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35

睡神熊猫
首页 > 论文发表 > 云南动物研究所论文发表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sweetdream8

已采纳

我国科学家近日在云南发现了3个萤火虫新种和4个中国新记录种。“新种的发现及其相关研究成果为今后萤火虫种类鉴定及其他生命现象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同时也表明云南具有丰富的物种多样性。”论文通讯作者、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副研究员李学燕说。

李学燕说,扁萤属仅分布在喜马拉雅山脉周边国家和东南亚国家,雄成虫可持续发较弱的绿光,雌成虫则可持续发较强的绿光,在云南昆明等地常能见到它们的身影。由于外部特征极其相似,过去该属的不同种群通常都被认成是云南扁萤。

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联合香港昆虫学会和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对该所自2002年以来收集的扁萤属标本开展了详细的形态学对比和分子系统发育分析后,发现了高山扁萤、禄劝扁萤、巨胸扁萤3个新种和小扁萤、扇窗扁萤、尼泊尔扁萤和黑泽扁萤4个中国新记录种,并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分析。

扩展资料

萤火虫的生活史:

萤火虫属于完全变态,一生经过卵幼虫一蛹成虫4个阶段,水生萤火虫通常4个月便可以完成1个世代,1年有2个世代。

而陆生萤火虫则1年才能完成1个世代,幼虫从卵孵化到蛹要经过6次蜕皮,蛹历期因种类而不同,最长的可达40多d。成虫野外寿命一般为3-7d,但也有长达20-30d者。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网-云南发现3个萤火虫新种,还有4个中国新记录种

280 评论

dreamy8594

科研任务承担 2014年,昆明动物所共有在研项目455项(包括新增项目106项)。其中,主持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项、主持课题11项(新增1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课题1项,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3项;参与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课题9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1项,重大项目1项,重点项目5项,NSFC-云南省联合基金重点项目6项(新增1项),优秀实验室项目1项,重大研究计划8项(新增1项),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5项(新增1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项,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3项,面上项目65项(新增10项),青年项目37项(新增12项);主持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1项(新增1项)、项目3项(新增2项)、课题11项(新增8项),院前沿科学重大突破择优支持3项(新增3项,其中项目1项,课题2项),院重点部署项目5项(新增2项),院科技服务网络计划(STS计划)1项(新增1项),院长基金特别支持项目1项(新增1项),院科普项目3项(新增2项),院地合作项目1项(新增1项),仪器设备功能开发技术创新项目1项,院信息化专项1项(新增1项)。 科研获奖情况 2014年,该所发表论文319篇,其中SCI论文246篇,影响因子大于9的24篇,影响因子5至9的37篇。“基因组多样性与亚洲人群的演化”获国家自然二等奖1项;“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遗传易感分析”获云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中国群体慢性气道疾病的遗传机理和药物反应研究与应用”获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申请专利21项,获授权24项;出版专著2部。 获奖展示(部): 获奖年度获奖名称主要完成人获奖类别获奖等级2012年轻新基因起源和遗传进化的机制研究王文,杨爽,周琦,蔡晶,李昕国家自然科学奖22011滇池金线鲃的人工驯养繁殖研究杨君兴、潘晓赋、李再云、陈小勇、崔桂华、张汝斌云南省科技进步奖32011生物医学实验动物精子超低温冷冻保存的研究司维,季维智李亚辉(云南农业大学)云南省自然科学奖32010真兽类若干类群的分子系统学研究张亚平 于黎 罗静云南省自然科学奖12010新基因起源和遗传进化的机制研究王文 杨爽 周琦 张越 赵若苹 俞海菁 蔡晶云南省自然科学奖12010云南两栖爬行动物分类区系及其适应性进化杨大同、饶定齐、刘万兆、利思敏、吕顺清云南省自然科学奖22010灵长目几个类群代表物种的染色体涂色研究佴文惠、杨凤堂、王金焕云南省自然科学奖32009吸毒人员瞳孔快速检测鉴定仪马原野,杨明鹤,高运弘,曾涛,黄亚坤,万涛,施云涛云南省科技进步奖32009吸血蜱与其宿主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研究赖仞,杨海龙,梁建国,张克云,李建许,李东升云南省科技成果奖(自然科学类)22008抗HIV药物研发关键技术建立及其应用郑永唐 杨柳萌 王睿睿 张高红 王云华 欧阳东云 王媛媛云南省科技成果奖(科技进步类)12008云南省HIV毒种库建设及分子流行病学研究郑永唐云南省科技成果奖(科技进步类)32008灵长类核移植与干细胞的研究季维智 牛昱宇 杨世华 李天晴 王淑芬 和协超 唐向辉 谢云华 陈永昌 纪少珲云南省科技成果奖(自然科学类)22008两栖动物活性多肽的结构与功能研究赖仞 张云 李建许 张亚平 郑永唐 徐学清 杨海龙 李文辉云南省科技成果奖(自然科学类)12007Y染色体多态性欲东亚人群的起源、迁徙和遗传结构的研究宿兵(2)国家自然科学奖22007牛、羊胚胎工程产业化技术体系研发及应用苏雷 季维智 文际坤 赵家明 马晓宁 和协超 和占星 王姝瑭 王鹏武 徐松 杨玉梅云南省科学技术奖22007中国人群氧化抑制物遗传多态性与COPD关系研究张亚平 孙昌云南省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类)32007基于少数民族DNA库的疾病基因及人群起源的分子遗传研究宿兵(3)云南省科技成果奖(自然科学类)12006尖吻蝮蛇毒凝血酶的临床前基础研究肖昌华 李建云 杨连玺 何丽芬 杨怀林 杨建珍 冉永禄、 叶文娟等。云南省科技成果奖(技术发明类)32006鱇鱼良白鱼的人工驯养繁殖研究杨君兴 顾和生 陈银瑞 李跃先 李再云 周 能 刘明昌 刘吉祥 刘元增云南省科技成果奖(技术发明类)3 《动物学研究》创刊于1980 年,是中国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动物学类学报级双月刊。以报道国内外动物学主要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新进展、新技术和新方法为主。入选“2014中国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和“2014中国精品科技期刊”。该刊2000年荣获中国科学院优秀期刊三等奖; 2001 年被新闻出版总署选入中国期刊方阵;2006年在云南省新闻出版局举办的云南省第二届优秀期刊评选活动中获得了最高奖励——优秀期刊奖。在《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一直被列为动物学类核心期刊;在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年度报告(2007)》中,本刊影响因子为0.809,5年影响因子0.938,他引总引比0.94,h指数11 。先后被Biological Abstracts(《生物学文摘》)、Zoological Record(《动物学记录》、Chemical Abstracts(《化学文摘》)、Abstracts of Entomology(《昆虫学文摘》)、PЖ(俄罗斯《文摘杂志》)以及《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科技论文引文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等中国国内外有影响的文摘检索类机构所收录。

