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8

  • 浏览数

    275

春雨蒙蒙a2015
首页 > 论文发表 > 四川在nature上发表论文的人

8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开开`心心

已采纳

常温超导对人类的意义非凡,但是曹原发现的并不是常温超导,某些媒体的宣传存在偏差。曹原发现的石墨烯超导现象,是当双层石墨烯夹角为魔角1.1°(1.05°~1.16°)时,双层石墨烯就拥有了超导性能,超导转变温度最高为1.7K。

实现材料的超导这对于人类的发展至关重要,通俗一点去讲当导线没有电阻的时候,电量传输几乎就没有额外消耗。但是目前发现的一些金属或者合金只有在低温的时候才能实现超导现象。这种类型的超导现象被称为常规超导现象,用现有理论可以解释说明的,并且也知道要想通过这种办法实现超导也是前路漫漫。

但曹元发现的通过把石墨烯两层之间旋转特定角度之后实现的超导现象属于非常规超导,这跟之前发现的铜氧化物超导体是比较类似的,都是不走寻常路的。目前来看要想实现常温超导只能不走寻常路了。

只是可惜了曹原的研究成果并非是做到了常温下形成零电阻的超导体石墨烯,而是特定条件才能形成的,所以虽然令人失望,但是也预示着这个研究成果代表着进步,也说明了我们黄种人在许多方面的确也非常厉害,而曹原的研究成果预示了未来的科学界必定有我们的一席之地,至少不会像一两百年前那样只有西方独亮,曹原就是这一类的代表是国家的骄傲。

288 评论

派飞凯特

为他是个天才呀。很难想象会有这么优秀的人,他就是父母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相信他肯定也付出了很多的努力。

233 评论

喵星队长

在麻省理工(MIT)做博后研究,暂时未回国,因为最新的研究没有中国的研究单位,主要是日本研究所和麻省理工合作的成果,最新的nature一作也没有中国单位参与,可推测现在仍在麻省理工。

106 评论

xiaoze2000

首先声明一点,曹原发现的并不是常温超导现象,另外说明一下,如果现在有谁发现了常温超导现象的话,那么他一定可以得到诺贝尔物理学奖。

这本来是去年的事,不知从何时起又被炒起来了,曹原是中国人,1996年出生的他现在正在麻省理工攻读博士学位,前一段时间他发现了石墨烯特殊超导现象,并且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世界顶级科学期刊Nature上发表了两篇论文,可以说是名声大振。

超导现象一直以来是科学家乐于研究的,如果一个导体实现了超导,那么就意味着用这个导体传输电流的时候不会发热,也就是不会导致能量损失,这对于科学界来说意义重大,如果常温超导可以实现,那么就意味着世界每年就会节省大量的电能,如果传输电量的材料可以使用超导体的话,那么就会将能源消耗减少到最低。

但是超导体有一个很特殊的地方,那就是它对温度有严格的要求,一些材料只能够在零下269摄氏度的时候才能变成超导体,但是使用这些材料是很昂贵的,完全不合实际。在曹原的研究中,他发现石墨烯也有可能成为超导体,但是他的发现伟大之处不在于石墨烯超导的温度,而是他使用的方法给了其它科学家一个全新的思路。

科学界研究超导现象已经有100于年的时间了,1911年,荷兰一个科学家发现,用液氮冷却汞,当汞的温度下降到4.2k的时候,汞的电阻完全消失,这算是拉开了超导材料研究的序幕。科学家后来还发现,如果将汞置于高压条件下,其临界温度将达到令人难以置信的164k,然而这些距离常温超导来说还是太远了,常温一般来说是20-30摄氏度,也就是300k左右,可见超导现象的研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曹原发现的石墨烯超导时的临界温度为1.7k,接近绝对零度,怎会是常温超导,只不过他采用的方法很特殊,他发现了当两层石墨烯的夹角为魔角(1.05°到1.16°)的时候,双层石墨烯就具有了超导性能,以往科学家都是采用施压的方法升高材料的临界超导温度,但是曹原仅仅是旋转了石墨烯的角度就实现了这一点,可谓是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

