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有一个类似的订单系统, 不过是基于web的, 如果说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不知道你的要求是写一个h5+接入嵌入呢, 还是其他方式如果是h5的话就比较简单了, 页面改成支持wap的, 然后按照微信的文档对接一下, 把登陆注册那一块改成基于wx openid的机制进行登陆就可以了, 用户表也改成这个, 其他逻辑的不变
不能。
微信公众号的文章只是不能用来做毕业论文中的研究综述。换句话说就是,你不能把微信公众号发布的文章当成你论文的理论依据或理论基础。
帐号分类:
服务号、订阅号的介绍(区别)服务号:服务号给企业和组织提供更强大的业务服务与用户管理能力,帮助企业快速实现全新的公众号服务平台。
订阅号:订阅号为媒体和个人提供一种新的信息传播方式,构建与读者之间更好的沟通与管理模式。
企业号:企业号为企业或组织提供移动应用入口,帮助企业建立与员工、上下游供应链及企业应用间的连接。
功能介绍:
微信公众号的功能查看阅读次数和点赞不同尺寸的公众平台二维码,中间可嵌入企业Logo图片。可印刷到名片、广告牌、宣传册、商品包装上。
微信公众号后台,可群发图文消息或广告,设置关键词自动回复、默认消息、自动打招呼。
粉丝管理,与粉丝互动、粉丝属性分类。
服务号还具备自定义菜单(栏目导航)功能。
本次搜索共找到约 84 条相关记录,文档搜索结果如下 1、 电气设备信息管理系统 2008-04-10 01:19 38,400 开题报告.doc2008-04-10 01:23 40,448 文献综述.doc2008-04-10 ... 类别:毕业论文 大小:246 KB 日期:2008-04-14 2、 [软件工程]结合移动设备的销售项目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摘 要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使用无线网络的移动设备用户越来越多。基于轻便移动设备上的软件应用更加能够方便移动办公的需求,所以许多基于有线网络中的企业应用逐渐转移到无线领域中来。随着企业组织机构越来越庞... 类别:毕业论文 大小: MB 日期:2008-04-14 3、 商品信息管理系统 摘要本课题是以一个百货连锁总部的商品信息管理为基础,结合集团商品部工作的实际需求,详细阐述了《商品信息管理系统》软件设计、开发的全过程,并对技术难点作出分析,提出解决方法。使“商品信息管理系统”最终具... 类别:毕业论文 大小: MB 日期:2007-11-25 4、 嘉士达公司信息管理系统 摘 要随着信息产业的飞速发展,信息化管理已经引入并应用到各行业管理领域,尤其是对于管理行业。因此一个功能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软件对于一个成功的企业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本文论述了武汉嘉士达电子系统工程有限... 类别:毕业论文 大小: MB 日期:2007-11-24 5、 Visual C++ sql商品信息管理系统(开题报告+论文+程序+答辩ppt) 摘要随着21世纪“信息化时代”的来临,现代社会对“商品的信息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过去依靠“人工管理”和“简单计算机管理”的方法已经无法适应现代社会对商品信息管理的需求。由此,现代企业为了适应市场... 类别:毕业设计 大小: MB 日期:2007-11-21 6、 jsp+sql基于B/S结构教师信息管理系统(论文+程序)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计算机科学日渐成熟,其强大的功能已为人们深刻认识,它已进入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计算机应用的一部分,使用计算机对教师信息进行管理,具有手工管理所无... 类别:毕业设计 大小: MB 日期:2007-10-25 7、 教学资源信息管理平台EDURIM的设计与实现 摘 要本课题主要是实现教学资源信息管理系统(EDURIM),该系统使教学管理人员在教学资源管理方面,能够从繁琐的手工操作中解放出来,让他们只要通过计算机和网络,就可以实时高效地管理教室、教学实践基地... 类别:毕业论文 大小:689 KB 日期:2007-10-05 8、 教师信息管理系统----教师个人主页生成模块 中文摘要文章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出发,对教师个人主页生成系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论文首先从构建系统环境谈起,分析了要实现各模块功能所必备的各种知识和技术手段。接着对系统的整体结构进行了详细的规划,把系统... 类别:毕业论文 大小:434 KB 日期:2007-09-29 9、 教师信息管理系统——教学资源共享模块 中文摘要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和办学水平,使学校管理者、教师和学生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通过网络进行学习与交流,实现资源与信息的共享,通过对教师和同学的需求进行了解和分析之后开发了本系统。本系统是运用基于... 类别:毕业论文 大小: MB 日期:2007-09-29 10、 vb+access学籍信息管理系统(论文+程序) 摘 要随着学校的规模不断扩大,学生数量急剧增加,有关学生的各种信息也成倍增长。面对庞大的信息量,有必要开发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来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通过这样的系统,可以做到信息的规范管理、科学统... 类别:毕业设计 大小:320 KB 日期:2007-09-29 11、 科研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摘 要在作了充分的需求分析的基础上,采用ASP技术,结合Access数据库,开发了一个高校教职工发表论文情况的科研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能实现初始数据的录入、修改、删除等操作。同时还能完成对论文情况的... 类别:毕业论文 大小:875 KB 日期:2007-09-28 12、 海华船务公司海运信息管理系统 第一章 前 言 项目开发背景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的蓬勃发展和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迅速完善,各个行业都在积极使用现代化的手段,不断改善服务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在此大环境... 类别:毕业论文 大小:390 KB 日期:2007-08-20 13、 vb+access图书信息管理系统(论文+源程序+答辩ppt) 摘 要本课题针对当前图书管理多数采用人工管理的现状以及即使采用了计算机图书管理系统却不能完全满足传统的图书馆管理系统难以适应和满足知识经济对图书馆的要求,影响了图书馆信息管理与服务的功能发挥。因此就根... 类别:毕业设计 大小:926 KB 日期:2007-08-14 14、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 要近年来,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以及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高校学生管理系统正向国家标准化的信息结构迈进。与此同时,校园网技术的成熟为建立基于Internet的学生综合信息管理系统提供了... 类别:毕业论文 大小:92 KB 日期:2007-08-12 15、 光盘刻录备份信息管理系统 摘 要本文介绍了如何运用当前比较流行的B/S技术体系结构,结合关系数据库技术,根据需求开发相对应的信息管理系统。关键词:WEB、COM、应用软件、服务器管理信息系统(MIS)、关系数据库、... 类别:毕业论文 大小: MB 日期:2007-08-11 16、 人口信息管理系统 摘 要人类已进入21世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经济知识和信息产业初见端倪,特别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讯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对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领域产生越来越深刻。人口信息管理系统是一个国家不可... 类别:课题课程 大小:210 KB 日期:2007-07-19 17、 vb+access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设计(论文+程序) 摘 要本文介绍了在Visual 环境下采用“自上而下地总体规划,自下而上地应用开发”的策略开发一个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过程。通过分析某一学校学生管理的不足,创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计算机管理... 类别:毕业设计 大小: MB 日期:2007-07-16 18、 中型旅游公司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摘要作者通过对上海的一些中型规模的旅行社(如:大世界旅游中心旅行社等)的实地考察,从业内人士处了解到旅游行业的管理现状:随着旅游行业的不断发展,各家旅游公司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旅游公司所需的旅游信息量... 类别:毕业论文 大小:623 KB 日期:2007-07-06 19、 经济管理出版社书目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摘 要数字化和网络化是当今时代的显著特征,出版社在作为信息的加工者、传播者的同时又是一个企业,它亟需借助信息技术突破传统运作模式,面对出版行业的这种现状,本文针对经济管理出版社的具体需求,描述了“书... 类别:毕业论文 大小:490 KB 日期:2007-06-19 20、 航空公司信息管理系统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企业的管理水平要求也必须不断地提高。采用日趋成熟的数据库技术和管理信息系统理论建立管理信息系统,对于企业就显得日益迫切和必要。本论文设... 类别:毕业论文 大小:299 KB 日期:2007-06-19 21、 学院人事信息管理系统(论文+程序)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在管理上越来越深入而广泛的应用,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在技术上已逐步成熟。人事信息管理系统是一个单位不可缺少的部分,它的内容对于管理者来说都至关重要,所以人事信息管理系统应该能够为用户提供... 类别:毕业设计 大小: MB 日期:2007-06-17 22、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的定制开发 中文摘要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aborator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简称LIMS)集现代化管理思想与基于计算机的高速数据处理、海量数据存储技术、宽带传输网络技... 类别:毕业论文 大小: MB 日期:2007-06-12 23、 企业固定资产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 摘 要随着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固定资产数量急剧增加,有关固定资产的各种信息也成倍增长。面对庞大的信息量,有必要开发固定资产管理系统来提高企业管理工作的效率。通过这样的系统,可以做到信息的规范管理... 类别:毕业论文 大小:31 KB 日期:2007-06-12 24、 医院信息管理系统设计 【摘要】现代化的医院也应该有现代化的管理系统。