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237

xianla198501
首页 > 论文发表 > 张云选发表医学论文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无奇不爱

已采纳

现代医学技术与医生人文素养的关系论文

医学不仅仅是一门研究人类疾病的科学,也是将医学科学与人文社会学科融合在一起的学科。医学既具有自然科学性又兼有人文社会科学的属性。当今医学发展已由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成为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医学人文属性原本更加浓烈。然而,处于技术飞速发展时期的当代医学,其人文精神的发展,却被技术主义的高光反衬下暗淡了色彩。医学对技术的高度依赖和追求,忽视了医学自身的仁爱精神和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导致医生人文素养的缺失,表现出的是现代医学技术与医生人文素养之间关系的失衡。 因此,重新审视现代医学技术与医生人文素养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1医生人文素养及其内容

人文素养是个复杂且抽象的概念,在不同的语境和层面含义有所不同。简单说,人文素养可以理解为一个人所拥有的知识、技能、理念、情感、意志等多种因素,综合形成的成熟和稳定的价值体系,品格、气质和素质是一个人人文素养的外在表现形式。而医生的人文素养可以理解为医生对健康意义和生命价值的一种人文关怀,以及对患者处境的无限关切,医生的价值观念、道德情感、人格品质、精神追求则是医生人文素养的外在表现形式。 医生人文素养的内容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对患者个人尊严和价值的高度重视和尊重。 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保护每位患者追求生命延续和幸福生活的基本权利。

(2)具有崇高的医德。 医生作为一种与生命直接打交道的职业,必须具备良好的医德。医德作为一种职业道德,也是社会道德在医疗卫生行业而具体体现。良好的医德不仅是医生面对患者病痛时表现出内心深处的真实同情和深切关怀,还包括医生在医学实践活动中,具有正直的品德,不断提高自身工作标准,严格遵守行业规定。

(3)具备不断进取的心态。 一方面,要求医生自觉地纯净医疗行业,促进和维护和谐环境;另一方面,要求医生必须对生命要有源自内心的敬畏,以及不断追求并实践人、社会和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局面。

2现代医学技术及其特征

大量先进技术和仪器设备在医学领域的广泛应用,而逐渐形成了医学技术。而现代医学技术是指涉及现代物理、化学、生物等领域尖端技术成果,在医学实践活动中直接应用于人体的医学技术。可以说,现代医学技术是医学技术现代化高度发展的产物,对人类健康发挥着巨大作用,尤其是生物技术、微电子技术与新材料技术的进步,推动者现代医学技术的`空前革命。 技术发展改变着医学技术的特性,现代医学技术体现出以下特征:

(1)医学的全面技术化。 从表面上看,技术等同于医学,技术成了医生全部,而医生的人文素养受到技术的排挤,得不到重视。

(2)现代医学技术成为治病救人的独立工具。 现代医学技术不再仅是医生控制疾病、增进健康的工具,而是能够按自身逻辑独立发展。

(3)现代医学技术削弱了医生个人经验的地位。 医生过多依靠现代医学技术装备,甚至出现没有检测仪器的图像资料和精确数据,医生就无法进行诊断,医生的个人经验被医学辅助诊断技术替代,医生与患者之间的关系演变成了医生与技术之间的关系。

(4)现代医学技术制约了医生的理性。 医生的意识形态受到现代医学技术控制,将更多精力用在了探究和掌握新技术,从而忽视了对自身人文素养的培养。

3现代医学技术和医生人文素养的关系

3.1医生人文素养对现代医学技术的促进作用

(1)医生人文素养指导和规范医学技术的发展及其成果的运用。 医学技术本身只是人类谋求健康的工具和手段,但是在医学技术不断实用的进程中,对过程有效性和方案正确性的追求远远超越了对结果的认知,人们忽略了去探寻采取某种工具与手段所得到的结果一定会合理。然而,人文素养的实质是以人为本,要求人们必须去掌握医学技术实用进程中的客观规律,去认知医学技术这一工具手段所致结果的合理性。因此,只有医生人文素养得到不断的提高,医学技术才能在人类设想的规范和目的内发展。

(2)医生人文素养是医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条件。 技术的进步,离不开良好、开放人文环境。在尊重科学、热爱科学的人文环境中,医学技术发展的也会得到促进。

(3)医生人文素养极大地影响着医学技术的价值评价和舆论导向以及医学技术活动的方向、目的、效果。 医生对医学技术的应用和评价,都会让人们对医学技术进行理性反思和重新选择。

(4)医生人文素养是医学技术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撑。 现代工具手段知识含量的提升,离不开人们勇于探索和求真务实等精神品质,而这些精神品质便是来自人文素养。

