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好锅
本科生在正式期刊上发表文章虽不是什么稀罕事,但也不是普遍的事情。一则是因为受本科生的能力限制,做具有原创性的工作本身就是很困难的;另一个也是因为本科生对发表文章也是持着近而远之的心态,绝大部分学生还没有觉悟到发表一篇文章的对他自身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发表文章是某个研究工作的一个阶段性的成果。在大学本科的学习阶段,学校是不会要求本科生发表期刊文章,最多也只是要求写个毕业论文。这一阶段的毕业论文其实更接近于实验报告。老师定好题目,学生做做模拟或者实验,测测数据,处理一下,放几个图表,就算完成了。这样的毕业论文几乎不包括前期的查阅文献和原理解释,所以很多带本科生的老师都觉得这样的论文就是鸡肋。而即使在这么宽松的要求下,还是有不少学生临时抱佛脚,随便敷衍,交上来的论文能保证语言表达就不错了。但是我们还是得提提在正式期刊上发表文章,当然,肯定不是以发表为目的的追名逐利。现在大学本科的学习一般局限于单向接收知识或是在大学内部进行交流,双向的和横向的跨校跨地域交流机会很少,大学学科教育与实际科学研究脱节。很多学生上理论课时云里雾里,临到要考试时就通宵突击,考完之后又忘得差不多了。这是因为理论课上学到的东西对学生来说无法跟实际应用相联系,学生都搞不清楚自己学的是什么,有什么用处,以及该怎么用。如果本科生能较早树立科研的观点,有发表正式论文的想法是很有好处的。首先,想要发表一篇论文,就得做文献调查,这一过程既可以培养快速提取信息的能力,也可以帮助了解所在专业的过去及未来发展方向,这样可以站在更高的角度上去回顾课程材料以及了解别人的思维方式。其次,参与科研的过程需要不断与导师或者其他合作者互动,这样可以总结到不少团队合作的经验。即使以后不从事科研工作,有了这个经验找工作面试也会大大加分的。同时,在本科阶段能够有机会开展一个项目是非常有价值的。既可以将理论课上学到的东西学以致用,也可以有机会让自己更多思考以后的职业方向。如果确实发现自己对做科研很有兴趣的话,以后读研读博的动力就非常足了;反之,早点确定自己不喜欢搞科研也是很有用的。与其浑浑噩噩读研读博,还不如把节约下来的时间好好地积累工作经验呢。最后撰写论文、投稿接受审稿意见再修改的过程也很能锻炼自己的逻辑能力。即使最终文章被拒,谁说一个人早受点挫折不是个好事呢。有鉴于此,许多著名学府和出版商创建大学论文期刊,以缓解大学学科教育和硕博教育之间的矛盾。还有个附带的好处是,不少学校的大学论文期刊都交由学生在经营,顺带还可以培养一些出版方面的人才。所以,鼓励本科生参与科研,发表文章是个很有益处的事情。只是别把事情做得过了,把好事变成负担就不好了。
stella1135
ei会议论文的投稿方法是:E-mail投稿、esaychair投稿。
1、E-mail投稿
直接进会务组官网的“paper submition”栏目,里面就有投稿E-mail。直接将文章发过去即可,一般系统会自动回复稿件已经收到的语句。
2、esaychair投稿
还是进会务组官网的“paper submition”栏目,找到投稿的地址,进入后会跳转让你注册该会议的esaychair,注册后登陆esaychair,按照上面的流程填写相关信息,最后上传稿件点击提交即可。
投稿注意事项
会议论文录用后,可以选择参加会议或者不参加会议,但是学术会议必须召开,而期刊论文录用后只需等着出版即可,会议论文一般审稿周期都比较短2周左右,快的1周,甚至水平一般的会议几天就可以录用。
会议论文在会议上宣读后,有些会议会出版论文集或者专刊,有些则不会,作者需要先了解清楚具体的要求,再了解清楚会议的发表事项,来确定会议的选择。
写中文稿件 (约 4000字)——翻译成英文——查看会务组官网——寻找 “paper Submition”栏目——注册 esaychair账号——登陆 esay
这要看你的论文是哪个方面的,EI其实是一个数据库,类似中国知网。你想发表EI期刊,那你就要看你的论文是哪方面的,然后根据你论文的专业来找合适的期刊,然后投稿给杂
大学生投稿中文核心期刊一般难度较大。一方面在于自己的理论水平,同时,还需要付一定不菲的版面费。
EI (工程索引)是全球范围内的一个数据库,主要收录工程技术领域的重要文献,包括期刊以及会议文献,另外也收录一些科技报告、专著等。EI收录包括三种类型:被EI核
先是你先好文章,每个期刊都是不一样的。然后就是选择自己合适的期刊投稿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