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351

就在水的一方
首页 > 论文发表 > 哥伦比亚大学发表新年论文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加密算法

已采纳

学校简史

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名义是基于卑斯省大学法案(BC University Act)在1908年通过后,为了满足卑斯省民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而正式成立的,在经过两年的调查后,大学最终在1910年在省内的温哥华市实体化,预成为卑斯省的第一所学位授予大学。随后,大学开始建设校区,但施工进程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而稍作停顿。在1915年,大学正式开放,录取共379名学生,其中男性学生有228位,女性学生有151位。在一战期间,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学生课程包括了军事训练。到战争结束为止,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共有697名校生参战,其中78名丧生。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学生人数急涨,大学也在1979年颁出了第十万张文凭。

2004年,卑斯省政府提议在奥卡纳干一带创立卑斯大学分校。隔年,卑斯大学吸收奥卡纳干大学学院,在基隆拿市成立新的校区。

学生媒体

The Ubyssey (网站),创建于1918,是一份两个礼拜发行一次的学生报纸。

The Graduate (网站),一份每月发行的杂志。内含研究生发表的新闻,评论意见及一些幽默的内容。

Discorder ("That magazine from CiTR") (网站),是一份由校区电台发行的音乐及娱乐杂志。

CiTR "Thunderbird Radio" (网站),校区的电台。

The Point,一份每周发行一次的学生刊物,讲述一些运动、团体及UBC的近况。

The Underground 一份由艺术科社团所创办的带讽刺性文笔的报纸,内有一个充满鲜明艺术作品和文化的项目 "The Grounder"。

The 432 (网站),一份两周发行一次,文笔带讽刺性的科学科社团刊物。

The Cavalier ,商业科社团的正式幽默及活动刊物。

The nEUSpaper,一份工程科社团发行的幽默性刊物,每两周发行一次。

The Paradigm (网站),一份学术性的科学科社团刊物,每半年发行一次。

Perspectives (网站),卑诗省的第一份中英双语学生报纸。

The Knoll (网站),一份从行动及人道主义观点考验社团的杂志月刊。

PRISM international (网站),一份由UBC创意写作的研究生发表的部分文学杂志。

The Ubyssey (网站),创建于1918,是一份两个礼拜发行一次的学生报纸。

The Graduate (网站),一份每月发行的杂志。内含研究生发表的新闻,评论意见及一些幽默的内容。

Discorder ("That magazine from CiTR") (网站),是一份由校区电台发行的音乐及娱乐杂志。

CiTR "Thunderbird Radio" (网站),校区的电台。

The Point,一份每周发行一次的学生刊物,讲述一些运动、团体及UBC的近况。

The Underground 一份由艺术科社团所创办的带讽刺性文笔的报纸,内有一个充满鲜明艺术作品和文化的项目 "The Grounder"。

The 432 (网站),一份两周发行一次,文笔带讽刺性的科学科社团刊物。

The Cavalier ,商业科社团的正式幽默及活动刊物。

The nEUSpaper,一份工程科社团发行的幽默性刊物,每两周发行一次。

The Paradigm (网站),一份学术性的科学科社团刊物,每半年发行一次。

Perspectives (网站),卑诗省的第一份中英双语学生报纸。

The Knoll (网站),一份从行动及人道主义观点考验社团的杂志月刊。

PRISM international (网站),一份由UBC创意写作的研究生发表的部分文学杂志。

CSSA(Chinese students and scholors association)(社团). UBC华人学生社团

著名校友

温哥华校区化学部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培养出多位加拿大杰出的学者、政治家、作家、艺术家和运动员。至今,至少有三位诺贝尔奖得主毕业于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另有67位罗德学者来自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此外,从1928年至2008年止,至少有230名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学生出赛奥林匹克运动会,赢得共63枚奖牌(18枚金牌、21枚银牌、24枚铜牌)。

