胞癌、巨细胞癌、癌肉瘤和肺母细胞瘤。
根据2004年WHO发布肺癌病理分类标准,肺肉瘤样癌为伴有肉瘤或肉瘤样组分的低分化癌,需根据特殊的形态学诊断。而部分病例,则需进一步免疫组化检测肉瘤成分中角蛋白(Keratin)和上皮细胞膜抗原(epithelial membrane antigen)是否阳性,以确定该肿瘤为上皮分化。
二、肺肉瘤样癌的特征
三、肺肉瘤样癌的基因突变
经过在Cosmic数据检索肺肉瘤样癌的基因突变情况,发现Cosmic数据库中该癌种的相关样本数据有48个,基因突变主要是KRAS(占比24%)、PIK3CA(8%)和EGFR(4%),如下图所示:
来自法国的 Marie Wislez 医生等回顾性分析了外科手术切除的肺肉瘤样癌患者生存资料,并对以下相关病理学和生物学指标进行分析:免疫组化检测肿瘤组织 TTF1,P63,c-MET 和 ALK 的表达,PAS 染色,FISH 技术检测 ALK 基因重排,PCR 检测 EGFR,KRAS,HER2,BRAF,PIK3CA 和 MET 等基因突变情况。
该研究共纳入77例肺肉瘤掩盖患者,中位年龄为61岁(53-69岁)。组织学类型分别为多形性癌(78%),癌肉瘤(12%),巨细胞和/或梭型细胞癌(10%)。90%的患者出现血管浸润。形态学和免疫组化显示的肿瘤为腺癌来源,17%为鳞癌来源,为腺鳞癌来源,另30%则无法确定来源。
Marie Wislez 医生的研究结果显示:31% 的患者 KRAS 突变,8% 的患者 PIK3CA 突变,3% 的患者 EGFR 突变,3% 的患者 MET 突变,未发现HER2,BRAF 突变,以及 ALK 重排患者。另外免疫组化显示 34% 的患者 c-MET 表达阳性,且与血管浸润相关。77 例患者 5 年总生存率为 29%,其中 I 期患者 5 年总生存率为 77%,II 期患者为 15%,III 期为 10%,IV期为 0%。(该研究数据与Cosmic数据库的基因突变是很一致的。)
该研究通过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50mm,淋巴结阴性,无壁层胸膜转移,无血管浸润,以及无鳞癌成分为预后较好的相关因素,其他指标则与生存无明显相关性。该研究还认为肺肉瘤样癌容易转移可能与血管浸润相关,另外c-MET表达与血管浸润的相关性提示c-MET可能存在促血管生成作用,90%的肺肉瘤癌存在血管浸润提示抗血管生成可能对此类患者有效。
四、靶向用药建议
综合起来:
靶向药物还是有思路的,但是关键点在于清楚地获知究竟是什么基因突变,这就需要借助二代测序技术了,由于KRAS、PIK3CA、EGFR和MET的基因突变频率加起来并不是100%,因此还有可能存在其他基因突变,也有相应靶向治疗措施的可能,所以最好不要只测这三个基因,而失去了其他的可能性。因此使用基因测序技术,也是可以使得这部分患者受益的。
编者:id4hehe
原创文章,转载需授权后注明来源公众号:癌度
一些常见的题目,网上的最好别用,学校都要求原创的论文。当时随便下载一篇就没通过,还是学长给的雅文网,写的《慢性萎缩性胃炎内镜检查与病理诊断临床对比研究》,很专业的说腹膜后脂肪肉瘤的CT表现和病理对照分析慢性酒精中毒性肌病的临床及病理特点研究中老年IgA肾病与青年IgA肾病临床病理特征对比分析手术病理标本管理方法探讨病理HE切片常见的质量问题及处理方法甲状腺滤泡癌和髓样癌的彩超表现和病理对照研究儿童紫癜性肾炎180例临床与病理分析CT引导经皮穿刺活检病理诊断在肺部疾病诊断中的意义肾活检68例临床与病理分析HBV感染与肝组织病理改变的典型相关分析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病理分析及鉴别诊断初探狼疮肾炎患者治疗方案与病理分型关系的探讨胃间质瘤患者病理及免疫组化分析研究十二指肠球部胃黏膜异位的内镜与病理探讨结节性甲状腺肿瘤和甲状腺腺瘤的临床病理分析纤维鼻咽镜下鼻咽部检查及留取鼻咽部肿物病理标本的配合与护理炎症性乳癌16例临床病理分析29例皮肤恶性黑色素瘤临床病理分析胃癌患者术前胃镜活检病理与外科术后病理的比较液基薄层细胞学、活检病理和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诊断早期宫颈癌及宫颈上皮细胞内瘤样病变的比较研究膀胱病变患者术前膀胱镜活检与经尿道膀胱电切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的比较儿童紫癜性肾炎病理分级与临床表现相关性分析经筋病中医病理机制理论探讨 优先出版结直肠粘液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慢性萎缩性胃炎内镜表现与病理的相关性研究肝脏转移瘤的CT表现与病理分析经阴道超声检查诊断子宫内膜息肉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宫颈微偏腺癌8例病理形态学分析术中病理标本管理缺陷的原因分析与对策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107例的临床病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