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227

玩儿泥巴小姐
首页 > 论文发表 > 南通大学2020发表论文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langlang0802

已采纳

发表论文数十篇,主要的有:《楚辞研究史略》(《语文导报》1986年10期),《楚辞版本源流考索》(《浙江学刊》1987年1期),《浙江四十年楚辞研究概述》(《浙江社会科学》1990年4期),以上三篇皆经人民大学报刊资料复印中心转载;《论版本和善本》(《杭州大学学报》1988年4期),《〈四库全书总目〉版本考辨》(《文史》第35辑)等。附论文不完全列表: [1]崔富章. 十世纪以前的楚辞传播[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6:74-90. [2]崔富章. 四库提要诸本分析——以《四库全书总目》本为优[J]. 文献,2012,03:3-17. [3]崔富章. 十世纪以前的楚辞传播[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4]崔富章,周晶晶. 《世本集览》手稿本之文献价值[J]. 文献,2010,04:52-58. [5]崔富章. 《楚辞补注》汲古阁刻本及其衍生诸本——竹治贞夫等四家误判辨析[A]. 中国屈原学会、南通大学楚辞研究中心.中国楚辞学(第十八辑)——2010年江苏南通屈原与楚辞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屈原学会、南通大学楚辞研究中心:,2010:7. [6]崔富章. 读漆雕世彩《梅赋》感言[J]. 职大学报,2010,01:44. [7]崔富章,朱新林. 《古逸丛书》本《玉烛宝典》底本辨析[J]. 文献,2009,03:144-150. [8]崔富章,柯亚莉. 天一阁藏明人奏疏四种经眼录[J]. 文献,2009,01:153-157. [9]崔富章,柯亚莉. 《中央图书馆善本书目·楚辞类》补正[J]. 文献,2008,03:72-77. [10]崔富章. 21世纪楚辞学的开拓与发展[J]. 国际学术动态,2008,03:8-11. [11]方铭,张曦,石川三佐男,陈怡良,崔富章. 中国屈原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资料汇编[J]. 职大学报,2008,01:35-37+140. [12]崔富章. 天一阁与《四库全书》——论天一阁进呈本之文献价值[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01:148-155. [13]崔富章. 《四库全书总目》传播史上的一段公案——从傅以礼的《跋》谈起[J]. 文史知识,2007,12:44-49. [14]崔富章. 《楚辞书录解题》后记[A]. 中国屈原学会.中国楚辞学(第十四辑)——2007年浙江杭州屈原及楚辞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屈原学会:,2007:4. [15]崔富章. 《中央图书馆善本书目·楚辞类》补正[A]. 中国屈原学会.中国楚辞学(第十四辑)——2007年浙江杭州屈原及楚辞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屈原学会:,2007:6. [16]崔富章. 《中央图书馆善本书目·楚辞类》补正[A]. 东亚细亚比较文化学术会议、中国屈原学会.2007年楚辞学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C].东亚细亚比较文化学术会议、中国屈原学会:,2007:4. [17]崔富章,郭丽. 《四库全书总目·韩魏公别录提要》补正[J]. 文献,2007,03:59-62. [18]崔富章. 屈骚精神 互古常新[A]. 中国屈原学会.中国楚辞学(第八辑)——2007年楚辞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一)[C].中国屈原学会:,2007:10. [19]崔富章. 屈骚精神 互古常新[J]. 中国楚辞学,2007,01:1-10. [20]崔富章. 屈骚精神 互古常新[J]. 中国楚辞学,2007,01:1-10. [21]崔富章. 屈骚精神 亘古常新[J]. 甘肃社会科学,2006,01:46-48. [22]崔富章. 《四库全书总目》武英殿本刊竣年月考实——“浙本翻刻殿本”论批判[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01:104-109. [23]崔富章. 《楚辞》校勘文献概论[J]. 中国楚辞学,2005,02:99-115. [24]崔富章. 《楚辞》校勘文献概论[J]. 中国楚辞学,2005,02:99-115. [25]崔富章,崔涛. 