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平时买东西的时候都会去关注制作材料,有些物品的制作材料是我们比较熟悉了解的,但也有的是不了解,甚至都没听说过的,聚氨酯是一种用途非常广泛的材料,今天小编来和大家说说聚氨酯是什么?聚氨酯材料的作用有哪些:
聚氨酯是什么?
聚氨酯全称为聚氨基甲酸酯,是主链上含有重复氨基甲酸酯基团的大分子化合物的统称。聚氨酯是子我国氨基甲酸酯上外还可海后含有醚酯脲缩二脲脲基先聚氨酯引进基团。它是由有机二异氰酸酯或多异氰酸酯与二羟基或多羟基化合物加聚而成。聚氨酯材料,用途非常广,可以代替橡胶,塑料,尼龙等,用于机场,酒店,建材,汽车厂,煤矿厂,水泥厂,高级公寓,别墅,园林美化,彩石艺术,公园等。
聚氨酯的作用:
聚氨酯可用于制造塑料、橡胶、纤维、硬质和软质泡沫塑料、胶粘剂和涂料等,可用在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应用范围非常广。
1、聚氨酯泡沫材料:分为硬质聚氨酯泡沫、半硬质聚氨酯泡沫和软质聚氨酯泡沫材料。硬质聚氨酯泡沫主要用于建筑隔热材料、保温材料(管道设施等的保温隔热)、生活用品(床、沙发等的垫材、冰箱,空调等的隔热层和冲浪板等的芯材),以及运输工具(汽车、飞机、铁路车辆的坐垫、顶棚等材料)。
2、聚氨酯弹性体:聚氨酯弹性体具有很好的抗拉强度、抗撕裂强度、耐冲击性、耐磨性、耐候性、耐水解性、耐油性等优点。主要用作涂覆材料(如软管、垫圈、轮带、辊筒、齿轮、管道等的保护)、绝缘体、鞋底以及实心轮胎等方面。
3、聚氨酯防水材料:聚氨酯防水材料的使用相当方便,可在现场混合、涂布后进行常温湿气固化,即可得到具有无接缝、橡胶弹性并具有良好性能的防水层。且损坏后易修复。一般用作铺地材料、田径场跑道材料、赛马场、公园地面材料、隔热窗框等。
4、聚氨酯涂料:聚氨酯涂料具有强的黏合性,涂膜具有优良的耐磨性、耐水性及耐药品性等。主要用于家具涂料、建材涂料和工业印刷油墨等。
5、聚氨酯胶黏剂:可以通过调节异氰酸酯和多元醇的配比来实现对固化物性能的调节,使其达到对基材的高度黏合性、优良的耐水性、耐油性以及耐化学药品性。聚氨酯胶黏剂主要用于包装、建筑、木材、汽车、制鞋等行业。
6、生物医用材料:聚氨酯具有优良的生物体相容性,因此逐渐被广泛用作生物医用材料。可用于人工心脏起搏器、人工血管、人工骨骼、人工食道、人工肾脏、人工透析膜等的制造。
聚氨酯产品特性:
1、划不伤,无噪音。使用寿命长,减少成本。
2、耐温性在零下20度~高温120度
3、聚氨酯产品无污染,无毒无味。
我们在装修的时候会用到聚氨酯材料,聚氨酯胶黏剂可用于一些装修板材的粘合,对这些装修辅料的了解和施工检查,我们都是需要加强认识的,这样才能让我们全面检查与这些辅料相关的施工情况,不过我们还可以申请土巴兔装修保,里面包含专业的质检服务,这些都是免费的哦!
聚氨酯是什么?、聚氨酯材料有什么作用就和大家分享到这里了,相信大家对聚氨酯是什么都有一定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大家关注土巴兔学装修。
土巴兔在线免费为大家提供“各家装修报价、1-4家本地装修公司、3套装修设计方案”,还有装修避坑攻略!点击此链接:【】,就能免费领取哦~
聚氨酯新型材料是一种较为先进的材料,它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弥补了传统产品的不足,而且可以为大家提供更加环保牢靠的效果、帮助达到令人满意的目的,所以即可以参与到重要的流水加工生产线上,又可以作为某些关键产品的组成部件帮助达到不错的优势体验。那么接下来不妨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与之对应的知识吧,即聚氨酯新型材料的介绍和应用现状。
一、聚氨酯新型材料是什么材料
聚氨酯新材料是一种在泡沫塑料、橡胶、合成革、纤维、涂料、胶黏剂和功能高分子七大领域均有重大应用价值的先进高分子材料,是当代高分子材料中品种最多、用途最广、发展最快的一种新型有机新材料。目前,聚氨酯已经在汽车、造船、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航空航天、钢铁、新能源等产业中开发了大量特殊功能性材料,满足了相关产业对新型材料的迫切需求。
二、应用现状
但是,聚氨酯高效 建筑节能保温材料在房地产业使用一直受到限制,究其原因主要是:
1、工程承包商采购使用了低品质、无阻燃性的聚氨酯材料所致。
2、从市场监管角度看, 建筑保温行业自身存在的诸多问题显然不能与建筑节能整体目标要求相适应。
主要存在问题有:
(A)行业不够规范,部分生产企业自律行为缺失;
(B)市场监管力度不足,监管方法亟待改进加强。一个明显的事实是,人们常常看到公布的与建筑保温相关的火灾原因之一是:使用了不合格的B3级保温材料。而根据对所有事故原因的综合分析,从未发现有使用了合格的B2级以上的保温材料而因材料质量问题造成火灾的情况发生;
(C)法规规范亟待进一步明确细化。可操作的具体实施规范缺失,加上在实际操作过程的监管困难,客观上也导致建筑 外墙保温材料市场愈发混乱。
为了进一步规范发展建筑保温材料市场,本着科学的精神,从实际出发,兼顾节能和防火两个目标,我们认为从以下三方面实施监管。
1、严格执法,加强建筑保温工程的市场监管。
应通过严格公平执法,加大违法成本,建立对违规、违法的企业强制市场淘汰和退出机制,加强事中事后的市场监管,逐步建立公正、公平发展的环境。
2、应建立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辅助作用,开展培训和行业自律。
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建立健全市场准入制度,避免缺乏相应技术资质及管理能力的企业进入该领域,同时,引导并支持行业协会开展培训和行业自律工作,从根本上提升建筑保温行业的整体水平。
3、加强建筑节能效果的评估。
建议政府组织第三方机构,建立建筑节能效果的评估机制,从而促进高效保温材料的使用,降低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的能耗。
作为一种兼具有环保优势以及牢靠性质的新型材料产品,聚氨酯新型材料不仅仅被用于汽车、造船、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的生产制造领域,而且还可以在橡胶、合成革、纤维、涂料的组成部分之中看见它的身影,并且我们发现产品可以体现高效的利用价值,还可以弥补传统材料的不足、所以极具有应用以及发展方面的前景。那么上文提及的就是聚氨酯新型材料多方面的知识。
土巴兔在线免费为大家提供“各家装修报价、1-4家本地装修公司、3套装修设计方案”,还有装修避坑攻略!点击此链接:【】,就能免费领取哦~
聚氨酯分为水性聚氨酯与油性聚氨酯。在纺织,印染,皮革,医疗,建筑,机械等均有所应用,可以起到改善光泽,粘度,耐磨等多种功能。水性聚氨酯相对油性聚氨酯要环保。
聚氨酯为主链含—NHCOO—重复结构单元的一类聚合物,英文缩写PU,包括硬质聚氨酯塑料、软质聚氨酯塑料、聚氨酯弹性体等多种形态,并分为热塑性和热固性两大类。其原料一般以树脂状态呈现。聚氨酯用途用于航空、铁路、建筑、体育等方面;用于木制家具及金属的表面罩光;用于贮罐、管道、冷库、啤酒、发酵罐、保鲜桶的绝热保温保冷,房屋建筑绝热防水,也可用于预制聚氨酯板材;可用于制造塑料制品、耐磨合成橡胶制品、合成纤维、硬质和软质泡沫塑料制品、胶粘剂和涂料等;用于各类木器、化工设备、电讯器材和仪表及各种运输工具的表面涂饰。聚氨酯树脂(PolyurethaneResin)作为一种具有高强度、抗撕裂、耐磨等特性的高分子材料,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医学等领域广泛应用。聚氨酯弹性体用作滚筒、传送带、软管、汽车零件、鞋底、合成皮革、电线电缆和医用人工脏器等;软质泡沫体用于车辆、居室、服装的衬垫 ,硬质泡沫体用作隔热、吸音、包装、绝缘以及低发泡合成木材,涂料用于高级车辆、家具、木和金属防护,水池水坝和建筑防渗漏材料,以及织物涂层等。胶粘剂对金属、玻璃、陶瓷、皮革、纤维等都有良好的粘着力。此外聚氨酯还可制成乳液、磁性材料等。
