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41

左村爆破兵
首页 > 论文发表 > 铁道车辆短期能发表论文吗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望天的猪

已采纳

如果是自己写最好、最快的办法是找到你所预期的期刊,然后找到具体的联系群,找到最近期刊的征稿方向,根据征稿内容选择题材进行创作。创作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研究期刊 研究期刊面对的群体,根据读者的要求写文章。例如期刊是面对患者的医学期刊,就要写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干货类文章。期刊一般收录的哪类作者哪种类型的文章。有些国家级期刊杂志只录用本领域名人的文章如果不是即使投稿也会石沉大海。 二、投其所好 期刊为了保证质量,一般是会考虑他的销量,你所创作的作品要能经得起考验,能吸引读者。因此,写作要针对时下热点问题,有一定的可读性。 三、适当降低档次。 如果是省级水平尽量投市级稿件,如果是国家级水平建议投省级刊物。不要一味地追求国家级刊物,知名度高的国家级刊物具有权威性与学术型统一体,一般难度比较大,要想短期内发表难度比较大。 四、找朋友帮忙。 如果能找到相关的专栏编辑,根据需要时效安排录用率肯定不会低。 一,首先应明确你是想发中文还是英文,这很重要; 二,了解写好一篇文章的基本套路; 三,查找资料,利用中国知网、各种数据库,图书等; 四,多做总结,搭建知识框架; 五,寻找写作思路; 六,着手写作; 七,修改,找老师、同学、朋友帮忙提意见; 八,寻找目标期刊,投稿 短时间内写好一篇文章并发表,说实话,对于没有写过论文的人来说,难度挺大。 与其浪费时间在其他方面,不如查几篇文献,夯实写作基础。 祝好!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我的个人意见是: 第一,自作创作 如果你的写作技术很好,可以通过自我创作,然后联系一些期刊等可以发表论文的平台。然后他们都有投稿的渠道。 第二,花钱模式 你可以找代写代发,花钱办事的方式解决这个问题。1. 综述性论文 综述性论文的特点就是将已经有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和评述,以及提出未来的发展方向。这类论文只需要围绕一个特别小的研究点展开即可,短期内即可阅读大量的文献。不需要通过试验或仿真手段进行 探索 ,这可能是快速发表论文的一种途径了。 2. 已有研究成果的深化总结 工作当中往往会积累不少的研究成果,可尝试将与某个研究点相关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和总结,形成一篇较为全面的综合性论文,虽没有大的亮点,但却面面俱到,对研究者也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3. 放低对期刊的要求 显然,行业较好的期刊对论文质量有着极高的要求,它需要一定的研究积累,短期内恐怕很难搞定一篇。可放低要求,投一些不太知名的期刊,这些期刊往往来稿量较小,录用的可能性会更大。 建议 若是学生或者科研人员,还请遵循客观规律,踏实地有一些有用的成果,发表论文自然是水到渠成之事。自己写,2000元版面费。 请人代写,再加1000元。 就这么简单,就如此现实。 论文再高级,没权、没关系、没钱,想发表,没门! 不知道你所指短时间是多久,科学研究有其客观性,规律性,是需要时间的,不管怎么需要符合客观事实。 首先,找人代写代发我不建议你去做,这明显是违反学术道德的,一经发现,后果非常严重,你这辈子在行业内就难再混了,这个污点是要背一辈子的,我不是危言耸听,身边就发生过类似抄袭事件,结果很优秀很有前途的人,学术生涯,个人前途基本就此了断。 其次,科学研究结果的真实性很重要,试想此次疫情,如果医生参考了假的研究结果,那后果对病人可能是致命的,一般代写代发的都是瞎编乱造,这样的论文你敢要?说严重了可能害人命的。 回到你的问题,那如果按照正常规律,不违法学术道德,是否可以有一些快速发表论文的技巧或方法,这是可以有的,举几个例子: 1. 先针对你的科学问题设计好实验,论文框架打好。除了结果,讨论部分,其余部分都是可以在实验结束前基本写好的,很多人误以为,先试着做实验,等结果出来再整理数据,分析,看看结果提示了什么,才开始构思论文怎么写,这种其实是一种误区,而且正因为没有目的的做实验,往往最后发现实验设计不合理关键数据缺失,结果很难分析或很难说明问题,造成论文撰写很困难,一拖再拖。 3. 找对合适的期刊投稿。有时候不是你文章水平不行,而是没有选对期刊,这样可能导致反复被拒,或者审稿过程曲折,延长了论文发表周期。理论上说,一篇论文就好像一个人,没有一个是完美的,所以就和找对象一样,投稿要寻找最匹配期刊。另外期刊的审稿时间,发表周期也不同,你尽可能找大家一致认为的效率高的期刊。 4. 寻找权威人士推荐投稿。如果你认识本领域学术界的权威人士,有他们推荐,那必定会投中几率高,也会更快发表。 无论怎样,还是不要想投机取巧,天下没有后悔药。 首先要思考:自己发表还是找人代写代发呢?什么级别呢?发论文目的是干什么呢? 其次,代写代发,是最快的,我们有1个月/2个月等快速发表的

