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贰叁肆4321
文 | 陈澄澄昨天提及的内容变现模式,大都是我花了一段时间了解后的整理,说实话写干货是真的累,但无论是个人思路梳理还是别人是否收获价值上来说,都是益处多多。 提及内容变现一个最直接最快的变现方式,首选的当然是投稿。 现在大量平台有很好的流量池,但缺的是优质内容,哪怕是小平台,其实他们也需要优质内容来做引流营。 我投稿数量和经验不多,但有过一些小成绩,同时最近也在研究,积累了一些经验,给大家总结一二。有很多人通过日更来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但我不建议一直盲目乱写。 《运营之光》这本书的作者黄有璨提及到: 我很认同这个思路,这个逻辑同样可以运用到写作上:任何事物都是从不确定性再到确定性的过程,所以写作必定也是要从乱写到有方向。 关键词,就是要在前期的混沌练习中找准定位,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向。 当然,你一定要会总结和梳理,否则就一直停留在认知迷茫的过程中。 目前见过类型较多,需求量大、稿费多的文章题材为:亲子类、情感类、读书类、干货类。还有一些比较俗气点的:婚姻家庭(婆媳矛盾、小三出轨) 其实这些文章的需求量大,除了说明受众多,也在一定程度反应了这个社会的痛点。如果你往某个领域深耕去写,其实最大收获的不是钱那么简单,关键是对你在这方面的意识有所提升。 除了上面说的,影评、剧评、娱评、人物、职场物语以及一些专业领域(法律、家具、汽车、红酒)这类文章也是需要稿子、软文。 虽然这些领域比较小众,但如果写的出彩,链接好平台,同样可以有可观的稿费。你甚至写的多了,总有人找你写软文。(昨天优秀作者群里就进了一个写家具软文的,一篇3000) 所以,其实只要在确认自己的定位下好好耕作,一定会链接很多优秀的资源和人脉,这是一件足够长远的事情甚至可以称为是长远的事业。确认好个人定位,一定要在对应的领域阅读相关的文章甚至是文献。 之后投稿的话,一般你是定位好自己的风格了,可以预想几个选题,然后找到对应的平台去看。 最近认识的一位朋友 @晴天娃娃 给智联投稿,文章还被人民日报转发了。 在无意交流过程中,她分享到,她是研究了智联的关键词。 智联的关键词比较多是:北漂、90后、95后、月薪、30岁危机猝死、年薪百万、面试、熬夜加班、穷二代、富二代。 大家也可以看看她的文章:那个辞职考研的人,最后怎么样了? 你看,一个有心成长的人,其实就是很认真的,工作流程也是特别有序有方向的。平台关键词研究好了,最好梳理一些和你选题类似的文章,看一遍,看看人家的文章布局、总结一下文章带给你的收获是什么。 到你写的时候,如何布局,文章要带给别人什么价值,也是你最需要的思考的。 中学时代我们经常写论文,会按照各种形式规格去写。这个时候很多写的不好的同学就会开始七嘴八舌地说:最讨厌这种应试文了。 说实话,如果你真的能够从一开始就写出一些风格独特、思维角度尤为出彩的文章,那么你可以不去学习,就像一些高考满分作文一样。 问题是很多人写的东西纯属就是自己尬谈,这样的文章不叫文章,只能说是自己的生活记录,打流水账。 其实我还挺喜欢去学习不同的套路,从小到大不管是学习什么东西,我都是从模仿开始,然后慢慢摸出了自己的风格的。 关于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布局,具体的框架自行研究,毕竟不同平台不太像,最常见的一种是:故事1+故事2+故事3+论述。一开始我没有意识到文章标题有多重要,所以在起标题的时候,往往是靠灵感,靠自己临时想出的金句,以至于标题时好时坏。 事实上,一个文案部的经理也和我分享过,他们的文案策划人员每天都要完成培训作业,其中写标题训练是每日必练。 由此可见,专业的人都在侧重打磨标题,更何况是我们自己。 