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57

小马楠仔
首页 > 论文发表 > 期刊投稿每天草稿箱就变多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风荷丽景

已采纳

首先,投稿的话,你必须找个靠谱的编辑或者书社来投稿,否则,你会遇到许多麻烦,要看准眼光,不要被利益所迷惑

170 评论

catmouse1972

昨天,我发了《中文论文翻译成英文论文再投英文论文算不算一稿多投?》这篇文章。 结果引起了很多讨论。 有一个朋友给我发了一个作者撤稿的案例。 这个作者先给英文期刊投稿,结果英文期刊一直没有发表,等了很久没有回音,就再投了国内的期刊。 结果国内的期刊很快发表了。 但是,戏剧的是过了三个月,那个之前投稿的英文期刊也发表了。(这里面可能有很多原因,但是确实是有这种情况的存在的。) 显然英文期刊的分量更重一些。 所以这个作者就跟中文期刊说撤稿。但是这篇论文已经上了知网,所以在知网上还专门发了一个撤稿声明。 朋友发给我这个案例,其实是想告诉我,我总说一稿多投没有关系,其实是有关系的。 我在之前的《论文投稿发表全攻略》一书里,也曾经写到过这个问题。 所以,这个案例告诉我们, 即使因为各种客观原因造成了一稿多发,也是可以自己去撤稿的。 所以,假如真的你的论文过了某期刊的审稿期,该期刊的编辑也明确说明对你的稿件感兴趣,那你可以跟其他后面投的期刊说撤稿。 所以,撤稿后,这些都不算学术不端。 比如梁莹教授的那些404论文的事情被爆出来后,现在都让很多人都心有余悸。 这就涉及到我之前说的那个真正的问题,人心的可怕,舆论的可怕。 我问那个朋友,你的这个朋友为什么自己去撤稿? 他说,他还没有评上教授,怕以后职称晋升时被同事举报学术不端。因为他发的那个中文期刊算是一个权威期刊,一般人很难发表的。 对了,这就是关键所在。 我记得在写梁莹教授的那个文章里,第一句就是 “她得到了她那个年龄的学者能得到的所有的“帽子”。” 这是有多么的引人记恨和嫉妒。所以,哪怕自己撤稿,也会引来诸多非议。 我觉得, 一稿多投只能算一个动作, 这个动作的动机就跟我们找工作需要投简历一样。多投几家,才有机会。 而一稿多发才是会造成学术不端。而如果真的因为客观原因造成了一稿多发,犯了错误自己去补救,那也是可以原谅的。 归根结底还是我们国内的学术期刊的体制机制不完善。 到处 都是信息黑洞。 投稿了不知道编辑部有没有收到。 收到了不知道以后的审稿流程有多长。 进入审稿流程了不知道会不会突然发不出来,每天担惊受怕。 等到同行评议时,已经过了三个月。 最后通过同行评议了,还可能被主编毙掉。 都人工智能时代了,5G时代了,我们的期刊审稿、论文发表的效率还停留在原始社会。 唉!!!!! 只能一声叹息。 也不要怪我们着急。 国外虽然也慢,但是整个过程是透明的,不会让你处于信息黑洞中。 还有,我们国内整个的学术生态就是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 人多刊少,要求高。竞争太残酷,太激烈 。 所以,各种怪现象就会层出不穷,各种中介就会非法牟利。 最后,欢迎给我主编的新刊《传播与教育评论》投稿。 绝不会让你掉进信息黑洞,借京东的一句话就是:我们要让论文发表变得多快好爽。 投稿主题:传播、教育、教学相关即可,各学科的教学教改论文都可以投。 投稿邮箱: 如果你对论文投稿还有任何困惑,也欢迎来信告诉我,我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也会在这个专栏里持续给的大家提供好的内容。

320 评论

人参娃娃小辫子

论文投稿期刊审核流程通常会有三审:初审-复审-终审。

初审、收到文章后一般会有征稿/执行编辑(managing editor)对论文进行格式与材料等初审。初审主要简单审核稿件是否符合本刊要求,审核作者资历和单位信息,然后看作者的信息是否完整,文章格式是否符合要求。

复审、初审通过后会发给主编,主编看过后会进行评估,如果认为文章达到本社的基本要求就再把稿子递给领域相近的编委。编委会根据论文主题来邀请审稿人(同行评审),一般审稿人国内就2-3人左右,SCI期刊也就最多5人左右(质量越高的刊,审稿人越多且专业权威)。

审稿专家返回审稿意见后,编委会给主编作出建议(主编一个人是看不完所有文章的,所以一般都会采纳编委的意见)。总体来说,越好的期刊审稿人数越多,也越容易被拒稿。

审稿速度缓慢可能有种种因素:期刊编辑指导不够清晰;同行评审速度慢;来稿量增多;每篇论文的数据量增加等等。复审时,如果遇到社内有提出审稿意见,会将稿件退给作者修改,修改达到要求后进行录取,修改达不到要求就做退稿处理了。