3.2现代医学技术对医生人文素养的提升作用

(1)现代医学技术成为医生人文素养提升的物质条件。 人类历史的发展证实了科学技术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推动力,为人类社会创造出了巨大的物质财富,物质文明作为精神文明的物质基础,人类物质文明的极大丰富为精神文明的持续发展提供了优厚的物质条件。而人文素养作为精神文明的一部分,现代医学技术借助科技的力量,为医生人文素养的提升也提供着源源不断的物质条件。

(2)现代医学技术成为医生人文素养提升的技术支撑。 现代科学技术为人类建立起了知识、文化、信息交换和传播的网络系统,人们在这一系统内能够迅速快捷的分享最新知识和交流先进思想,综合素质得以提升,精神文明建设与社会发展得到促进,人类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也得到前所未有的肯定和张扬,进而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人类思维智慧的迅速发展和思想观念的巨大变革,加速人类人文的发展进步。

(3)现代医学技术成为医生人文素养提升的现实支撑。 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掌握客观规律,改造世界的真实体现。科学技术的发展形成了人类文明和人类发展所需要的基础。因此,没有科技的存在,医生人文素养也是难以实现的。现代医学技术提升了疾病诊断的精确高效,丰富了手术的多样性,促进了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无形地提升了医学领域中的的人文关怀。正如超声刀、微波、射频、腔镜技术、氖气凝结器等高新技术手段的出现,体现出现代医学技术的每次进步都以更迅速有效地缓解患者病痛为目标,以能够让人类更长久健康的生活为最终目的,而医生人文素养也在现代医学技术的进步和实用中得到的体现。

3.3现代医学技术对医生人文素养的削弱作用

(1)医生与技术的关系取代了医生与患者的关系。 当今,现代技术成为医学发展的强劲动力,给患者带去了福音与希望。然而,对于现代医学技术的盲目崇拜和依赖,却造成了医生人文素养缺失,触发人们对医生更多的失望与不满,以致于医学技术越发达,医患关系越发紧张。究其原因,是医生对现代医学技术的过度依赖,减少了他们对疾病诊疗过程的深思熟虑,思维方式也变得呆板僵化,当他们在面对患者时,更多时候只把患者作医疗仪器设备的对象,而忽视对患者心理行为和精神活动等方面的整体关注,在一定程度上医生与患者的关系被医生与技术设备的关系替换,患者不再是医生与技术交流的主体。

(2)医学技术从手段变为目的 。医生为解除患者病痛本应该不断追求医学技术的革新。然而,当医生只关心医学技术的运用时,技术从治病救人的手段却在医生的追逐中转变成了目的,对患者疾病全面和理性的辩证思考却逐渐减少,在一定程度上这不仅会延误患者病情的诊治,还会导致医生人性的逐渐消失。

(3)医生对患者的责任模糊不清 。医学技术的滥用,使得如今的医院成为众多技术组合而成一个共同体,所有医生只是这一共同体上的零部件,医生对患者承担的个人责任被这一共同体所取代。

(4)医学技术过度使用带动医疗费用飞速上涨。 现代医学技术的进步,使得医生诊疗手段朝着依赖现代医学影像和检验等高新技术设备的方向发展,医生对疾病的诊疗过程更加快捷高效。而医生对这些技术的过度推崇,会盲目扩大了这些技术的使用范围,势必会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在某种程度上还会损害患者身心健康,从而导致医疗实践活动中人文价值和人文意义的出现偏差,给医生实现医学的公平与可持续增加了更大的难度,严重阻碍了医生人文素养的提升。总之,医学技术的进步与医生人文素养的传承,作为现代医学发展的推动力,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相互之间必须保持一种动态平衡和必要张力;充分认识和正确处理现代医学技术与医生人文素之间的密切关系,对于进一步完善现代医学事业,服务社会和大众具有重要意义。