采用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已成为医院管理科学化和现代化的标志,给医院带来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人们的身体健康也在不断受到重视。因此... 类别:毕业论文 大小:369 KB 日期:2007-06-08 25、 jsp+sql智能道路交通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开题报告+论文+程序+答辩ppt) 摘 要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交通在人们经济和社会活动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因而,交通管理的水平和质量就和我们的日产生活紧密相连,并且直接影响着投资的环境和城市的面貌。因此,每个城市都做了很多... 类别:毕业设计 大小: MB 日期:2007-05-28 26、 .net+access公司职工信息管理系统(论文+程序) 内容摘要:随着计算机的飞速发展,它的应用已经十分广泛,它在人们的生产、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例如一个现代化的公司,拥有数千名的员工,那么如何管理这么庞大的职工信息档案呢?这时,开发一个功... 类别:毕业设计 大小:814 KB 日期:2007-05-28 27、 jsp+sql教师信息管理系统(论文+程序+答辩ppt) 摘要:本文介绍了教师信息管理系统的教师基本信息管理模块的设计以及开发过程。本系统利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思想和 Java Server Pages(JSP)技术和Dreamweaver这些面向对象的开发... 类别:毕业设计 大小: MB 日期:2007-05-28 28、 vb+access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开题报告+论文+程序) 摘 要 随着信息技术在管理上越来越深入而广泛的应用,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在技术上已逐步成熟。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新型学科,任何一个单位要生存要发展,要高效率地把内部活动有机地组织起来,就必... 类别:毕业设计 大小: MB 日期:2007-05-21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毕业论文题目(参考)网络电话应用程序设计 中小型企业物资管理系统 网上超市销售与管理 中小型企业的仓储管理系统 中小型企业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 酒店管理与决策支持系统 铁路售票管理系统 计算机考试系统的开发应用 步进电机控制器设计 网上商店安全电子交易 网上通用教学自测系统 大/中型网络规划与设计 基于校园网的电子商务网站交易系统 网吧管理系统 小型企业主生产计划子系统 大型贵重设备资源共享数据管理系统设计 存储体系中块/页调度的综合性演示软件 小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设计 计算机公司销售管理系统 多媒体CAI课件制作 PDA手机编程 CRM的简易制作 存储体系的多媒体软件 网上协作学习系统 网上考务系统的实现 FTP服务器设计与实现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 甘蔗成长分析系统 基于DCOM的分布式多媒体系统 基于局域网的通信监管理系统 基于J2EE平台MVC架构的设计实现 基于COM试验机测试控制系统 基于J2EE的电子商务系统 多媒体远程教育 数据库加密研究 数据库非修改性攻击技术 安全性整体检验算法与研究 长岭集团冰箱配套管理 计算机系教师信息管理系统 计算机软件综合实验CAI深度研制 系级党务管理系统(计算机系) 学生管理评估网络系统 公司商品订货系统 设备质检信息管理系统 线性流水过程演示系统 物资管理系统客户端 模拟电路疑难点的CAI课件 水温控制系统的设计 网络用户特征分析设计(个人版) 网络安全-黑客攻击手段分析 家庭防盗报警器 物资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企业考勤管理系统 医院门诊-住院收费系统 个人助理的应用与研究 酒店信息管理系统 电子商务中信息传递安全问题研究 视频业电信网络中的应用 基于FPGA的TCP/IP协议内核 网上教务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 知识供应链模型及其咨询网站开发 物资管理信息系统服务器端代理服务器 广西城市建设学校人事管理系统 并行程序设计-HANOI塔问题的求解 基于网络的法端达公司商务管理 网络用户特征分析设计(企业版) USB通信方式研究 车辆装备维护技术保障系统 网上购房系统 嵌入式操作系统 uc/os-II 的分析与研究 基于ORCAD的CAI实现 多媒体动态网站设计 动态网站制作 基于WEB的电子科技书店 在线考试系统 财务管理软件 W INDOWS 2000 看门狗设计 预测模型分析及实用软件开发 用户兴趣学习系统 商务通 - 网上超市 网上实时与非实时答疑系统 基于网络的实验上机考核系统设计 库存控制模型研究及信息系统开发 医院管理系统--财务、人事管理 餐饮管理系统 冠岩景区外联预报结算系统 网络故障报警系统研究 儿童体质监测系统 中学教务管理系统 糖厂车辆调度管理系统 银行信贷管理系统 漓江信息产业集团计划任务管理系统开发 网上教育环境支撑系统 桂林集联旅游汽车公司结算系统 IP可视电话--音视频传输 电子商务模拟软件设计--网上超市 网络通信中的加/解密技术 PCI驱动程序的开放 基于EXCEL自动报表生成系统 医疗保险金自动审核 足彩据的收集与分析 LINUX环境下的防火墙设计 基于某公司的原料库存预测子系统 网络商场 超市管理系统 网上商品房销售系统 操作者特征提取及身份识别研究 PDM的多文档管理 精度设计的计算机模拟 汽车网上交易系统 多人协作博弈模型及其软件开发 有线电视收费管理系统 基于DIREXCT的游戏设计 电子公告板系统开发 电子器件仓储管理系统 线性方程组的并行算法 XML到关系数据库转换工具的实现 基于PETRI网的综合算法研究 基于XX公司的生产量的决策子系统 关系运算的并行算法 国土资源信息办公一体化系统 工模具厂信息管理系统开发 网上就业需求管理系统 基于ERP的企业管理系统---计划管理系统设计 测试系统用户界面与安装程序实现 电子商务网站管理与安全系统 基于UPPAAL实时系统验证技术应用 基于CORBL环境主机的查询系统与编程技术 网上批发采购管理系统 电子政务--电子日历系统 基于网络的连锁超市的物流管理系统 基于校园网的交互式网络教学系统 公文阅读安全保证系统 ERP采购管理系统 基于SMV的协议验证技术应用 查询系统随机加解密技术研究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毕业论文题目有很多,学术堂精选了二十个供大家参考:1、基于RFID技术的固定资产管理软件系统的设计与开发2、基于RFID高校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3、数据库管理系统中的隐式授权问题研究4、生产制造行业中RFID技术的应用5、中小型银行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践6、基于Web教务管理系统安全方案研究7、基于RFID的可追溯果园生产过程管理系统8、基于SOA的联邦式信息检索平台的研究与实现9、基于信息管理的垃圾短信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10、基于QR二维码的井群信息管理系统研究11、基于视景重现的舰船IETM系统开发12、RFID技术在物资仓库管理系统中的应用研究13、基于RFID的大型赛事人员及车辆信息管理系统开发应用研究14、基于RFID的输变电设备EPC编码的应用研究15、基于目录服务的物联网元数据及公共服务管理系统的设计及实现16、基于目录服务的物联网节点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17、基于PKI技术的高校电子档案安全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18、面向隐私保护的第三方个人信息服务平台研究19、基于神经网络的车牌识别与信息管理系统20、平庄西露天矿地质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及应用研究
服务营销不仅可以增强企业产品的竞争力,而且还能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服务营销论文,供大家参考。
一、服务企业营销手段的变化
(一)购前阶段
1.新兴营销方式出现,营销传播 渠道 多元化一般情况下,服务企业主要依靠传统媒介,比如:电视、广播、报纸等进行宣传、传播,以此提高市场认知度,占领市场份额。而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以网络为媒介的新兴营销方式开始出现,如:博客营销、搜索引擎营销、社会化媒体营销等。这些新兴营销方式覆盖范围广、持续时间长、让消费者有更大的自主选择权,同时,使得企业与消费者沟通、交流的互动性增强。这些都有利于服务企业获得更为有效的传播效果,提高大众对企业的认知。
2.密切与各大网络平台联系与合作,增加在线销售渠道通常服务企业通过门市销售、电话销售、人员上门推销等手段进行服务产品的销售。这些销售方式缺乏针对性,通俗一点来讲,就是在“大面积广撒网”。互联网背景下,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服务企业密切与各大电商平台进行合作,增加了在线销售渠道,而不仅仅局限于实体层面的销售,如:餐饮企业与拉手网、美团网等网络平台合作,消费者可进行网上团购、预定等;旅游企业与携程网、艺龙网进行合作,消费者可以实现网上酒店预订、景点门票购买等;理财公司增加在线交易服务等。在线销售渠道打破了时空的限制,给消费者的消费带来了便利性。
3.服务产品弹性定价借助网络平台,服务企业采用的是直销模式。这种模式与先前的间接销售模式相比,交易环节减少。相对应,服务产品的生产成本也减少了,包括 广告 宣传费用、雇佣服务人员的费用、中间商渠道营销费用等等。因此,服务产品的价格也降低了。价格的降低在网络上会赢得一大群消费者的青睐,可为企业带来可观的营销效果。同时,借助网络平台企业可以采用折扣定价策略,同一种服务产品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价格可能会有所不同,而且针对不同的群体价格也会不同。比如:在拉手网购买的电影票的价格比实际到电影院购买的价格相对较低,同时,在价格便宜的基础上,拉手网针对学生群体电影票价格更加优惠。
4.促销手段多样化促销是每个企业必然要使用的营销手段。互联网的兴起使得服务企业的促销手段呈现多样化趋势,而不再仅仅依靠传统的媒介进行。利用互联网的便利性、易进入性,服务企业在网络平台上实施了一系列促销,包括:服务团购的优惠、消费抵用券、新用户网络注册的福利等等。网络平台的促销不受时间和空间的束缚,操作简单,且优惠空间更大,因此对企业绩效的增长贡献较大。
(二)消费阶段和服务体验阶段
1.整合“高技术”服务和“高接触”服务,丰富服务产品结构无论是服务营销还是传统的产品 市场营销 ,产品都是其核心。在服务营销中,消费者直接参与到服务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它是由消费者和服务人员共同生产的。服务质量主要取决于服务人员的技能和素质,因此,提供高接触的服务是提高消费者服务感知的重要渠道。目前,科技的发展在提高服务人员的工作效率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比如,酒店电子菜单、银行电子叫号机的使用、在线客服等,大大提高了服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减少了消费者服务体验过程中时间、精力的浪费。高接触服务和高科技服务的融合,增强了企业与消费者的互动性,进一步改进了服务质量,强化了服务企业与消费者的关系。
