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141

一口好锅
首页 > 论文发表 > 期刊投稿作者贡献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香浓寻觅觅

已采纳

首先第一行最大字体的是论文标题,接着下面的是作者姓名和作者单位,每位作者要对应起来,一般IEEE的论文模板,要求作者信息只需要:姓名和单位即可(英文版的),其余信息不需要。不过你这个模板感觉已经不是IEEE最新的模板了,建议你最好去IEEE官网上看看最新的,如果英语不好的朋友,你也可以百度搜:EI学术会议中心,有常见几个知名出版社的论文模板格式和一些EI学术知识点学习资料等。

231 评论

替拉米酥

1.投稿忘记标注共同第一作者,但是作者贡献里面写了,其情况如下所示。2.提到共同第一作者,这些年在科研圈徜(zhua)徉(kuang)的老铁们恐怕都有话可说。无论评奖评优加分、还是硕博毕业要求,无论高校求职,还是职称评定,每个人或多或少都经历过“共一”的洗礼。随着国内学术环境的发展和变化,对于共同第一作者的定位和评价开始出现分歧:部分单位在人才招聘和职称评定的过程中,弱化“共一”与“一作”的区别,也不乏有严格认定的学校质疑“共一”的含金量。01. SCI的专属特权共同第一作者,本质上是科研领域的“舶来品”。追溯我国学术期刊署名方式的规定,通常情况下,如果一篇论文拥有多个作者,则按照其贡献程度进行降序排名,即我们常见的第一作者、第二作者,即使你将两个名字并列摆放,也默认前者是一作。当然,后来借鉴国外期刊的做法,增加了通讯作者这一重要身份,相当于邀请权威人士来为投稿做质量担保。总之,迄今为止,本土期刊不存在“共同第一作者”的署名习惯,这也导致许多人为“评职称只认第一作者”而倍感愁苦。SCI的引进,成为打破这一僵局的“福音”。对于以实验数据为核心的理工科成果展示平台,SCI英文期刊执行并认可“共同第一作者“,本着严谨客观的科研态度和对参与成员劳动成果的尊重,第一作者可以≥2个,影响因子高的期刊甚至可以有4-5个第一作者。例如,《Nature》在“作者须知”中指出,如果确实有必要说明两个以上的作者在地位上是相同的,可采取“共同第一作者”(Joint first authors)的署名方式,也可在这些作者的姓名旁边使用符号来标识,并说明这些作者对研究工作的贡献是相同的。如此一来,无数科研工作者的信心和底气仿佛更加充足了;与此同时,“署名灌水现象”也慢慢滋生。02. 认可但不认同那么,在具体评定的过程中,究竟认不认可共同第一作者的身份和价值呢?这就涉及到3种情况,我们来进行分类讨论。研究生评奖及毕业。在硕博求学阶段,以“共一”身份发表的论文成果相对认可度较高。无论是评奖评优、还是毕业要求,只要是第二作者及以上层次的署名,一般都被学校学院承认。尚处于“青铜”“白银”级别的研究生,无论从资源渠道、还是科研能力来看,都很难以独立第一作者的署名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稿,因此出于鼓励和激励的考虑,即使是SCI的共同第一作者,也实属难得求职高校、科研院所。随着高校准入门槛的不断提高,各用人单位对于教师、科研岗位的学术要求也在提档。通过检索青塔人才网发现,以理工科为例,有关论文署名的要求从“以第一作者在国内TOP期刊上发文”进化到

316 评论

相关问答

  • 医学期刊投稿作者贡献声明

    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作者单位名称及邮政编码脚注于首页左下方。作者应是: 仅参与获得资金或收集资料,及对科研小组进行一般管理的人员不宜列为作者,对这些人员的

    薇枫1988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论文发表各个作者的贡献

    论文有第一作者、第二作者、第三作者、通讯作者等。 1、第一作者指的是署名排在最前面的那个人,有的文章署名也有两个或多个第一作者,称为并列第一作者,这种情况下一般

    寒风夜雨119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发表论文作者贡献怎么写

    首先第一行最大字体的是论文标题,接着下面的是作者姓名和作者单位,每位作者要对应起来,一般IEEE的论文模板,要求作者信息只需要:姓名和单位即可(英文版的),其余

    千羽YUmi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投稿期刊的贡献

    就是一个人对这篇论文的撰述做出了多少贡献,这就是贡献度。一篇论文的完成有时候不止是一个人参与,那么有几个人参与的话,所贡献的内容就有多有少,参与内容越多,贡献度

    静静娃童鞋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发表论文作者贡献度

    领域不同。一类主要是一些国外的顶级期刊,还有国内的顶级报纸,是国家级的核心期刊。三类的就是中文核心期刊。按这个分的基本是地方性的机构的种分法,每个地方的分类不太

    蓝星鬼魅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