(1) 初聚体的制备: 在装有搅拌、温度计、冷凝管的三口瓶中,加入TDI 和脱水的聚醚二元醇,逐渐升温到60 "C .保持在60 "C -65C 下反应小时左右,取样测定反应物中NCO 基团的含量,当达到规定值后,停止反应。(2) 初聚体的扩链: 加入亲水扩链剂DMPA. 升温到80'C 左右反应到NCO达到的规定值,继续加入小分子扩链剂在70'C 进行扩链反应,进一步提高预聚物的分子量.(3) 预聚物的中和 对预聚物进行降温,当温度达到40'C 左右时,加入计算好的中和剂,快速搅拌,得到中间休。((4) 乳化: 一定的去离子水缓慢加入中间体中,同时高速搅拌乳化,得到水性聚氨酯分散体.(5) 脱溶剂z 将乳化好的水性聚氨酶转移到带有真空冷凝装置的三口烧瓶中,在. 60 'C下脱溶剂(丙酮) 2-3h 。
食品塑料包装的种类及安全性食工051 2081605127 程鹏摘要 食品包装是现代食品生产的最后一个环节,起着保护食品质量和卫生、方便储藏和运输、延长或假期和提高商品价值等重要作用。塑料是以合成树脂的单位为原料,加入适量的稳定剂、增塑剂、润滑剂、抗氧化剂、着色剂、杀虫剂和防腐剂等助剂后制成的一种高分子材料。塑料的安全性主要决定于合成树脂中的游离单位含量(例如聚氯乙烯中的游离氯乙烯单体含量等)以及所添加的助剂的品种。关键字 食品;塑料包装;安全性;食品包装是现代食品生产的最后一个环节,起着保护食品质量和卫生、方便储藏和运输、延长或假期和提高商品价值等重要作用[1]。包装在对食品提供保护,防止食品受外界微生物或其它物质的污染,防止或减少食品氧化和其它反应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用于食品包装的材料必须有适当的阻隔性,如油脂食品要求高阻氧性和阻油性;干燥食品要求高阻湿性;芳香食品要求高保香性;而果品、菜类鲜活食品又要求包装有一定的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透过性。此外食品包装材料还要有良好的抗拉伸强度、耐撕裂、耐冲击等机械性能;良好的化学稳定性,不应与内装食品发生化学反应,确保食品安全。另外还要有较高的耐温性,适合食品的高温消毒和低温储藏等特点。包装自古就有,但直至成为食品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事情。原来许多传统不包装的食品,如鲜肉、水果、蔬菜现在也使用了包装。目前我国允许使用的食品包装容器、材料主要有以下几种:塑料制品及软塑材料(如复合薄膜等);天然、合成橡胶制品;陶瓷、搪瓷容器;铝、不锈钢、铁质容器;玻璃容器;食用包装用纸[2]。其中塑料包装容器和材料以其重量轻、不易破损、运销方便、易于加工、成本低和装饰效果好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包装上[3]。塑料是以合成树脂的单位为原料,加入适量的稳定剂、增塑剂、润滑剂、抗氧化剂、着色剂、杀虫剂和防腐剂等助剂后制成的一种高分子材料[1]。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高性能、多功能性塑料软包装材料正成为热点开发的包装材料。一、塑料包装的种类(一)高阻隔性塑料包装材料高阻隔性塑料包装材料是随着食品工业的迅速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它对食品起到了保质、保鲜、保风味以及延长货架寿命的作用。保存食品的技术多种多样,象真空包装,气体置换包装,封入脱氧剂包装、食品干燥包装、无菌充填包装、蒸煮包装液体热充填包装等等。在这些包装技术中许多都要使用到塑料包装材料,虽要求其具备多种性能,但重要的一点是都须具备良好的阻隔性。(二)、新型保鲜膜由于农业生产的专业化,远程运输越来越多,鲜活呆蔬的远距离运输,以及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使得对能够使鲜活果蔬保存期和货架期延长的保鲜薄膜的需求越来越大。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以及材料科学的进步,作为食品包装材料不仅要求高阻气性,而且进一步要求发展选择透过性的功能,这类选择透过性包装材料在国外已进入实用化阶段,主要有添加溶解气体物质的薄膜,添加多孔沸石或氧化硅等粉末的薄膜,用咖玛射线照射使薄膜性质发生变化以及利用扩散系数对含水率的依存性、引入含有羟基基团和酰胺基基团的薄膜等(三)、无菌和抗菌塑料包装材料无菌包装可以在无菌条件下,不用添加防腐剂,在常温下就能最大限度地保留食品原有的营养成分和风味。可延长货架寿命,方便运输和贮存。无菌包装主要应用于食品、高调味品,医药及化妆品等领域。所使用的软包装材料为纸、塑、铝塑复合膜,含高阻隔性塑料的多层共挤无菌包装片材等。(四)、高耐热必塑料包装材料耐热性塑料软包装材料以前多为耐蒸煮杀菌用,满足耐蒸煮杀菌的包装要求在120℃、10~20mln蒸煮杀菌或加热的情况下,外观形状、品质均无明显的变化,包装食品在贮存过程中不产生容器破损、内容物泄漏、微生物二次污染以及光和热使内容物变质等情况。基本是以具有遮光性的铝箔为中间层,高阻隔性塑料PA、PET为外层,具有热封性的PE、PP为内层的多层复合蒸煮膜制成的蒸煮袋使用的最多。一些新型的含高阻隔性材料的EVOH、PVDC、MXD6,硅氧化物蒸镀膜等的多层复合材料也日渐使用。塑料的安全性主要决定于合成树脂中的游离单位含量(例如聚氯乙烯中的游离氯乙烯单体含量等)以及所添加的助剂的品种。塑料包装对食品造成的污染来自四方面:一是塑料中有毒物质游离出来并迁移到食品内部;二是塑料包装表面污染物,造成包装表面微尘杂质污染食品;三是塑料包装材料的缺损导致的食品污染;四是塑料包装材料回收或处理不当,再利用时引起食品的污染。其中塑料本身的安全性最为重要。二、食品塑料包装的安全性(一)塑料自身的安全性1.塑料树脂的安全性目前用于食品包装的大多数塑料树脂是无毒的,但是它们的单体分子却大多有毒性。有的甚至是明确的致癌物[4]。如PVC和PVDC,其单体有明显的致突变性;聚氯乙烯制品在50度以上就会缓慢析出对人体有害的氯化氢气体;塑料中的这些有害单体、低聚物残留与向食品迁移直接影响食品安全性,因此,塑料包装的使用须严格控制塑料单体的含量。2.塑料助剂的安全性塑料助剂通常都存在安全卫生问题,一种塑料是否能应用于食品包装,关键取决于是否选用无毒或低毒的助剂。3.复合塑料薄膜粘合剂的安全性目前复合薄膜食品包装袋通常采用聚氨酯型粘合剂,带来甲苯二异氰酸酯,在食品蒸煮时,会迁移至食品中并水解生成具有致癌性的TDA。不符合GB9683-1988《复合食品包装袋卫生标准》[5]。(二)塑料包装材料、容器的表面污染塑料包装材料和容器在生产、运输和储存以及用于食品加工等过程都有可能受到外界微生物或者微尘杂质的污染,因此,必须严格进行消毒[6]。不同的塑料包装容器应选择适宜的消毒方法。(三)塑料包装材料的缺损塑料包装材料,尤其是塑料薄膜等包装材料在制作中由于过失导致的小孔,或弯曲、折叠、变形所产生的破裂,以及不正确的封口等会导致包装渗透或密封性丧失,从而导致虫害及微生物污染包装内食品。目前塑料包装材料的发展趋势是朝着高性能、无毒无害、绿色环保、物美价廉、方便使用的方向发展。于此同时随着国家安全管理体系和安全评估体系的完善、塑料包装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损害必将能够降到更低程度。参考文献[1]、章建浩。食品包装学[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2]、王晓华,杨兴章。浅谈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的安全隐患及控制措施[J].轻工机械.2006,24(3)。[3]、王敏. 常用塑料包装材料优劣对比[J]. 中国包装, 2007,(02).[4]、董士华. 食品包装材料的种类及安全卫生性[J]。中国商检,1998,[3].[5]、颜亦斌. 食品包装与食品安全[J].包装与食品机械,2004,22(2).[6]、邓开发,陈新,包装的安全性和毒性机理研究[J].包装工程,2002,23(1).这个是我自己原先交的论文 希望对你有帮助!我就是本科的啊?是不是字数不够啊 你自己再修改一下吧 或者格式方面的。