2.服务体验过程中的促销:微信“扫一扫”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微信营销成为当前比较流行的营销手段。微信营销是以手机移动互联网为依托。因此,相对便捷、简单。在服务消费过程中,服务企业可能会借助微信平台,开发一种新的营销方式———微信“扫一扫”。其主要思路是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扫一下企业的二维码就会自动进入企业的网站,可享受各种服务产品的价格优惠,包括:优惠券的领取、新用户注册赠品的发放、分享链接的优惠等等。微信平台的使用一般都是年轻消费群体,他们的感染力较强,因此,这些“促销”对企业的营销传播影响较大。
3.有形展示科技化在传统的服务营销中,服务人员是服务质量的决定性因素。互联网的普及,服务的有形展示开始无人化、无纸化、电子化、数字化。例如,在网络平台上,服务企业的有形展示主要是网上图片、网络视频等;在实体店面,服务企业的有形展示主要有电子信息屏幕、移动电子设备等。这些“展示”与传统的有形展示相比,给消费者耳目一新的感觉,更易得到消费者的认可,是企业服务有形化的一种有力手段。
(三)购后阶段
购后网上评价实现“促销+营销传播”双赢。由于服务具有不可分离性,即生产与消费的同时性,意味着交易结束,服务就结束了。因此,服务有区别于一般的有形产品。在互联网背景下,针对服务,消费者在消费结束后,可在网络平台上就服务进行评价。网站兼具商店和媒体的双重特性,顾客的访问量和推荐行为都可能为网站带来额外的收益。就网上服务评价这一环节,服务企业实施了一系列营销策略,比如“好评返现”、“好评”赠送下次消费优惠等,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促销的效果。通过这些评价,服务企业可以清楚地了解消费者的喜好,维系“老客户”与服务企业的关系。同时,当潜在消费者在消费前进行网上搜索时,“老客户”的“好评”也是他们选择消费的一个依据,起到了营销传播的效果。因此,网上评价既维护了“老客户”与企业的关系,又发展了“新客户”,对企业来说,实现了双赢。
二、结论
在互联网背景下,服务企业各个阶段营销手段都发生了显著变化。总的来说,互联网的兴起,从服务企业角度来看,极大地降低了企业营销成本,且营销效果更为明显;从消费者角度来看,增加了消费者消费的便利性,节省了消费者消费的时间、精力、财力的耗费。不过,互联网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使得服务企业面临一些挑战。随着服务企业收集、储存和使用消费者信息,消费者的安全和隐私也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服务企业应当为之作出努力,给予适当的保护。
[摘要]随着加入WTO的日益临近,中国 保险业机遇与挑战并存,保险营销的根本出路在于提高服务质量。判断保险企业服务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准,在于顾客期望值满足程度,而提高保险服务质量的具体 措施 ,则体现在树立服务至上观念、提高员工服务素质及提供专业化服务等方面。
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过短短十几年的 发展,中国保险市场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保险险种不断增加,保费收入由1982年7亿多元,猛增到1997年的1080亿元,保险公司也由原来垄断经营,发展到现在的以“中保”为主体,多家中外保险公司共同发展的市场格局。据国外权威机构预测,中国保险需求将以每年10%的速度持续增长,到2000年保费收入将达到2480亿元,保险密度为191 65元,保险深度为2 83%。同时据盖洛普调查公司最新调查(1999年)显示,未来两年百姓打算购买什么,选择彩电为33%,选择人寿保险占22%,名列第二。所以,作为保障 经济和 社会安定的中国保险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与保险业发达国家相比较(如1991年,瑞士、日本、英国、美国的保险密度,分别为3002美元、2487美元、1999美元、1931美元,该年保险深度超过8%的国家有:韩、南非、英、美、日、瑞士等),中国保险业尚处在一个拓宽时期。随着加入WTO的日益临近,保险市场将逐步加大对外开放步伐,中国保险业面临着严峻挑战。如何应对挑战,笔者认为,根本对策是全面提高保险服务质量。
一、保险营销的本质在于提高服务质量
1960年,“AMA”最先给服务定义为“用于出售或者是同产品连在一起出售的活动、利益或满足感”。作为一种无形的、以风险为对象的特殊商品,保险商品从本质上看,是一种服务。与有形物质商品相比,它具有如下几方面特征:1、不可感知性。是指保险服务的特质,组成服务的元素是无形无质的,以及使用服务后的利益让人不能触摸。2、不可分离性。即保险商品的生产与消费,在时间上存在一致性。3、不可储存性。基于上述两个特征,使保险商品不像有形商品一样,可被储存起来。4、不稳定性。保险商品很难像一般工业产品实行 机械化或标准化生产,质量缺乏稳定性。5、价格相对固定性。保险商品遵循的是非价格竞争原则。保险商品的上述五方面特性,决定了保险营销的根本方向在于全面提高保险服务质量。
同时,据菲利普·科特勒的“顾客让渡价值”理论,在保险营销活动中,其营销核心是提高服务质量,因为服务质量的提高,一方面增大了“顾客总价值”,另一方面减少了“顾客总成本”。从而达到了“顾客让渡价值”的最大化,最大限度地满足保险市场的顾客需求。
但是,在我国保险市场上,保险公司提供的服务状况又如何呢?上海保险同业工会1998年曾就服务问题,进行过 市场调查 。中国平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的调查资料表明:成交后业务员与顾客从未 联系过的占36 7%;保户打多次电话业务员才回应的占3 6%;保户因找不到业务员而要求退保的占20 5%;保户发现正式保单条款与业务员推销时承诺不一致的占6 4%;业务员要求保户退保、转投自己的占2 6%;业务员在保户面前贬低其他业务员、抬高自己的占21 8%。服务质量较高的“平安”保险公司尚且如此,可见,中国保险业服务质量的确难尽人意。难怪有84 8%的上海市民,呼吁保险公司要提高服务质量。
二、提高保险服务质量的现实意义
优质的服务有利于保险公司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增强信任感,提高顾客的忠诚度,更好地满足保户的需要,从而达到提高保险公司续保率、增加新“保单”的目的。所以,优质的服务,能为保险企业带来销售,创造利润,是一种“双赢”策略,即顾客满意、企业获利。从保险业成功人士的一系列事例中,同样也能得到印证,如美国保险协会会长梅蒂先生,被誉为保险业传奇人物。
相反,低劣的服务,将严重损害保险公司的形象,流失原有顾客群,导致保户退保、断交保费、拒绝续保以及失去顾客源等一系列不良后果。据 统计,一个不满意客户,会将自己的抱怨平均告诉8人至10人。著名的推销员乔气拉德曾说过:每一个顾客背后都有250个关系人,因此,提高服务质量,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三、保险服务质量测量标准
既然服务质量是保险营销的核心问题,那么,怎样判断服务质量的高低呢?美国著名学者白瑞及西斯姆等,提出服务质量模型,据他们的理论,保险服务质量有五个测量标准:1、可感知性。是指服务产品的“有形部分”,为各种保险、服务人员外表等。2、可靠性。指保险企业准确无误地完成所承诺服务。3、反应性。指保险公司随时准备愿意为顾客提供快捷、有效的服务。4、保证性。即保险服务人员的友好态度与胜任能力,它能增强保户对企业服务质量的信心和安全感。5、人情性。指保险企业要真诚地关心顾客,了解他们的实际需要,并予以满足,使整个服务过程富有“人情味”。据上述五个标准,白瑞等建立了“Servqual”模型,测量服务质量,即:Servqual值=实际感受值-期望值。
据此模型,企业服务质量的优劣,取决于其实际提供服务状况(即顾客实际感受值)与顾客期望值之间的差额。由此推断,保险企业的服务重点(或判断核心标准),在于最大限度地满足顾客的期望值,即顾客渴望从保险公司得到的满意服务。
我们将保险企业的实际服务,按其满足顾客期望值标准,分为如下五个等级。1、基本服务。如业务员亲自向顾客递交保单。2、标准服务。如保户生日、婚庆或节假日,业务员是否送 贺卡 等。3、满足服务。如保户出险,业务员是否亲自参与理赔,若保户依约无法得到理赔时,业务员是否带一份礼物以示安慰。4、超值服务。如保户是一名球迷或戏迷,业务员是否想方设法送去紧俏的戏票、球票。5、难忘服务。如保户生病住院无人照顾,业务员是否及时照顾保户,甚至做保户的陪夜人。
在上述五个等级服务中,一般认为,第一到第三等级Servqual值为0,第四至第五个等级Servqual值大于0。若连第一等级服务都做不到的,则保险企业将失去顾客群;Servqual值若等于0,则保险企业将可能拥有游离顾客群。只有Servqual值大于0,保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才有可能拥有忠实的顾客群,不断扩大顾客源。
四、提高保险服务质量的基本策略
就保险企业而言,提高保险服务质量的基本策略有两大类。
(一)标准跟近策略
它是指保险企业将自己的服务同市场上竞争对手的标准,进行对比,在比较和检验的过程中,逐步提高自身服务水平的一种策略。保险企业在运用此策略中,可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
1、在营销策略方面,保险企业应将自身的策略与竞争者成功的策略进行比较,寻找它们的相关关系;2、在服务经营方面,保险企业主要集中于从降低竞争成本和提高竞争差异化的角度,了解竞争对手的做法;3、在服务 管理方面,保险企业应该根据竞争对手的做法,重新评估那些支持性职能部门对整个企业的作用。
(二)蓝图技巧策略
它是指分解 组织系统和架构,鉴别顾客同服务人员接触点,并从这些接触点出发,改进保险企业服务质量的一种策略。从而借助流程图的 方法 ,来分析服务传递过程的各方面,包括从前台服务到后勤服务的全过程。它通常涉及四个步骤:1、把服务的各项内容用流程图画出,使服务过程清楚显示;2、把容易导致服务失败的点找出;3、确立执行标准和规范;4、找出顾客能看见的服务展示,而每一展示将视为 保险企业与顾客服务的接触点。
五、提高保险服务质量的具体措施
(一)树立保险服务至上的营销观念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险企业只有树立正确的营销观念,才能确保营销战略、策略的科学制定和实施,才能真正满足顾客的各种需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所以,保险公司要想提高其服务质量,首先应树立“服务至上”的营销观念。世界著名企业IBM公司的宗旨是“服务”,中国平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的宗旨是“ 信誉第一,效率第一;顾客至上,服务至上”。
(二)加强企业员工的专业培训,全面提高员工的素质1、加强员工 职业道德 教育 ,培养员工热忱、负责、高尚的修养,以及诚实守信、服务至上的职业道德。2、训练员工拥有广泛精湛的专业知识、娴熟高超的服务技能。3、培养员工积极乐观的 心理素质及诚实、守诺的 工作品质。4、要求员工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三)提供专业化、系统化保险服务保险企业服务的完整过程,包括售前、售中及售后服务三个基本环节。
1、售前服务。指从开始接触顾客前的准备,至保险业务促成历经的服务过程。售前服务的核心任务,是树立保险企业良好的 社会形象,其主要服务内容如下:(1)通过有形展示,建立保险企业良好专业形象。有形展示的基本要素有:实体 环境、信息沟通、价格。(2)关心准顾客个人及家庭健康状况。(3)协助准顾客的事业。(4)设计、制作针对准顾客需求的险种、 计划书。(5)准确的销售说明。(6)每个营业部开设24个小时热线 联系电话等。
2、售中服务。指从保险业务促成至递交保单所历经的服务过程。售中服务的根本目的,是促成交易,其主要服务内容如下:(1)建立客户咨询电话;(2)将保费交给公司办理;(3)亲自送客户体检或财务检查;(4)为客户尽量减少投保手续、流程,建立“绿色通道”;(5)亲自递交保单;(6)寄一份感激客户投保的信等。
3、售后服务。指递交完保单后的一切服务过程。售后服务的目的在于:提高客户信心,避免保单失效以及 发展顾客源,改善保险企业形象。良好的售后服务,有利于刺激保户再加保,增加保源,提高续保率。
通常售后服务可采取以下几种方式:(1)对客户家中发生的重大事件给予关心和关注;(2)定期访问;(3)不定期联系;(4)承诺重于一切,一定要履约守信;(5)随时为客户提供答疑咨询;(6)向客户传递反馈各种信息;(7)妥善处理客户的投诉,让客户满意;(8)加强防损防灾服务。
【参考文献】
[1]菲利普·科特勒.营销 管理·分析·计划和控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2]郭国庆.市场营销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
[3]刘子操.保险营销学[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8.
