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9

  • 浏览数

    130

AAA平淡的一生
首页 > 论文发表 > 冠状病毒新论文发表时间

9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习习谷风

已采纳

3起疫情感染来源均为京外,病毒属于奥密克戎变异株不同分支,为三条独立传播链。他指出,北京化工大学昌平校区聚集性疫情和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聚集性疫情平稳,处于收尾阶段,中国传媒大学聚集性疫情总体可控。

356 评论

自high患者

我们大家可以消灭新冠病毒,而且新冠病毒也不会威胁到我们的身体,所以是很有帮助的。

240 评论

smilejune521

早在海鲜市场爆发前一个月,已经在其他位置有了病列。说明海鲜市场不是最先有病人的,所以它不是第一地点。

127 评论

嗜吃福將

新冠状病毒源头可能在海鲜市场的主要依据是首先发病的人都出现在这个海鲜市场,然后专家们对这个市场内进行了统一的排查,发现在其中一个贩卖野味的店铺里找到了这新冠状病毒。

125 评论

旅游新四力

受到中国团队的启发,科学家们在南非的一种蝙蝠粪便中检测到一种与人感染的 MERS 病毒高度同源的冠状病毒,线索又一次指向了蝙蝠。这次武汉的新型冠状病毒,传播的源头被认为是海鲜市场里的野生动物,可能这些所谓的野味就是个「二传手」,基因线索还是指向蝙蝠。还是未知

140 评论

我是娜弟

这样的话就可以达到很好的抗疫效果,而且也可以通过这个弱点研发出来更多的疫苗或者是特效药。

356 评论

守望的夜

(图:美联社)

2020年的春节,是令人难忘的。一场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疫情,让很多人都焦虑起来。这场突然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如何发生和传播的?死亡率和传播速度有多高?如何降低被感染的可能性?

Part1.感染

首先我们要知道,病毒是如何感染患者的。

病毒要进入细胞,细胞上就必须要有它对应的受体(Receptor)。比如艾滋病病毒HIV的常见受体是CD4蛋白,通常在血液里免疫细胞的表面,所以HIV可以通过血液传播,而不用担心空气传播。

而这次新型冠状病毒的受体和SARS一样,都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受体(ACE2R)。这意味着病毒要感染人类,首先得接触到有这种受体的细胞,完成受体结合。这个受体主要分布在呼吸道和小肠,但口鼻腔的黏膜也有,只是分布相对较少。

黏膜的意义在于分泌黏液,保持湿润。我们的嘴唇、眼皮、鼻腔和口腔里都有大量的黏膜细胞。理论上来说,当病毒以某种方式接触到你的口腔黏膜,与受体结合,感染就开始了。

为了让你理解接下来发生了什么,我们做了一个简化后的大致流程:

1.首先冠状病毒的包膜会和细胞膜融合,释放病毒遗传物质一段RNA单链。这种RNA可以直接作为信使RNA,过细胞里的核糖体,合成RNA复制酶。

2.RNA复制酶会根据病毒RNA生成RNA负链,这条负链会继续和复制酶生成更多病毒的RNA片段和RNA正链,这些不同RNA片段又会和核糖体生成更多不同的病毒蛋白质结构。

3.最后,蛋白外壳和RNA会组合生成新的冠状病毒颗粒,通过高尔基体分泌至细胞外,感染新的细胞。每个被感染的细胞会产生成千上万个新病毒颗粒,蔓延到气管、支气管,最终到达肺泡,引发肺炎。

感染完成后,传播也不是难事。你三对唾液腺分泌的唾液会混合著来自咽喉等部位的呼吸道分泌物,让包裹着病毒的唾液随着你的喷嚏和咳嗽传播到空气中,接触其他人的呼吸道和黏膜。飞沫传播,黏膜感染,这就是冠状病毒为什么这么容易传播的原因。

2019年12月8日,一位来自华南海鲜市场病人因为持续7天的发热、咳嗽和呼吸困难入院。5天后,他没有去过海鲜市场妻子也因为不明原因肺炎入院。

2020年1月1日,华南海鲜市场关闭。1月2日,41名新型肺炎患者被确诊。此时喜迎春节的市民们还不知道,一场可能感染上万人的瘟疫已经开始了。

Part2.传播

在这篇1月24日发表于《柳叶刀》的论文中,我们可以了解最早被确诊的41名患者的具体情况。

截至1月22日,41人中有28人出院,6人死亡。发烧和咳嗽是最常见的症状,从起病到呼吸困难,平均8天。在肺炎初期,人传人的信号就已经很明显了,这41人中有14人都没有去过华南海鲜市场。

1月24日的另一篇论文研究了一个12月29前往在武汉旅行的深圳家庭。

最早出现症状的男士在到达武汉后的第4天开始发烧腹泻,之后3天,他的老婆岳父岳母和也都开始发烧咳嗽。1月5日,全家返回深圳,4天后,没有去过武汉的母亲开始全身乏力。最终,这个7口之家里,6人确诊新冠肺炎,包括他没有明显症状的儿子。

