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245

冬冻咚洞
首页 > 论文发表 > 梁波医师发表医学论文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丛林穿梭

已采纳

循证医学在口腔正畸专业的应用论文

1循证口腔正畸学概述

循证医学是以问题为基础的医学教育模式,与传统医学教育模式相比,循证医学更注重创新能力及终生自我学习能力培养,以解决临床实际问题为出发点,提出了一整套在临床实践中发现问题、寻找现有的最好证据、评价和综合分析所得证据及应用结果,从而指导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的理论和方法。作为循证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循证口腔正畸学旨在将循证医学的原理和方法应用于口腔正畸学领域,指导口腔正畸医师临床实践,既强调临床经验,又强调采用最佳研究依据,只有将经验与证据完美结合,才能不断为错畸形患者提供更为有效和安全的矫治方法。比如,正畸治疗中拔牙和非拔牙矫治如何选择?青少年生长发育期骨性II类错合的治疗是选择生长改良、固定矫治还是成年后手术治疗?正畸治疗与颞下颌关节病、牙周病的关系如何?这些是正畸医生每天要面对的临床问题。治疗计划的选择一方面依赖于对患者临床资料的分析,如模型和头影测量分析等;另一方面要结合患者的主观意愿和医师的临床经验。但这些因素都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偏差,缺乏科学验证。只有在可行条件下进行随机临床对照实验,进而做出系统评价,这样得出的结论、制订的矫治计划才是相对较科学、有效的。在浩如烟海的信息中寻找最有价值的证据、判断证据的真实性和质量并据此来为患者制定适宜的治疗方案,是口腔正畸专业学位研究生独立思考及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必经之路,而循证口腔正畸学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临床教学理念,能够有效指导学生解决临床问题,以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2口腔正畸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特点

口腔正畸学是研究错畸形的病因机制、诊断分析及预防治疗的一门口腔医学临床学科,是近30年来口腔医学最具活力的学科之一,具有相对独立性和特殊性。在口腔医学本科学习阶段,口腔正畸学课程学时少、教学内容主要是具体治疗技术的理论和应用,实验教学与理论及临床联系较少,一般不安排临床实习。所以对于本科学生来讲,掌握正畸学错畸形病例的治疗并能独立开展常规临床工作的可能性不大,需要毕业后通过进修或研究生教育来进一步进行口腔正畸专科学习,其中主要是通过研究生教育进行口腔正畸临床和基础研究能力培养。2009年,为改变以理论知识为基础的传统研究生培养模式,国家对硕士研究生招生结构进行了调整,提高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比例,其目的是培养更多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以适应社会需要。口腔正畸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对临床能力要求高。口腔正畸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临床实际工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口腔正畸学专门人才。在此背景下,采取新学习方式,引入循证医学教育模式,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口腔正畸专业学位研究生,不断促进口腔正畸临床专业人才的`可持续发展。

3新学习方式下循证口腔正畸学教育模式

新学习方式强调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自主学习是基础,而真正的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也一定是自主学习。循证医学的思维方式可以概括为:

(1)针对患者病史、体征、各种辅助检查提出有关疾病的诊断、治疗、预后等多方面需要解决的问题;

(2)按照解决问题需要检索现有的相关证据;

(3)根据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评价文献的原则,严格评价研究证据的真实性和临床价值;

(4)运用研究证据并结合临床专业知识及患者的选择指导医疗决策;

(5)对以上措施进行综合评价。循证医学思维方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主角和主人,从被动接受中脱离出来,主动并逻辑性地思考问题。对于口腔正畸专业学位研究生来讲,在新学习方式下,循证口腔正畸学教育模式可遵循以下步骤。

3.1提出临床问题

导师根据临床病例提出明确的问题,比如,功能性矫治是否会造成颞下颌关节的损害,引发颞下颌关节紊乱?就循证实践过程而言,提出正确的问题可能是最困难的。一个好的问题通常遵循PICO原则。P(Patient)是指患者,我们要明确所要研究的特定的患者群体;I(Intervention)是指临床干预,我们采取何种诊疗措施;C(Comparison)是指临床对照,我们与哪种对照相比较评价所实施的干预的疗效;O(Outcome)是指结果选择,我们采用哪些临床或者实验室指标来评价干预的疗效。通过PI-CO原则提出的问题非常明确,有利于我们在特定的范围内搜索所有的临床实验,进而得出针对特定问题的答案,应用于特定条件的患者。

3.2检索相关证据

指导研究生系统检索有关文献。“FunctionalAppliances”“Orthodontic”“TemporomandibularJointDisorders”。利用Pubmed、MEDLINE或Cochrane数据库以及中文全文数据库进行检索,并建立相应站。