101 评论

yvonnejiang8

根据他2021年7月21日在nature上发表的最新论文显示,他的署名单位是“ Department of Physics,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ambridge, MA, USA”,麻省理工物理学院。可以得知其仍在美国任职。

317 评论

mayhanlimei

在美国麻省理工大学学习。

2018年12月,来自中国的两篇论文,震惊了自然杂志编辑部,他们兴奋到没来得及排版,便全文刊发,随之震惊全世界,论文的第一作者正是曹原,凭借这两篇论文,一个困扰科学家107年的超导难题,豁然开朗。

曹原论文中介绍了当两层平行石墨烯堆成1.1度的微妙角度,就会产生神奇的超导效应,这个发现印证了中学时候老师的那句话,也引爆了国际学术界,不少资深科学家直接了当地表明,曹原将会因此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年仅22岁的曹原。

荣登当年Nature年度十大科学家之首!而他也是该杂志创办以来获此殊荣年龄最小的科学家。也是中国最小在该杂志以第一作者刊登学术论文的科研工作者,22岁的曹原成为了全球学术界巨星,因此无数大学和科研机构向他抛出橄榄枝,甚至有大学愿意为他提供一份教授的职位。这一切都被曹原拒绝了,他说他现在只想专心搞科研,并继续研究石墨烯。

时间过去三年之久,2021年2月,那个被誉为天才少年,曾一天之内连发两篇Nature的25岁博士曹原,又发论文了!这次关于石墨烯的研究也有了第三层的重磅突破,再次轰动世界。

获奖记录:

2014年,曹原荣获中国科技大学的郭沫若奖学金。

2018年12月18日,荣登《自然》2018年度影响世界的十大科学人物榜首。

人物评价:

曹原很聪明,14岁就上大学,中学也跳了很多级,还是很厉害的。在我平常跟他接触中,他也是很聪明的。布置的任务,他能在完成的基础上更往前推进。如果布置到五分,他能够完成到六到七分,做得更多一点。这就是他超出其他同学的部分。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  曹原

240 评论

凯大大!

工作单位保密中就像两弹一星科学家当初的工作需要保密一样。我想应该是这样

316 评论

娜是阵疯

不知道,因为别人是不会爆出来的。

曹原1996年出生,四川成都人,在2007年的时候,父母带他来到深圳耀华实验学校读书,曹原小时候就表现出超出同龄人的天才智商,曹原用了三年的时间读完小学六年级、初中和高中的全部课程,以高考总分为理科669分,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

进入中科大之后,曹原并没有表现很刻苦学习的样子,但是他的天才智商,他认为自己并不特别,他形容自己的大学四年时光,是枯燥无味的,所学的内容按照他的话来说可以直接跳过,2014年,曹原从中科大毕业了,毕业时获得该校本科生最高荣誉奖——郭沫若奖学金。

111 评论

相关问答

  • 四川大学nature论文发表数

    期刊的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IF),是表征期刊影响大小的一项定量指标。 也就是某刊平均每篇论文的被引用数, 它实际上是某刊在某年被全部源刊物引证

    荷兰白瓷猪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四川大学发表的nature论文

    中国前二十名大学之排名 美国《Science》、英国《Nature》是国际公认的代表人类最高科学水平的学术期刊。在《Science》、《Nature》上成批

    碎碎便便 8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nature上发表的人工智能论文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计算机已连续在国际象棋、跳棋、扑克和电视问答等游戏中打败人类。但是,有一种游戏,专业的人类选手依旧胜过机器,那就是围棋。这项具有2500

    平凡yifen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化学上发表在nature上的论文

    在均质光滑的水平面上滴落一个液滴,直觉告诉我们液滴将要么静止,要么随机运动。 那么如果液滴是在垂直振动的液体浴表面上,其运动状态应该是怎样的呢? 早在2005年

    yiranrenxiaoyao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四川在nature上发表论文的人

    常温超导对人类的意义非凡,但是曹原发现的并不是常温超导,某些媒体的宣传存在偏差。曹原发现的石墨烯超导现象,是当双层石墨烯夹角为魔角1.1°(1.05°~1.16

    春雨蒙蒙a2015 8人参与回答 2023-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