关于标题,我自己比较喜欢的以及比较吸引的类型,分享下:1.有数据数字的 数字能给人很直观的感觉,也好显得更有亲和力。我写在自己的公众号的标题其实会有些随意,还不算有代表性,再举些好的,比如:这些标题不是我临时找的,是我看过后有印象的直接写下来的。 你看,好标题的魅力多大?2.揭个人痛点,社会痛点的(往往激起读者情绪) 3.名人效应 其实这个是凑热点,前段时间火的要命的《偶像练习生》蔡徐坤、范丞丞,这段时间充斥荧幕的《创造101》王菊、杨超越,都不用我说了。 说实话我可能是过了看选秀的年纪了,对此兴趣不大,天天凑热点其实会心烦意乱。如果想好好写文章,倒不如去看看科学界、文学界以及互联网大咖,在写这些人的同时可以给自己价值是最重要的。4.直击观点 有些标题的观点会很特别,也很吸引我,分享给大家:5.内藏故事的标题 我最喜欢故事类的标题,因为在写这些的时候往往是在总结自己做过哪些牛逼的事情。关键是在建立个人品牌方面,你能吸引的人往往是志同道合的人——关注你的往往是想成为故事中的主角。 如果你都没有这样的故事,那更好了,这类型的文章逼着你去创造自己的故事,逼着你重新设计自己的人生。 其实这也是催生你个人目标、起心动念的关键。其实,你花一个小时抄50个标题,应该会有所顿悟。 也有些人不喜欢套路式标题,但我还是那句,好标题不仅是临时打磨出来的,还是你经常思考,做基本功后才会有灵感的。你往往只有写过无数个套路标题,才能有越来越激发痛点的标题,因为一个好标题往往是综合性的。附一个综合标题: (有明星,有数字,有痛点,有故事,你说人家喜欢不?)获取方式:公众号后台回复关键词 “投稿”
肥嘟嘟的哲妈
对于很多同学来说,第一次投稿的时候经验欠缺,对于投稿会有很多问题,在等待的时候我相信不会只有我一个人会每天不停地刷新投稿系统,想看到投稿系统里的状态发生变化,有时候出现了不知道是什么意思的状态,就会更加忧虑。那今天我就根据自己的经验来给各位小伙伴梳理一下投稿过程中的一些状态变化。 对于不同的期刊,由于属于不同的出版社,投稿系统会不一样,但是状态名字大致上基本一致。 当在投稿系统中提交完稿件后,就会显示该状态,这个状态不需要什么操作,等待即可。当然也不是所有期刊都有这个状态,Elsevier爱思唯尔出版社的投稿系统就会有这个状态,而Hindawi出版社和MDPI的投稿系统就没有这个状态,MDPI则会是Manuscript Submitted这个状态。 这个状态有可能会存在1到2个星期,都是正常的,不用着急,安心等待即可。 这个状态一方面是技术编辑在进行技术审查,包括检查文章是否符合期刊收稿范围,格式、语法等方面,如果技术编辑认为没有问题,就会继续寻找审稿人,否则就会退稿,这时状态就可能变成“Decision in Process”,当变成这个状态时,过几天就会收到编辑的退稿信。 因此各位小伙伴,一定要在投稿前仔细检查文章的语法、参考文献的格式,文章的格式,以及是否满足期刊的收稿范围。 当然,这个状态有长有短,对于MDPI来说该状态时基本上三天之内要是没有退稿的话就很大概率会送审了,有时候With editor时间太长就有一定的概率是被拒稿了。 这个状态的话也不是所有期刊都有,这个状态说明通过了技术审查,编辑正在邀请审稿人,等待审稿人接收邀请,有时如果研究方向比较小众的话可能会持续很长时间,如果该状态持续一段时间以后又变成了With Editor”,这有可能是邀请的审稿人拒绝审稿,编辑需要再另外找审稿人。如果时间较长的话,可以尝试给编辑推荐审稿人。 到了这个状态就说明审稿人已经开始进行审稿了,但是由于审稿人也是同样的科研人员,在开展忙碌的科研工作的同时进行着无偿的审稿工作,因此该过程也是整个投稿过程中时间最长的部分。根据期刊和领域不同,周期大致为1~4个月,但是也不排除还有很多更长时间的,有半年甚至一年的。 因此小伙伴们在投稿之前,一定要查查该期刊最近录用的文章,看看他们的审稿周期,对该期刊有一个初步的判断。 