预聚体的合成 将计量的MDI和磁力搅拌子加入到圆底烧瓶,并将其放入带有磁力搅拌器的温控水浴锅,控制在45℃搅拌融化.加入定量的PTMG45℃共溶10min,不空升温至80℃后预聚30min后形成了透明粘稠的预聚物。以乙二醇为扩链剂制备聚氨酯的合成 入计量的扩链剂乙二醇,继续恒温水浴搅拌20min后加入一滴甲醇,反应10min后将其倒出于玻璃板上,用玻璃棒涂成膜,静置20min后放入水中凝固冲洗,再放入干燥箱50℃烘干后得到透明的PU膜。本论文合成了以PTMG为软段乙二醇为硬段的Pu聚氨酯。
哈哈,科技文献检索与利用!结课作业
近年发表论文180多篇,部分论文如下: Chen, Wen-Wei Li, Xue-Liang Li*,Han-Qing Yu*, Carbon dioxide capture by minoalkyl imidazoliumbased ionic liquid: a computational investigation,Carbon dioxide capture by aminoalkylimidazolium-based ionic liquid: a computational investigation, Physical chemistry and chemical physics, 14, 4589-4596, Chen, Wen-Wei Li, Xue-Liang Li*, and Han-Qing Yu*, Improving Biogas Separation and Methane Storage with Multilayer Graphene Nanostructure via Layer Spacing Optimization and Lithium Doping: A Molecular Simulation Investigation. Environ. Sci. Technol., 46 (18), pp 10341–10348, Xue Liang*,CHEN Jie Jie et al , QuantumChemical Calculation of Hydroxyalkyl Ammonium Functionalized Ionic Liquids for Absorbing SO2. Acta Phys. -Chim. Sin., 26(5):1364-1372 ,, X. L. *; Wang, W. D.; Shi, C. W.; Wang, H.; Xing, Y., Structural and electrochem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LiFePO4/C prepared by a sol-gel route with long- and short-chain carbon sources. Journal of Solid State Electrochemistry 13, (6), 921-926,, X. L., C. L. Han, et al. Preparation and performance of straw based activated carbon forsupercapacitor in non-aqueous electrolytes. Microporous and Mesoporous Materials 131(1-3): , X. L., P. P. Li, et al. Controllable solvo-hydrothermal electrodeposition of lithium vanadateuniform carnation-like nanostructure and their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Journal of Solid StateElectrochemistry 14(7): , X. L. *; Liu, D. J.; Zhang, D. W.; Chen, X. Y.; Tian, X. L., One-step synthesis and electrochemical behavior of LiMnO2 and its composite from MnO2 in the presence of glucose. Journalof Physics and Chemistry of Solids 70, (6), 936-940. , X. L. *; Xing, Y.; Wang, H.; Wang, H. L.; Wang, W. D.; Chen, X. Y., Synthesis andcharacterization of uniform nanoparticles of gamma-Mo2N for supercapacitors. Transactions of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19, (3), 620-625, X. L. *; Chen C. L.; Chang P. P.; Yu S. M.; Wu W. S.; Wang X. K., Comparative studies of cobalt sorption and desorption on bentonite, alumina and silica: effect of pH and fulvic acid. Desalination 244, 283-292,, X. L. *, Y. Xing, et al,.. (2009).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uniform nanoparticles of gamma-Mo2N for supercapacitors.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19(3): 620-625,, X. Y. *; Ma, C.; Li, X. X.; Shi, C. W.; Li, X. L.; Lu, D. R., Novel Necklace-likeMAl2O4:Eu2+, Dy3+ (M = Sr, Ba, Ca) Phosphors via a CTAB-Assisted Solution-Phase Synthesis andPostannealing Approach.