《春秋繁露》的宋本及明代传本[J]. 文献,2005,03:146-157. [26]崔富章. 文澜阁《四库全书总目》残卷之文献价值[J]. 文献,2005,01:152-159. [27]崔富章. 大阪大学藏楚辞类稿本、稀见本经眼录[J]. 文献,2004,02:232-243. [28]崔富章. 民俗节日里的屈原故事与士人向往的屈原形象[J]. 职大学报,2004,01:40-43+74. [29]崔富章. 陆时雍《楚辞疏》引“晁无咎曰”辨证[J]. 北方论丛,2004,01:1-3. [30]崔富章,石川三佐男. 西村时彦对楚辞学的贡献[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05:31-39. [31]崔富章. 版本释名[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02:101-107. [32]崔富章. 楚辞校勘文献概论[J]. 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01:20-25. [33]崔富章. 《楚辞》校勘文献概论[A]. 中国屈原学会.中国楚辞学(第七辑)——2000年楚辞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中国屈原学会:,2000:17. [34]崔富章. 论嵇康的著述指趣[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01:44-51. [35]崔富章. 嵇康的生平事迹及《嵇康集》的传播源流[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04:9-16. [36]崔富章. 论嵇康对《诗三百》传统的继承与发展[A]. 中国诗经学会.第四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诗经学会:,1999:10. [37]崔富章. 班固笔下的屈原[J].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04:81-86. [38]崔富章. 屈原《卜居》与嵇康《卜疑》[J]. 云梦学刊,1997,02:6-9. [39]崔富章. 浙江的刻书与藏书[J]. 文史知识,1996,10:65-70. [40]崔富章. 《四库提要·诗类》补正[A]. 河北师范大学.1993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河北师范大学:,1993:9. [41]萧兵,赵逵夫,戴志钧,刘毓庆,崔富章,汤漳平,曹大中,潘啸龙,江立中,黄中模. 楚辞学:现状与未来十人谈[J]. 云梦学刊,1991,01:1-6. [42]崔富章 ,黄征. 浙江敦煌学研究概述[J]. 浙江社会科学,1991,01:29-32. [43]崔富章. 浙江四十年楚辞研究概况[J]. 浙江社会科学,1990,03:22-25. [44]崔富章. 四库提要补正[J]. 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01:46-54. [45]崔富章. 四库提要补正[J]. 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01:46-54. [46]崔富章. 四库提要补正四则[J]. 文献,1988,04:236-241. [47]崔富章. 论版本和善本[J]. 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04:84-92. [48]崔富章. 《楚辞》版本源流考索——兼及《楚辞要籍解题》之讹误[J]. 浙江学刊,1987,01:120-125. [49]崔富章. 四库提要补正——史部地理类(浙江)[J]. 杭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02:89-97. [50]崔富章. 四库提要补正[J]. 文献,1982,03:187-198. [51]崔富章. 章学诚“方志为外史所领”说发疑[J]. 晋阳学刊,1982,02:20-22. [52]崔富章. “秬秠”辨[J]. 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04:125-127. [53]崔富章. 沈约籍贯考[J]. 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01:109-111. [54]崔富章. 从《秦献记》《秦政记》写作年代谈起[J]. 文史哲,1979,03:77+62. [55]崔富章. 关于《秦献记》的主题及其他[J]. 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8,03:127-133.