在密切接触的家庭成员里传播冠状病毒并不难:

1.首先是喷嚏,你会喷出10000个以上的飞沫,最远传到8米之外。

2.然后是咳嗽,1000~2000粒飞沫,最远6米。

3.最后,即使是平静的说话每分钟也会产生大概500粒飞沫。

这是你打出喷嚏后0.34秒的样子。绿色的是那些100微米以上的大飞沫运动轨迹,因为足够重,它们会在10秒内落在地上。而红色的则是小飞沫们形成的雾云。它们会在空气中迅速蒸发变小,成为干燥的飞沫核。上皮细胞蛋白质会包裹着冠状病毒,在空气中漂荡,接触其他人的黏膜。

1月30的这篇论文进一步分析了武汉前425例确诊患者的数据。

这张表中,横坐标是从感染至发病的时间,纵坐标是相对概率。可以看到大部分感染者7天内就会发病,病毒的平均潜伏期是5.2天。现在我们知道,在2020年1月11日之前确诊的295人里,只有45人去过华南海鲜市场,此外还有7名医护人员。但在十天之后,人们才意识到要戴口罩了。

推荐阅读:请保持1公尺以上距离!20个安全出行的建议一定要提前看

Part3.口罩

从2020年1月20日开始,口罩就成为了稀缺资源。

看起来戴口罩当然是个好办法,口罩的多层结构可以有效的阻隔大颗粒,而那些奈米级的微粒又会因为静电效应被吸附在内部纤维上。

所以,如果我们把颗粒的直径作为横坐标,过滤效率作为纵坐标,这些口罩的过滤效果实际上是一条U型曲线。可以看到,最难过滤的其实是直径0.3微米左右的颗粒。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口罩把0.3微米的氯化钠过滤能力作为测试指标,能在测试中过滤95%以上的就是N95。

N95的过滤效果当然最好,但即便是效果最烂的纱布口罩,对于10微米以上也就是我们头发直径十分之一左右的颗粒,也能做到接近80%的防护率。

那飞沫核的尺寸到底有多大呢?根据这份07年的论文,咳嗽产生的飞沫核尺寸82%都集中在0.74~2.12微米。

这么看,绝大多数飞沫核用普通的医用口罩就已经够了,而在美国2800多名流感医护人员参与的一项随机试验中,佩戴N95口罩和医用口罩的流感感染率甚至并没有显著差别。所以,也别在意那些繁杂的口罩类型,品牌和各国标准了。

相比是不是戴着N95,更重要的是:你洗手了吗?洗手是因为你的手上很可能有活着的冠状病毒。以SARS病毒为例,在这份军事医学科学院的研究中,它们在玻璃、塑料、金属上都可以存活至少2天,它们随着飞沫留在各种地方,而你的的手很可能就会摸到。然后你揉眼睛抠鼻屎的时候,病毒就会接触到黏膜细胞,完成感染。所以,洗手洗久一点。

Part4.勇气

最后一个问题是,还会死多少人?

这是从1月11日到1月31日全中国累计确诊和死亡人数的增长曲线。如果我们用总死亡数除以总确诊数,可以得到一个2%左右的患病死亡率。但这样的计算方式并不准确。

根据前425名确诊患者的数据,我们可以知道病毒的平均潜伏期是5.2天,从发病到就诊平均是4.6天,就诊到入院平均4.5天,而入院到ICU是3.5天,假设从ICU到死亡是3天,整个过程就是21天左右。而如果就诊3天后就能确诊,那从确诊到死亡大概是8天。所以,1月31号的死亡患者大概在1月23号确诊。

如果我们用湖北省1月29~1月31日这三天死亡的124人除以1月21~1月23日确诊的279人的话,病死率高达44.4%。但因为湖北省的医疗资源紧张确诊困难,很多老年病患发展到了重症才能确诊,病死率肯定偏高。相比之下,除湖北省外全国其他地区的数据更能反映真实情况。

1月29~1月31日,中国其他省份死亡患者共3人,除以1月21~1月23日确诊的260人,病死率在1.1%左右,确实不高。如果按照这个病死率倒推1月21~23日的湖北感染者,那应该不是279人,而是10700人。

当然,这也只是一个非常粗糙的计算过程,样本量小,也不一定那么准确。但随着未来数据的完善,病死率的结果会越来越清晰。疫情爆发后,多家机构也陆续发布了对于新型冠状病毒的R0值的预估,大多数都在2~3之间。

R0(Basicreproductionnumber)基本传染数,意味着在不做干预的情况下单个感染者传播疾病的平均人数。新型冠状病毒的R0在2~3意味着每个感染者会将病毒传染给2~3个人。这也是肺炎在初期开始爆发的原因。

但随着外部环境的强干预,这个平均传染数会开始降低,比如03年SARS最初的平均传染数是2.9,然后在2.0~3.5之间波动,最后降至0.4,直到完全消失。对于新冠肺炎,这条曲线也是一样。