233 评论

爱笑的颜小妞

1969年2月1日参加工作。1982年2月毕业于云南大学生物学系动物学专业,同年分配到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工作。1985-1987年赴美国俄勒岗灵长类研究中心和华盛顿史密研究院从事神经生殖内分泌和胚胎移殖研究。1987-1989年到美国Oregon灵长类研究中心和Smisonia研究院学习;1995-1996,1997年为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动物医学与生物化学系客座教授。96年与威斯康星灵长类研究中心在昆明动物研究所共建了中--美灵长类生物学联合实验室, 为该实验室中方主任,以及中科院与云南省共建“云南省动物生殖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主任。2010年10月29日来自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的消息,季维智研究员领导的研究小组日前成功培育出中国首例转基因猕猴。这一研究成果标志着中国科学家在非人灵长类转基因动物研究方面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为未来人类重大疾病的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项研究已于10月12日在美国科学院院刊上发表。 此前,国际上仅有美国、日本科学家成功获得转基因猴模型。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灵长类专业委员会和保护圈繁殖专业委员会成员,中国生殖生物学会理事,中国实验动物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成员及《动物学研究》、《兽类学报》、《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生物多样性》编委等职。季维智同志多年来从事灵长类生殖生物学研究,具有系统扎实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较高的英语水平,较强的事业心。在多年的科研工作中,首次发现了猕猴体内促性腺激素和孕硐的昼夜分泌节律等新现象,证明并提出了体内阿片类系统参与这种调节的新观点。提出了猕猴受精卵的分化可能与FSH有关,所建立的猕猴半透明带分析系统(HZA)为深入研究顶体反应提供了可能;同时建立和改进了一些生殖工程技术,并注意把这些新技术应用于保护生物学和家畜的品种改良;研究中特别注意微观和宏观的有机结合,利用生殖生物学工程新技术首次将我国特有珍稀动物藏猕猴的精液冻存成功;并推动创建了我国第一个保护生物学研究中心和中、美灵长类生物学联合实验室;沟通和建立了与国际野生动物保护组织的联系,争取到国际有关组织的大额经费支持;多次成功地主持和承办了国际、国内生物多样性保护学术研讨会,在国际上引起了较大反响,为中科院昆明研究所的国际合作与交流作出了极大的努力和贡献。从事生殖发育生物学研究。以非人灵长类为模式动物进行卵母细胞的成熟调控机制, 胚胎的早期发育分化以及相关生殖生物技术,如生殖细胞(卵、精子和胚胎)的冻存, 胚胎移植,动物克隆和灵长类胚胎干细胞研究。率先在国际上建立了猕猴卵成熟的无血清培养体系,并发现激素、能量物质和生殖周期对卵成熟和胚胎早期发育的影响。卵成熟和受精卵发育过程中核与质的相互作用——再程序化(Reprogram)机制为研究重点。此外, 积极倡导和发展保护生物学的新的学科增长点, 与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合作共同培养营养生态学博士研究生。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70多篇,其中SCI论文50余篇。其中已有很多被列入国际权威文献索引。任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物种存活委员会(IUCN/SSC)灵长类专家组,圈养保护繁殖专家组委员,中国实验动物学会灵长类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生殖生物学会理事, 《兽类学报》,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动物学研究》编委等, 已招收培养博士生12人, 硕士生12人。

267 评论

相关问答

  • 微生物研究所博士论文发表

    如今还健在的微生物界牛人1.田波,男,1931年12月25日生于山东桓台县,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分子病毒学与生物工程研究室主任,研究员、院士、博士生导师,著名

    日月草112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动物研究所论文发表要多久

    论文从初稿到发看需要三四个月左右。 一般的省级、国家级论文审稿需要1~2天,出刊需要1~3个月。个别快的0.5个月,还有个别慢的需要4~7个月。 质量水平高一些

    自飘自落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动物研究所论文发表网站

    省级刊物:《民营科技》 主管单位:云南省科学技术厅 主办单位:云南省民办科技机构管委会 国际刊号:ISSN 1673-4033,国内刊号:CN 53-112

    天真真切切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动物研究学期刊投稿

    Animals是MDPI出版社旗下的期刊。MDPI出版社一项以审稿快、年发文量大而出名,Animals也不例外,快的只要2周就可以录用,一般从投稿到录用只需要1

    蓝天勒蓝天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上海药物研究所发表论文

    ,他在许多领域都有出色的表现。他曾经发表了许多关于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教育学、文化学等领域的重要论文,并且被国家和国际研究机构广泛引用。吴教授除了从事学术研

    微微王chichi 8人参与回答 2023-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