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入戏太深
近日,著名学术出版商 Elsevier 正式公布 2020 CiteScore ™(引用分),引起了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笔者注意到相对于传统的期刊评价指标 IF(Impact Factor)和分区,许多科研工作者对于 CiteScore 的了解比较有限。基于此,笔者拟在从含义、计算方法和优缺点等方面谈谈 CiteScore。一、什么是 CiteScore?CiteScore™,也被称为引用分,是著名学术出版商 Elsevier 于 2016 年发布的官方期刊评价体系。该指标与 SCI 期刊中的 IF 类似,是基于文献引用率的一项定量评价体系。二、如何计算 CiteScore?CiteScore™ 引用分作为期刊评价的有效度量指标之一,是不断发展的科研评价指标体系的一部分,它能够帮助使用者衡量期刊、丛书、会议论文集和行业杂志引文影响力。更新后的 CiteScore 是采用 4 年期的 CiteScore 时间段可对论文发表后的引用进行稳健的评估。以 CiteScore 2020 为例,CiteScore 2020 等于 2017-2020 年间对 2017-2020 年所发表文章、评论、会议论文、书籍章节和数据论文进行的引用次数,然后将该次数除以在 2017-2020 年所发表的出版物总数。三、如何查询期刊 CiteScore?读者要想获取最新发布的 CiteScore 2020,只需访问 Scopus 官网,免费获取即可。(一)CiteScore 的优点:1. 可评价的期刊数量增加Scopus 数据库收录的期刊涵盖数量有 22000 多种,其中有 11000 本期刊并没有 IF 但有引用次数(CiteScore)。有些期刊尽管未被 SCI 收录,但它们在各领域内的口碑还是不错的,尤其是一些正处于快速发展期的新出版刊物。由此可见,如果 CiteScore 推行使用,将会有更多期刊获得 CiteScore 因子,拓展了我们投稿期刊的范围。另一方面,Scopus 数据库还收录了大量的中文期刊(被 SCI 收录的中文期刊只有 18 本),如此一来,对提升中国本土期刊的排名及业内认可度也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2. 数据透明且免费使用CiteScore 的计算方式非常简便,Scopus 数据库网站上公开列出了详细数据用于确定引用次数。同时,CiteScore 的使用不收取任何费用,任何人都可以使用 Scopus 上的系列指标功能,以及所有的引用次数指标,而 Web of Science 数据库则是需要购买权限的。3. 引用数统计时间和覆盖面增加CiteScore 引用分的计算方法可以在限定时间区域(四年)之内,相比 IF 增加了两年的引用期限,这样覆盖面会更广一些。同时兼顾了当年 IF 与 5 年 IF 两个数值的特点,更加稳定与一致地反映研究型期刊的科研贡献。4. 实时追踪CiteScore Tracker 中的引用分按月度更新,且新近被 Scopus 收录的期刊通常自次年起就会拥有自己的 CiteScore 引用分, 这对编辑和出版社非常有帮助。(二)CiteScore 的不足:1. 没有对不同类型文章重要性进行区分由于 CiteScore 将期刊论文、综述、评论等类型的文章赋予相同的权重,那么一些期刊编辑部是否就会不再重视那些非研究类的小论文,如编辑评述、读者来信、更正信息和新闻等,以减少出版这些内容而获得更高的分数。这样一来势必会改变未来的期刊出版计划,甚至会影响到整个学术出版行业。2. 期刊未经过严格筛选,可能导致 OA 期刊影响上升CiteScore 一定程度上会对开源期刊带来更大的利益。近年来 OA 期刊数量激增,期刊质量层次不齐,受到的争议也越来越多,那些被 SCI 收录的 OA 期刊也许质量尚可,但在 Scopus 数据库中则没有严格筛选,无法区分一些通过非正规手段提升引用数的期刊。3. 部分期刊未能被收录Scopus 数据库也并非十分全面,一些被 SCI 收录、 IF 可能还不错的期刊却没有被收录。4. 计算方法与 IF 相差不大,未能从根本上解决 IF 评价存在的问题最重要的是,CiteScore 在数据的计算方法上与 IF 差别不大,无法从根本上解决 IF 目前已存在的问题。四、CiteScore 能否取代 IF ?CiteScore™ 引用分作为期刊评价的有效度量指标之一,是不断发展的科研评价指标体系的一部分,它能够帮助使用者衡量期刊、丛书、会议论文集和行业杂志引文影响力。在学术界现行的 SCI 期刊的 IF 和分区的评价体系下,CiteScore 作为一个升级优化版的 IF 应运而生,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学者的关注,可以作为期刊评价体系的有效补充,帮助读者进行更加准确的决策。但如前文所说,CiteScore 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且计算方式在本质上与 IF 相差不大。因此,CiteScore 挑战 IF 的地位还需要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PS:需要Sci润色、翻译、期刊推荐等服务的)老师可以私信小编。