3.3对证据进行评价

指导学生对所得文献资料的真实性、可靠性及实用性进行评价。通常,根据RCT原则设计的临床研究,质量高且可靠。比如,针对“功能矫治是否是引起TMD的危险因素”这一主题,通过回顾有关文献,对其进行临床证据水平分级,并做系统评价,从中汲取有用的信息和资料,通过分析不同TMD诊断标准的优缺点以及功能性矫治器对TMJ造成影响的原因,判断功能性矫治器是否会成为TMD的危险因素。

3.4制定矫治策略

指导学生重新整合所获取的信息,评估当前状况,针对要解决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最终形成有价值的书面总结,可以是关于某一专题的综述。

3.5指导临床实践

用归纳总结纳的成果指导临床实践,是循证医学实践中最重要的一步。其原则是在考察证据科学性、重要性及可行性基础上,结合个人经验和患者治疗需求制定最佳临床决策,这有利于学生拓宽临床和科研思路。总之,新学习方式下,循证医学教育模式的应用打破了传统教学中导师的权威地位,改变了以往简单的“授—受”教学模式,教会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同时,导师在病例准备、问题设计、参与讨论、回答问题等活动中,促使自己不断学习,查阅文献,更新知识,并能在与学生的讨论中受到有益的启发,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168 评论