296 评论

百年帝国

徐景熙,男,1941年2月生,上海市奉贤区奉城镇人,南通大学文学院退休教授,中共党员。 1946-1952(5-11岁) 奉城中心小学读书 1952-1956(11-15岁) 奉贤三官中学读初中,其间因目疾休学一年 1956-1959(15-18岁) 保送上海市松江二中读高中 1959-1964(18-23岁)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五年制本科 1964-1972.3(23-31岁) 大学毕业由国家统配至湖北省高教局,分至当年新办的武汉外语专科学校任教;1965年12月22日在《光明日报》发表批判姚文元的文章《怎样评价<海瑞罢官>——与姚文元同志商榷》,“文革”一开始,即受到迫害,失去自由3年,失去工作6年 1972.3-1978.10(31-37岁) 江苏生产建设兵团4师24团一中、二中任教,后调至教育辅导组 1978.10-2006.2(37-65岁) 南通师专中文系、南通师范学院中文系、南通大学文学院任教;1979年湖北省高教厅派员到南通和上海奉城为其“文革”冤案彻底平反;1980年入党,先后晋升讲师、副教授、教授;1984年创办高校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任主编直至2001年满60周岁,从主编岗位退下,继续任教5年,65岁退休;在此期间还兼任校图书馆馆长数年 1.在全国报刊发表论文、评论200多篇(发表时间:1961-2020年) 2.出版专著: 《文学审美与批评》(1992年6月百花文艺出版社) 《当代视野中的大众文化》(2000年6月吉林人民出版社) 《文苑漫步——徐景熙文学美学论集》上下卷、第三卷(2008年9月、2015年2月南通市文学艺术联合会出版,统一列入《江海文库》) 3.合著 《青少年审美导引》(1994年6月科学普及出版社) 《视听放谈》(2001年上海文艺出版社) 《社科知识百题》(2005年10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现代美育与人格养成》(2006年3月新华出版社) 4.主编、参编高校文学理论和美学教材7部 其中任主编的全国高等师范院校统编教材《文学概论》(2000年7月高等教育出版社),每年重印至今南通市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 南通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南通市美学学会会长 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 江苏省高教文科组高级职称评审委员 江苏省作家协会职称评审委员 南通市新闻系列职称评审委员 南通市出版系列职称评审委员 南通市教育学会语文专业委员会名誉会长 南通市文联专家委员会委员 1991年 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 1992年 南通市中青年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晋升一级工资 1994年 获南通市优秀教育工作者,江苏省“优秀教育世家”称号,在第10个教师节作为6个省优秀教育世家代表出席省表彰大会 1995年 江苏省高等学校优秀共产党员 1998年 全国高校文科学报优秀编辑 1999年 获教育部颁发的曾宪梓教育基金会高等师范院校优秀教师奖 历年多次被评为校优秀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南通市文联工作奉献奖;市社科联学会先进工作者 2016年 在南通大学上千人离退休人员先进个人评选活动中被评为“增添正能量十佳人物”(“文苑不老松”) 2019年 在中共上海市奉贤区委宣传部国庆70周年庆典活动中被授予“优秀创业者·坚持真理的共产党员”荣誉称号;奉贤区电视台专程到南通拍摄人物专题片(上、下集) 2020年 南通市报业传媒集团、南通市档案馆启动“口述历史·世纪风云中的南通人”大型全媒体采访,作为受采访的18人之一,报纸整版刊登《徐景熙:秉笔直书为时代发声》(2020年3月20日),并收入纪念党诞生100周年《百年激荡》一书 此外, 个人事迹被收入《中国社会科学人物》、《中国美学名人录》、《全国编审名录》、《江苏省教育功勋录》;多种报刊发表长篇专访和作品评论担任主编的《文学概论》获学校科研一等奖 课程建设《文学概论》及配套选修教材获江苏省高等教育优秀成果二等奖 专著《文学审美与批评》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论著先后4次获南通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徐景熙教授,1941年出生于上海市奉贤区奉城镇的一个书香门第。