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41

liuyanfei0451
首页 > 论文发表 > 黥刑的发展史论文发表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长杠豆0725

已采纳

黥刑:又叫墨刑,就是在犯罪人的脸上刺字,然后涂上墨炭,表示犯罪的标志,以后 再也擦洗不掉。如秦末农民起义英雄之一的英布,曾被秦始皇处以黥刑。因此《史记》 中称他为“黥布”,他的传记就叫《黥布列传》。

196 评论

小阿殷-

就是墨刑,周代五刑的第一种。施行的方法是在人的脸上或身体的其他部位刺字,然后涂上墨或别的颜料,使所刺的字成为永久性的记号。同劓、宫、刖、杀相比,黥面是最轻微的。但是,这种刑罚也要伤及皮肉甚至筋骨,而且施加于身体的明显部位,无法掩饰,不仅给人造成肉体的痛苦,同时使人蒙受巨大的精神羞辱。黥面是一种很古老的刑罚,它在尧舜时就出现了。

199 评论

yoyoubaobao

就是墨刑,周代五刑的第一种。

施行的方法是在人的脸上或身体的其他部位刺字,然后涂上墨或别的颜料,使所刺的字成为永久性的记号。同劓、宫、刖、杀相比,黥面是最轻微的。

但是,这种刑罚也要伤及皮肉甚至筋骨,而且施加于身体的明显部位,无法掩饰,不仅给人造成肉体的痛苦,同时使人蒙受巨大的精神羞辱。黥面是一种很古老的刑罚,它在尧舜时就出现了。

另外黥刑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使用时间最长的一种肉刑,直至清末光绪三十二年修订《大清律例》时才被彻底废除,前后沿用时间长达数千年。

是封建国家刑罚制度中的正刑;在汉文帝废肉刑之后,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中黥刑实际上并没有真正被废除,而成为国家刑罚制度之外的一种私刑,根据封建统治者的需要和喜怒可以随意使用。

到了五代后晋天福年间之后,黥刑又正式成为封建国家刑罚制度中的一种附加刑,直至清末被废除,才真正退出了历史舞台。

黥刑的发展:

最初,墨刑的施行方法是用刀刻人的皮肤,然后在刻痕上涂墨。《尚书·吕刑》篇中“墨辟疑赦”一句后,孔安传云:“刻其颡而涅之曰墨刑。”。《周礼.司刑》一节中“墨罪五百”一句话,郑玄注云:“墨,黥也,先刻其面,以墨窒之。

言刻额为疮,以墨窒疮孔,令变色也。”《礼记·文王世子》篇注云,墨刑和劓、刖等刑一样,“皆以刀锯刺割人体也。”《国语·鲁语》也曾说:“小刑用钻凿,次刑用刀锯。”墨刑为小刑,当是使用钻或凿为刑具。其它各书述及墨刑时都是说用刀刻。

这些说明,墨刑在最初规定为刑罚的时候,施行时用刀,而不是后世才采用的针刺。人的面部神经是极其敏感的,犯人在被黥面时的疼痛之状可想而知。由于伤口感染,有的犯人也会因黥面而致死。

从西周时起,墨刑的使用很普遍。周初刑法规定“墨罪五百”,即列举应处以墨刑的罪状有五百条之多。《尚书·吕刑》篇亦云:“墨罚之属千。”可见,当时的刑罚是很严厉的,民众稍有小过,就要被黥面。

周代,奴隶主贵族常用黥面者作守门人,因为这些人的脸上带有耻辱的标记,走到哪里都会被认出来,所以他们一般都不会逃跑。而且,黥面者的四肢是健全的,不影响劳作。春秋战国时,各国常使用黥面的囚徒去做各种苦役。

秦始皇三十四年(前213),丞相李斯奏请焚烧《诗》、《书》等儒家书籍,规定说,如果命令下达之后三十天内不烧者,要“黥为城旦”。“城旦”,是一大早就起来修护城墙的苦役工。当时,“黥为城旦”成为一种比较固定的处罚犯人的措施,这样的犯人遍布全国各地。

秦末农民大起义的队伍中,有许多是受到黥面之刑的囚徒。汉初被高祖刘邦封为淮南王的英布,年轻时也曾因小罪被黥面,因此,人们就把他的名字称为黥布。

276 评论

凌人happy

黥刑是古代的一种刑罚,黥刑是在犯罪人的脸上刺字,然后涂上墨炭,表示犯罪的标志,以后再也擦洗不掉。

黥刑起源很早,甲骨卜辞中就有记载。古代秦末农民起义英雄之一的英布,曾因触犯秦律被处以黥刑。因此《史记》中称他为“黥布”,他的传记就叫《黥布列传》。

在汉文帝废肉刑之后,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中黥刑实际上并没有真正被废除,而成为国家刑罚制度之外的一种私刑,根据封建统治者的需要和喜怒可以随意使用。到了五代后晋天福年间之后,黥刑又正式成为封建国家刑罚制度中的一种附加刑,直至清末被废除,才真正退出了历史舞台。

扩展资料

黥刑与刺面纹身习俗关系

世界上各民族在人类社会的早期大都有刺面纹身的历史,具体做法是用刀刻或针刺皮肉,和刑罚的黥面一样,也必然有疼痛的感觉,因而它也具有一定的野蛮性和残酷性。

产生刺面纹身现象的社会因素和人类的心理因素比较复杂,主要的是由于原始的自我美化意识和图腾崇拜意识的作用,刺面纹身者所雕刺的内容主要是人们喜爱的象征美丽、勇敢或吉祥的文字和图象。

黥面之刑是将刺面纹身的残酷性的一面加以发展,用作惩罚罪人的手段,它给罪人身体留下的是表示耻辱的标记,既给犯罪者造成精神的压力,也对其他人起着警戒和震慑的作用。黥刑和刺面纹身的目的虽然不同,但它们都是人类社会早期阶段共同的社会文化心态的反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黥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黥面

173 评论

JasonZhou520

上回咱们说到上古五刑,墨、劓、刖、宫、大辟。其中的墨刑,又称作黥刑,就是在犯人脸上或额头上刺字或图案,再染上墨的一种刑法!

340 评论

相关问答

  • 欧美网约车发展史论文发表

    汽车是重要工具可以从汽车作为交通工具对人类的影响方面来说,汽车是科学技术结晶可以从汽车的发展来说——从自行车到汽车,汽车是文明标志可以从人类从走路向坐在车里行驶

    Greta:)杨婷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那些c刊扩展发表历史学论文

    C刊,经常见到的C 刊,有两种说法,最常见的是CSSCI还有就是是各单位自己,根据省里的文件,结合自己单位的研究优势,从国内外核心数据库进行筛选,和自己单位研究

    小小小雨桐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省级史志期刊发展

    党史办是党的历史工作的主要负责部门,负责统筹组织党的历史工作,制定党史方针政策,指导和督促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开展党史工作;负责研究、撰写、出版党史著作;负责与国内

    enjoyduola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科学与文化发展史期刊投稿

    学术,系统专门的学问,泛指高等教育和研究。这个词对应的英文Academia更常见的意义是指进行高等教育和研究的科学与文化群体,在作这个意义用时对应于中文的学术界

    Loli心的怪蜀黎 7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校史馆论文发表展板

    你参加校史馆时,你的心得体会是怎样的呢?下面是我精心为您整理的,希望您喜欢! 篇一 在校史馆我们追寻江南大学的沧桑足迹、品读江大的百年历史。在那记录岁月雕痕的展

    成都蜀道装饰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