计算机加拿大戴维·威廉·斯特朗维(David William Strangway)与1985年7月4日被任命 为UBC校长兼名誉副校长,11月1日正式上任。斯特朗维在他的职业生涯中,共发表或合作发表了165篇科学论文和1本著作,指导过12名博士生、16名硕士生和14名博士后研究人员。为表彰他对地球物理学所作出的杰出贡献,他被授予美国国家航空与宇航局的杰出科学成就勋章和地球物理学家勘探学会金质奖章。他还当选为加拿大皇家学会成员、加拿大地球物理学家勘探学会名誉成员和国际地球物理学家勘探学会名誉成员。他被授予加拿大科学界最有声望的高级I·W·基兰姆奖金和加拿大地理学协会的罗根勋章。1987年,他被加拿大地球物理联合会授予J·T·威尔逊勋章。

学术

迈克尔·史密斯,1993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伯特伦·布罗克豪斯,199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罗伯特·蒙代尔,199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皮埃尔·伯顿,历史学家及作家

L·S·斯塔夫里阿诺斯,历史学家及作家

巴瑞·布赞,英国人文社会科学院院士

吴仲义,台湾中央研究院生命科学组院士

周福霖,中国工程院院士

约翰·罗伯特·安德森,心理学家

阿尔波特·班杜拉,心理学家

托尼·布詹,心理学家及“心智图”发明者

夏洛特·弗罗塞·菲舍尔,数学家及计算机科学家

罗伯特·朗兰兹,数学家及2007年邵逸夫奖得主

柯尔·亨利斯,地理学家

107 评论

常陆院尼美

哥伦比亚大学不仅仅是美国八大常青藤名校之一,而且也是美国大学协会的十四所创始院校之一。在全美的高校排名中也是能排进前五的。

235 评论

明月丶夜灬

哥伦比亚大学全奖东亚研究申请指南

下文是一篇留学美国申请东亚研究专业的申请总结,从结果上来看,申请还是非常成功的,申请到了哥伦比亚大学以及俄亥俄州立大学的东亚研究全奖。文科留学美国的申请经验还是比较少的,所以希望大家可以从下面的总结中汲取经验。

申请结果:Offer: UW,Columbia,OSU

Rej: Princeton Upenn Harvard Michigan Chicago UIUC等(真是一场血淋淋Rej雨,我应该在二月初拿到offer之后就withdraw,一时犯懒。)

Withdraw: Rutgers,Stanford

最终去向:East Asian Languages and Cultures @Columbia U (with Faculty Fellow: 2,3000$* 3 years+ TA* 2 years)

申请背景:

1、中文系现代文学硕士

本科GPA overall:3.48,major:3.74

硕士GPA overall:3.80,major:3.81

2、GRE:560+720+3.5(请无视我难看的分数,以及数学脑残了,之前考过一次是正常的800分……)

3、TOEFL:104 (Reading 27,Listening 25,Speaking 22,Writing 30) 刚够用的分数,口语很挫

4、Publication:两篇讨论稿(合作)+两篇论文+一篇书评,半数核心

5、Awards:从2006年起,每年都有奖学金,共六个。

6、有一些会议经历,比较酱油。投稿并入选第十四届哈佛大学东亚研究研究生年会(14th HEAS Conference)收获颇丰。

7、无二外,无双学位。大一由理科院系转入中文系,后保研。

8、我gg在Princeton读博,申请目标是定点双飞。

美国留学申请进度:

9月份:准备硕士论文开题的同时筹备writing sample;找教授写推荐信,开本硕成绩单;月底论题被导师否定,推倒重来。

10月份:重新选题,两周时间写出WS并译成英文,随后完成PS、CV写作,开始找朋友们帮助修改WS和PS。选校,准备网申,给网银打足了钱……

11月份:网申,GT送分,改材料,提交Columbia和Harvard两校研究生年会论文提纲;写出硕士论文开题

12月份:继续修改材料,最为艰难的还是WS,英文学术文章的写作将是未来一段时间内最大的障碍;继续提交网申,月底完成所有学校的申请工作,包括三个教育学硕士的申请材料,交了一大笔申请费;11日那天和DL妹妹去了卧佛寺,卧佛寺为我们而开门;收到Harvard研究生年会的邀请函,大陆唯二参会者之一,欢喜;不久收到Columbia研究生年会拒信,略略不爽。

1月份:完成HEAS会议论文,顺利签证;27日飞美国,在首都机场候机的时候接到Columbia教授电话,突然袭击的英语口试……还好没有问特别专业的问题,约好了30日哥大的interview + campus visit;30日哥大行出奇顺利,见到一群特别nice的研究生,见到几位教授,拿到口头offer。