移动互联网的毕业论文提纲
接地气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毕业论文是每个大学生都必须通过的,毕业论文是一种有准备的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形式,那么什么样的毕业论文才是好的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移动互联网的毕业论文提纲,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题目:基于移动互联网下服装品牌的推广及应用研究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课题研究背景
课题研究意义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现状
国内研究现状
课题研究内容与方法
研究内容
研究方法
研究路线
课题研究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服装品牌推广的相关理论研究
品牌的概述
品牌推广相关理论浅析
品牌推广的定义及手段
品牌推广的要素
品牌推广基础理论
服装品牌推广的相关理论分析
服装品牌的定位
服装品牌推广的关系理论
消费环境与服装品牌推广的关系分析
第三章 移动互联网的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研究
移动互联网的概念及分类
移动互联网的概念
移动互联网的分类
移动互联网的特征
终端移动性
业务时效性
用户识别性
服务便捷性
移动客户端的运行方式
手机网页式
软件应用
第三方平台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
移动互联网的热潮
移动互联网发展的现状
移动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前景
第四章 移动互联网下服装品牌的推广优势及策略研究
移动互联网下服装品牌推广的必然性
对手持设备的依赖
信息时代下的产物
移动互联网对服装品牌的推广优势
对服装品牌形象的全面塑造性
对服装品牌推广信息量的'提升
对服装品牌推广自主化的提升
对服装品牌推广互动性的提升
对服装品牌推广精准化的提升
移动互联网下服装品牌的推广策略研究
社会热点的推广策略
社交媒体的推广策略
互动体验的推广策略
网络现象的推广策略
商务多平台的推广策略
第五章 基于移动互联网下服装品牌推广的实战应用
光合能量品牌在移动互联网下推广的应用背景及定位分析
移动互联网下光合服装品牌的推广原则
用户至上原则
创意互动原则
移动互联网下光合服装品牌推广策略应用
社会热点话题性推广应用
社交媒体多元化推广应用
互动体验时效性推广应用
网络现象及时性推广应用
移动商务多平台推广应用
光合能量服装品牌在移动互联网下推广应用的初步成效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课题研究结论
课题存在的不足与研究展望
不足之处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互联网教育论文篇三:《“互联网+教育”变革路径研究进展》 摘 要:互联网技术重构了社会关系,它也将颠覆学校的基本结构;互联网会变革教育业务流程,从而打造新的教育生态;“互联网+”为重组学校教育提供了新的可能,“互联网+教育”就是教育的转基因工程等。本文梳理了2015“互联网+教育”开放论坛的主要观点并进行了简要分析,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一些基本素材。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变革;智慧教育;教育大数据 一、引言 自从2015年3月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之后,“互联网+”在各行各业中引发了一场革命,教育领域也不例外,关于“互联网+教育”的讨论持续升温。2015年7月《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颁布,进一步明确提出“鼓励学校逐步探索网络化教育新模式……鼓励学校通过与互联网企业合作等方式,对接线上线下教育资源,探索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等教育公共服务提供新方式……”。[1] 为了探讨“互联网+教育”的本质,寻求“互联网+教育”的变革路径,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教育信息化协同创新中心、“移动学习”―教育部―中国移动联合实验室、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联合举办的“互联网+教育”变革路径之开放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敬文讲堂召开。论坛以开放的形式邀请了18位专家围绕课程、教学、学习、管理、评价、环境、学校组织结构和教师专业发展等八大核心领域在“互联网+”背景下的变革和转型进行了专题学术报告,这些报告既有宏观的理论引领,也有中观的课程规划和 实施方案 ,还有微观的操作策略。本文将从五个方面对这次会议的主题进行综述。 二、“互联网+”促进教育的创新和变革 1.“互联网+”时代的教育创新 “互联网+教育”是什么?这是讨论“互联网+教育”是否可以推动教育创新和变革的前提。华南师范大学的柯清超教授首先对“互联网+”的概念进行了解读,然后分别从“互联网+教育”形态形成的可能性、“互联网+”能推动学校结构性变革和教育变革动力三个方面对“互联网+教育”的概念进行了分析。柯教授认为基于大数据平台、学习分析技术和智能传感技术促使了“互联网+”新一代教育环境从“干预手段”到“教学生态”的变革;同时课程教学也逐渐从封闭到开放融合,从“传统的封闭式”教学到“半开放式/连接式”教学的翻转课堂和社会化自组织的开放式MOOC课程教学进行变革。柯清超教授认为,“互联网+教育”实现了一系列的转变,包括从知识建构到核心素养培养的转变,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从个体学习到小组建构的转变,从直接传授到自主发现的转变,从多媒体演示到探究工具的转变。他以“联合国 儿童 基金会爱生远程教育项目”、“远程协作学习项目”和“技术启迪智慧项目”等作为案例分析了应用ICT来创新农村学生学习方式的创新实践[2]。 互联网技术重构了社会关系,它也将颠覆学校的基本结构,我们应该将互联网的开放、共享、平等、自由等特征与教育教学的本质规律相结合,形成对学习者、课程、学校、教育政策、机制体制等相关因素的重新定位与思考。 2.“互联网+”推动教育变革 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__民主任认为技术进步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根本动力,互联网推动人类文明迈上新台阶。“互联网+”促进了教育领域中五个方面的转变,即:教的工具、学的工具、评的工具、课的结构和课的形态的转变。__民主任分析了教育的本质与作用,指出MOOC是互联网与教育的融合,是经过多年摸索出来的一个模式。MOOC的出现是一个革命性的契机,MOOC的极大发展,将提高教学效率,降低教育成本,促进教育公平,使得原本无法上大学的群体可以无障碍地学习大学课程,真正实现受教育机会的公平。MOOC促使课程教学将从一名教师逐渐变成教学团队,弥补知识快速更新中的教师短缺问题,课程质量大大提升;MOOC加速了大学国际化进程[3]。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应该思考互联网对大学功能带来的影响,现代大学的功能将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 文化 传承逐渐转变成为知识探索、知识验证、考试认证等功能为主的研究院、考试院,甚至未来向数字化、泛在化和全球化的虚拟大学转变。 3.互联网教育与学习革命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的钟秉林教授认为中国教育的发展呼唤基于互联网的教学,互联网技术为教育发展带来了重要机遇,同时互联网教学对传统教育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钟秉林教授提出了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教学模式不断完善的若干对策,如:加强“连结”与“互动”、完善学习监督和效果评价机制、探索和完善互联网教学的运行机制等。他还告诫学术界,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要避免炒作概念、片面夸大互联网教育的作用,倡导严谨求实的态度,跳出互联网教学发展的误区;提高在线开放课程质量,优化网络教学环境、实现线上与线下教学的结合。[4] 4.“互联网+”促进学校组织结构转型 北京师范大学的余胜泉教授认为“互联网+”为重组学校教育提供了新的基础设施、新的生产要素、新的社会空间、新的分工形态;“互联网+”解决了教育中的两个焦点悖论:即公平和质量问题。余教授认为未来学生和家长可以订制个性化的学习课程与活动,以反映儿童的个性、兴趣、家长的目标与价值观;未来学校的形态是自组织的,他以Minerva大学为例分析了这所借助互联网的力量把线下教学资源无限扩大并化身为虚拟大学的特征。未来,BYOD(Bring Your Own Devices,学生带着自己的移动设备来上学)将成为事实,因此学校要开始重新审议并制定网络开放政策,要建设网络上的校园文化,要建设网络上的学习空间,实现线上线下(OTO)融合的校园育人环境。[5] “互联网+教育”的变革,会重构学校教育的生态系统,主要包括内容供给的重构、智慧学习环境的重构、教与学方式的重构以及管理与评价的重构。当然,互联网不可能替代学校,但可以改变学校的基因,“互联网+教育”就是教育的转基因工程。 5.互联网时代的教学范式转型 首都师范大学的孙众副教授分析了互联网时代教师的“隐与现”、学生的“惰与乐”、技术的“强与笨”,从而提出了教学范式转型的解决方案,并基于互联网构建了互联网+教学的COME模型(Classroom learning+ Online learning+ Mobile learning+ E-learning)。孙众副教授基于互联网构建了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的COME校园混合课程,实现了师生之间的无缝交流;这种移动互联的课程和活动,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同时可以记录学生的学习痕迹,便于教师进行过程诊断;此外,还可以进行多维的精准分析,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行为进行预测和干预。通过基于COME模型的教学,采用实体课堂+在线+手机的学习方式,能够找到学生的“乐”学点,实现了新的在线交流方式。在评价中COME模型采用“任务+评价表、同伴互评+教师点评”的方式,使得过程性数据的存留和学习分析更加便捷,有助于教师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干预、学业表现的预测以及在线学习行为的分析。[6] “互联网+教育”促成了教学结构和范式的转型,不仅创新了教学理念,而且建立起比较彻底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在这种模式下,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则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帮助者和指导者。 6.“互联网+”促进课程的转型 清华附中的李晟宇老师分享了基于互联网思维的通用技术课程的转型专题,李老师以清华大学的一个校级课题《基于互联网思维的通用技术教学体验项目探究》为案例,讲解了课程转型的过程和具 体操 作策略。该项目借助互联网,建立了MOOC教学资源,整合了学科思想方法,在教学中引入项目管理、 时间管理 、四象限、SWOT等先进的管理学理念,有效提升了项目教学的有效性;同时依托网络云技术搭建学生交流平台,实现了师生交互方式的互联网化;通过互联网云平台实现了教学资源的共享和微信公众订阅号上学习内容和新闻的推送,使学生的学习体验得到革新。[7]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的李栋提出了基于科普、融合创客的创新教育课程,该创新课程的组织方式包括:在线离线互动、线上线下结合和开放型课程设计等三种方式。李栋认为,创新教育的核心价值在于“线上线下一体化平台、创新导师科技成果持续对接与跟踪指导、学生创新力评价与 职业规划 ”。[8]可见,“互联网+课程”让整个学校课程从组织结构到基本内容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互联网+课程”使得中小学各学科课程内容全面拓展与更新,适合中小学生的诸多前沿知识及时进入课堂,成为学生的精神套餐,课程内容艺术化、生活化也变成现实。 从以上六位专家和老师的视点可看出,“互联网+”促进教育的创新和变革是多样化的,不仅创新了教师的教学模式,丰富了教师教的方式,而且真切关注到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形成,这正契合了国家新教育改革的方针政策。对于学校层面,“互联网+”带来的转变更是具体的,深入到学校组织管理、课堂教学、课程优化等各个方面,学校的围墙逐步被打破,学校、教师和学生变得越来越“泛在”,“互联网+”让教育更加无形、有趣、多样。未来将会有更多“互联网+”带来的教育创新和变革成果。 三、“互联网+”促进评价的变革 评价是任何一种教育形态和教学模式都不能忽视的问题,本次论坛共有3位专家的报告涉及“互联网+”背景下的教学评价问题,分别是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任友群教授、南京师范大学朱雪梅教授和北京市教委专职委员李奕博士。 1.伴随式评价――“互联网+教育”变革的先导 华东师范大学的任友群教授从“教育+互联网”和“互联网+教育”这两个概念的界定和辨析开始,抛出了伴随式评价是“互联网+教育”变革的先导的观点。 