父亲徐宗恺,自1919年踏上教坛,先后创办并担任多所小学、中学、师范学校的校长。母亲也是师范生,知书达理。父辈兄姐多人毕生任教,他本人教龄43年。 徐景熙前半生磨难重重大起大落,颇具传奇色彩;他在三尺讲台夙兴夜寐辛勤耕耘,是备受尊重的好老师;他在文学评论和美学领域旗帜鲜明德厚流光,是一位定位高、钻研深的学者型文艺理论家。       1946年起,徐景熙就读于奉城小学、三官塘中学,1956年被保送至江苏省松江中学(今松江二中)。1959年,他以高分考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徐景熙在学生时代就开始写文学评论。1961年1月29日《解放日报》刊登了他以母亲的姓和自己的名化名“朱熙”发表的《谈塑造英雄形象中的爱情描写》,引发了上海文艺界的一场争鸣,时年19岁。       1964年9月,徐景熙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武汉当了一名高校教师,他全身心投入教学,课余写下的评论、杂文常在武汉、广州等地见报。       1971年,徐景熙因偶然的机缘来到江苏南通,当时的江苏生产建设兵团4师24团(今南通农场)接纳了他,农场中学意外地成了他的“避风港”。淳朴善良的农场人,看重他的文才,更敬重他的人品,他内心的创痛在真情、亲情和学生的欢声笑语中逐渐得以抚平,三尺讲台让他重新获得人格的尊严,也使他延续了与教师职业的不解情缘。他在那里一干就是7年,磨难这把犁刀,曾经割破过他的心灵,也开掘了他未来人生的新天地。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随着“三家村”冤案大白于天下,光明日报社、湖北省高教局正式发函、派员到南通和上海奉贤,为徐景熙彻底平反。       此时的徐景熙,犹如冬草被春风吹拂,焕发了生机。南通是他历尽悲苦之后温馨的第二故乡,事业重新起步的理想之地,南通父老乡亲们的“三春晖”,已深入他的骨髓和血液之中。他当即表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不去武汉,也不回上海,愿意留在南通终身从教,绝不改行,无怨无悔。       徐景熙视课堂为人生圣殿,把授课当作人生的大享乐。他被调入南通师专,后来的南通师院,直至在南通大学文学院退休,28年始终站在教学第一线。即便在他担任17年高校学报主编、并兼任3年图书馆馆长期间,仍坚持“双肩挑”,课时量超过一般教师。从教28年没有请过一天假,没有停过一堂课,这是他退休时最感到自豪的事。       除了文学、美学主课外,徐景熙在中文系和全校范围开设了《文学欣赏与文学批评》、《影视艺术》、《雅俗文艺比较研究》、《电视文化学》等选修课。他以开阔的学术视野、坚实的理论功底,以流畅、幽默、深邃、民主的教风,把文学置于文化学、心理学、审美学、教育学、社会学的广阔背景中。他信奉“做学问固然要紧,而熏陶人格尤为根本”。为此,他选择文艺美学作为自己的主攻专业,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现代观念、创新思维、审美素质,受到历届学生好评和中青年教师的尊重。他开设的《美学入门》、《审美教育》等选修课,最多时有200多人参听,以致于不得不改在学校最大的阶梯教室上课。       徐景熙创办、主编《南通师院学报》的同时,又主编、参编高校文学理论和美学教材7部。其中担任主编的全国统编教材《文学概论》(2000年7月首印,高校出版社),数次重印,该书与他本人的科研成果配套,获江苏省高校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他参编的《美学导论》,是全国师专最早公开出版和广泛使用的美学教本。       徐景熙的人生道路坎坷曲折,学术成果却格外丰富厚重。即便埋名于南通农场期间,徐景熙仍刻苦钻研,笔耕不辍,并以“江建平”、“严思”(江苏生产建设兵团廿四团谐音)的集体笔名撰文。1979年得到平反后,迎来了他从事文学研究、文艺批评的春天。《作家与批评家》、《文艺批评三题》、《真实·真理·社会效果》、《文学批评要体现改革精神》等系列论文相继面世。在这些文章和专著中,他对新时期文艺理论界的拨乱反正,以及随着时代进程而出现的新课题、新探索,做出了客观的记录和令人信服的评判。     