终审、一般到了这一步,没有什么大问题的话基本不会退稿的。总编对标题、版式、内容审核后提出修改意见或批清,投稿者就按照杂志社的要求最后改改就好了。要求一般是将文章内的图片,表格等源文件发送给编辑,便于排版等等。

96 评论

Meow儿儿

你好,我觉得学术期刊的投稿要按步骤来。

首先,你要研读各大你专业领域内的权威学术期刊,了解他们的期刊定位,面向群众,或者可能的话,可以找到一位从事这方面的编辑询问。

假设你已经完成研究,有了结果,只剩投稿:1.写好文章草稿2.根据特定期刊调整格式(通常你的文章草稿也会受限于你的目标期刊和文章类型)3.申请特定期刊的账号,然后就按照在线投稿一步一步填4.需要的材料还包括一篇cover letter,大致介绍你的研究和文章,这个是给editor看的5. 确定你的文章作者,重要的包括一作和通讯作者6. 确定你想要包括的reviewer以及你想排除的reviewer,通常这个部分跟你的竞争关系确定7. 然后submit,等回复8. 短则数周,长则数月之后,editor会给反馈: A, editor 直接拒掉,不给reviewer看;B,给reviewer 看后,reviewer觉得不好,拒掉;C,reviewer们看了之后分歧很大,需要修改,那么改了再投;D, reviewer们一致认为好接收;9. 如果你被拒,换期刊再投,回到2。

你应该在保证自己研究成果公允的结果下,按照编辑给予的意见进行充分的修改,同时可以多听听前辈的意见,问问投过稿的师兄师姐,多学习一些小技巧。

这些流程都没那么重要,最重要的还是你的论文的内容的质量。祝各位顺利过稿。

356 评论

大大大小精灵

平时工作比较忙,很久没更新啦,我一直在从事相关行业,大家有想问的都可以留言或私信,我看到都会回复的。大家发表论文一般都是有用处的,比如评优评奖、项目结题、保研加分、评职称等,而学校、单位也会在评审的时候看你投稿的期刊是否符合要求,因此,投稿前,大家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确保所发的论文是有用的。 那么,一般学校、单位对于投稿的期刊都有哪些要求呢? 1.普刊or核心期刊 单位要求必须在核心期刊甚至SCI上发表至少一篇论文,这类要求在硕士、博士毕业以及教师评职称时比较常见。 但是核心期刊发表周期长,从投稿到出刊,整个流程下来,一年很正常,对论文质量要求也很严格,过稿率很低。如果你有时间,可以自己投,花不了多少钱,足够优秀的你,说不定就过了呢?如果走渠道,虽然周期也不会太短,但是能保你过,只是动辄几万的费用不是谁都能承受的。 2.省级or国家级 真正意义上来说,期刊是没有省级和国家级之分的,之所以存在这种叫法,只是因为期刊主管主办单位有省级和国家级之分,这样划分也是为了便于管理,与期刊质量没有任何必然的联系,但如果作者的单位偏认为国家级期刊优于省级期刊,那么在投稿的时候也还是要注意的,毕竟,作者知道的事实是一回事,单位评审人员的想法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3.出刊周期 出刊周期按频率从低到高,分为:周刊、旬刊、半月刊、月刊、双月刊、季刊、年刊等,这个应该不难理解吧,周刊就是一周出刊一次,旬刊就是10天出刊一次…… 有学校对于出刊周期也是有要求的,周刊、旬刊、半月刊都不行,必须要月刊以上,也就是出刊周期至少是一个月,否则期刊会被判定为不合格,所发的论文自然也就没用了。 4.有无影响因子 这里说的影响因子,仅指知网上的影响因子,如下图所示:普刊里一般会分为有影响因子的期刊和无影响因子期刊,一般认为,有影响因子的优于无影响因子的,而影响因子高的自然优于低的,而有些单位要求作者所发期刊必须是有影响因子的,或者影响因子必须要达到某个数值。篇幅有限,未完待续,下一篇接着讲。

303 评论

相关问答

  • SSCI期刊目录每年都变投稿

    peer j computer science 投稿难度还是相当高的,期刊接受率的定义是所有文章提交给皮尔杰计算机科学被接受出版。基于期刊接受率反馈系统数据库,

    qsfenglingbb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投稿期刊每次都是周五变更

    你好,大部分期刊的投稿状态如下,供参考,时间就要看各个期刊了,不同的期刊千差万别。1.SubmittedtoJournal刚提交的状态2.Manuscriptr

    烧掉额回忆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期刊投稿每天草稿箱就变多

    首先,投稿的话,你必须找个靠谱的编辑或者书社来投稿,否则,你会遇到许多麻烦,要看准眼光,不要被利益所迷惑

    小马楠仔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ACS期刊每天多少投稿

    acsnano投稿一周,还是在副主编可以登录ACSNano的投稿系统(ACSParagonPlus)以查看你的稿件状态。具体步骤如下:1、登录ACSParago

    大力宇哥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期刊投稿邮箱变星号

    是一种脚标,跟星号什么的一个意思,可能是共同贡献,可能是共同单位,看脚标里面写的是什么就好了。 粗略看了下回答,好像大家对共一有什么误解,觉得都是为了混毕业挂名

    小小的I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