任友群教授认为,“教育+互联网”是从当下教育、教学的既定逻辑出发,以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为手段,使得既定教育、教学逻辑运转得更加顺畅,在“教育+互联网”的格局中互联网或信息技术并没有成为再造或重塑性的力量;而“互联网+教育”则是深度应用“互联网思维”,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真正发挥教育信息化的“革命性力量”,再造、变革现有教育的既定逻辑。[9] 评价的变革包括评价内容的变革(从评价“可以测量的能力”扩展到评价“难以测量的能力”)和评价方式的变革(从传统的“纸笔评价”走向“数字评价”)。要支撑评价内容的拓展、评价方式的变革都需要“伴随式评价”,所谓“伴随式评价”有三大特征:第一,伴随生活全领域(只有伴随生活才有可能解决那些“难以测量能力”的“测不准”问题);第二,伴随学习全过程(只有伴随学习才能使评价真正应用于调整学生的学习行为);第三,伴随个体自适应。而要实现“伴随式评价”信息技术是不可或缺的。 2.“互联网+”时代教育评价的转型变革 南京师范大学的朱雪梅教授用实证方法开展了一项长达十年并且在2014年获得了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的研究――《“多元交互式”教学评价体系的建构与实践》。在该研究中,朱教授开发了专门的支撑评价工具,利用网络平台中可预设、可调节的各类专门化观察量表,利用移动终端在听课过程中采集“教”与“学”的表现性数据信息,通过后台计算与图形化处理后,为评估结论提供客观的量化证据,实现科学的课堂诊断,达到了矫正偏差教学行为的目的。该研究以信息技术推动课堂评价变革,用移动终端替代传统纸笔听课工具;将课堂观察表及行为标准嵌入平台中,克服传统评课缺乏标准的问题;课堂评估基于移动互联网,克服传统听评课受到时空限制的问题;进行数据分析与可视化呈现,克服传统评课无科学论据的问题;多元化评价主体交互协作,克服传统评课主体单一的问题;因此,朱雪梅教授在以上基础上提出了“互联网+数据思维+课堂观察=科学的课堂教学评价”的论断。 同时,朱雪梅教授还提出了“互联网+校本教研评估”的观点,通过校本教研平台的实践研究实现了“让教研评估迈进数字化时代”。该平台改革了当前校本教研工作只“研”不“评”的现状,突破了教育信息化“学习空间人人通”未通的瓶颈,探寻了教育评估手段从 经验 迈向“数字化”的路径,消除了常态化教研活动深受时间与空间束缚的困境,降低了评估主观性,提高了校本教研品质与管理效率,引导了智慧教研方式。因此,朱教授给出了这样的公式:互联网+数据思维+校本教研评估=学校可持续发展。[10] 3.深化基础教育考试评价与课程改革背景下的移动互联 来自北京市教委的李奕委员在分析了首都教育“深综改”的基本思路和策略以及考试评价改革和课程改革的突出特点后认为: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让学生有更多的学习选择,学生不必为自己的弱项惶恐,每个学生都有好的一面以及优势的展示机会。李奕指出,广义教育供给下“移动互联”成为必须的选择:在供给方式上,在线教师服务、在线课程服务、在线诊断服务、跨部门、跨系统服务等这些移动互联的方式更为时尚也更加尊重学生的消费习惯和消费方式;在供给内容上,基于大数据分析后的课程资源供给,定向推送作业、教辅、服务索引,教师在线的智力支持服务,促进优质教育服务的迁移与流转,以新型资源观指导资源库建设,服务于学生的能力成长,供给“同伴”,构建在线学生自我诊断的“体检中心”和“化验室”,使质量监控服务于学生的成长,而不是管理监督;在供给节奏上,长短课结合,大小课结合,学段内快慢结合,长周期作业;在线自我诊断的频度依据学生认知个性、进度的供给;在线双师辅导的周期要合适等。[11] 从这三位专家报告可得出,评价的角度、评价的工具、评价的方式,一切围绕评价的关键词都变成了“互联网+”。伴随式评价实现了互联网与人的融合,评价标准与评价工具的互联网加法承载了数据思维,助力了科学教学评价的可持续发展。在无法改变考试作为学生终极考核的大背景下,“互联网+”的思路让评价更加有针对性,学校教育一样可以个性化,大众教育向个性化教育转变变得更加容易,这都是“互联网+”评价的重要表现,一旦“互联网+”迸发力量,必然像火山喷发一样散出无限能量。 四、教育大数据的管理与决策 来自江苏师范大学的杨现民博士和国家开放大学的魏顺平博士分别就大数据支持下的智慧教育管理和教育决策进行了分析。 1.大数据支持下的智慧教育管理 杨现民博士分析了教育大数据的特点,提出了“教育大数据是发展智慧教育的基石”的论断。杨博士利用教育大数据的冰山模型,分析了教育大数据的发力点,并对“信息化视角下的智慧教育管理”进行了科学的论述,认为“通过智慧管理云平台系统,对外界需求进行智能处理,为教育管理提供资源配置、数据集成、信息管理、运行状态监控、教育质量监测等业务支持,实现教育智能决策、可视化管控、安全预警、远程督导和个性服务,提升教育管理智慧化水平的过程。同时,杨博士还分析了国内外大数据助力智慧管理和科学决策的十多个案例,如清华大学、康涅狄格大学、深圳市教育资源科学动态规划、美国数据通用标准、美国ECLS项目等。杨博士认为如何构建立体化教育数据网络、教育大数据如何落地应用推广、如何保障教育数据质量与安全、如何合理合规运营教育大数据等问题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12] 2.大数据支持下的教育决策 国家开放大学的魏顺平博士阐述了数据挖掘及其教育大数据对于支持教育决策的重要作用,指出是教育数据的决策支持应用是为了让淹没在众多信息系统中的海量数据能够“说话”,为教育领域中的相关人员提供与他们利益相关的数据统计与分析结果,从而帮助他们做出知情的决策。魏博士以国家开放大学的教学、管理和科研作为案例,分析了这三个领域中的大数据收集及其通过数据挖掘得到的有关信息,并最终服务于教育决策的过程,认为大数据和基于大数据的数据挖掘是作为审慎决策的依据,可以提高教育决策的科学化。[13] 无论是进行智慧教育管理还是开展教育决策,这都说明了当前时代是个“数据为王”的时代。在教育行业里,每天都在产生各种大数据,大数据分布在我们周围的每个角落,教育者如何将大数据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力,去改变教育教学是当下的研究方向。“互联网+”有意义,大数据有帮助,教育呼唤“互联网+大数据”带来的质变。 五、“互联网+”改革教师培训和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培训和教师专业发展是教育改革中的主导因素,如果没有教师的理念转变和专业发展,再宏大的教育变革也只能是空话。 1.“互联网+”改革乡村教师培训 国务院参事汤敏就“如何用互联网+改革乡村教师培训?”进行了探讨,汤敏先生从对乡村教师培训存在的问题开始讲起,以“一乡村中学与人大附中同堂上课”和“田东上法初中双师教学课堂”为例,分析了基于互联网的“双师教学”的特点,并给出了建议。汤敏认为,应该把“双师教学”模式与国培、省培计划有机地结合起来;按照课程设置要求和各地课本版本安排,在全国、省区内分别都找出一批优秀教师,把他们的课全程录制下来;对参与录制课程的学校、有一定的激励;开展多层次、多学科和多方式的培训试点,充分利用互联网将录制的优质课堂传播出去,实现资源共享,达到乡村教师培训的目的。[14] 2.“互联网+”环境下的教师混合式学习 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的陈颖老师分析了“互联网+”环境下的教师混合式学习,陈老师以西城区教师研修网为例,介绍了西城区教师研修网的基本情况、教师网上研修的几个基本要素(平台、资源、活动和组织管理),着重讲解了如何利用视频案例促进教师自我 反思 和同伴互助、如何利用视频案例促进群体学习和行为改进以及如何利用视频案例丰富网上学习资源等三个问题。[15]目前西城区教师已经实现了网络研修的常态化,陈老师认为“教师网上学习是如何进行知识建构的、大量的网上研讨数据能否作进一步提炼、影响教师深层学习的因素是什么、如何促进教师的深层学习”等这几个问题将是未来研究需要突破的问题。 中小学教师的专业素养决定了下一代人才的质量,汤敏参事和陈颖老师都对“互联网+”时代的教师专业发展给出了具体的做法。针对当前的中小学教师培训,既要考虑“双师教学”的人力做法,也要有“混合式学习”的技术做法,既要有“双师教学”的合作思维,又要有多元化学习、时时更新教师知识的观念;教师可能无法改变教学的物理环境,却可以借助“互联网+”延展自己的学习空间,从而实现更大程度的进步。因此,“互联网+”环境下教师的专业发展必须植入“互联网+”的基因,教师要具备互联网思维,掌握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信息技术教学技能。 六、“互联网+”促进同伴教育 深圳市南山区教育科学研究中心石义琦教研员认为,同伴教育是指建立有相互认同感的社会关系主体之间共同分享信息、知识和观念,相互传递思想、情感,以唤起感情上的共鸣,促进社会规范在个体身上内化、达到相互感染而奋发向上的一种教育方式。教育技术促进了同伴教育的开展。石老师以“南山教育综合服务大平台”和南山“课堂重构”模式作为案例,分析了互联网对同伴教育的支撑,认为网络提供了人性化的交流平台,为孩子们搭建展示的舞台与交流的空间。南山区在信息技术支持下构建了南山“六学”同伴教育课堂,即“教师导学、个体自学、同伴助学、互动展学、网络拓学和实践研学”,同时在同伴教育区域基本模式基础上,构建了各具校本特色的变式模式,比如:基于智能学习的平台的个性化学习模式、基于APP的游戏化学习与创客学习模式、基于MOOC的翻转学习模式等。[16] 随着QQ、微信等媒体技术的逐渐成熟,同伴教育变得越来越具有可行性,“互联网+”成就了教育服务;智慧教育平台的应用、教育APP的常态推广、MOOC翻转学习等都会成为学生的同伴,真正实现“互联网+以人为本”的教育方式。 七、结束语 综上观点不难发现,无论是互联网对于教育、课程、教学,还是学校的组织结构,都可以集中一个观点来概括,那就是“互联网+”对教育和教学带来了创新和变革,“互联网+教育”促进了教育形态、学校组织结构和教学范式的转变,也促进了课程、学习方式和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转变,但这种转变不是简单的物理变化,而是一种化学变化,化学的反应会改变物质的形态和性质,正像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陈光巨教授在论坛开幕式致辞中所说的:期待“互联网+教育”变成一个化学效应,减少负面效应。无论是任友群的“伴随式评价”还是朱雪梅的“多元交互式评价”,都离不开“互联网+”的逻辑支撑,但是“互联网+”并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用来支撑评价的工具,“互联网+评价”是对传统教育评价内容和形式的变革,这种变革是智慧的、是自适应的,是“化学变化”也是“生态变化”。 “互联网+”打破了权威对知识的垄断,让教育从封闭走向开放[17]。基于MOOC、SPOC模式的学习效果超于传统课堂,网络教育的奇点可能临近了,信息技术的变革教育的威力可能要爆发了。[18]但是“互联网+教育”作为一种新生事物,既有新的机遇,也要面对新的挑战。面对“互联网+教育”的机遇和挑战,我们也需要冷静应对,既不能坚守避战,也不能任由互联网“肆意妄为”,而是应该从教育变革的真正需求出发,抓住机遇,直面挑战。 这是一个跨界的时代,大数据、智慧教育等新的技术和概念层出不穷,“互联网+教育”的变革路径需要我们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40号》. [2]柯清超.互联网+时代的教育创新[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 [3]__民.信息技术发展与教育变革[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2015,12,20. [4]钟秉林.互联网教学与学习革命.开放论坛演讲报告,. [5]余胜泉.互联网时代的学校组织结构转型[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2015,12,20. [6]孙众.互联网时代的教学范式转型[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 [7]李晟宇.基于互联网思维的通用技术课程转型[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 [8]李栋.基于科普融合创客的创新教育[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 [9]任友群.伴随式评价:变革的先导[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 [10]朱雪梅.互联网+时代教育评价的转型变革[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 [11]李奕.深化基础教育考试评价与课程改革背景下的移动互联[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 [12]杨现民.大数据支持下的智慧教育管理[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 [13]魏顺平.基于大数据的教育决策支持案例分享(国家开放大学)[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 [14]汤敏.如何用互联网+改革乡村教师培训?[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 [15]陈颖.互联网+环境下的教师混合式学习[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 [16]石义琦.同伴教育:教育信息化新视角[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 [17]赵国庆.“互联网+教育”:机遇、挑战与应对[N].光明日报,. [18]王涛.互联网变革教育的实践路径[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 猜你喜欢: 1. 浅谈互联网对教育的影响论文 2. 有关网络教育论文 3. 关于互联网的形势与政策论文 4. “互联网+”形势下网络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探讨论文
移动互联网毕业论文提纲
导语:移动互联网为大家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捷和乐趣,也为商家提供了新的经商思路。下面和我一起来看移动互联网毕业论文提纲,希望有所帮助!