Krystaldxe
马来西亚还是有几所好公立大学的,马来亚大学,博特拉大学。还澳洲的八大名校之一的莫纳什大学马来西亚校区,世界排名很靠前,但是这些大学申请都要雅思成绩还有本硕士阶段专业绩点,博士应该平均4-5年,申请要求雅思6.5,本硕阶段均分80以上
谁可知心029
马来西亚博士毕业不是很难。
首先,马来西亚读博士比在国内好毕业,这也是驱使不少人选择马来西亚留学读博士的原因。但是,在相对好毕业的前提下,也不代表不学习就可以“水学历”,如果想快速、顺利地拿到学位,你也得拿出相对应的决心和努力才可以。
再次,马来西亚博士是否好毕业,也与具体院校和课程的毕业要求有关。通常马来西亚公立大学比私立大学排名较高,学费较便宜,但毕业也相对较难;而马来西亚的私立大学则在申请和毕业条件上相对宽松,比较容易毕业。
而且,马来西亚的博士还有一大特点,就是大部分博士都是纯研究型,上课时间也自由,沿袭英联邦国家的培养方式,对于提高科研水平有很大帮助。在国内读博士难进难出,而马来西亚博士申请则不会那么难,只要各项要求达到标准就可以。
在毕业条件上,大部分博士毕业也不用发表国际A类,B类检索期刊(SSCI,SCI,A&HCI和EI期刊),个别学校的专业只需要发表普通国际期刊,以及部分Scopus,ERA检索数据库期刊就可以,有些甚至对论文无发表要求,只要达到学校的毕业要求就可以。
~凭凑不齐~
马来西亚读博国内认证方面首先是完全不用担心的,只要中国涉外教育监管网站上能查询到的高校回国都还是被我国教育部认可的。
至于含金量方面,马来西亚博士含金量还是比较高的。主要有:1.博士学制短,一般2至4年可以完成博士研究,平均3年毕业,沿袭英联邦国家博士培养方式,对于提高科研水平有很大帮助;2.众所周知,现在国内很多大学入职的最低要求首先是博士学位毕业,其次是有海外留学经验。而这些条件让很多国内毕业的硕士生望而却步,所以在大马读完博回来对于就业方面还是很有帮助的。但是话说回来,含金量也不要想着能和英美这些大国匹敌。
世界一流大学有马来亚大学、博特拉大学、国民大学、理科大学、理工大学属于马来西亚前五名研究型大学。全球认可度高,中国教育部认证认可。普通公立大学可以考虑北方大学QS排名500左右,玛拉工艺大学、苏丹伊德里斯师范大学等综合型大学;私立大学读博士尤其是想落户的学生,又有排名要求又要好毕业,可以考虑泰莱大学和思特雅大学。
2022年QS大学排名榜上前200以内的,马来西亚就有5所学校上榜,分别是马来亚大学(QS世界排名65),排名等同于国内同级别985学校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QS世界排名143),拥有AACSB认证的世界级商学院;马来西亚国民大学(QS世界排名144);马来西亚理科大学(QS排名147)、马来西亚理工大学(QS排名191),等同于国内同级别985学校南京大学、同济大学等。
因为马来西亚低廉的留学费用,含金量极高的国际文凭,全英文的学习环境,一流的教育质量水平,国际化的教育模式,诸多的联办课程,一直以来吸引着世界各地学生前往留学。
近年来,马来西亚已成为寻求高等教育的国际学生的首选教育中心。
目前有相当多的国际学生在马来西亚攻读博士学位
2021年,国际博士生在马来西亚公立和私立高等教育机构学习的申请数量超过11,000人,与前一年相比明显增加了近一倍。
马来西亚高等教育机构提供广泛的热门课程,包括大热的商科、教育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等。
在国内读博学制较长,而在马来西亚读博学制则比较短,马来西亚博士学制几年?一般在2-4年可以完成博士研究,平均3年毕业,学生们能够在更短的时间之内取得文凭,同时马
关于马来西亚国民大学,很多学生都比较熟悉,它提供多方面的课程,其中就包括音乐博士。据悉,马来西亚国民大学音乐博士学制2-6年不等,全年都可申请,但需提前准备好毕
难写。博士论文对质量的要求很高。字数比较多,大概要快两百页了。重复率有要求,提交的时候要查重,不能都是抄袭的。
马来西亚的博士项目一般2-5年内毕业,那么马来西亚一年有几个学期呢?和国内大学一样,马来西亚的博士一年有两个学期。学生需要提前提交申请材料,以免错过开学时间。学
马来西亚硕士类型 国内考研人数逐年递增,竞争激烈,因此越来越多的人考虑海外留学。综合留学成本、语言压力和含金量等因素,马来西亚硕士留学是性价比很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