出现这个状态的话,那就意味着漫长的审稿已经完成,所有意见都已经回到了编辑手中,正在等待编辑做决定。不过要注意的是,如果编辑认为可能还需要额外的审稿的话,系统状态可能会再度变为“Under Review”。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小伙伴们也不要多想,等到审稿完成会再度变成“Required Reviews Complete”,让编辑做最终决定。 编辑决定正常来说会很快,但是如果该状态持续很长时间的话,小伙们也不需要太过紧张,可能是编辑正在休假,没有处理邮件。所以小伙们投稿时也需要注意时间,不要赶到国外的一些假期之前投稿,不然很可能会等待很久。 我第一次投稿的时候就是这种情况,二审都没有问题了,返回去修改稿的时候赶上了感恩节,结果拖拖拉拉等待了好久,当时也是很慌,生怕编辑有意见给拒稿了,最终过了一个多月编辑才发录用的邮件。 这个状态就表示编辑正在做最终的决定了,出现这个状态,一般在几天内就会收到最终意见的通知。如果持续很长时间状态还没有变化的话,不要慌,可能是编辑真的很忙,很多论文都要他来做最终决定。 一般爱思唯尔的系统里是Revise,其他的可能是Minor revision/Major revision,这个状态就是要求作者根据审稿意见进行修改,可能是小修或者大修。通常编辑会给一个修改期限,一般是一个月内,当然根据修改意见的多少和专业领域不一样可能会有所不同。如果感觉在修改期限内无法修改完成,需要延长期限的话,需要提前发邮件告诉编辑进行沟通。 需要注意的是,返回修改稿的时候,一定要对审稿人的每一条意见都进行回复,哪怕觉得有不同意见也一定要客气的说明理由。 到了这一步,只要给了修改意见,那就有一半成功的概率了,因此一定要认真修改,客气回复,一定要谦虚,尽量对审稿人提出的意见都逐个修改,并且详细说明修改点,修改不了的给出具体的理由。 这个状态就说明作者已经重新提交了修改稿,等待期刊检查 这个状态应该是大家都很想看到的状态。如果审稿人对修改稿表示满意,编辑就会决定录用,出现这个状态,如果审稿人认为修改稿还有内容需要修改,则会重新出现第6条、第7条状态。 这个状态应该是谁都不想看见的状态,不过不要灰心,继续修改内容然后投稿其他期刊,肯定会录用的。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助到各位小伙伴,当看到不同状态时不要慌张,一定要镇定。不过,不同的系统可能状态名字不一样,如果对当前的状态有疑问,不要慌,欢迎到微信公众号 “土博在路上” 向我提问。最后祝各位小伙伴都能收到 Accepted ~ 微信公众号“ 土博在路上 ”还有更多精彩内容等你来解锁~
《软件导刊》杂志是由湖北省科技厅主管、湖北省信息学会主办的关于软件开发与管理的学 术期刊《软件导刊》【主要栏目】软件行业发展论坛、学术研讨、产品开发与应用、
对于论文查重的重复率要求,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要求,有些学校要求并不是特别严格,只要重复率控制在在百分之二十至百分之三十左右就可以了,超过的需要导师签字;有些学校
方法/步骤: 1、首先需要撰写一篇初稿,对于近的研究成果,一个项目,一个成果,按照基本的中英文题目,摘要,正文,结论,参考文献等都要写好,包括详细的数据,图文等
在学术界,期刊稿费与版面费是一种普遍的交易形式。稿费是指期刊为作者发表其论文所支付的费用,而版面费则是指期刊为建立版面所支付的费用。这两种费用的大小取决于期刊的
SCI。SCI即《科学引文索引》,是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创建的。SCI是一部国际性的检索刊物,包括有:自然科学、生物、医学、农业、技术和行为科学等,主要侧重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