269 评论

张小小晴晴

国际铁道车辆系统动力研究新进展瑞士Bombar山er公司,研究了采用耦合轮对机车转向架的曲线通过和稳定性优化问题。众所周知,在传统的车辆设计中,曲线通过和稳定性是一对矛盾。研究人员曾采用多种方法试图同时提高这2种基本性能,该文针对机车轮对要传递牵引力的情形,开发了一种轮对交叉耦合机构,可以分离轮对导向和牵引力传递功能,并在瑞士联邦铁路公司460系列机车上成功应用,其车轮旋削周期较以前延长3倍一4倍。 美国运输技术中心(TTCl)H.Wu研究了货车转向架心盘摩擦对曲线通过和横向稳定性的影响,并对目前采用的心盘润滑材料进行了评价。主要结果如下:(1)在正常的车辆和轨道状态下,心盘润滑条件对轮轨横向力影响很小; (2)对于采用滚动接触旁承(RSB)的货车而言,心盘摩擦因数对车辆横向稳定性有重要影响,为了降低货车蛇行危险,心盘摩擦因数最小不能低于0.3; (3)常接触旁承(CCSB)可以有效地改善货车横向稳定性,于采用常接触旁承的货车来说,心盘摩擦对车辆失稳速度影响很小; (4)仿真结果显示,常接触旁承较滚动接触旁承平均提高蛇行失稳速度约16km凡;(5)聚酯作为心盘摩擦材料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此外,澳大利亚昆士兰中央大学的Y.Handoko等利用VAMPIRE软件首次研究了非对称制动力对货车曲线通过性能的影响。他们简单地采用正负摇头力铁道车辆 第42卷第1期2004年1月矩来模拟非对称制动力的作用。结果表明,货车通过曲线时若施加负的摇头力矩将增大冲角和轮轨横向力,不利于曲线通过。2车辆运动稳定性研究进展 车辆非线性运动稳定性属于理论性很强的研究领域,甚至涉及浑沌、分叉等深层次概念。近2年国际上对此专题的研究仍以理论研究为主,但出现了一些新观点,如曲线上的运动稳定性、轨道体系对车辆运动稳定性的影响等。 丹麦工业大学H.True等在转向架非线性运动稳定性及分叉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具有干摩擦悬挂阻尼货车轮对的动力学稳定性问题。 澳大利亚F.Xia和丹麦工业大学H.Tme研究了三大件式货车转向架的动力学问题,其主要特点是考虑了楔块二维干摩擦特性(以前均简化为一维问题),计算出了三大件式货车转向架的线性和非线性临界速度分别为102.6km凡和73.8km凡。计算结果说明三大件式货车转向架呈现浑沌运动。 澳大利亚Y.Q.Sun等强调在货车蛇行运动稳定性计算中考虑轨道离散支承模型的重要性。结果表明,考虑粘弹性轨道模型计算得出的蛇行失稳临界速度要低于不考虑轨道模型(即“刚性”轨道)之值,一般低10%以下。值得指出的是,这一工作早在2年前已由中国西南交通大学完成[:,引。他们采用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方法求解车辆临界速度,其结果是,采用中国的铁路参数,车辆临界速度差异在8%以下(考虑实际轨道弹性结构时临界速度更低),结果是类似的。该项研究结果对经典的车辆动力学计算方法(不考虑轨道结构弹性)中车辆临界速度的计算提出了质疑。因为经典方法会过高地估计车辆运行稳定性,因而是偏于危险的。 德国DLR的J.Arn01d等探讨了考虑车轮弹性对铁道车辆运行性能的影响,认为轮对结构弹性会导致较刚性轮对更大的横向振幅,因而也会影响到整车的运行性能。 波兰华沙技术大学K.noinski等认为,考虑铁道车辆在曲线轨道上的运动稳定性是必要的。而在此之前人们研究车辆运动稳定性问题一般是针对直线轨道上车辆自激振动横向稳定性,曲线轨道(半径及超高等)被认为是一种外界激扰源而抑制了自激振动,因此该文必将引起一定争论。 德国G.Schupp从理论上讨论了机械系统数值分叉分析方法在铁道车辆运动稳定性中的应用可能性。3.2国外应用情况 纽约地铁l 080节新车厢,每年补充200节新车厢;美国、加拿大、南非等国重载货物列车数千辆;美英国道比AEA铁路技术公司J.R.Evans等针对近年来英国铁路愈来愈严重的轮轨滚动接触疲劳(RCF)问题,从车辆动力学角度分析RCF产生的原因及防止途径。首先开展了准静态曲线通过仿真分析,给出了车辆悬挂设计、轮轨踏面、润滑及车速等因素对轮轨滚动接触疲劳的影响关系;其次,进行了动力学仿真分析,这更有助于确定引起RCF的接触条件,并可分析轨道几何不平顺对RCF的影响。 南非SPOORNET的R.Frohling等从理论分析和运用经验方面介绍了大轴重(30t)条件下车轮踏面磨耗及滚动接触疲劳问题。