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C 113, (7), 2685-2689, M. *; Tang H. M.; Li Q. R.; Sun J.; Yang S. Z.; Li X. L., The synthesis of N–Zn, N–Cucomplexes involving 2-amino pyridine and ethylenediamine ligands and application to the Henryreaction. Journal of Chemical Sciences 121, (3), 1-6, mei *, Li, X. L.; , Synthesis and crystal structure of (o-Diaminobenzene)2 Zn(OAc)2,Russian Journal of Coordination Chemistry, 35(12)871–873, , X. Y.; Zhang, Z. J.; Shi, C. W.; Li, X. L., Controlled synthesis of hierarchically porousbeta-Ni(OH)2 microspheres and NiO nanoparticles with the optical property of NiO Letters 2008, 62, (3), , X. Y.; Zhang, Z. H.; Li, X. L.; Lee, S. W., Controlled hydrothermal synthesis of colloidalboehmite (gamma-AlOOH) nanorods and nanoflakes and their conversion into gamma-Al2O3 State Communications 2008, 145, (7-8), , X. L.; Tian, X. L.; Zhang, D. W.; Chen, X. Y.; Liu, D. J., Solvothermal synthesis andcharacterization of nitrogen-enriched carbon-encapsulated nickel nanospheres. Materials Science andEngineering B-Advanced Functional Solid-State Materials 2008, 151, (3), , X. L.; Chen, X. J.; Chen, X. Y.; Han, C. L.; Shi, C. W., Hydrothermal synthesis andcharacterization of VO2 (B) nanorods array. Journal of Crystal Growth 2007, 309, (1), , X. L.; Han, C. L., Directional role of weak magnetic field on the self-fabrication of ordered nickel chains. Journal of Crystal Growth 2007, 309, (1), , X. L.; Xiang, R. M.; Su, T.; Qian, Y. T., Synthesis and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ofnanostructured LiMn2O4 for lithium-ion batteries. Materials Letters 2007, 61, (17), , C. L.; Li, X. L.; Wang, X. K., Application of oxidized multi-wall carbon nanotubes for Th(IV) adsorption. Radiochimica Acta 2007, 95, (5), , C. L.; Li, X. L.; Zhao, D. L.; Tan, X. L.; Wang, X. K., Adsorption kinetic, thermodynamicand desorption studies of Th(IV) on oxidized multi-wall carbon nanotubes. Colloids and Surfaces a-Physicochemical and Engineering Aspects 2007, 302, (1-3), , X. Y.; Zhang, Z. J.; Qiu, Z. G.; Shi, C. W.; Li, X. L., Hydrothermal fabrication andcharacterization of polycrystalline linneite (Co3S4) nanotubes based on the Kirkendal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 2007, 308, (1), , X. L.; Duan, T. L.; Zhu, X. Y.; Qian, Y. T., Long-chain polymer-assisted hydrothermal routeto synthesize flowerlike ZnO nanostructures. Materials Letters 2006, 60, (28), , X. L.; Zhu, X. Y.; Duan, T. L.; Qian, Y. T.,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CuI nanorods using Cu(dmg)2 as precursor via water-in-oil (w/o) microemulsions. Solid State Communications 2006, 138, (10-11), , X. L.; Li, W. J.; Chen, X. Y.; Shi, C. W., Hydrothermal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orchid-like MnO2 nanostructures. Journal of Crystal Growth 2006, 297, (2), , X. L.; Zhang, X. X.; Li, Z. R.; Qian, Y. T.,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NiO nanoparticles by thermal decomposition of nickel dimethyl-glyoximate rods. Solid State Communications 2006, 137, (11), , Z. R.; Li, X. L.; Zhang, X. X.; Qian, Y. T., Hydrothermal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novel flower-like zinc-doped SnO2 nanocrystals. Journal of Crystal Growth 2006, 291, (1), , X. Y.; Zhang, Z. J.; Qiu, Z. G.; Shi, C. W.; Li, X. L., A facile biomolecule-assisted approach for fabricating alpha-Fe2O3 nanowires in solution. Solid State Communications 2006, 140, (6), , X. Y.; Li, X. X.; Jiang, Y.; Shi, C. W.; Li, X. L., Rational synthesis of alpha-MnO2 and gamma-Mn2O3 nanowires with the electrochem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alpha-MnO2 nanowires for supercapacitor. Solid State Communications 2005, 136, (2), , X. Y.; Zhang, X. F.; Shi, C. W.; Li, X. L.; Qian, Y. T., A simple biomolecule-assistedhydrothermal approach to antimony sulfide nanowires. Solid State Communications 2005, 134, (9), , X. L.; Lu, D. R.; Wang, H. L.; He, J. B.; Zhu, Y. G.; Shu, Z. H., Synchronization of the current oscillation of copper wire anode in phosphoric acid solution.