207 评论

大料酱VS小麋鹿

袁建树:男、主任医师、教授:浙江大学临床医学在职硕士,北京大学医院管理EMBA硕士,“天一讲堂 我要上讲堂”优胜奖获得者 , 宁波市眼科医院、宁波市第六医院的眼科学科带头人 。2003年初经组织调动,从宁波市眼科医院的业务院长岗位上调任至宁波市第六医院担任第一副院长,并亲自负责组建起了眼科中心。目前调任至宁波市眼科医院业务执行院长,全面负责宁波市眼科医院、宁波市第六医院眼科中心的眼科业务工作 。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眼科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会宁波眼科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眼整形学组成员。兼任民革宁波市委常委,宁波市人大常委会常委、宁波江东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1986年毕业于温州医学院医学系(现改名为温州医科大学) 。先后二次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眼科研修。主要擅长高难度的青光眼、白内障手术、眼部外伤整形及眼底病的临床研究和治疗,并对各种疑难眼科手术有精湛的技术经验。已成功开展眼科四类以上手术12000多例。对眼科疑难病症的诊断和治疗有一套较丰富的临床实践技术。于1995年在省内率先开设眼部整形专科,填补了省、市眼科在这一领域的空白。有的手术技术处于国内先进水平,病员遍布全国各地。多年来善于积累临床经验,探索眼科领域的新技术、新进展,已在国家级专业杂志上发表学术论著三十篇,参加专业著作编写三本。于1999年被宁波市选拨为432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后备人选,2003年再次入选为宁波市 432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目标管理人选,是宁波市眼科界唯一的一位。曾多次受市医学会、卫生局的委托,担任加、美、德等国外眼科医学专家在甬进行的眼科学术讲座的医学翻译,受到我市著名已故医学专家周宏泉教授的赞誉。几年来先后被评为 江东区首届十大有为青年;;宁波市第二届十大杰出青年医师;浙江省民革先进党员等称号。 专长:青光眼、白内障、眼睑痉挛、眼底病、眼部整形美容及眼视光学等。 王育文:男、主任医师:宁波市第六医院眼科中心主任,宁波天一职业技术学院眼科学兼职教授,宁波白内障复明手术专家组成员。1987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从事眼科临床工作二十余年,先后在全军眼科中心进修学习,在北京协和医院眼科研修眼底病,在温州眼视光医院参加眼视光疾病在职研究生学习。参加奥比斯国际眼科飞机医院中国巡回并与国际一流专家共同手术,曾获得省市两级白内障复明先进个人,在国家级眼科杂志发表学术论文二十几篇,并参与编著眼科专业著作。承担浙江省级科研课题数字化角膜塑形镜对进行性青少年近视的控制作用的研究。对疑难复杂白内障、青光眼、复杂眼外伤重建、玻璃体、视网膜疾病、角膜移植、葡萄膜炎、斜视、近视、弱视、眼底病激光、干眼症、视疲劳等眼科疾病的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专长:白内障,青光眼,儿童眼病,眼底病等。龚雁:女、主任医师:本科学历,毕业于浙江大学临床医学系,从事眼科临床工作十余年,曾先后二次在上海眼耳鼻喉科医院研修,从师于国内著名玻璃体、视网膜专家王文吉、赵培泉等教授。对各种眼科常见病、眼外伤、青光眼、白内障诊治有一定的经验。尤其擅长糖尿病眼底病激光治疗 ,对视网膜脱离、玻璃体疾病有独特丰富的临床经验。在国家级眼科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 荣获2008年宁波市三八红旗手称号。专长: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眼外伤等。金亚明:女、副主任医师:宁波市医学会会员,毕业于温州医学院临床医学系(现改名为温州医科大学) ,从事眼科临床二十多年,擅长眼外伤眼整形美容、眼眶病眼肿瘤、青光眼,对结膜眼睑眼眶等疾病诊治有丰富经验,发表医学论文十余篇,并多次在全国及省市学术会议上做论文发言和交流。专长:眼外伤眼整形,眼眶病眼肿瘤,青光眼等。王夏军:男、副主任医师:从事眼科临床工作十多年,曾在宁波光明眼病医院工作十一年,系宁波市第六医院眼科中心引进人才 。多次参加全国眼科短期培训班。曾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研修,师从国内著名眼底病专家许迅教授、邱庆华博士。对眼科各种常见疾病、疑难眼底病、眼外伤处理方面有丰富的经验。有多篇论文发表在国家级专业杂志上。专科特长:中西医综合眼底病治疗、玻璃体、视网膜病、青光眼、泪道病、角膜病等。吴越:女、主治医师:毕业于武汉科技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从事眼科临床工作多年 ,曾先后师从于广州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著名眼科专家陈家祺、张少冲教授,眼科基本功扎实,对泪道疾病、角结膜病、白内障、青光眼、眼外伤等眼科的各类常见眼病的诊治方面有一定的临床经验。尤其对泪道疾病方面有较为独特的诊疗方法。专业特长:泪道疑难疾病、如:鼻泪管堵塞、泪囊炎、泪道畸形、小儿泪道疾病、青光眼、白内障等。杨梁燕:女、主治医师、助教:毕业于温州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现改名为温州医科大学) ,本科学历。曾在天津市眼科医院研修,并参加中美小儿眼科学习班,师从国内著名斜弱视专家天津市眼科医院院长赵堪兴教授。具有十分扎实的眼科理论知识和丰富的眼科临床医疗经验。对白内障、青光眼、眼底病等眼科常见病及多发病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对儿童眼病、斜视、弱视、青少年近视散光的诊断和治疗。专业特长:青光眼、白内障、眼外伤、儿童眼病、角膜及眼表疾病等。周雨声:男、 副主任医师:1997年7月毕业于杭州高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临床医学专业。同月在宁波市江东眼科医院参加工作。是2003年“省医药卫生创新奖”二等奖的科技项目“光学性角膜移植术的屈光研究” 的成员之一。 2001年7月至2003年7月,浙江大学医学院本科在职学习,医学学士学位。2003年后转入准分子激光近视治疗中心,从事近视、远视、散光(即屈光不正)的临床诊断和手术治疗。2004年获得卫生部大型医疗仪器——准分子激光医师上岗证。迄今已完成 LASIK及LASEK手术3000余例,积累了丰富的手术经验。熟练地掌LASIK、LASEK、SBK等手术方法及并发症的处置。有《较高眼压 LASIK 手术后半年观察》、《LASIK手术后铁线的临床观察》等多篇论文被省市级刊物发表等。曾赴温州医学院附属眼视光医院进修,学习老视眼“巩膜扩张术”的手术治疗。多次赴北京、上海、厦门等地进行学习、交流。 曾获得2003年度”浙江省优秀团干部“,三届江东区政协委员。钟益科 :男、副主任医师:从事眼科专业已余年,有扎实的眼科专业知识,对眼科的各种疾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熟练掌握各种眼科手术。 王鹏赟:男、主治医师:毕业于温州医学院(现改名为温州医科大学) ,本科学历。师从上海市新华医院著名眼科专家赵培泉教授。具有扎实的眼科学理论基础,对眼底病、白内障、青光眼、眼表疾病、斜弱视、青少年近视有一定的临床经验。熟悉各种眼科常见病和眼外伤的诊断和治疗。马蓉:女、医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温州医学院(现改名为温州医科大学) 。师从于亚太地区著名眼科专家、温州医学院眼视光学院副院长吕帆教授。具有扎实的眼科学理论基础,对各种复杂性白内障的诊疗及其术后视觉质量的重建的临床研究有很深的造诣。另外,对青光眼、屈光不正、斜弱视疾病及其他常见眼科疾病的诊疗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专科特长:眼视光、眼表疾病、白内障、青光眼、眼外伤等。桂孟芳:女、医师:本科学历,毕业于宁波大学。2002年开始从事准分子激光工作,2011年调入宁波市第六医院眼科中心。是少有的持有双证的医师(大型医疗设备医师上岗证、技师上岗证)。陈侃:男、医师:毕业于宁波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从事眼科工作多年,具有扎实的眼科学理论基础。对眼科常见病及多发病具有一定的眼科临床医疗经验。具备各种眼科常见病和眼外伤诊断和治疗知识。并对眼外伤、白内障、青光眼、青少年近视散光的治疗有一定的临床经验。专业特长:眼科常见疾病、眼外伤、青少年屈光不正等 。