该项研究主要是结合在瑞典运营的新型货车UNO所出现的车轮磨耗严重及踏面剥离损伤问题而开展的理论分析工作,最后提出了对车轮型面重新设计的方案。 此外,法国J.B.Ayabse和H.C1\011et对半赫兹条件下轮轨接触斑的求解方法进行了研究。英国I.Persson等采用遗传算法对铁路车轮型面进行了优化,并认为该方法可以用于钢轨断面优化及轮轨型面匹配研究。4 车辆系统动力学其他领域研究进展 在本届国际会议上尚有其他一些与车辆系统动力学相关的论文进行了宣读、交流,主要包括车辆悬挂(主动)、弓网动力学及车辆空气动力学等几个方面。相对而言,这些方面的论文数量较少,但也展示了铁路车辆系统动力学研究中的一些新问题。4.1 车辆悬挂 日本M.Adac山为了同时提高车辆曲线通过性能和运动稳定性,在车辆二系悬挂中增加了辅助弹簧(横向弹簧),采用VA朋PIRE软件进行了动态仿真,结果显示,该措施可以减小高速曲线通过时车体稳态横向加速度。 中国西南交通大学邬平波等采用柔性车体模型并 考虑半主动悬挂研究了客车的动力学响应。车体模型考虑了一阶垂弯、一阶横弯和一阶扭转模态,车辆其他部件仍视为刚体。计算比较了刚体和柔性车体模型下车体的垂向、横向平稳性指标,并利用滚动振动试验台进行了半主动悬挂试验。 日本H.nunashima等试图采用二系主动悬挂来改善A(>T(自动轨道运输)车辆的乘坐舒适性。采用Ho控制理论实现横向力的主动控制,仿真结果显示A(订车辆乘坐舒适性可以得到明显提高。4.2 弓网动力学 瑞典P.Harell等针对多受电弓受流情形,研究了接触网区段叠合(图8)对弓网动力学的影响,此项研究此前未见报道。接触网叠合区 意大利S.Bru山等讨论了受电弓—接触网系统的中频、高频动态相互作用,主要分析了弓网接触力与离线之间的关系、吊杆对接触力的影响以及接触导线不规则磨耗的成因等问题。4.3 空气动力学 意大利F.Cheli等采用数值仿真和风洞试验的方法研究了给定风场下作用于铁道车辆车体上的空气动载荷及其相应的车辆响应。 日本铁道综合技术研究所M.Suzuh等采用运行试验和数值分析方法研究了列车在隧道中运行时车辆振动与空气动作用力的相互作用,以及减轻空气动力所导致的附加振动的对策。5 车辆系统动力学研究展望 综上所述,近2年来国际上铁道车辆系统动力学研究进展显著,特别是在提高车辆曲线通过性能、提高车辆运行稳定性和解决车辆微道相互作用实际问题等方面研究十分活跃,研究出许多新方法和新技术。结合这些研究进展,笔者认为今后在以下方面将会引国际铁道车辆系统动力学研究新进展 翟婉明起普遍关注并得到进一步发展: (1)随着列车向快速化及高速化方向发展,综合解决车辆直线运动稳定性和曲线通过性能的方法、途径和技术措施将会继续成为广大铁路研究人员研究的热点之一。 (2)主动控制技术是改进铁路机车车辆运行品质的有效方法,在铁路发达国家已得到广泛应用。然而,随着铁路运输与航空、公路运输竞争的进一步激化,不断提高列车运营速度并同时提高乘坐舒适性已成为现代铁路追求的目标。而实现这一目标的手段在很大程度上便是采用先进的主动控制技术。因此,这一领域发展前景广阔。 (3)轮轨接触理论研究已日臻完善,而轮轨运输系统中由于轮轨滚动接触而产生的问题越来越多。因此,如何合理运用轮轨系统动力学(车辆做道系统动力学)理论研究解决这些实际问题(如轮轨不规则磨耗、滚动接触疲劳问题),必将成为本领域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而要解决不规则的轮轨磨耗难题,需要发展同时考虑车辆俄道高频相互作用和损伤机制的综合模型。 (4)车辆微道相互作用研究已越来越能反映铁路中的各种实际因素,今后将进一步走向实际工程应用,如高速(快速)铁路桥头过渡段轨道设计、大轴重货车对线路的动力作用研究、轮轨磨损及轨道沉陷预测、车辆榇道动态相互作用脱轨研究及安全评判标准确定等。 (5)高速列车运行过程中(特别是通过隧道时)空气动力效应对车辆振动性能的影响问题已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是进一步改善乘坐舒适性(包括降低噪声)不可回避的研究课题。 (6)动力学仿真技术已在国际车辆系统动力学研究与应用领域得到十分广泛的应用,发挥了极大效用。各种车辆动力学仿真软件日益成熟。我国应注意这一趋势,组织开发各种大型通用动力学软件,为机车车辆动力学性能优化提供科学工具。与此同时,必须重视仿真软件的试验验证,只有经过广泛验证的软件才能用于指导生产实际。