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2003, 16, (6), .李学良*刘沛 肖正辉 刘庆海,正极材料LiMnPO4/C的离子热法制备及电化学性能 [J]. 硅酸盐学报, 40(5):758-761,201233.李学良*,王凯,肖正辉,刘庆海 明胶–凝胶法制备LiFePO4/C复合材料 [J]. 硅酸盐学报, 40(2):261-265,201234.李学良*,肖正辉,陈洁洁,铌在铁位掺杂对LiFePO4电子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J]. 硅酸盐学报, 39(7):42-45,201135.李学良*,陈洁洁,. Cr掺杂LiFePO4导电性能的第一原理研究[J]. 金属功能材料,45-49,2011,(1).36.李学良*,徐海龙,何金铧,罗梅, 醇胺作为亲水和封端双功能剂的聚氨酯阴极电泳乳液的制备与研究[J]. 涂料工业,10-14,2010,(11).37.李学良*,郭丽彬,. 纳米NiO作催化剂的扣式锂-氧电池的性能[J]. 电池,276-278,2010,(5).38.李学良,刘爱菊,. 多元酸催化炭气凝胶的常压制备及表征[J]. 精细化工,841-843,2010,(9).39.李学良,孙炜,. 水性聚氨酯的蓖麻油和环氧改性及其富锌涂层耐蚀性能研究[J]. 电镀与涂饰,50-54,2010,(5).40.李学良*,孙炜,. 蓖麻油改性的水性聚氨酯涂料的制备及其防蚀性能[J]. 广东化工,3-5,2010,(5).41.李学良、刘大军,汪华,汪在锋,王荣贵,层状LiMnO2正极材料的新型碳热还原法制备与性能表征, 金属功能材料, 16(6):50-54, .李学良*,席俊松,汪华,段体兰,.离子液体AHNR3与AOHNR3的SO2吸收解吸行为研究,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2卷(11)期:1723-1726, 2009年11月43.李学良*,王跃,翁德明,汪华,.铝箔腐蚀中咪唑衍生物离子液体的缓蚀作用研究,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32(8),1166-1169, 2009年8月44.李学良*,张向峰,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1/3Co1/3Mn1/3O2的制备及性能研究,金属功能材料,2011。45.李学良,韩昌隆. LabVIEW在热力学函数测定中的应用.仪器仪表与分析监测, 2006, (04) :17-18,2246.李学良,韩昌隆.虚拟仪器在电导测定中的应用.化学工业与工程技术, 2006, 27 (04) :59-6047.李学良,鲁道荣,王华林,等.线状铜电极在磷酸溶液中电流混沌振荡的同步行为.化学物理学报, 2003,16 (06) :472-47648.李学良,鲁道荣,何建波,等.恒电位下铜电极电流振荡的延时控制.物理化学学报, 2002, 18 (03) :218-22249.李学良,何建波,鲁道荣,等.化学自催化混沌反应模型中的耦合作用与混沌同步.化学物理学报, 2002,15 (02) :97-10250.李学良,鲁道荣,王华林,等.超电容器用电极材料氮化钼的改性研究(Ⅰ)——钒酸氨添加物对电极性能的影响.电化学, 2002, 8 (03) :337-342其它略:早期在《科学通报》、《金属学报》、《物理化学学报》、《化学学报》、《化学物理学报》、《应用化学》、《化学通报》、《生物数学学报》、《固体力学学报》、《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学报》等刊上发表过程控制、材料制备、腐蚀防护、超电容材料、电极过程动力学论文。出版著作:《物理化学实验》,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参编。
发了,你看看用不用得上
高分速求一篇检索报告(老师布置的作业,要求不能直接在网上搜索到的那种) 浏览次数:12次悬赏分:200 | 离问题结束还有 20 天 23 小时 | 提问者:90ui9 报告要求内容:1.检索课题:(课题、课题分析、检索词)2.检
1、全名为聚氨基甲酸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1937年由O.拜耳等制出此物。聚氨酯有聚酯型和聚醚型二大类。他们可制成聚氨酯塑料(以泡沫塑料为主)、聚氨酯纤维(中国称为氨纶)、聚氨酯橡胶及弹性体。 2、软质聚氨酯(PU)主要是具有热塑性的线性结构,它比PVC发泡材料有更好的稳定性、耐化学性、回弹性和力学性能,具有更小的压缩变型性。隔热、隔音、抗震、防毒性能良好。因此用作包装、隔音、过滤材料。硬质PU塑料质轻、隔音、绝热性能优越、耐化学药品,电性能好,易加工,吸水率低。它主要用于建筑、汽车、航空工业、保温隔热的结构材料。聚氨酯弹性体性能介于塑料和橡胶之间,耐油,耐磨,耐低温,耐老化,硬度高,有弹性。主要用于制鞋工业和医疗业。聚氨酯还可以制作粘合剂、涂料、合成革等。 3、聚氨酯出现于20世纪30年代,经过近八十年的技术发展,该种材料已经广泛应用于家居领域、建筑领域、日用品领域、交通领域、家电领域等。
基本无机化学工业/硅酸盐工业类1 硅酸盐通报 中国硅酸盐学会;中材人工晶体研究院 191032 硅酸盐学报优先出版 中国硅酸盐学会 444773 电镀与涂饰 广州市二轻工业科学技术研究所 99744 中国陶瓷 中国轻工业陶瓷研究所 97055 水泥 建筑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 79766 无机盐工业 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 148587 电镀与精饰 天津市电镀工程学会 85768 电镀与环保 上海市轻工业科技情报研究所 94629 陶瓷学报 景德镇陶瓷学院 465210 耐火材料 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 7879基本有机化学工业/纤维素质的化学加工工业类1 热固性树脂优先出版 独家授权 天津市合成材料工业研究所 79802 塑料 独家授权 北京市塑料研究所 111293 塑料科技 独家授权 大连塑料研究所有限公司;深圳市塑胶行业协会 104084 中国塑料 独家授权 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北京工商大学;轻工业塑料加工应用研究所 238035 林产化学与工业 中国林学会林产化学化工学会;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167416 工程塑料应用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五三研究所;中国工程塑料工业协会;中国兵工学会非金属专业委员会;兵器工业非金属材料专业情报网 