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125

奇文文1314
首页 > 论文发表 > nature发表蝗虫论文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哇小妹夫

已采纳

1、蛋白质含量比较高

根据知网的相关论文研究表明,亚洲小车蝗蛋白质含量高达78.13%,哪怕是蛋白质含量最低的中华剑角蝗,蛋白质含量也有68.33%。

而牛肉的蛋白质含量,约20.2克/每100克 ……这样一对比,是不是就能够很清晰的知道,究竟哪个蛋白质比较高了?

当然,要补充相同的蛋白质,吃100g的牛肉跟吃几十g的蝗虫可完全不是同样的感觉……更多人喜欢吃牛肉而不是蝗虫……

2、在猎奇心理中能够承受吃这个

很多人并不是喜欢吃蝗虫,但是当你来到云南的少数民族地区或到了贵州,看到虫子宴上的蜘蛛、蜈蚣、蝎子、虫子、知了等等,看来看去,还是油炸蝗虫比较能够“入乡随俗”,相对比较容易接受一些。所以没得挑的情况下,只能吃油炸蝗虫了……

3、油炸的蝗虫口感比较好,外观也比较容易接受

我们都知道,经过高温油炸之后的食品,一般都会比较酥脆,吃起来会口感比较好。特别是带着点甲壳的动物,油炸之后有一股蛋白质高温变性之后的香味,又保留着丰富的蛋白质营养。而且看起来就像是油炸版本的“小龙虾”,吃起来也不会那么反感,反而有点真的像是在“吃美食”……

当吃过之后,突破了心理上的界限,能够接受吃油炸蝗虫之后,自然也就能够慢慢享受其中的乐趣了。

另外,蝗虫的价值相对于其他的油炸昆虫的价格会相对比较低一点,普罗大众都消费得起,吃得消,自然也就看起来很多人喜欢了……

278 评论

少年卡米

还记得日行150公里、巴基斯坦因它进入紧急状态的沙漠蝗吗?从去年到今年6月,沙漠蝗从非洲之角到伊朗南部和印巴边境,蔓延到20多个国家和地区。1平方公里的蝗群1天就能吃掉3.5万人的口粮,该地区1190万人的粮食供应受到直接威胁。

蝗虫为何能够聚集在一起?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获悉,最近,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康乐院士团队通过分析群居型和散居型飞蝗的体表和粪便挥发物,鉴定到了一种由群居型蝗虫特异性挥发的气味,其释放量低但生物活性非常高——4-乙烯基苯甲醚(4VA)。4VA能够响应蝗虫种群密度的变化,随着种群密度增加而增加,甚至它的产生可由4-5只散居飞蝗聚集而触发,具有很低的诱发阈值。该研究发现和确立了4VA是飞蝗群聚信息素,而过去报道已知的其它化合物都不具备群聚信息素的所有条件,这项研究被认为是昆虫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突破,相关论文2020年8月12日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自然》发表。

蝗灾与旱灾、洪灾并称我国历史上的三大自然灾害,曾造成严重的农业和经济损失。当下,在世界范围内,蝗灾仍然对农业、经济和环境构成重大威胁。尽管蝗灾与人类发展历史长期相伴,但是真正在科学上对蝗灾成因的认识不足百年。国际著名昆虫学家和蝗虫学之父尤瓦洛夫发现,飞蝗之所以成灾,是因为蝗虫可以从低密度的散居型转变为高密度的群居型。在尤瓦洛夫提出蝗虫型变理论之前,人们误把散居和群居蝗虫认为是两个不同的物种。散居型蝗虫因密度较低,不发生迁飞,一般被认为无害。群居型蝗虫一旦形成就会导致蝗灾发生,蝗群大规模移动或迁飞则导致更大范围的蝗灾发生。

上世纪七十年代,科学家们才逐步认识到群聚信息素可能是蝗虫聚集的最关键因素。经过50多年几代科学家的不断努力,有几种化合物被认为可能是蝗虫的群聚信息素,这些信息素被命名为蝗醇、蝗酚等。但是,这些化合物中没有一个符合群聚信息素的所有标准,特别是没有野外种群验证的证据。

康乐院士团队在飞蝗触角上的四种主要感器类型中,发现了4VA特异引起锥形感器的反应。在蝗虫的上百个嗅觉受体中,他们发现定位在锥形感器中的嗅觉受体OR35是4VA的特异性受体。当使用基因编辑技术敲除OR35后,飞蝗突变体的触角与锥形感器神经电生理反应显著降低,突变体也对4VA的响应行为和吸引力丧失。