小萝莉的春天

★科室主任★医学硕士★医者经历:普外科主任、医学硕士、长期专注于胸外专业疾病诊疗领域,从事胸外科专业临床和科研工作二十余年。经多次赴法国、加拿大、台湾、香港等做心胸外科研修和交流。医者荣誉:在各类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参编论著2部获武警部队医疗成果奖和科技进步奖四项。医者学识:擅长普胸外科常见病如食管癌、肺癌、纵隔肿瘤、胸壁肿瘤等的外科手术治疗和各种胸外伤的治疗和处理,对普外科常见病的诊断、治疗和胸、腹部疾病的腔镜微创治疗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 骨科主任医师,教授,研究生导师,博导社会及学术职务:☆知名骨科专家教授☆本院特聘专家☆上海第九人民医院特聘骨科专家☆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导师组成员☆《医用生物力学》杂志编辑部副主任骨科专长:擅长各种复杂的骨科病,颈椎病、 腰椎病、椎间盘突出症、 股骨头坏死、强直性脊柱炎等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简介:曾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第九 人民医院任骨科主任医师,教授。同时,是医院研究生导师组重要成员,曾先后临床带教博士后二名,博士生、硕士生各十余名,从事骨科临床工作已有45年,积累了丰富的骨科临床诊治经验。并曾参加上海市医疗常规骨科部分 的编写工作,先后发表论文,翻译文章共17篇。其在学术上严谨刻苦,追求精益求精,曾任《医用生物力学》杂志编辑部副主任(戴克戍院士为主任),并与戴克戍院士等国内外著名专家长期共事,还与戴克戍院士一起研究椎间的骨质,如环擅长各种复杂的骨科病,颈椎病、 腰椎病、椎间盘突出症、 股骨头坏死等。王以友教授在业内享有极高的知名度,曾被指派到欧洲学习工作两年余,并多次到澳门等多个城市参加学术交流会议。在工作期间也多次受邀到全国多家骨科医院作专家讲座,医德高尚,并十分乐于参加各种义诊,受到了患者的一致好评。主要学术经历:1997年10--1999年11月应卫生部指派国外工作两年,曾在法国做短期学术交流;2001年6--7月曾赴澳门参加“去昂骨质疏松研讨会”; 副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会员★中国残疾人协会会员★山东省肢体残疾康复技术指导中心主任擅长治疗:脑瘫 矫正和风湿等窦建副主任医师是武警山东省总队医院十二病区副主任,山东省肢体残疾康复技术指导中心主任,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会员,中华医学会会员。擅长治疗脑瘫、风湿,矫形外科等。在肢残矫治及脑瘫的手术治疗方面有独到之处,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为了更好的解决临床上遇到的一些特殊病历或医学难题,窦主任多次向国内外专家探讨,勤奋研究,不断了解矫形外科领域的前沿技术,并熟练应用到临床实践中。在20多年从医生涯中,在肢残矫形、脑瘫诊疗方面独辟蹊径,创新的开展了如微创跟腱延长术、改良三关节融合术、改良腓骨长肌内移术等一系列术式,开辟了矫形外科的微创新时代,以最小的创伤,带来最大限度的肢体功能的恢复,解除病人的病痛。他常说:“医乃仁之术,解救于疾病痛苦中的病人是我的目的,细至、专业、尽心尽力是我的名片。”因为他的执着,不断努力和探索,总结出了“神经干细胞移植、周围神经肌支切断、肉毒素注射、局部矫形”这样一套完整的、治疗脑瘫的“四位一体”的治疗方案。多年来,经他治愈的患者遍布全国26个省、地、巿,而他的崇高医德和高超技术,受到了广大患者的好评,并多次收到患者送来的锦旗。曾获三甲部队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项、获三甲部队医疗成果三等奖5项,获三甲部队医疗成果四等奖1项,国家实用新型实用专利1项,发表医学论文30余篇。主任医师,骨科主任★ 全军特殊津贴获得者★ 显微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三甲部队骨科、显微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微创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杂志编委 男,48岁,山东三甲骨科医院骨科主任,主任医师,技术5级。中国肢体残疾康复委员会委员;武警部队骨科、腰椎间盘显微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济南市骨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医疗事故鉴定医学专家、济南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医学鉴定专家;2004和2009年两次获军队优秀人才岗位津贴。擅长篇:擅长: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症、股骨头坏死、颈椎病、脊髓损伤等。擅长运用中医、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诊治等各类骨科疾病,对显微外科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尤其在脊柱疾病、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间盘狭窄、股骨头坏死疾病的治疗方面有独到的见解,能熟练运用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椎间管狭窄等症。对诊治腰椎间盘突出、股骨头坏死以及脊柱脊髓损伤具有丰富经验,使大量频于截瘫的患者恢复了健康。为推广椎间孔镜技术、等离子、射频技术等治疗腰突的微创新技术,他先后举办三期山东省脊柱外科新技术学习班、一期全国手术演示会,帮助南京、武汉、湖南、云南及省内数十家医院开展椎管镜微创工作。并带领全科积极开展微创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同时带领处理多起骨科危、重、急性群体受伤和车祸事件。荣誉篇:关家文主任在业界享有良好的声誉,并在骨科学术研究中硕果累累。曾主研了三连杆撑拉支架、“多功能可旋转牵引床”、“经皮椎体复位成形外固定”等多项发明。其中,“高位肢体完全离断再植”、“撕脱性手外伤的治疗研究”等课题获得三甲科技进步奖;“合并椎间盘突出的腰椎弓峡部裂手术治疗研究”、“特殊类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系列研究”等14项科研项目获三甲部队医疗成果一、二、三等奖,治愈患者遍及国内外。从医三十年,对骨科伤病积累了丰富经验,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获科研奖20项。特别对椎间盘突出症有深入研究,在国内率先开展了CT引导下的骨科微创介入治疗技术,克服了多项难点,创新发明的“CT引导下的穿刺技术”具有精准、快速、安全等优势,已在骨科多个领域应用3000余例,以其微小的创伤、可喜的疗效 取代了多种开放性手术,为广大患者提供了最优良的服务。我院研究的,多项相关科研成果获奖。 ★骨关节疾病专业组学术带头人★十二病区行政副主任★脊柱关节外科副主任擅长:关节疾病 股骨头坏死 强直性脊柱炎等骨关节疾病专业组学术带头人,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军医系。从事骨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近三十年。精通骨科基础理论与临床诊疗技术,学风严谨,涉猎广泛;曾先后在行内各大医院进修学习。在骨科方面掌握了一系列先进的治疗技术,特别是在各类骨关节疾病和股骨头坏死、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治方面有较深造诣。目前,关节镜是世界公认的治疗骨关节疾病的最先进技术。这种技术,一般只需在手术部位做3个8毫米的小孔,放入比筷子头还要细的关节镜探头,所到之处都会在电视屏幕上显示。之后,放入同样粗细的手术器械,看着电视将病变部位轻松解除。采用关节镜进行手术,比起常规关节切开术来说,具有切口小、疼痛轻、并发症少等诸多优点。为了掌握这项技术,丛永健主任“十年磨一剑”终成大器。其中艰辛,却鲜为人知。其主研的《镶嵌式植骨髋臼成型术治疗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曾获解放军科技进步四等奖、《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良恶性病变的临床研究》获解放军医疗成果二等奖。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业外时间,他经常组织科室学习,将自己临床经验倾囊相授;鼓励年轻医生上台手术,但术前必须将操作流程熟练背诵。这些管理方法非常奏效,科室人才队伍日益壮大,学科建设日趋合理,高新技术层出不穷。 主治医师★年度“先进工作者”★年度优秀医生奖擅长:股骨头坏死 各类关节炎 强直性脊柱炎等从事骨科临床诊治工作十余年,工作严谨、认真,擅长治疗股骨头坏死、各类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工作,在骨科疾病的诊治方面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临床工作和科学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对骨伤、骨病的诊断和治疗有独到见解。擅长中医,中西结合治疗骨科各种疾病。曾在北京积水潭医院等国内知名骨科医院进修学习,有幸得到国内一流专家的亲自指导,深入探索骨科脊柱领域。在股骨头坏死、各类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治方面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临床工作和科学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擅长人工关节置换及关节外伤的微创治疗,对骨性关节炎、风湿、类风湿关节炎、创伤性关节炎、股骨头坏死以及关节外伤、训练伤与运动创伤等有深层次的研究。能够熟练应用关节镜进行膝、髋、肩、肘等关节疾患的治疗。具有手术操作准确有效、轻巧快捷、损伤小、术后功能恢复好等特点;其中关节镜下交叉韧带重建、人工全膝关节及人工全髋关节置换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关节镜下松解及外用拉杆撑拉治疗膝关节粘连,填补了国内空白。被人们称为市内骨科的“一把刀”。先后被授予“优秀共产党员”和医院“十佳医务人员”等称号,并获得三甲部队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甲部队医疗成功三等奖及四等奖。 主治医师★外科学硕士、医学博士学位★获三甲部队医疗成果奖★获三甲部队科技进步奖擅长:颈椎病 腰椎病 腰椎间盘突出等武警山东总队省总队医院专家库成员,早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山东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有着扎实的医学基础理论和临床技能。从事脊柱外科专业10余年,是武警山东省总队医院脊柱专业主要成员之一,熟悉颈椎病、腰椎病、和腰椎间盘突出的诊治并有独到见解;尤其擅长颈腰椎病的诊断和各种治疗,临床经验丰富。工作之余坚持业务学习,不断提高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2000年考入山东大学研究生院,师从著名骨科专家贾玉华、李牧等教授,专攻脊柱病,获外科学硕士学位。获三甲部队医疗成果奖、三甲部队科技进步奖。熟练掌握影像学支持下的脊柱微创治疗,特别是近年来开展了大量的CT引导下颈、腰椎间盘突出的激光、GRT射频和臭氧介入治疗及对老年骨质疏松压缩骨折和椎体肿瘤的椎体后凸成形术,将高风险的复杂手术治疗转变为简单安全、直观精确的微创介入,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和显著的社会效益。2009年成功将自体干细胞移植应用于脊髓损伤的治疗,自体干细胞移植为脊髓损伤的治疗提供了一条崭新的途径。曾荣获三甲部队科技进步和医疗成果二、三等奖七项,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深受国内外脊柱疾病专家的好评 骨科专长: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技术治疗骨科常见病、疑难病,在国内较早开展了人工椎体置换术,特别在治疗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强直性脊柱炎、风湿类风湿、关节炎方面有较高造诣。汪威:主任医师,武警山东省总队医院骨科专家,中华医学会骨科学会会员。毕业于佳木斯医学院,从事骨科临床工作20余年,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丰富的临床经验。多次参加国内高端医学学术交流会,在省、部、国家级刊物发表20余篇,研究成果多次获奖。同时,在国内较早开展了人工椎体置换术,曾获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在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强直性脊柱炎、风湿类风湿、关节炎诊治方面有深厚的功底,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技术微创治疗骨科常见病、疑难病,获得广大骨病患者的一致好评。汪威现为骨病开放性手术专家、国际脊柱功能重建学会中国分会会员、全国修复重建外科学会委员、中华医学会骨科学会会员、脊柱脊髓损伤委员会主任委员、骨科学会委员,任《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专家编辑委员会常务编委。 王广芝,女,主任医师,医学博士,主要从事皮肤病理和疑难皮肤病(如白癜风、银屑病等)的研究工作,擅长各种疑难皮肤病的诊治。参加主编《中国临床皮肤病学》等10本专业书的编写工作。到2013年为止,共发表专业学术论文100余篇,是中西医结合皮肤病方面著名专家。

