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蛐蛐
1、对保研、考研、出国留学的同学来说:论文是他们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的体现。对打算保研的同学来说,发表论文是保研的必须具备条件。如果没有相关的论文发表,是无法申请保研的。对考研的同学来说,如果有一定数量的论文发表,那么在考研的大军中将占有很大优势。而且一般老师也比较喜欢有自己科研作品的学生,这样的学生可以帮老师一起完成课题。出国留学的同学来说,发表论文可以证明自己的实力,需要注意的是:发表的论文最好是国外期刊,更容易被认可。2、对评职人员来说,发表论文是不可或缺的条件之一,论文是评审衡量评职人员是否拥有过硬的专业水平,以及有没有能力胜任这一职称。如果没有论文发表,是无法参与职称评比的。目前,职称级别不同,对论文要求及发表数量也是不同的。3、对即将就业的人来说,论文是敲门砖,可以让公司更直观地了解到你的专业水平。是增加就业竞争力的最快捷、最有效的方法,可以让你在众多求职人员中脱颖而出。4、对在职人员来说,更能体现个人的工作能力,对以后职位晋升、薪资待遇都是有很大帮助的,尤其是一些事业单位的员工。
水之云端
首先,有必要发表文章吗?对于普硕和博士生来说,这是必须的,由不得你,因为许多高校明确要求毕业研究生在学位论文答辩前要发表一定数量或级别的文章。但许多高校对于专硕却没有这样的要求,那专硕还有必要发表文章吗?我觉得还是有必要的,一来是在求职、升级的时候如果人家问起你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的话,空白总是不好的,而如果此时你的竞争对手有文章发表则对你就更不利了;二来如果以后再不搞科研也不再攻读博士了,那么一辈子没有一篇文章发表恐怕也是一件遗憾的事。其次,写文章一定要认真吗?那到不一定,得看情况。对于博士生来说,认真是必须的,因为博士就是要以学术研究为主业,认真的写文章会与一篇优秀学位论文的形成相得益彰、相辅相成。至于普硕,得看情况:写文章如果只是为了学位论文答辩前必须要有一篇文章发表,那么这种为发文章而写文章的事就大可不必太认真了;而对于立志于学术追求的普硕来说则应当认真,否则就别说自己在搞学术。对于专硕,我想就把写文章当作练练笔吧,也别太重视了。为什么硕士生对写文章不一定都要认真呢?一方面得承认目前许多人读研究生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找工作,并不都是冲着学术研究来的,再说学术研究也不一定是每一个研究生都能搞的,干任何事既要有热情、激情、兴趣,还要有悟性和灵性,学术研究同样如此。另一方面,学术水平高低或者说发表的文章如何,与应聘工作、求职之间的相关性并不是很大。再说,认真的写文章或者说学术的孜孜追求总是要花时间、费精力的,别忙活了一大阵子纸上谈兵的事最后却连招人单位的笔试、面试都过不了关,如此的话有一篇好文章又有何用?想一想,普硕三年,实际是两年(最后一年忙于找工作、准备硕士论文答辩),专硕在校时间更少,所以应把极为有限的时间和精力重点放在准备应付各类考试(包括公务员考试)、准备有用的各类考证、准备各类实用知识和技能学习上,其他的事应付应付就行了。实际上现在研究生培养目标和就业定位与十几年前相比已经大相径庭,比如金融学研究生能进好的银行就已经不错了,甭管是在支行还是柜台全干一些以前大中专生干的活。唉!可悲的是我们还在用固步自封的思维和知识体系企图把他们培养成学者或者银行家!再次,写文章很难吗?这还得看情况而定。如果是博士生,发表的文章至少应该在CSSCI刊物上,有的学校对发表刊物的级别要求还更高。那么从入学开始,就先要学习和掌握一定的研究方法(特别是实证研究方法),再确定研究方向和选题以及研读大量的相关文献,到写出一篇像样的文章,怎么说也得一年半载,这还不要说发表文章的周期了,如果再遇到一次次的退稿那到头连想死的心都会有。如此看博士生要写出一篇像样的文章还是挺不容易的。显然这种学法和写好不适合一般硕士生。我有一位博士生,硕士是读法学的,入学以后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知识体系与研究方法的更新,要写好与经济学相关的文章和学位论文难度是很大的。好歹她很刻苦、很努力,进步很大。前些天,她给我发了一封EMAIL,谈了她入学一年多的学习体会,从中可见掌握一种新的研究方法的难度——“一年半了真是快,想想一直在研究计量经济学eviews的应用和统计学,也一直就此在和您的硕士、其他博士交流。看着自己能用数据做回归分析了;在excel中进行数据的无量纲化,均值和标准差直接在excel中输出,但是标准化的数据确实需要自己计算;对经济系统环境系统的综合评价值可以会用主成分分析法了(spss软件);之间的协调系数也相应的能用数字公式和指标来量度;本来看完别人论文想用层次分析法,但是得找专家打分,还得整相关系数的矩阵,索性权重采用变异系数法很客观的方法就可以算出,不用层次分析法了。