170387 塑料工业 中蓝晨光化工研究院 185848 聚氨酯工业 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江苏省化工研究所有限公司 60889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中国石化集团扬子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石化集团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扬子石化分公司 843310 弹性体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石化分公司;全国合成橡胶信息总站 589811 合成纤维工业 合成纤维工业中国石化集团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巴陵石化分公司 772912 合成树脂及塑料 中国石化集团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北京燕山石化分公司;橡塑新型材料合成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720013 橡胶工业 北京橡胶工业研究设计院 10882其他化学工业类1 日用化学工业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 169702 新型炭材料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114393 燃料化学学报 中国化学会;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225334 涂料工业 中海油常州涂料化工研究院;中国化工学会涂料涂装专业委员会 178685 中国胶粘剂 上海市合成树脂研究所 121296 煤炭转化 太原理工大学;中科院煤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11800
不同产品发泡配方也是不一样的,而且天下也没免费午餐,建议你去大学图书馆下载点文献看看
异氰酸酯涉及的化学反应汇总及应用简述
反应原理
异氰酸酯基(-NCO)的高度不饱和的结构,决定了它有较高的反应活性。根据Baken等人的异氰酸酯基团的电子共振理论,可以得出由于-NCO的共振作用,使其电荷分布不均匀,产生了亲核中心和亲电中心。其电子共振结构表示如下:
氮碳氧原子的电负性顺序是O>N>C,所以氮原子和氧原子的电子云密度较大,表现为强的负电性,容易与亲电试剂进行反应。与此相反,由于两端强电负性原子的作用,使得碳原子的电子云密度降低,表现出较强的正电性,成为亲电中心。因此,二异氰酸酯非常容易和含有氢原子的化合物进行反应。
一、聚氨酯合成过程中涉及的基本化学反应
1、NCO和羟基的反应
NCO和羟基的反应是聚氨酯工业中最重要的反应之一,可以说是聚氨酯工业的基础。主要生成氨酯基,其反应主要发生在异氰酸酯与多元醇及其小分子醇之间的反应,是聚氨酯合成的主要反应,其反应如下所示:
2、NCO和水的反应
NCO和水的反应是聚氨酯泡沫的主要反应之一,其主要的应用是利用生成的二氧化碳来给聚氨酯制品发泡,也是聚氨酯工业中重要的反应,反应主要生成脲基。在普通聚氨酯产品合成过程中,须严格控制醇、胺、溶剂中的水份含量,其原因有水作为双官能反应物与异氰酸酯反应,生成脲基于聚氨酯中,它是一种单体,影响反应的继续进行;其次,水的相对分子质量较小,在反应体系中只要含有少量的水,将会消耗大量的NCO,影响配方的准确性,会对产品的性能产生不利的影响;还有就是异氰酸酯与水的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导致不需要发泡的产品发泡等不利影响。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即使在聚氨酯泡沫的生产合成过程中水分的含量也要严格控制,不然对泡孔的控制将不确定,同时与水反应会释放出大量的热量,可能会使制品出现烧焦等不良现象。其具体反应如下所示:
3、NCO和氨基的反应
NCO和氨基的反应也是聚氨酯合成工业主要化学反应之一,其主要的应用产品主要在CPU、水性聚氨酯、固化剂以及双组份聚氨酯等领域。具体应用实例将在今后的内容中以专题的形式进行分享交流。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NCO与氨基的反应中,需要严格控制反应温度,因为NCO和胺的反应较快,温度太高容易产生凝胶等不良影响。4、NCO和羧基的反应
NCO和羧基的反应是聚氨酯工业中应用较少的反应之一,主要过程是现生成稳定性较差的酸酐,然后分解成脲和二氧化碳。
聚氨酯材料是目前国际上性能最好的保温材料。
它做水箱保温保温效果比较好。
主链含—NHCOO—重复结构bai单元的一类聚合物 。英文缩写PU。由异氰酸酯(单体)与羟基化合物聚合而成。由于含强极性的氨基甲酸酯基,不溶于非极性基团,具有良好的耐油性、韧性、耐磨性、耐老化性和粘合性。用不同原料可制得适应较宽温度范围 (-50~150℃) 的材料 ,包括弹性体、热塑性树脂和热固性树脂。高温下不耐水解,亦不耐碱性介质。
冷藏车打冷打常温通常是0℃~-5℃。
看是储运什么物品,如:一般海鲜类的要求在速冻后-18度以下储运为合格,如果是新鲜蔬菜水果等就要在小于4度大于0度的范围,要求是不一样。 但是作为一辆冷藏车来说就要有很宽的调节范围以便用来储运不同的物品。 能够在-30到10度之间可调就可以适应不同的食品储运要求。
只有正确的使用和操作好冷藏车,才能够保证货物的完好运送和保存;
因为冷藏车是专门用于对温度敏感的产品所使用的,因而温度的保证是冷藏车的关键。如果使用或操作不当,都会导致货物不能在完好的状态下保存或运送。
扩展资料:
冷藏车是指用来维持冷冻或保鲜的货物温度的封闭式厢式运输车,冷藏车是装有制冷机组的制冷装置和聚氨酯隔热厢的冷藏专用运输汽车,冷藏车可以按生产厂家、底盘承载能力、车厢型式来分类。
冷藏车常用于运输冷冻食品(冷冻车),奶制品(奶品运输车)、蔬菜水果(鲜货运输车)、疫苗药品(疫苗运输车)等
聚氨酯polyurethanes聚氨酯材料是目前国际上性能最好的保温材料。主链含—NHCOO—重复结构单元的一类聚合物 。英文缩写PU。由异氰酸酯(单体)与羟基化合物聚合而成。由于含强极性的氨基甲酸酯基,不溶于非极性基团,具有良好的耐油性、韧性、耐磨性、耐老化性和粘合性。用不同原料可制得适应较宽温度范围 (-50~150℃) 的材料 ,包括弹性体、热塑性树脂和热固性树脂。高温下不耐水解,亦不耐碱性介质。常用的单体如甲苯二异氰酸酯、二异氰酸酯二苯甲烷等。多元醇分3类:简单多元醇(乙二醇、丙三醇等) ;含末端羟基的聚酯低聚物,用来制备聚酯型聚氨酯;含末端羟基的聚醚低聚物,用来制备聚醚型聚氨酯。聚合方法随材料性质而不同。合成弹性体时先制备低分子量二元醇,再与过量芳族异氰酸酯反应,生成异氰酸酯为端基的预聚物,再同丁二醇扩链,得到热塑弹性体;若用芳族二胺扩链并进一步交联,得到浇铸型弹性体。预聚物用肼或二元胺扩链,得到弹性纤维;异氰酸酯过量较多的预聚体与催化剂、发泡剂混合,可直接得到硬质泡沫塑料。如将单体、聚醚、水、催化剂等混合,一步反应即可得到软质泡沫塑料。单体与多元醇在溶液中反应,可得到涂料;胶粘剂则以多异氰酸酯单体和低分子量聚酯或聚醚在使用时混合并进行反应。聚氨酯弹性体用作滚筒、传送带、软管、汽车零件、鞋底、合成皮革、电线电缆和医用人工脏器等;软质泡沫体用于车辆、居室 、服装的衬垫 ,硬质泡沫体用作隔热 、吸音、包装、绝缘以及低发泡合成木材,涂料用于高级车辆、家具、木和金属防护,水池水坝和建筑防渗漏材料,以及织物涂层等。胶粘剂对金属、玻璃、陶瓷、皮革、纤维等都有良好的粘着力。