275 评论

相关问答

  • 梁宏远医生发表论文

    论晁错的“新法家”思想体系关键词: 晁错;新法家;历史观;人性论;国家本位;Chao Cuo; New Legalism School; Conception

    小猪妖嘴巴挑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护师医学论文发表

    一二级医学卫生刊物。《中华血液学杂志》《中华泌尿外科杂志》《中华麻醉学杂志》《中华显微外科杂志》等。具体要求: 1,副主任医(药、护、技)师 发表论文3篇,且有

    竹林轻舞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医学主治医师发表论文

    医生们除了需要诊治病人之外还需要发表论文,不少医生都觉得写医学论文难,发表医学论文难上加难,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下医生如何发表论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一、

    哦、起床… 6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罗江波医学论文发表

    首先找医学类比较好一点的期刊吧,听听大家的建议,然后联系期刊编辑,了解相关的事宜,将你的稿件投过去审稿,审稿通过就好办了,之后就是期刊编辑们的工作了,到最后出版

    我是基里连科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汤浔生医师发表的医学论文

    滕红俭 ,女,54岁,内科副主任医师。1976年毕业于广西攻大兴安岭院医疗系,长期从事心血管及呼吸系疾病的临床工作及教学工作。擅长于高血压病、冠心病、心肌病、心

    Lily20131010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