2月份:口头offer之后的短期欢乐生活,月初独自前往Columbia旁听研究生年会,见到同门师妹,见到跨度好几届的北大中文人,欢欣鼓舞;中旬继续准备Harvard会议论文报告和ppt,25日至27日会议圆满结束,得到王德威教授的热情赞扬,见到哈佛的众多PKUers,欢欣鼓舞;与此同时,Rej如雨水哗哗不绝,每逢周一、周五必有一封……偶尔也有个别offer……

3月份:月初回国,回国前accept official offer from Columbia U,拿到Faculty Fellowship,三年全奖两年TA的五年package,在生活成本昂贵的扭腰可以实现“一人吃饭,全家不饿”;回国后开始寻找室友,提交住房申请;22日收到I20,预约了签证。

4月份:正式准备并进入硕士论文写作阶段。

留一些tips给将来的学弟学妹们:

1、大部分学校的东亚系PhD需要有MA作为基础,所以如果你有志于去北美接受国际化的学术训练,又不想让父母为你破费一大笔“束脩”,那么保研并留在北大读个硕士也是不错的选择哦。虽然硕士的时间相对长一些,自己不够抓紧的话也可能会有些荒废,但说到底还是事在人为。北大中文绝对的天下无敌,就看你如何去充分汲取营养。

2、一个良好的时间规划是非常重要的。硕士三年需要合理的安排计划,在保证专业课优秀的前提下,完成申请必须的英语考试。我研一没有选很多课,认真准备各门课的论文和报告,完成了三分之二的学分;研二上完成了剩下的大部分学分,同时考了TOEFL;到了研二下,只剩两门专业课的同时,考了GRE。不要低估GRE花费的时间和精力,特别是不太重视英语学习的中文系同学,更是要对其难度在精神和肉体上都做好准备。

3、好好学英语,丢下容易,捡起来难。老实说,来了中文系,我的英语水平每况愈下,入学时候好歹也是直接大英三的人,转系之后考完了六级就再没有什么好好学英语的契机。自己也懒,于是荒废了不少。重拾英语的过程是痛苦的,我们也不像理科生那样有很多阅读英文文献的任务。无论将来是否要走出国门,英语都是不可或缺的工具。

4、GT分数和学术成绩何者重要?;引用我的一位师姐说过的话,申请最重要的是两个字——“契合”。研究兴趣和研究计划同所申请学校的教授的研究方向是否契合,是决定申请成败的关键。其他硬件条件,包括本科、硕士期间的成绩,英语成绩,论文发表等,往往只是参考项。或许会成为兴趣不能契合的情况下,教授们拒绝你的理由。因此,找到自己喜欢的研究方向,找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教授,就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5、有时间和精力的情况下,学学二外、三外。在哈佛开会的时候,王德威教授告诉我,我的材料很不错,在今年的申请者中也排名靠前,但是今年的竞争尤为激烈,有那么两三个学生掌握三门甚至四门外语,因此更具有优势。学语言并非目的,也不是开启成功的大门;但一门外语就好比一扇窗,为你瞭望世界提供了可能的途径,也为你的学术思考提供了更多的光亮和启迪。

6、Writing sample尽早准备。对于非母语者,直接用英文写作学术论文是相当困难的。所以写作范例一般都是由中文写成,再译成英文。去年7月份我从台湾玩耍归来,心情过于欢乐,没有跟导师很好的交流选题,导致临时换题目,十分被动。比较好的申请规划应该是当年暑假之内把写作范例的中文版完成。

7、WS必须自己翻译,最好再找个native speaker帮你修订一遍。有的同学找到专门翻译机构请别人翻译,一来价格不菲,二来很难靠谱。我曾经读过某翻译机构给申请人翻译的WS,文法很不通畅。这么重要的文书,当然要亲力亲为才放心。而且在翻译的过程中,自己也能学到很多知识,掌握英文术语的惯常表述方式。翻译完毕之后,找到母语者帮你修订一下语法错误,文章比较长也比较专业,所以应该给别人一些酬劳。

8、套磁方面我是木有神马成功经验可谈的,本来就没套几个老师,除了可亲可敬的王德威教授和张英进教授回复了我之外,基本上木有收到回复……但自我介绍性质的套磁信肯定不如“学术套”来得威猛,但后者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也是数倍于前者。在时间精力充分的情况下,不妨好好读读大牛们的著作,套磁时才能言之有物。