337 评论

相关问答

  • 云南医学论文发表

    在知网、万方等找到杂志社收稿邮箱、杂志社电话,具体可打社里电话咨询(往期的杂志上也 有电话和邮箱)在网上找代理,还可以代写,这个不错(就是太贵小心网上

    国美京华城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张凌云发表论文

    保继刚、吴必虎、原群,三个都是中国旅游规划界的大家,前两位是理论学术派,最后一位原群是实战派,很多国内的一些热门景点如峨眉山,少林寺等都请他策划过。各有所长吧。

    lincolnsuper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云南大学张建东发表论文

    杨文仲 男,1939年12月生,山东泰安人。大学本科,中共党员。1964年山东师范学院中文系毕业。原为山东省泰安师范学校副校长,语文高级讲师。兼任泰安市地方志编

    小遥CITY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张慧发表医学论文

    张慧,女,1964年12月出生,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987年辽宁大学哲学系本科毕业,获哲学学士学位,1993年获辽宁大学哲学硕士学位。 1987 年至今在辽

    虎娃妈jsz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张家口医学论文发表

    医学职称论文投稿,您了解多少呢?誉嘉医学为您整理了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 一、投稿流程 第一步:撰写稿件,第二步:查询意向期刊,第三步:咨询杂志社稿

    青柠果茶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