此外聚氨酯还可制成乳液、磁性材料等。 一、 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是:家具业应用 1.沙发、2.床垫、3.粘合剂、4.涂料、5.油漆、6.座椅扶手 家用电器应用 1. 冰箱、冷柜、消毒柜、热水器等、2.电线电缆护套、3.电器绝缘漆、4.洗衣机电子器件与防水灌封胶 建筑业应用 1.建筑墙体保温、2.屋顶防水、3. 密封胶、4.粘合剂、5.内外墙涂料、6.地板漆、7.合成木材、8.防水堵漏剂、9.塑胶地板 交通行业应用 1.汽车内饰件:座椅,扶手,头枕,门内板,仪表盘,方向盘,减震垫;外饰件:保险杠,挡泥板、2.地毯衬里,油漆、3.保温绝缘部件、管路、4.密封垫圈、5.防滑链 制鞋、制革业应用 1.鞋底、2.粘合剂、3.皮革整饰剂、4.人造革、合成革涂层 体育行业的应用 塑胶运动场地(篮球、排球、羽毛球、网球),运动服装(舞蹈服、泳衣、);运动鞋、滑板车 二、各种聚氨酯材料的具体应用是: 1、PU软泡Flexible PU 垫材——如座椅、沙发、床垫、头枕等,聚氨酯软泡是一种非常理想的垫材材料,垫材也是软泡用量最大的应用领域; 吸音材料——开孔的聚氨酯软泡具有良好的吸声消震功能,可用作室内隔音材料; 织物复合材料——垫肩、文胸海绵、化妆绵;玩具 2、PU硬泡(Rigid PU) 冷冻冷藏设备——如冰箱、冰柜、冷库、冷藏车等,聚氨酯硬泡是冷冻冷藏设备的最理想的绝热材料; 工业设备保温——如储罐、集装箱、管道等; 建筑材料——在欧美发达国家,建筑用聚氨酯硬泡占硬泡总消耗量的70%左右,是冰箱、冰柜等硬泡用量的一倍以上;在中国,硬泡在建筑业的应用还不像西方发达国家那样普遍,所以发展的潜力非常大; 仿木材——高密度(密度300~700kg/m3)聚氨酯硬泡或玻璃纤维增强硬泡是一种结构型PU泡沫塑料,又称仿木材,具有强度高、韧性好、结皮致密坚韧、成型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等特点,强度可比天然木材高,密度可比天然木材低,可替代木材用作高档制品。 花卉行业——PU花盆、插花泥等 3、PU半硬泡(Semi-rigid PU) 吸能性泡沫体——吸能性泡沫体具有优异的减震、缓冲性能,良好的抗压缩负荷性能及变形复原性能,其最典型的应用是用于制备汽车保险杠; 自结皮泡沫体(Integral Skin Foam)——用于制备汽车方向盘、扶手等功能件和内部饰件。自结皮泡沫制品通常采用反应注射模塑成型(Reaction Injection Moulding,简称RIM)加工技术; 4、聚氨酯弹性体(PU Elastomers) 浇注型聚氨酯弹性体(简称CPU)——是聚氨酯弹性体中应用最广、产量最大的一种; 热塑型聚氨酯弹性体(简称TPU)——热塑型聚氨酯弹性体约占聚氨酯弹性体总量的25%左右; 混炼型聚氨酯弹性体(简称MPU)——占聚氨酯弹性体总量的10%左右。 微孔弹性体——聚氨酯微孔弹性体最典型的应用是用于制鞋。 在矿山等行业的应用——筛板、摇床等 在机械工业方面的应用——胶辊、胶带、密封件等; 在汽车工业方面的应用——轮胎、密封圈、保险杆、减震垫、管道、传动带、减震弹簧等; 在轻工业方面的应用——聚氨酯鞋底料、聚氨酯合成革、聚氨酯纤维; 在建筑工业方面的应用——保温材料、防水材料、铺装材料、灌封材料等。 5、聚氨酯鞋底料(Shoe Sole) 聚氨酯鞋底具有诸多优点:密度低,质地柔软,穿着舒适轻便;尺寸稳定性好,储存寿命长;优异的耐磨性能、耐挠曲性能;优异的减震、防滑性能;较好的耐温性能;良好的耐化学品性能等等。聚氨酯多用于制造高档皮鞋、运动鞋、旅游鞋等。 6、聚氨酯浆料 分为湿法和干法两大类,是一种高分子的溶液体系,外观透明或微浊,固体分含量大约(30-35)%,也就是说其中的(65-70)%是溶剂,简单的说1吨浆料中含有(650-700)公斤的溶剂,对于干法来说就是含有这么多的甲苯和丁酮,甲苯用量大些,因为甲苯的溶解性能较好,对于湿法来说就是含有650-700公斤的纯DMF,因此对于浆料来讲,像甲苯、DMF的价格的变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浆料的成本,原因很简单用量所占比重大。 聚氨酯浆料用作涂层制备聚氨酯合成革、人造革。聚氨酯合成革具有光泽柔和、自然,手感柔软,真皮感强的外观,具有与基材粘接性能优异、抗磨损、耐挠曲、抗老化、抗霉菌性好等优异的机械性能,同时还具备耐寒性好、透气、可洗涤、加工方便、价格优廉等优点,是天然皮革的最为理想的替代品,广泛应用于服装、制鞋、箱包、家具、体育等行业。凡是真皮应用的领域,它都可替代,而且还可应用于真皮无法应用的领域,真皮的行情很容易受动物(牛、羊、猪等)行情和疾病(如疯牛病)的影响。 干法聚氨酯浆料——在应用的过程中,靠加热蒸发将浆料中的溶剂蒸发掉,溶剂大都是用甲苯、丁酮,蒸发掉的溶剂无法回收,不仅污染环境,而且还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 湿法聚氨酯浆料——由于加工过程采用的是将DMF用水抽提(原因是DMF与水有无限的溶解性),比较环保,而且生产出的合成革具有良好的透湿、透气性能,手感柔软、丰满、轻盈,更富于天然皮革的风格和外观,因此发展速度极为惊人。 7、聚氨酯纤维(Spandex,简称氨纶) 氨纶的优异性能:突出的高回弹性,氨纶的高回弹性是目前所有弹性纤维都无法比拟的,它的断裂伸长率大于400%,最高可达800%,即使在300%拉伸形变时,回弹回复率仍在95%以上;优异的抗张强度、抗撕裂强度;耐候、耐紫外线照射能力强;耐化学品、耐洗涤;与染料的亲和性好。 氨纶莱卡已被广泛应用于纺织品中,是一种高附加值的新型纺织材料,其使用形式主要有四种:裸丝、包芯纱、包覆纱、合捻线。如丝袜、泳衣、舞蹈衣、纯棉包覆丝、服装等,在传统纺织品中,只需加入不到5%数量的氨纶,就可以使传统织物的档次大为提高,显示出柔软、舒适、美观、高雅的风格。 8、聚氨酯涂料(PU Coatings) 聚氨酯涂料的应用领域主要有:车辆涂装、船舶、木材、建筑物涂装、防腐涂装、飞机、塑料、橡胶、皮革的表面涂装等等。 水性聚氨酯涂料——以水为主要介质,具有低VOC含量、低或无环境污染、施工方便等特点,是溶剂型涂料的主要替代品之一。已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如:(1)木器漆及木地板漆;(2)纸张涂层;(3)建筑涂料;(4)皮革涂层;(5)织物涂层,等等。 9、聚氨酯胶粘剂(PU Adhesives) 聚氨酯胶粘剂中含有很强极性和化学活泼性的-NCO-(异氰酸根)、-NHCOO-(氨基甲酸酯基团),与含有活泼氢的基材,如泡沫、塑料、木材、皮革、织物、纸张、陶瓷等多孔材料,以及金属、玻璃、橡胶、塑料等表面光洁的材料都有优良的化学粘接力; 具备优异的抗剪切强度和抗冲击特性,适用于各种结构性粘合领域,并具备优异的柔韧特性; 聚氨酯胶粘粘剂具备优异的橡胶特性,能适应不同热膨胀系数基材的粘合,它在基材之间形成具有软-硬过渡层,不仅粘接力强,同时还具有优异的缓冲、减震功能; 聚氨酯胶粘剂的低温和超低温性能超过所有其他类型的胶粘剂; 水性聚氨酯胶粘剂——水性聚氨酯胶粘剂具有低VOC含量、低或无环境污染、不燃等特点,是聚氨酯胶粘剂的重点发展方向。 10、聚氨酯密封胶(PU Sealants) 密封胶是用来填充空隙(孔洞、接头、接缝等)的材料,兼备粘接和密封两大功能。聚氨酯密封胶与硅酮密封胶、聚硫密封胶构成了目前高档密封胶的三大品种。 聚氨酯密封胶广泛用于土木建筑、交通运输等行业: 在建筑方面的应用——门窗、玻璃等的填充密封; 在土木方面的应用——高速公路、桥梁、飞机跑道等的嵌缝密封; 在汽车方面的应用——车窗(主要是风挡玻璃)的装配密封。 聚氨酯密封胶具有诸多优良特性,包括:(1)性能可调范围宽、适应性强(2)耐磨性能好;(3)机械强度大;(4)粘接性能好;(5)弹性好,具有优良的复原性,可用于动态接缝;(6)低温柔性好;(7)耐候性好,使用寿命长达15~20年;(8)耐油性好;(9)耐生物老化;(10)价格适中。我们通常意义上所说的TDI、MDI、AA等产品应该是属于聚氨酯原料,而不能称为聚氨酯产品。聚氨酯原料主要包括:异氰酸酯、聚酯多元醇(由多元醇和多元酸反应生成,常用的多元酸有己二酸,常用多元醇有1,2丁二醇、乙二醇等)、聚醚多元醇(常用的有PPG、POP、PTMEG等)、溶剂(常用的有DMF、TOL、MEK等)、扩链剂(常用的有BDO),以及各种助剂。目前,世界聚氨酯总需求量为800多万吨,其中美国约270万吨,欧洲约250万吨,亚太地区约230万吨。目前全球聚氨酯泡沫塑料的需求年均增长率一直保持在7%左右,其中南亚地区的增长速度还高于此数。预计2005年,世界聚氨酯泡沫的总需求量将超过1000万吨,亚太地区聚氨酯工业将与欧美成三足鼎立之势,中国和日本在这一地区的产量和需求量最大。2001年我国聚氨酯产品的产量已达到100万吨左右。“九五”期间年均增长速度保持在10%以上,预计2005年消费量将达到140万吨。