题目:基于移动互联网下服装品牌的推广及应用研究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课题研究背景
课题研究意义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现状
国内研究现状
课题研究内容与方法
研究内容
研究方法
研究路线
课题研究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服装品牌推广的相关理论研究
品牌的概述
品牌推广相关理论浅析
品牌推广的定义及手段
品牌推广的要素
品牌推广基础理论
服装品牌推广的相关理论分析
服装品牌的定位
服装品牌推广的关系理论
消费环境与服装品牌推广的关系分析
第三章 移动互联网的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研究
移动互联网的概念及分类
移动互联网的概念
移动互联网的分类
移动互联网的特征
终端移动性
业务时效性
用户识别性
服务便捷性
移动客户端的运行方式
手机网页式
软件应用
第三方平台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
移动互联网的热潮
移动互联网发展的现状
移动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前景
第四章 移动互联网下服装品牌的推广优势及策略研究
移动互联网下服装品牌推广的.必然性
对手持设备的依赖
信息时代下的产物
移动互联网对服装品牌的推广优势
对服装品牌形象的全面塑造性
对服装品牌推广信息量的提升
对服装品牌推广自主化的提升
对服装品牌推广互动性的提升
对服装品牌推广精准化的提升
移动互联网下服装品牌的推广策略研究
社会热点的推广策略
社交媒体的推广策略
互动体验的推广策略
网络现象的推广策略
商务多平台的推广策略
第五章 基于移动互联网下服装品牌推广的实战应用
光合能量品牌在移动互联网下推广的应用背景及定位分析
移动互联网下光合服装品牌的推广原则
用户至上原则
创意互动原则
移动互联网下光合服装品牌推广策略应用
社会热点话题性推广应用
社交媒体多元化推广应用
互动体验时效性推广应用
网络现象及时性推广应用
移动商务多平台推广应用
光合能量服装品牌在移动互联网下推广应用的初步成效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课题研究结论
课题存在的不足与研究展望
不足之处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问题一:自己写的歌词,该怎么去投稿? 一般是有曲在去写词的,这样押韵才会到位。不过当今歌坛还是有例外的,投稿的话,可以去看看一些音乐电台节目。 问题二:我会写歌词,该怎么投稿呢 有词也有曲,这是写词的一般规律。 现有歌曲,再有歌词,你可以找个写曲子的,这种机会很少 然后你填词,填的好了,变成歌曲,就是成品了。 可以送去给唱片公司,唱片公司喜欢的话,就会卖下你们的版权 不过最主要的是曲子足够好听,然后才是词写得好 如果你不想这样做,要走方文山的老路 一要靠运气,方文山写了六七年,才遇到吴宗宪,然后遇到周杰伦,这个运气太好了 第二个要靠实力,你写的歌词真的太好了,可以让人主动替你谱曲,而不是你求别人替你谱曲。 当然要运气,看天意 至于实力,关键在于练习、琢磨和不断创新 最主要的是多听歌,多看书,多看宋词,流行歌词。 培养乐感和语言运用能力、歌词组织能力和画面再现能力,以及歌词的凝练、准确和优美 我瞎写歌词,也就这么点体会 不好的话,楼主勿怪 问题三:写了一首歌词,在哪里可以投稿? 现在唱片公司招写词人的很少,除非你很有名,公司才会找上门,或你会被他们相中。一般要先出名,再去唱片公司应聘。如果想用歌词赚钱的话,试试以下的方法吧! 首先要很诚实地告诉你,唱片公司一般不收个人创作的歌词,他们有内定的创作人,要收也是伴奏+歌词。还要你自己花钱弄伴奏。不建议你投给唱片公司,因为他们都有内定的作词人、填词人。不妨加入音乐合作交流群,里面有编曲人,也有填词人。这就要看你的词写得好不好,写的好的话,自有编曲人找上门,但费用一般不会很高,机会也很难得。 2.或者加入一个音乐社团,先免费帮他们填词,等乐团有点名气了,你的知名度也会提高,找你填词的人也会增多,费用也可抬高。 3.如果你会写英文歌词的话,问题就不会那么棘手,下面是一个网站链接,可以投英文歌词,并且标上你认为合理的价格。 4.还可以登录中国原创歌词基地,将自己的歌词发布,明码标价,写的好的话,会有人进行购买的。 问题四:个人写的歌词,如何投稿?投到哪里? 朋友你好,如果投稿更有针对性,命中率会更高一些。这就关系到,你是哪里的?干什么的?写的稿件是什么体裁?什么内容?如果说投稿的话,最好投当地的报刊、网络或者是你从事的职业报刊发表,要投哪个媒体首先要研究哪个媒体,看它需要什么内容、什么体裁、什么格式的稿件,“对症下药”,这样会更轻松一些、方便一些,命中率会更高一些。如果你能够告诉我你的具体情况(干什么工作,哪里的,写的小说的大致内容等),我可以给你一些建议。我1993年开始在部队时开始发表各类文章,包括:报告文学、新闻、诗歌、散文、小说、评论等体裁的,到目前发表的大约5000篇左右吧,有40多篇获奖。另外:投稿时,第一要有信心,第二要投对报刊媒体,这两点非常重要。祝你成功! 问题五:.自己写的歌词 怎么投稿 易歌词 (专门下载歌词的软件) 千千静听 这两个都有 上传歌词 的 不过你说的是投稿,不会想要稿费吧?!这些都是自愿共享的,没有MONEY 问题六:写好的歌词怎么投稿 朋友你好,直接往要投的报刊、网站或者其他媒体的电子邮箱投稿即可。根据我多年从事文字工作的经验,我认为:如果投稿更有针对性,命中率会更高一些。这就关系到,你是哪里的?干什么的?写的稿件是什么体裁?什么内容?如果说投稿的话,最好投当地的报刊、网络或者是你从事的职业报刊发表,要投哪个媒体首先要研究哪个媒体,看它需要什么内容、什么体裁、什么格式的稿件,“对症下药”,这样会更轻松一些、方便一些,命中率会更高一些。如果你能够告诉我你的具体情况(干什么工作,哪里的,写的小说的大致内容等),我可以给你一些建议。我1993年开始在部队时开始发表各类文章,包括:报告文学、新闻、诗歌、散文、小说、评论等体裁的,到目前,先后在《人民日报》《法制日报》《农民日报》《中国文化报》《法制文萃》《半月谈》《 *** 报》《中国国防报》《中国绿色时报》《中国日报》《中国教育报》《人民公安报》《中国交通报》《中国安全生产报》《中国转业军官》《中国人事》《道路交通管理》等报刊发表的大约5000篇左右吧,有40多篇获奖。另外:投稿时,第一要有信心,第二要投对报刊媒体,这两点非常重要。祝你成功! 问题七:写好的歌词怎么投稿 网上投稿神马的几乎是没啥机会的,被人看到的机会更少,谁那么有雅致啊,短篇的诗歌晋江在创建新作品的时候也分类,是有诗歌散文随笔之类的,当然可以写,但是同理,被重视地少,一般的网站都有短篇的投稿。(就我而言, 我一说你一听啊,可别在网络上浪费时间,当然自己娱乐消遣另说) 问题八:歌词怎么投稿?怎么可以用写歌挣钱? 这个难度真的很大……除非你作曲作词 一起,不然光是作词真的很难很难,。 因为两点: 1、有条件的人肯定是请名气大的词作者写词,比如林夕、方文山这些级别的; 2、网上的词作者非常的多,可以用数不胜数来形容,别人肯定要找比较专业一些的人,就算你写得好,但人家看都不看一眼又有什么用?就像网络小说一样,除非机遇非常的好,否则真的很难轮到你的。 如果你真的很喜欢写词,那么可以先给一些小的音乐刊物寄你的作品。等到有一点人气了,才有机会靠这个挣钱。说白了,这种工作靠的就是名气。 问题九:写歌词投稿 《当代歌坛》杂志,有专业的作词人来点评的 问题十:写好歌词后怎么投稿? 写好之后可以来司马青衫网投稿,推送到今日头条等平台
诗歌投稿网站中华诗词论坛 诗歌报论坛 唐诗宋词论坛 诗中国论坛 中国诗歌流派论坛 中国诗词文学论坛 大家诗歌论坛 诗生活论坛 中国诗人论坛 天下诗歌论坛 泉州诗词学会论坛 徐州诗联网论坛 诗三百论坛 紫月诗刊论坛 国内重点诗歌期刊的投稿地址邮编 期刊投稿地址及收件人===================================================230001 安徽省合肥市大钟楼邮政局518信箱《诗歌月刊》社 牧野先生收210024 江苏省南京市颐和路2号《扬子江诗刊》编辑部 子川先生收210024 江苏省南京市颐和路2号《扬子江诗刊》编辑部 梦亦非先生收210024 江苏省南京市颐和路2号《扬子江诗刊》编辑部 赵翼如女士收210024 江苏省南京市颐和路2号《扬子江诗刊》编辑部 言木先生收210024 江苏省南京市颐和路2号《扬子江诗刊》编辑部 琦培先生收450003 河南省郑州市经七路34号《莽原》编辑部 杨雪芹编辑收450003 河南郑州市经七路34号《莾原》杂志社 张晓雪 编辑收510030 广东省广州市文德路170号4楼《广州文艺 》杂志社 任丽璋老师收510030 广东省广州市文德路170号4楼《广州文艺 》杂志社 诗歌编辑收100025 北京25支局037信箱《新青年诗库》编辑部 贺琴收610031 四川省成都市交通巷12号《青年作家》杂志社 诗歌编辑收200040 上海市巨鹿路675号《上海文学》杂志社 诗歌编辑收518008 深圳市红岭中路不拾遗038号五楼《特区文学》杂志社 诗歌编辑收734500 甘肃省民乐县委组织部 王登学 435002 湖北省黄石市《东楚晚报》专副刊部 向天笑 556000 贵州省凯里市北京西路8号 徐小溪(伤痕)530022 广西南宁市望园路9号阳光之旅杂志社 伍迁 530006 广西南宁市大学路广西民族学院6坡14栋132号 苏雁(大雁)收252000 山东省聊城市天同证券公司聊城营业部 夏鲲鹏(夏昶)431700 湖北省天门市天古路闸北巷13号 宋尾收 311800 浙江省诸暨市天马实验学校 边建松收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皂君东里29号楼307室 段蕊(屹立的脆弱)收300450 天津远洋劳务合作公司经理办 杨家明(不休)收 063300 河北省丰南市河北理工学院基础分部19# 张华(山上石)收213017 江苏常州市北环路32号红星集团《红星人》报 胡正勇收 650106 昆明市丰宁邮政投递站46—06号信箱 余新进(余地)收475002 河南开封市新宋路9号贵都花园1#楼7#诗界网吧 李拜天收519075 广东省珠海市新香洲健民路147号 陈剑文(见闻)收810000 青海省西宁市柴旦木路青海省交通学校办公室 韩永玲收529100 广东省新会市会城同德三路25号417信箱 邓志娜(霄无)收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益丰路55弄25号302室 鸣钟(mcone)收324006 浙江省杭州市 工业大学浙西分校52#信箱 叶锋敏(山叶)收325102 浙江永嘉瓯北镇罗滨小区B组团6幢601室 卓铁锋(易涵)收430079 武汉市雄楚大街省邮校718号 李以亮收110001 沈阳市和平区同泽北大街9号都市青年报 黄书包收550000 