9、同本系的师兄师姐进行联系是很有必要的,他们可以提供给你一些你在网络上看不见的信息。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然而,文科PhD的学业也是十分繁忙的,一定不要过多地打扰他们。修改申请文书,尤其是WS这么长的文章,是十分耗费心力和时间的事情,最好不要让师兄师姐们帮忙。

10、积极投稿参加研究生年会。Harvard、Columbia和UCLA之类的学校一般每年都会有东亚研究的研究生会议,这是很好的锻炼机会,入选哈佛会议也为我的简历加了分。到了秋季,九十月份的时候,这些学校的系主页一般会张贴通告,征集论文提纲(大多是250字左右)。要积极查找这样的通知信息,努力参与,写作一段250字的英文论文提要,想准确传达出论文的主旨和论题的价值,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就算没能入选,也是不错的磨练。

11、学会孤独。在文科专业里,申请出国的人毕竟还是少数。虽然中文系这几年出国形势大好,有不少牛人拿到了哈佛、耶鲁、牛津、康奈尔、UCLA等名校的offer,但每一个申请文科PhD的人都要做好心理准备,即起因是孤独的,经过是孤独的,结果还是孤独的。

当周围的同学大部分选择迈入社会开始职场人生,当余下的同学大部分选择留在本校读博再续燕园情缘,只有你和少数的那几个,背着红宝,抱着键盘(为了练习AW),听着老俞的唠叨,背着陈琦的三千,起早贪黑,刷词刷题——GRE还仅仅是最基础的一步。当申请开始的时候,你和电脑双宿双栖,写论文,写材料,查信息,填网申,个人娱乐的时间和心情都大大缩水。更要命的是,身为文科申请者的你,可能没有战友!

学会孤独,就是认识到一个真理:无论你的后方多么强大,战场上只有你一个人;别人的鼓励永远是外在的动力,只有发自内心的力量才是不会枯竭的。未来的学术道路依旧是艰辛而孤独的,虽然周围有你的同道中人、同门好友可以交流讨论,但写作和思考归根结底只能由一个人独自进行。其实,学会了面对孤独,才不会真的孤独。

【更多申请条件信息请点击相关链接】

2、代表学校写一封信,向申请的学校说明该学生没有得到毕业证的原因,到学校去盖章,贴上邮票,并翻译成英文。

3、在你的申请中做个注释解释一下为什么你没有得到毕业证书,并请求负责招生的工作人员看一看第二点当中我们提到的,盖有学校章的那封信。

一般情况下,美国的大学理解非本国的一些学校系统是有所不同的,这些”证件”要求一般只针对美国居民,而不是海外居民。

342 评论

老幺2010

这个学校在当地真的是非常厉害了,很多的家长都会把孩子送到里面去,就是为了得到一个好的成绩。

335 评论

相关问答

  • 哥伦比亚博士毕业发表论文

    胡适是博士,获得的正式博士学位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另有荣誉博士学位35个,详见后面介绍。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的获得也是有故事的,民国6年(1917年

    夏至迎熙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亚洲大学最新论文发表

    什么是QS世界大学排名?Quacquarel Symonds,简称QS,是一个国际教育组织。QS世界大学排名,就是QS组织进行的排名。QS世界大学综合排名运用6

    喵咪天才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亚洲大学最新论文发表时间

    6月30日24:00。根据查询华南农业大学官网信息显示,2023年华南农业大学毕业论文终稿时间为6月30日24:00。毕业论文,也称作学位论文,是指作者为获得某

    唐尼小姐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亚洲大学最新论文发表要求

    高级职称论文发表要求,论文考试答辩取消、条件放宽文件政策,搜:高级职称论文热线+要我爬山.起腰【爬】.我就爬腰(【爬】换成汉字八,其他换成10位数字,再搜,必须

    doubledennis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亚洲大学最新论文发表数据

    作为近年留学的热门,相信大家对留学话题都很感兴趣。随着社会的逐步发展,孩子能否接受良好的教育无非是家长最关注的问题,这关系到孩子一生的命运,所以无论如何家长都希

    贪吃的pinko酱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