那么4VA在户外和自然环境中能够吸引和聚集蝗虫吗?研究人员将含有4VA的诱芯布置在田间,通过室外草地双选和诱捕实验证明了4VA对实验室种群在户外具有很强的吸引力。进而,他们将诱芯直接布局到蝗虫野外发生区天津北大港,大范围的区块实验再一次证明4VA不仅能吸引野外种群,而且不受自然环境中蝗虫背景密度的影响。

审稿人对文章分别给予了高度评价,一位匿名审稿人认为“研究聚焦于一个极具吸引力的生物学问题,在这个领域取得了非常重要的进展”;一位透明审稿人是国际著名神经生物学家、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洛克菲勒大学莱斯莉•沃斯霍尔教授,她在审稿意见中明确表示“这项工作做出了令人兴奋的发现,找到了一个人们长期寻找的蝗虫群聚信息素分子。文章包含了令人吃惊的多个层次的研究,我给予我无条件的支持,这项杰出的工作不要有任何拖延应该优先在《自然》杂志上发表。”。

该研究不仅揭示了蝗虫群居的奥秘,而且使得对于蝗虫的绿色和可持续防控成为可能。长期以来,人们对于蝗灾的防治主要依赖化学杀虫剂大规模的喷施,而不合理的化学农药的使用对食品安全、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康乐院士团队的这项研究将从多个方面改变人们控制蝗灾的理念和方法:利用人工合成的信息素可以在田间长期监测蝗虫种群动态,为预测预报服务;利用人工合成的信息素可以诱集蝗虫,并在诱集带集中使用化学农药或生物制剂将其消灭,从而极大地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根据4VA的结构设计拮抗剂,阻止蝗虫的聚集;嗅觉受体OR35的发现,为使用基因编辑技术建立4VA反应缺失的突变体成为可能,这种突变体长期释放到野外就可能在重灾区建立起不能群居的蝗虫种群,既在野外维持了一定数量的蝗虫,又达到可持续控制的目的,将环境保护与害虫控制有机地结合起来。因此,4VA和它的受体的发现将极大地改变防治蝗虫的对策和技术。

202 评论

tomoyasaki

小题1:A小题2:D小题3:C 试题分析:自然界有许多昆虫和动物都有不同的颜色。本文以蝗虫 、 棕熊 、 老虎 、 北极熊 、 蝴蝶和土壤昆虫为例叙述了动物的保护色,并且介绍了墨鱼保护自己的方式。 小题1:细节理解题。根据 “Soil insects are mostly dark-colored”可知土壤昆虫大多数颜色不明亮。故选A。小题2:词义猜测题。根据后半句 “they have to hide themselves in the daytime and appear only at night.”他们白天隐藏起来晚上出现,可知这是为了不被发现而吃掉,也就是为了生存。故选D。小题3:主旨大意题。根据本文主要叙述的是昆虫和动物的保护色,可知选C。 考点:

246 评论

春天里的秋天88

因为蝗虫里面有丰富的蛋白质,一个蝗虫相当于两个鸡蛋,所以说有人喜欢炸着翅黄虫炸着翅膀种味道还是比较鲜美的,又香又脆。

128 评论

小希很爱小希

因为它蛋白质比较高吧,然后扎起来也是比较香的,所以很多人还是喜欢吃的,就像有的蚕蛹一样,炸出来都是比较香的,所以喜欢吃

268 评论

圆满的满

因为在那个时期,人们将蝗灾视为上天的惩罚,如果捕杀蝗虫,会惹怒神灵,所以没有人敢捕杀蝗虫,其实这是古代遗留下来的劣根性,认为什么都是神来主宰。

140 评论

相关问答

  • 爬虫论文发表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本文运用比较的方法,多角度介绍了迄今以来最伟大的生物学家——孟德尔和达尔文,

    气球飞哇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发表昆虫论文

    写作要点:将现实的身边故事和书中的知识点结合,层次分明,条理清晰。 科学的进步,使现在的发展逐渐升高,而科普读物的出现,可以解决我们生活的中“为什么”。 我曾在

    咩~咩~羊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发表虫害论文

    先后发表技术论文10多篇,1993年发表《苹果树病害防治》,被收入《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大辞典》,出版《优质苹果套袋实用技术》《优质苹果生产管理实用技术》等书。发

    奕彩彩绘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小木虫论文发表

    推荐两个网址。一个是小木虫 一个是道客巴巴,里面都是大学生发表的论文。首先你先注册账号,去赚点里面的通用币,就可以发表了,祝你成功,忘采纳!

    扬帆飘舟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新种蝗虫发表论文

    郑哲民自述:甘当科技界的二传手我1950年7月毕业于昆明师范学院附中,当时刚解放,和几位同学一块离开昆明参加华北区、华东区的高等学校统考,随后进入苏州东吴大学生

    缘梦~幸福宝贝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