贵州省贵阳市宝山北路372号贵州都市报经济部 田峰(西楚)收311100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临平梅堰小区1-4-608# 胡蔚中收250200 山东省章丘市委宣传部 赵兴林(云亮)收150046 黑龙江省哈尔滨锅炉厂劳务中心 陈光玲(转)马永波收100022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路15号北京金地公司 赖大安(老谷)收741000 甘肃省天水市《天水报》社 王若冰先生收735000 甘肃省酒泉市西大街《阳关》编辑部 林染先生收735000 甘肃省酒泉市西大街《阳关》编辑部 孙江先生730000 甘肃省兰州市东岗西路558号《飞天》编辑部 何来先生收730000 甘肃省兰州市东岗西路558号《飞天》编辑部 李老乡先生收850000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 区文联作家协会 马丽华女士收850000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拉萨晚报》副刊部 诗歌编辑收830000 新疆乌鲁木齐市青年路20号乌鲁木齐晚报副刊部 李瑜先生收830000 新疆乌鲁木齐市 区文联作家协会转章德益先生收830000 新疆乌鲁木齐市 区文联作家协会转周涛先生收150001 黑龙江哈尔滨市南岗区跃景街20号《北方文学》编辑部诗歌编辑收161005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鹤城体育场南2门《青年文学家》诗歌编辑收150010 哈尔滨市田地街91号《诗林》编辑部 主编收150010 哈尔滨市田地街91号《诗林》编辑部 西北区选稿编辑收158100 黑龙江鸡西市北山路9号《雪花》编辑部 诗歌编辑收110041 沈阳市大东区小北关街31号《鸭绿江》编辑部 诗歌编辑收116012 辽宁省大连市西岗区长白街6号《海燕》编辑部 诗歌编辑收110003 沈阳市和平区北三经街66号《芒种》编辑部 诗歌编辑收110003 沈阳市和平区北三经街66号《诗潮》编辑部 主编收110003 沈阳市和平区北三经街66号《诗潮》编辑部 西北区选稿编辑收130021 长春市人民大街167号《作家》编辑部 曲有源先生收130021 长春市人民大街167号《作家》编辑部 宗仁发主编收130021 长春市建设广场83-2号《参花》编辑部 诗歌编辑收130061 长春市同志街5号《春风》编辑部 诗歌编辑收130021 长春市清华路4-1号《青春诗歌》编辑部 主编收130021 长春市清华路4-1号《青春诗歌》编辑部 西北区选稿编辑收100031 北京前门西大街97号《北京文学》编辑部 诗歌编辑收100705 北京朝内大街166号《当代》编辑部 诗歌编辑收100011 北京北三环中路6号《十月》编辑部 诗歌编辑收300020 天津张自忠路189号《散文》主编收 071000 河北省保定市秀水胡同50号《青少年文学》编辑部 诗歌编辑收050061 石家庄和平路新闻里8号《名家》编辑部 诗歌编辑收050000 河北省石家庄市石岗大街市庄路66号《长城》编辑部 诗歌编辑收054001 河北省邢台市顺德路136号《散文百家》编辑部 主编收010020 呼和浩特市锡林北路内蒙古文化大楼《草原(汉)》社 诗歌编辑收010020 呼和浩特中山西路43号《五月风(汉)》编辑部 诗歌编辑收017004 内蒙古东胜市鄂尔多斯东路9号《鄂尔多斯(汉)》社 诗歌编辑收024000 内蒙古赤峰市铁南街文联大楼《百柳(汉)》社 诗歌编辑收030001 太原市南华门东4条《山西文学》编辑部 诗歌编辑收030000 太原迎泽大街378号省文联《火花》编辑部 诗歌编辑收510030 广州市文德路75号《作品》编辑部 诗歌编辑收510075 广州市水荫路11号《花城》编辑部 诗歌编辑收570203 海口市海府路69号5楼《天涯》编辑部 诗歌编辑收530023 南宁市建政路28号《广西文学》编辑部 诗歌编辑收541001 广西桂林市榕城路41号《南方文学》编辑部 诗歌编辑收410006 长沙市银盆南路67号《芙蓉》编辑部 诗歌编辑收413001 湖南益阳市体育场东侧《散文诗》编辑部 冯明德先生收430077 武汉市武昌东湖路417号《长江文艺》编辑部 诗歌编辑收443002 湖北省宜昌市清波路17号《江河文学》编辑部 诗歌编辑收443000 湖北宜昌市云集路市委大院《三峡文学》编辑部 诗歌编辑收230001 合肥市宿州路55号《清明》编辑部 诗歌编辑收475000 河南开封省府前街72号《东京文学》编辑部 诗歌编辑收710061 西安市翠华南路105号《延河》编辑部 诗歌编辑收716000 陕西省延安市七里铺《延安文学》编辑部 诗歌编辑收750004 银川市文化东街23号《朔方》编辑部 诗歌编辑收750004 银川市民生巷23号《黄河文学》编辑部 诗歌编辑收832000 新疆石河子市艾青诗歌馆《绿风诗刊(汉)》社 主编先生收832000 新疆石河子市艾青诗歌馆《绿风诗刊(汉)》社 西北区选稿编辑收830002 新疆乌鲁木齐市光明路15号《绿洲(汉)》编辑部 诗歌编辑收830000 新疆乌鲁木齐市友好南路22号《中国西部文学(汉)》诗歌编辑收835000 新疆伊宁市解放路86号《伊犁河(汉)》诗歌编辑收200040 上海市巨鹿路675号《收获》编辑部 诗歌编辑收200040 上海市巨鹿路675号《上海文学》编辑部 诗歌编辑收210024 南京市颐和路2号《钟山》编辑部 诗歌编辑收210018 南京市沙塘园7号3楼《青春》杂志社 诗歌编辑收210024 南京市颐和路2号《雨花》编辑部 诗歌编辑收213002 江苏常州市横兴弄102号《翠苑》编辑部 诗歌编辑收223001 江苏淮阴市健康西路140号《崛起》编辑部 诗歌编辑收250100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洪家楼南路10号《山东文学》诗歌编辑收266003 山东青岛市信号山路25号《青岛文学》编辑部 诗歌编辑收250100 山东省济南市洪楼南路10号 《时代文学》诗歌编辑收350002 福州市西洪路凤凰池省文联《福建文学》编辑部 诗歌编辑收350001 福州市东水路76号14层《海峡》编辑部 诗歌编辑收361003 福建厦门市公园南路2号《厦门文学》编辑部 诗歌编辑收350002 福州市西洪路凤凰池《散文天地》编辑部 主编收330002 南昌市新魏路17号《百花洲》编辑部 诗歌编辑收复330046 南昌市八一大道371号《星火》编辑部 诗歌编辑收330006 南昌市二七北路395号《鹃花》编辑部 诗歌编辑收400015 重庆市中山三路重庆村30号《红岩》编辑部 诗歌编辑收511340 广州市增城新塘广东水电二局股份有限公司 薛广明(子洋)100078 北京丰台区分钟寺庄子公司庄子网 韩浩月063018 唐山市新华东道70号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人事部 张玉成(东篱)530028 广西南宁市竹溪路126号 广西市场报社权益保护部 于小尘100025 北京市 北京电视台文艺部《书海导航》节目组 黄殿琴女士收------ 台湾 台北市邮政14-57号信箱《秋水》诗刊社 涂静怡主编收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 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 曹剑先生收510030 广州市文德北路170号文化大楼三楼省文联理论室 周西篱女士收610012 四川省成都市红星路二段85号《星星》诗刊社 梁平先生收610012 四川省成都市红星路二段85号《星星》诗刊社 张新泉先生收610012 四川省成都市红星路二段85号《星星》诗刊社转 流沙河先生收610012 四川省成都市红星路二段85号《星星》诗刊社 李自国先生收610012 四川省成都市红星路二段85号《星星》诗刊社 杨牧先生收610012 四川省成都市红星路二段85号《星星》诗刊社 杨青先生收610012 四川省成都市红星路二段85号《星星》诗刊社 萧融先生收610012 四川省成都市红星路二段85号《星星》诗刊社 晓静女士收610012 四川省成都市红星路二段85号《星星》诗刊社 家发先生收610012 四川省成都市红星路二段85号《星星》诗刊社 干海兵先生收122000 辽宁省藩阳市文化路三段四号市文联 萨仁图娅主席收510610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北路369-371号省社科院哲文所 朱子庆先生收510601 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大道中289号《南方周未》报 马莉女士收510110 广东省广州市文明路过11号《华夏诗报》社 野曼先生收810000 青海省西宁市市委院内《西宁晚报》副刊部 赵秋玲810000 青海省西宁市市委院内《西宁晚报》社 林锡纯老师810000 青海省西宁市西宁电视台总编室 尢颖810000 青海省西宁市昆仑路省水利厅办公室 孙爱霞810000 青海省西宁市北大街省审计厅办公室 拜玉莲810000 青海省西宁市小桥大街西宁供电局 马元彪810000 青海省共和县公安局 孟旬女士810000 青海省西宁市西门口省建设银行工会 左建国 810000 青海省西宁市西门口省建设银行工会 徐春810000 青海省西宁市七一路西端《青海日报》社 王文沪老师810000 青海省西宁市七一路西端《青海日报》社 肖治业老师810000 青海省西宁市七一路西端《青海日报》文艺部 韩元魁 810000 青海省西宁市七一路西端《青海日报》文艺部 马 钧810000 青海省西宁市五四西路《青海湖》编辑部 马学功810000 青海省西宁市五四西路《青海湖》编辑部转 章灿老师810000 青海省西宁市五四西路《青海湖》编辑部 崔长英810000 青海省西宁市青海省财政厅编辑部 蒋兆钟老师810000 青海省西宁市《青海青年报》社 主编收810000 青海省西宁市《青海青年报》社副刊部 诗歌编辑 收810000 青海省西宁市西关大街青海人民出版社文教室 班果810000 青海省西宁市西关大街青海人民出版社文教室 谷风老师810000 青海省西宁市五四西路省综合楼省作家协会 晓梅810000 青海省西宁市五四西路省综合楼省作家协会转 白渔老师810000 青海省西宁市五四西路省综合楼省作家协会转 王立道老师810000 青海省西宁市五四西路省综合楼省作家协会转 朱奇老师810000 青海省西宁市五四西路省综合楼省作家协会转 董家平老师810000 青海省海北州德令哈市《瀚海潮》编辑部 主编 收810000 青海省海北州德令哈市《瀚海潮》编辑部 诗歌编辑收810000 青海省西宁市八一路青海民族学院中文系办公室 吕霞810000 青海省西宁市五四西路青海师大中文系教师办公室 肖黛810000 青海省西宁市西关大街市综合楼内市文联 刘会彬810000 青海省西宁市七一路青海省人大常委会 格桑多杰老师810000 