我用数据已经练过了,掌握了,不懂的时候就觉得难,原来弄懂也简单。还是自己掌握了好!”对于一些硕士生(包括专硕)来说,如果写文章只是为了有一篇文章发表(谈不上是什么学术追求和理论创新)的话,这就好办了,抄抄写写、粘贴复制,一两个星期就足可搞定,“天下文章一大抄,就看你会抄不会抄”,然后找一些靠收取版面费而生存的非学术刊物发表就可以了,如此看来写文章当然是很容易的一件事,有时候也别太认真。还有一些博士生、硕士生写文章是介于以上两种情况或者说综合了以上两种情况,即写文章既是一个任务也是一种兴趣或者说通过写文章以进一步搞懂和厘清某些问题,则写文章的难易就由自己掌握了,可以一两个月完成一篇文章也可以更长一些时间,选择发表的刊物也很广,学术的或非学术的、cssci或非cssci的。这种情况的还真不少,效果也不错。后在深圳和济南的银行顺利通过笔试、面试拿到了“offer”,另一个在兰州应聘四家金融企业(工商银行华融资产管理公司、浦发银行、交通银行、华龙证券)全部成功,他俩目前面临的头痛事不是找不到单位而是“挑花了眼”。成功的原因很多,也有“有备而来”的因素。他俩分别跟我一起做兰州银行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课题调研,去过多家银行,这方面知识、技能和人才恰恰是目前银行所需要的。在面试自我介绍时,他俩主动谈起课题调研情况,有意诱导“考官”多聊些这些他们“有备而来”的东西,以突出自己的所长并给“考官”留下一些特殊的影响,在其他应聘者都是泛泛而谈缺乏个性的情况下,这类专门的准备和应试往往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其实,看一看300多页的工商银行年报,里面有许许多多目前商业银行银行关注的宏观和微观话题以及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从中完全可以挖掘、储备、准备若干需要掌握的知识结构。再把这些知识“包装”一下,比如与去某某银行进行相关实习或调研相联系、与导师长期从事相关课题研究相联系等等,以突出自己对思考与解决银行现实问题的偏好与准备。
MayQueen小乖
大学生发表论文当然有用啦。
1.可以评奖学金。
在很多学校的学生手册上都会看到这样一句话“本科生在校期间发表的以本校为单位的论文,可以加分!”且对于考研的同学来说加分的权重还挺高的,给你加分的同时学校也会根据发表的论文,为你评奖学金。
2.大学生创新项目获得专利。
现在大学生创新项目已经成为了各个大学普遍在本科生阶段要开展一项工作,而创新项目的结项,通常是必须以学术论文形式在正规学术期刊上发表,有些要求上知网。当大学生创业新项目申请专利时,发表论文可以作为依据。
3.保研要求。
高校保研都会要求大学生们发表的论文,且对期刊也都会有要求,一般普刊即可,高端学校会要要求严些,要求有核心,但核心要更早准备,要和导师一块参与科研项目。普刊也要提前,一般要提前半年就最好准备好,这样可选的期刊比较多,可以选到比较专业的期刊。同时,考研面试的时候也可以带发表的论文去,一定程度上能加印象分。
4.出国需要。
论文是其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的体现。发表论文不但可以获得考研加分,还可以作为出国、各项评优的依据。
5. 就业简历加分。
准备就业的同学,发表的论文可以给简历加具有竞争项。公司人事会根据发表的论文直接判定大学生具备的优势能力,发表论文的同学可以说是为求职简历锦上添花,让自己脱颖而出。
雪蓝的枫叶
在学校发的论文,有的学校会根据杂志的影响因子给予一定的积分和经济奖励。毕业后这些论文就没什么用了,单位评职称都是看你在入职后发表的论文,而且是要和业务相关的文章,不会看你以前的论文。不过,你要是想到高校或研究所工作,多往影响因子高的杂志上发表一些论文,找工作的时候会有一定帮助。
肯定是要参加答辩的,否则拿不到毕业证、学位证。
博士论文是博士阶段研究成果的一个集合,是学术成果的汇总,一般学校对博士论文的内容是有要求的,理工科博士一般至少要三到五个创新点,字数因学校而异,但是基本上不会少
肯定是要参加答辩的,否则拿不到毕业证、学位证。
可以试试发《现代管理》期刊的
大学论文是非常有必要答辩的,这也是大学毕业论文,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所以我们一定要认真的书写毕业论文,并为答辩提前做好准备,这样才会达到更好的效果。专业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