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凉菇凉
近日,国际排名第一的顶级心血管期刊《欧洲心脏杂志》(Eur Heart J, IF=23.425)刊登来自中国南昌大学胡春松大夫、美国波士顿公司Tengzi Tkebuchava博士和我国著名心脏病学专家、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胡大一教授为共同作者的关于急性心肌梗死管理新方案的文章。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心脏事件。全球每年有成千上万死于AMI患者。随着我国胸痛中心和急诊绿色通道的建立和快速发展,明显缩短了抢救时间,大大提高了AMI急诊救治成功率。近年,我国大陆地区总PCI和直接PCI病例数均显著增加(图示)。一般来说,心脏冠脉血管“无斑(块)痉(挛)不狭窄;无血栓不梗死”。按新的“5P”医学模式,选择个体化双重抗血小板治疗(DAPT)、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 (ARB)、ß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 (CCB)、他汀类药物调脂及稳定或消除斑块、溶栓治疗、冠脉搭桥术 (CABG)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PCI) 治疗等一系列措施,可以明显改善AMI患者短期、中期和长期存活。然而,我国冠心病防治“拐点”至今仍未到来。一方面,与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以及不良生活方式相关危险因素(例如:长期熬夜、焦虑或抑郁、缺乏运动或久坐、肥胖或超重、吸烟和饮酒)未能有效控制有关;另一方面,尚缺乏行之有效、可供推广普及的防治方案。为此,南昌大学在职博士胡春松大夫建立了新颖的急性心梗管理标准化综合性方案:iRT-ABCDEF。该方案技术要点和优点包括:长期随访(Follow-up),可以增加药物治疗依从性;全面或针对性检查(Examination),可以早发现早预防;基础疾病和相关危险因素(Disease and Risk factors)控制,可以减少AMI新发和再发;改变(Change)不良生活方式,可以提高药物疗效,有利于心脏康复,预防栓塞及AMI再发;以及生物风险(Biohazard)控制和其它对抗性(Additional antagonistic)治疗,并作为临床实践中一项常规合理和可逆的正确治疗(iRT)措施。冠心病患者如果遵从包含五大健康要素--“环境-睡眠-情绪-运动-饮食”干预[E(e)SEEDi],即[神奇“药丸”]保健以及接受科学的管理与自我管理,iRT-ABCDEF类似一部简明指南,将大大改善AMI转归、预后和预防,值得在全球推广普及。作者简介胡春松,男,中共党员,国家公派赴美留学回国人员,南昌大学在职博士,医生,诗人,是江西省作家协会会员。有《博客中国》个人专栏,入驻中国诗歌网;是“春韵”(2013年)、“岭峰体”(2011年)、“五美”标准诗歌(2013年初)的命名者、提出者和建立者;著有医学专业著作以及诗集《青春诗语》(江西高校出版社,2011),诗集《江西情•中国梦》、《地震N章》及《佳节诗语》均待出版;另有“青春三部曲”之《青春论语》(网络版)和《青春私语》(写作中);诗观:诗歌如药(2011年)、诗歌如中药(2017年);参加2016年“诗词中国”大赛,初选“种子作品”43首,作品发表于《人民网》(2013年)、《诗歌赣军》(2016、2017年)和入选《2016江西诗歌年选》;是建立中国“国家诗疗协会”倡导者,科学网博客访问量已逾245万次。中国生物技术网诚邀生物领域科学家在我们的平台上,发表和介绍国内外原创的科研成果。
魅力人生
近日,日本经济产业省建议推行「闪亮星期一」,让上班族可以在周日过后的星期一,再放半日假,中午吃完饭后再上班,以避免过劳死的问题。而在台湾,据统计指出平晕每4.8天就有1人过劳;每12天就有1人过劳死,到底工时过长会增加何种疾病的风险?
《美国流行病学杂志》指出超时工作容易增加罹患心脏病的风险
《美国流行病学杂志》刊登芬兰职业健康研究所的Marianna Virtanen博士及其研究团队进行的分析研究,他们收集了从1958年起美国、英国、日本、瑞典、芬兰等国家的共22000笔,有关于超时工作对人体造成何种影响的12项研究。
例如:超时工作会增加心理压力、体内的皮质醇分泌,而缺乏运动及三餐不正常也是引起疾病的原因之一,最后的结果指出超过8小时的工作者,罹患心脏病的风险将增加40~80%。
《刺胳针》则指出工作时间过长 会明显提升中风的发病率
世界顶级期刊《刺胳针》则发表了,由全球44位作者共同对PubMed 和Embase等资料库所进行的分析研究,他们分析了从这两大生物资讯库一成立到2014年8月,在美国、欧洲和澳大利亚共528908个样本,有关超时工作对于人体影响的25项相关研究。而且,为了研究的准确性,在分析过程中,研究团队已经将性别、年龄、社会经济因素考虑在内了
研究结果指出,和一周工作40小时相较之下,每周工作41-48小时会使中风风险提高10%,每周工作49-54小时会使中风风险提高27%,每周工作55小时以上会使中风的风险提高33%,简言之就是工作时间越长中风机率就越高。
研究计画主持人伦敦大学流行病学和公共健康学院的Mika Kivimäki教授表示:「长时间工作会显著提升中风和冠心病的风险。因为超时工作将会影响睡眠、饮食习惯,使人变得不健康,并且会造成负面情绪及压力提升心脏病及中风的机率。此外,最重要的是超时工作将会影响家庭团聚的时间,让人无法纾压和身心平衡」。
《心理学报》《心理科学》《心理科学进展》《心理发展与教育》这些期刊都很不错
1、《教育前沿》,是湖南师范大学主办,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分会协办的教育类期刊,记得是分理论版和综合版。审稿周期相对较短,《现代教育科学》;2、“小学教师”和“
基本上有三类期刊,一类像你说的这种,审稿周期长,成功率低;二类比如本科学报还有专科学报类的,这种可以找中介(推荐)也可以自己投,中介帮你投审稿周期较快,一般一周
核心期刊哪有容易发的啊,除非你是行业大拿,想快速发表论文可以找我
近日,国际排名第一的顶级心血管期刊《欧洲心脏杂志》(Eur Heart J, IF=23.425)刊登来自中国南昌大学胡春松大夫、美国波士顿公司Tengzi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