青海省西宁市五四西路省综合缕内省文联理论室 葛建中400000 重庆市《重庆晚报》副刊部转 邢秀玲老师264200 山东省威海市《威海晚报》副刊部 燎原先生253013 山东省德州市三八中路九号312信箱《鲁风诗刊》社 大鹏鸟528300 广东省顺德大良丹桂路26号《家电与消费》杂志社 黄虹燕 收435002 湖北省黄石市《东楚晚报》专副刊部 向天笑 收750004 宁夏银川市《银川晚报》社 平原100000 北京市《光明日报》社副刊部 韩小惠 女士收 674200 云南省永胜县委宣传部 陈洪金收 231400 安徽省桐城市委大院桐城报社 陈俊收 511400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日报>>副刊部 蓝马 收 100088 北京市海淀区小西天文慧园13号楼1501室 沈浩波 收 571000 海南省海口市作家协会(《椰城》编辑部) 林贤治主席收100009 北京市东城区北兵马司17号《中华诗词》杂志社 张超收 233000 安徽蚌埠市朝阳路1271号金厦苑3-2-202 刘钦贤先生收510062 广州市龙口西路太阳广场宝阳阁6A 李芳(芳原)510601 广州市广州大道中289号南方日报文艺部 陈美华收 102444 北京市房山区葫芦垡诗歌创作中心《女诗人》编辑部 陈霞转雨竹 450006 河南郑州市桐柏南路《作家新一代》编辑部 剑客收 615300 四川普格农机厂发星工作室《独立》编辑部 发星收 510600 广东省广州市东山寺右新马路133号深华大厦1006室 瓦兰收 550022 贵阳市野鸭塘茶园村教师宿舍 哑默 先生收 510620 广州市体育东邮局048信箱《中国新诗年鉴》编辑部 杨克收 350003 福州市鼓屏路116号《丑石》诗报 谢宜兴收 200002 上海浙江中路379号《城市诗人》编辑部 铁舞收 233600 安徽省涡阳县人民法院 张小山收(《诗歌参考》) 400020 重庆江北区观音桥邮局031信箱国际汉诗诗坛编辑部 张智 363000 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文化馆《第三说》编辑部 安琪女士收 100025 北京朝阳区八里庄南里5号大楼407室 孙文涛 先生收100026 北京农展馆南里10号楼《诗刊》下半月刊 林莾先生收100026 北京农展馆南里10号楼《诗刊》下半月刊 蓝野先生收100026 北京农展馆南里10号楼《诗刊》下半月刊 李志强先生100026 北京农展馆南里10号楼《诗刊》下半月刊 谢建平先生收100026 北京农展馆南里10号楼《诗刊》下半月刊 艾龙先生收100026 北京农展馆南里10号楼《诗刊》下半月刊 谯达摩先生收100026 北京农展馆南里10号楼《诗刊》编辑部 高洪波先生收100026 北京农展馆南里10号楼《诗刊》编辑部 叶延滨先生收100026 北京农展馆南里10号楼《诗刊》编辑部 李小雨女士收100026 北京农展馆南里10号楼《诗刊》编辑部转 丁国成先生收100026 北京农展馆南里10号楼《诗刊》社转 朱先树先生收100026 北京农展馆南里10号楼《诗刊》社转 刘章先生收100026 北京农展馆南里10号楼《诗刊》社转 杨子敏先生收100026 北京农展馆南里10号楼《诗刊》社转 周良沛先生收100026 北京农展馆南里10号楼《诗刊》社转 柯岩先生收100026 北京农展馆南里10号楼《诗刊》社转 绿原先生收100026 北京农展馆南里10号楼《诗刊》社转 雷抒雁先生收100026 北京农展馆南里10号楼《诗刊》社转 李瑛先生收100708 北京东西12条21号中青社《青年文学》杂志社 柳宗宣先生收 100026 北京农展馆南里10号楼《人民文学》杂志社 陈永春先生收100026 北京农展馆南里10号楼《人民文学》杂志社 商震先生收100026 北京农展馆南里10号楼《人民文学》杂志社 何安先生收100026 北京农展馆南里10号楼《人民文学》杂志社 吴仁先生收100026 北京农展馆南里10号楼《人民文学》杂志社 韩作荣老师收510360 广州市海珠区芳村大道西218号203室 郑玲收 050021 河北石家庄市槐北路192号《诗选刊》杂志社 郁葱先生收050021 河北石家庄市槐北路192号《诗选刊》杂志社 张庆岭先生收050021 河北石家庄市槐北路192号《诗选刊》杂志社 刘松林先生收050021 河北石家庄市槐北路192号《诗选刊》杂志社 缪克先生收050021 河北石家庄市槐北路192号《诗选刊》杂志社 苏醒先生收050021 河北石家庄市槐北路192号《诗选刊》杂志社 宋峻梁先生收130021 吉林省长春市人民大街头24号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 张洪波先生收 050021 河北石家庄市槐北路192号《诗选刊》杂志社 赵丽华女士收 230001 安徽省合肥市大钟楼邮政局518信箱《诗歌月刊》社 王明韵先生收230001 安徽省合肥市大钟楼邮政局518信箱《诗歌月刊》社 朱国琼先生收210024 江苏省南京市颐和路2号《扬子江诗刊》编辑部 梦亦非先生收210024 江苏省南京市颐和路2号《扬子江诗刊》编辑部 赵翼如女士收210024 江苏省南京市颐和路2号《扬子江诗刊》编辑部收
诗歌投稿网站有很多下面介绍几个出名的诗歌投稿网站:各类诗歌杂志《诗刊》、《星星》、《绿风》、《诗选刊》等等都可以投稿,看你的水平,全国性的诗歌杂志,发表还是有难度的。你可以找一下你们当地一些杂志去投递一下,认识一些编辑会很有用。比较容易的是,你去“中国诗歌网”网站注册发布内容,写得好的会被推荐,“每日好诗”入选的话会有丰厚的稿酬。你也可以去查找诗歌杂志的同名微信平台投稿,现在发布作品的途径很多,你甚至可以自己做微信平台发作品。真正写得好的还是相对容易被发现的,如果没投中,说明可能还是差点意思,继续努力。给别人投稿前,了解一下别人的杂志特点、要求,这是基本的尊重,不要一通乱投。下面贴一些别人整理的诗歌类杂志名单,有些邮箱可能已经失效,请自行验证。《上海文艺》投稿(卷首语): 《青年诗人》投稿邮: 《湿地》诗刊投稿邮箱: 《新诗鉴赏》投稿邮箱: 《中国诗歌》投稿邮箱: 《天涯诗刊》投稿邮箱: 《诗刊》投稿邮箱: 《当代》散文、诗歌、小说投稿邮箱: 《大河》诗刊投稿邮箱: 《大地诗刊》投稿邮箱: 《花城》诗歌投稿邮箱: 《青年作家》散文、诗歌、小说投稿邮箱: 《星星》诗刊投稿邮箱: 《中外文艺》散文、诗歌、小说投稿邮箱: 《安徽文学》月刊 《都市》文学 《九月诗刊》黄昏主编 《芒种》文学月刊 《诗歌月刊》下半月刊 《中国诗歌》杂志 “网络诗歌专号 《中国文学》月刊 《南方作家》 《宝安日报》 《北方文学》 《布谷文学》 《长江诗词》 《长江诗歌》赵乾东 《长江文艺》 《楚天都市报》副刊 《旅馆诗刊》 《南方文学》 《南方作家》诗歌专投邮箱 《青年作家》 《人民文学》诗歌组 《山东文学》 《诗潮》 《诗歌月刊》 《台湾诗学》 《天津诗人》 《无界诗歌》 《襄樊日报》文学副刊 《新都市文学》 《新文学》 《延河文学》 《燕都文艺》 《扬子江诗刊》 《中国作家》 《重庆文学》 《作家》 《甘肃文艺》邮箱: 《山西文学》 《厦门文学》 《安徽文学》 《作家报》 《天涯》杂志社 《文苑》宋黛 《山花》 《钟山》 《百花园》杂志 秦俑: 《天池》杂志邮箱: 《佛山文艺》杂志廖琪: 《芙蓉》综合双月刊主办:湖南文艺出版社投稿邮箱:《扬子江诗刊》诗歌双月刊主办:江苏省作家协会投稿邮箱: 《延安文学》综合双月刊主办:陕西省延安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电子邮箱: 《西藏文学》综合双月刊主办:西藏文联投稿邮箱: 《辽河》综合双月刊主办:辽宁省营口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投稿邮箱: 《红豆》综合月刊主办:广西南宁市文联投稿邮箱: 《山花》综合半月刊主办:贵州省文联投稿邮箱: 《安徽文学》综合月刊主办:安徽省文联投稿邮箱: 《散文海外版》散文双月刊主办:百花文艺出版社投稿邮箱: 《厦门文学》综合月刊主办:福建省厦门文学院投稿邮箱: 《青年文学》综合半月刊主办:中国青年出版总社投稿邮箱: 《山西文学》综合月刊主办:山西省作家协会投稿邮箱: 《上海文学》综合月刊主办:上海市作家协会投稿邮箱: 《四川文学》综合月刊主办:四川省作家协会投稿邮箱: 《诗潮》诗歌月刊主办:辽宁省沈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投稿邮箱: 《诗林》(深圳)诗歌双月刊主办:哈尔滨文艺杂志社投稿邮箱: 《诗林》诗歌双月刊主办:哈尔滨文艺杂志社投稿邮箱: 《天涯》综合双月刊主办:海南省作家协会海南省农垦总公司投稿邮箱: 《作家》综合月刊主办:吉林省作家协会投稿邮箱: 《啄木鸟》综合月刊主办:群众出版社投稿邮箱: 《诗刊》诗歌半月刊主办:中国作家出版集团投稿邮箱: 《长江文艺》综合月刊主办:湖北省作家协会投稿邮箱: 《北京文学》综合月刊主办: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投稿邮箱: 《广州文艺》综合月刊主办:广东省广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投稿邮箱: 《黄河文学》综合月刊主办:宁夏银川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投稿邮箱: 《青年作家》 综合月刊主办:四川省成都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投稿邮箱: 《北方文学》[诗歌] 《诗林》[诗歌] 《星星诗歌》 《诗刊》 《青年文学》 或 《广西文学》[诗歌主持冯艳冰] 《岁月》[诗歌] 《作品》[诗歌] 《红岩》 [诗歌] 《诗潮》[刘川] 《诗选刊》[郁葱] 《人民文学》[诗歌] 《中学语文学习》 或 《时代作家》 《作家林》 《创作》杂志 《广西文学·青春放歌》 《人民文学·汉诗》 《青青世界》 《诗歌大典》 《诗歌月刊》 《特区文学》 《新诗界》 《情诗季刊》 《国际日报》散文、诗歌、小说投稿邮箱:
如下:
1、相信音乐官方网站 - 相信音乐官方网站
2、中国原创歌词网
3、投稿客
4、歌词网 -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
5、豆瓣-欢迎写歌词的朋友来投稿!
相关内容:
开始学作词时,还是以创作”叙事+抒情”的作品来锻炼自己,等真正有实力和灵感时再创作其他类型的歌词吧。学习写作的过程总是这样的,先是模仿,然后是写作,最后经历不断地磨练和突破,才能进行原创的殿堂,创作出具有自己风格的作品。
创作歌词要注意七个方面的问题:素材、题材、主题、形象、节奏、音韵、修辞。
有了一个好的作品之后,还要给它起一个好的名字。好的名字是歌词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要能够反映歌词的主题,吸引人的注意和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