188 评论

一剪寒梅love

铁道机车车辆专业 去 591论文网上,很多现成的案例。自己摘抄拼一篇。要是怕被测出来就让那里高手替你原创。得花票票的。

184 评论

相关问答

  • 铁道机车车辆期刊投稿容易吗

    首先想发表一篇期刊论文就一定要具备一定的专业认知,这里包括的是“了解整体流程、效率最大化、不走弯路”。 如果你是个新手小白的话,就和我一起往下慢慢看吧~ 202

    云片儿糕 6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铁道机车车辆期刊投稿

    刊名: 电力机车与城轨车辆 Electric Locomotives & Mass Transit Vehicles主办: 中国南车集团株洲电力机

    ~Miss.Q~ 6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铁道机车车辆论文发表难度

    明白核心,其核心期刊的发表之所以难,是因为对要是原创,第二要经过审核,第三要有含金量。

    小佳姐~:) 9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铁道车辆可以发表论文吗

    相关中文核心期刊有: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城市交通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中国铁道科学

    好心坏丫头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铁道车辆期刊投稿

    应该是可以收的 铁道车辆杂志社征稿的主要栏目有:试验研究、设计制造、运用检修、综述·述评、学术活动、问题讨论、论文选载、产品开发 《铁道车辆》编辑部投稿须知 (

    无限幻想海浪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