聚氨酯的应用和开发进展分析 聚氨酯(PU)树脂是由异氰酸酯与多元醇反应制成的一种具有氨基甲酸酯链段重复结构单元的聚合物。PU制品分为泡沫制品和非泡沫制品两大类。泡沫制品有软质、硬质、半硬质泡沫;非泡沫制品包括涂料、胶粘剂、合成革、弹性体和弹性纤维(氨纶)等。聚氨酯材料性能优异,用途广泛,制品种类多,其中尤以聚氨酯泡沫塑料的用途最为广泛。 目前,世界聚氨酯每年的总需求量为700多万吨,其中美国约250万吨,欧洲约220万吨,亚太地区约200万吨。据聚氨酯工业联合会分析,北美(美国和加拿大)2000年聚氨酯需求量比上年增长%,美国为250万吨,加拿大为万吨,墨西哥为126万吨。其中,弹性聚氨酯泡沫占聚氨酯需求量40%,其余为:硬性聚氨醋泡沫占%,涂料占%,弹性体占4%。 目前全球聚氨酯泡沫塑料的需求年均增长率一直保持在7%左右。其中南亚地区的增长速度还高于此数。美国和欧洲聚氨酯泡沫塑料均以软泡为主,分别占60%和57%,硬泡则分别占40%和43%。预计2005年,世界聚氨酯泡沫的总需求量将超过1000万吨,亚太地区聚氨酯工业将与欧美成三足鼎立之势,中国和日本在这一地区的产量和需求量最大。美国的软泡聚氨醋应用以家具业为主,占40%;其次是运输业,占23%。美国硬泡聚氨酯在建筑业的应用占55%,制冷设备占%,工业绝热设备占%,包装和运输业分别占%和%。另外,聚异氰脲酸酯泡沫塑料具有较好的阻燃性能,在建筑业得到广泛应用。 近年来,随着氟里昂替代技术的发展,国际上聚氨酯泡沫塑料用的表面活性剂产品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由于在软泡聚氨酯发泡过程中,液态二氧化碳几乎瞬间就会转化成气体,因此要求表面活性剂具有很强的成核能力,否则很难制得泡孔结构优良的产品。德国金施密特公司(Gold-Schmidt)和美国威特科公司( Witco)的表面活性剂产品均适用于液态二氧化碳发泡制软泡聚氨酯产品。试验结果表明,以环戊烷/异成烷混合物(质量比为80:20)发泡生成的硬泡聚氨酯制品的性能较好。目前环戊烷类发泡剂在欧美己得到广泛应用。日本还开发了一项技术,可将环戊烷发泡的硬泡聚氨酯的绝热性能提高10%。另外,一般硬泡聚氨酯长期使用的温度最高为150℃,而Elastogran公司开发的一种聚异氰脲酸酯硬泡塑料,其短期使用温度可达500℃,国外宇航部门正在用其作宇宙飞船燃料贮罐绝热应用试验。美国霍尼韦尔(Honeywell)性能聚合物和化学品公司开发了用干硬泡聚氨酯塑料的第三代发泡剂HFC-245fa,可应用于聚氨酯绝热泡沫、喷涂泡沫等,具有不损耗大气层臭氧的优点。现已进行半商业化的大规模生产,并于去年11月提交美国环保局申请获得新化学物质认可,以便列入有毒物质控制法案(TSCA)目录。在美国吉斯玛的商业化装置于今年中期启动。 中国石化天津分公司研究院也开发和生产了用于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的泡沫稳定剂(匀泡剂),并计划投资2000万元建设1000吨/年的软泡匀泡剂。该产品是有机硅-聚氧化烯烃共聚物,是聚氨酯软泡的重要助剂。该软泡匀泡剂附加值较高,据称其原料成本约2万元/吨左右,加上其他成本,总生产成本不超过万元/吨,而目前进口聚氨酯软泡匀泡剂售价为5万元/吨。 近年来世界液晶聚氨酯研究比较活跃,主要集中于原料的选择、工艺路线的优化及物性改善等方面。液晶聚氨酯是由刚性致介基因和柔性间隔基团连接而成,是一种在溶体状态下有液晶性能的聚氨酯弹性体。该材料具有良好的机械、热稳定、高弹性、高延伸性能及良好的加工性能。液晶聚氨酯弹性体的合成采取一步或二步聚会的方法加工成型,工艺多样,挤出、注射模塑、涂覆均可。 丸红公司和合成革生产商KoatsuCloth公司联合工业化生产了水基聚氨酯树脂。据称该原料生产的合成革具有密度均匀、强度优异的性能,并能降低生产过程中的能耗。普通聚氨酯合成革为溶剂型,对人体和环境有潜在危害性,由其涂布于织物上制得合成革,需要一个聚合过程,能耗也大。两家公司开发的上述产品可应用于服装、鞋类、家庭用品、家具及汽车运输设备。上海翔雄科技公司也开发了一种水性聚氨酯树脂。该产品具有优越的不变黄性、耐水性,适合于各种纤维加工,各种水性树脂可与之以任意比例稀释而相容,可用干涂花、印花用装料,可添加于水性涂料,防止涂层的开裂,增加光泽及润滑感,用于真皮和PU革的光亮剂、防雨布、伞面的涂层等。 生产环境友好的产品是清洁生产大环境的组成内容。欧洲技术公司开发成功用于涂料和替代环氧聚氨酯的非异氰酸酯聚氨酯(NIPU)。它不是由有害的异氰酸酯前身物生产,使用异氰酸酯聚氨酯对环境有不利影响,而NIPU中不含有害物质。NIPU比常规聚氨酯还有更好的机械性能和耐化学性能。NIPU由交联的环化碳酸酯和胺低聚物生产。第一套50吨/年装置已于2001年在以色列兴建。 目前,汽车和家电产品的废泡沫塑料回收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国外汽车生产商己提出,2002年前使用30%的回收废泡沫塑料。 美国Argonne国家实验室及其合作者已开发成功一项低成本回收技术,并建成一套试验装置。其生产过程是先除去汽车垃圾中的金属杂质,然后将废泡沫塑料进行清洗、粉碎、干燥,最后用粘合剂将这些废泡沫塑料粘在一起,即可用于生产地毯衬垫及其他垫材。据估算,建一套年生产能力为1000吨的工厂,需投资70万美元,全部投资估计可在两年内收回。 东芝公司开发了冰箱隔热材料聚氨酯泡沫塑料的连续化学回收法(化学分解法)。使用具有压缩、加热及混合三种功能的挤出机,以乙二醇胺为分解剂,将粒碎成smm大小的废旧聚氨酯树脂分解成一部分具有氨基甲酸酯键的低聚物和多元醇为主体的低聚物。将这种分解物与新鲜多元醇和异氰酸酯混合(分解物约占20%),可生产性能良好的再生聚氨酯泡沫塑料。用这种完全回收工艺可连续进行生产,不产生废物,该技术已向实用化发展。其设备使用籍助螺杆的旋转连续地进行压缩、混合及加热的挤出机,注入二乙醇胺连续分解废旧聚氨酯,可高速地得到分解物。聚氨酯树脂的混合比例在80%以上时,间歇法处理需要45分钟,而连续法仅用3分钟便可分解。分解物具有透明性,粘度也比间歇法低很多。据分析,分解物中有68%为含氨基甲酸酯基因的低聚物,另有28%为聚醚多元醇为主体的低聚物。有关聚氨酯树脂的再生,采用在低聚物分解物中加入纯的多元醇和异氰酸酯成分,高速搅拌制得聚氨酯树脂。当混合比例低于20%时,便成为强度比纯材料高的发泡体。这种再生工艺的特征是,除可高速连续处理外,因分解到进入聚合物内,不产生副产物,也不需要分解物的分离和精制。《中国化工报》
五大好处:1.新型与特殊的聚亚氨酯合成材料、抗拉强度极高。 2.增加了30%聚亚安酯含量,延长了使用寿命。 3.钢制底板与聚亚安酯间的高强度粘结。 4.倒圆角的高强度履带板螺栓提供长久的连接。5.细牙螺纹确保了可靠的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