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37

正能量装饰
首页 > 论文发表 > 城市韧性论文投稿期刊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告别了以前

已采纳

城市韧性数据可以通过多种不同的方式进行获取,其中一些可以通过实地考察获取,另一些可以通过文献调查、政府部门和社会机构的相关数据,以及卫星遥感数据等获取。

130 评论

豪门小慧子

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以包容性和韧性为特征。

一座城市想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囊括哪些特质。2020年11月16日,在第四届国际城市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期间,联合国人居署中国项目主任张振山接受记者采访时给出了自己的答案,那就是包容性和韧性。

“包容意味着开放的态度。”张振山表示,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城市的发展需要包容性,取其他城市的“长”来补自己城市的“短”,这是城市不断发展的基础。

此外,城市发展也需要韧性,加强城市韧性,就是加强城市从灾害恢复的韧性,以这次中国应对新冠疫情为例,卫生医疗体系的不断完善巩固,成为城市加强韧性的重要方式。

未来城市发展规划的意见

在谈及当前中国城市在发展规划中需要改进的地方,张振山表示,过去40年,中国城市的发展更多强调发展速度,“数据显示,去年年底中国的城镇化率达到了60%,因此,现如今的城镇发展不能仅追求数量,而要转变到质量上去。”

对未来城市的发展规划,张振山给出了自己的意见:“归根结底就是要以人为核心,城市要为人们居住的城市而服务,让城市更加的人性化,让人在城市生活更加的健康,更加的舒适,更加的宜居。”

276 评论

猫女盈盈

韧性城市”是指城市或城市系统能够化解和抵御外界的冲击,保持其主要特征和功能不受明显影响的能力。也就是说,当灾害发生的时候,韧性城市能承受冲击,快速应对、恢复,保持城市功能正常运行,并通过适应来更好地应对未来的灾害风险韧性城市建设会根据城市的特点、防灾需求和灾害风险的种类、大小,建立一套适合这个城市特点的韧性评价指标体系。这个指标体系通常是分层级、分领域建立的,一个城市可能会建立上百项甚至更多的指标,并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韧性水平进行评价。从宏观上看,韧性城市主要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一是发生灾害的时候,生命财产损失可控,也就是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小;二是城市的主要功能不中断或者可以快速恢复;三是备灾救灾系统完善,而且能够快速启用,灾害不发生链式反应,也就是次生灾害少;四是灾后恢复的时间和程度能够满足社会的需求,也就是恢复快。韧性城市概念的提出,实际上给城市应对灾害的理念带来了新变化。原来应对自然灾害的方法是“硬抗”。比方说地震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主要源自地震强烈震动导致的房屋倒塌,那么传统的做法主要是靠加厚、加粗墙体、柱体或增加钢筋的数量把房子盖结实来抵抗这种冲击。但事实证明,当地震比较大、超过当地抗震设防阈值的时候,房屋就扛不住了。所以“硬抗”的方法已经很难应对这种极端灾害,极有必要采取一种“以柔克刚”的做法,也就是应用“韧性”的理念来更好的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工作。

223 评论

Iceberg2013

韧性城市基于城市信息模型构建,主要解决城市安全问题。具体举措是综合防御体系和应对体系的建设,解决城市安全事件的常态化防范、安全事件监测预警、安全事件处置救援等一系列问题。以城市内涝灾害防御和应急处置为例。通过对城市内涝隐患点的定期排查,对隐患问题进行及时处理,通过对接气象、水利、住建、交通、自规、地灾等灾种部门实时感知数据和预警预报数据,结合城市信息模型相关的承灾体、重点隐患进行灾前的风险监测,针对高风险对象,提供及时精准的预警服务。针对出现的安全事件,提供对事件现场实况的监控、对于处置救援能力的分析评估以及调配,对事件发展态势的分析研判,为处置救援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在创新性方面,一是建立数据字化能力中心建设,实现围绕数据的连接、治理、智能应用、协同共享,为韧性城市。连接城市空、天、地一切可以连接的实施感知数据、设施设备数据形成任性城市信息化数据环境;二是,在数据中心基础上,通过加入城市内涝计算模型、AI影像识别技术、风险区域自动判识技术等前沿算法模型,提升韧性城市智能化水平。三是,建立城市安全事件发生发展生命周期下的各类业务场景,围绕场景组织数字资源和算法模型,从应用层面解决城市常态化安全防范、实时安全风险监测预警,安全事件科学处置及救援。 以全国广泛存在的城市内涝灾害为例,通过引入城市内涝计算模型,融合降雨预报、实时水位、地理高程数据、地表覆盖、地下管网分布及排水能力数据进行综合计算分析,预判暴雨天气过程可能产生的城区积水区域,并结合本地网格化应急管理队伍体系,向风险区域内网格员、定向推送风险预警信息,提醒区域人员做好提防御工作。为城市内涝精准防御提供数字化决策依据。针对已经发生的城市内涝灾害,通过调取隐患点摄像头,对实时水位和灾害现场状况进行及时掌控,结合短时临近天气预报、灾害周边环境分析,基于城市路况信息及救灾资源分布提供救援撤离路线规划,为城市内涝灾害下救援处置提供决策支撑。以减少人民生命财产损失为目标,以城市数字化能力建设为基础,从灾前防御到灾中处理的每一个环节都在体现城市韧性能力的建设思想。       从实现难度上讲,韧性城市能力建设受制于城市信息模型CIM建设,一方面需要有完备且高质量的城市基础数据,需要打通多部门多领域数据环境,另一方面数据智能应用需要足够多的数据样本作为支撑,在缺乏历史数据的情况下,该项工作很难在短期内产生实际效益。韧性城       平台在城市数安全字化能力建设方面给出了完整的解决方案,并结合不同城市安全事件类型及其特定业务场景进行数字和智能化能力的灵活配置,做到快速部署快速实施。

268 评论

相关问答

  • 城市期刊投稿

    我可以给你提供学术论文的格式 华腾 期刊 网

    小涛涛偶巴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城市学刊投稿

    是国家级的期刊,平中高级职称都是可以的。《城市建设理论研究》杂志是经国家科技部、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中国商业联合会主管,联合国全球人类发展中国协会指导,国资委商业

    南宫爱默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现代城市期刊投稿

    我也投过稿件,稿件状态“已采用”,说明初审已经通过,接下来就要给你修改稿件的意见(一般通过邮件),再者就是联系你要交版面费了

    司令来拉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城市周刊投稿

    GEN TA YI YANG

    s791144868 8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城市期刊怎么投稿

    你想发在什么媒体上,网站,还是杂志? 发网站,好处是门槛低,规则少,想怎么写怎么写。缺点是竞争太激烈,没有特别好的点子或者没有团队推你的话,想脱颖而出都很难,更

    兔兔我要幸福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