推荐阅读:粪便可能传播新型冠状病毒?10个最新预防需知

这场瘟疫让我们所有人精神紧张,但实际上,倒霉的事情每天都在发生。过去几年,中国平均每年有8.8万人死于流感引发的呼吸系统疾病,6.3万人死于交通事故,3.8万人死于安全事故。只要我们迈出家门,去工地,去办公室,去流水线,风险就已经存在了。我们当然应该把倒霉的概率尽可能降低,但我们之所以赞颂勇气,是因为我们人类总是在明知风险的时候,仍然选择做我们该做的事情。

最后我们来看一眼这场肺炎的主角——这个直径在0.1微米左右的畸形圆球。可怕吗?我们已经知道了它的RNA序列、知道了它的感染机制、传播机制、临床表现和致死概率。

220 评论

小狼雪子

9月16日,海南省万宁市新增2例本土确诊病例,在常态化核酸检测中发现。健康时报注意到,这是自10日海南省宣布已全面实现高质量社会面清零目标后,又出现的新的社会面感染者。为何一周时间内又现社会面感染,本次疫情源头何处?海南3天新增25例感染者9月16日-18日,海南省累计通报新增25例本土感染者,涉及万宁市、海口市和三亚市。据海南省卫健委官网及海南发布,万宁市3日累计新增22例感染者,三亚市累计新增2例感染者,海口市新增1例感染者。其中,万宁市9月16日新增2例确诊病例,17日新增3例确诊病例、6例无症状感染者,18日新增11例无症状感染者。据万宁发布厅,16日新增的2例确诊病例分别在万城镇中学和万成小学就读。据海口发布,9月17日海口市新增的1例确诊病例为万宁阳性感染者的密接,在隔离管控中发现;9月13日14时-15日在万宁市活动。此外,三亚累计新增2例感染者,其中17日新增1例确诊病例,18日新增1例确诊病例。据三亚发布,三亚市17日新增的确诊病例为社区筛查中发现。本次疫情源头从何而来?随着基因测序结果的通报,本次疫情源头也浮现出来。据9月18日海南省新冠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此次病毒为奥密克戎变异株BA.5.1.3引起,与海南省“0801”疫情为同一变异株,初步考虑此次疫情为“0801”疫情的延续,具体感染来源尚在调查中。万宁市发现的首例病例与学校有关。据9月17日万宁市新冠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万宁市15日在例行学校核酸检测中发现混管阳性。海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综合组副组长、医疗救治组副组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党委委员、副主任李文秀在18日海南省新冠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指出,本次万宁“0916”疫情在常态化核酸检测中发现,疫情涉及万城镇城中村、自建房,人员密集,也出现了学生感染者,后续在密接、高风险区人群中检出更多感染者的可能性仍较大,不排除在其它风险区域人群发现新增感染者的可能。海南多地寻找万宁旅居史人员万宁市在9月16日15:00已全市实行临时区域性静态管理,并于16日、17日、18日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全域核酸检测。健康时报注意到,海口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7日发布紧急提醒,9月8日(含)以来有万宁市旅居史人员,必须主动向居住地所在社区、居(村)委会报备。三亚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也在17日发布提醒,要求9月11日(含)以来有万宁市旅居史现在三亚市人员,主动向居住地所在社区(村)居委会报告。此外,乐东县、陵水县等多地也在寻找有万宁旅居史人员。据国务院客户端,截至9月18日17时,海南省共有高风险地区5个,中风险地区10个,低风险地区3个。

340 评论

壹家生活

因为海鲜市场已经存在了很久,且在烹饪的过程中病毒就会被杀死了,现在考虑是从实验室出来的。

244 评论

相关问答

  • 冠状病毒新论文发表时间

    3起疫情感染来源均为京外,病毒属于奥密克戎变异株不同分支,为三条独立传播链。他指出,北京化工大学昌平校区聚集性疫情和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聚集性疫情平稳,处于收尾

    AAA平淡的一生 9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新型冠状病毒论文发表时间

    新冠状病毒源头可能在海鲜市场的主要依据是首先发病的人都出现在这个海鲜市场,然后专家们对这个市场内进行了统一的排查,发现在其中一个贩卖野味的店铺里找到了这新冠状病

    沙沙小小囡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美国冠状病毒论文发表时间

    疫情的起源是自然界,最早发现病毒是在武汉华南海鲜市场。 新冠病毒起源于自然界,可能是由某种动物传染给人类。2020年4月8日,一篇由英国和德国学者共同撰写的论文

    michelleyi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冠状病毒新论文发表

    需要上报上级审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世界卫生组织命名为“2019冠状病毒病” ,是指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导致的肺炎。截至2022年4月7日

    t苹果多多t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新型冠状病毒论文发表

    关于疫情的议论文作文范文有哪些,我整理了相关信息,来看一下! 夜深人静的午夜,或许那时你已沉沉的睡去,抱怀着对明天的期望走入那甜蜜的梦中。但在那一夜不熄灯的医院

    WJH卡琪屋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