改革开放以来四十多年,徐景熙的研究领域大体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从宏观层面回顾新时期文艺理论的总体面貌、发展历程,对文学艺术从稳态趋向动态,从垄断性转向互补性的总体格局进行梳理和反思,并对重大文学课题作专论。     二是对美学理论架构的研讨,并进行文艺与美学交叉研究,连续担任4届市美学学会会长,是南通高校第一位开设美学理论课的教师,带出了一批优秀的青年骨干。     三是随着审美文化转型,作雅俗文艺比较研究,重点切入电视文化、电视剧作赏评。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不间断地为各类题材、多种风格样式、优秀或有争议、有理论探讨价值的作品发表评论,在报纸上开设电视剧评论专栏。在学校开设电视文化选修课,在校内外、省内外产生较大影响。       徐景熙先后在全国报刊发表学术论文、评论200多篇,出版专著《文学审美与批评》、《当代视野中的大众文艺》,另有合著4部。其论著获江苏省政府颁发的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次,南通市政府颁发的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5次,学术、科研硕果累累,被评为南通市中青年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徐景熙在学术上奉行直道。他认为,为学为文都必须有独立的思考,精神独立的人才有灵魂。中国现代文学泰斗巴金的《随想录》陆续出版后,徐景熙在国内刊物上较早发表了赤诚、犀利的《品格·激情·哲理——读巴金<随想录>》长篇评论。文中言:“做人就应该像巴老那样,严于解剖自己,敢于说真话,乐于以诚为本,勇于将心交给读者。”他信奉为人不能有傲气,但要有傲骨,为学不作媚时语。他对文学的痴情、对真善美的追求始终不变,信奉“以气势胜不如以理胜、以真情胜、以人格胜”的学术理念。     2008年南通市文学艺术联合会出版《文苑漫步——徐景熙文学美学论集》(上、下卷),2015年又出版《文苑漫步》(第三卷),这是徐景熙“厚积”50年文学功力的“薄发”,无论是对文学本体的阐述,还是对审美的探索,都坚持本真,不人云亦云,不道人所道。《文苑》系列留给世人的不仅仅是一篇篇学术精品,更闪耀着一种文化精神。     在《文苑漫步》(第三卷)中,在距离被打入炼狱之后整整半个世纪,徐景熙首次以当事人和受害者的身份,大篇幅、全场景地回叙了“五十年前”那场史无前例的民族大灾难的来龙去脉,写成5万言长文《五十年前》,引发强烈反响。在这篇心血之作中,他站在历史的高度、时代的前沿,以50年积淀的智慧和认知,以客观、忠实的历史文献和反复淘洗的史料,以夹叙夹议的行文风格,重新审视并定格那场新一代已越来越隔膜和疏离的大风暴、大劫难。并非出于一己之悲欢,而是出于一种担当与责任,为了让今人、后人不会淡忘历史,不再让历史悲剧重演,希望我们的国家少些折腾,以更稳健的步伐实现中华民族的振兴宏愿。     无论是身兼数职的学术领路人,还是老有所为的退休老教授,徐景熙始终不忘社会责任,并一直以穿透和解剖历史的敏锐感和使命感,活跃在文化和教育领域。他的心中,装着家国、天下。     “逆境中要自信,再难也要相信自己,相信民族和国家;顺境中要自谦,每个人都是沧海一粟,取得进步离不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徐景熙教授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     徐景熙教授给人们留下的印象是儒雅、平和、谦逊、宽厚,似乎难以将他与半个世纪前直接同“四人帮”刀刃相见的青年猛士联系在一起,但从他的文章中,人们能读到他思想的热烈敏锐和文笔的犀利泼辣,无论是在上海读书生活23年,武汉工作7年,还是落户南通半个世纪,徐景熙教授的率直、血性、担当和情怀,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从来没有变过,他始终不渝地捍卫真理,守望真善美的精神家园,不仅备受挚友、同仁、学生的尊崇,也受到党政部门和媒体的高度评价和关注。   2019年新中国70华诞之际,中共上海市奉贤区委宣传部授予他“优秀创业者·坚持真理的共产党员”荣誉称号,区电视台专门赴南通拍摄上下集人物专题片;2020年入选南通市报业传媒集团、南通市档案馆“口述历史·世纪风云中的南通人”20位被采访者,《江海晚报》整版刊登专访《徐景熙:秉笔直书为时代发声》,发布于公众号的采访手记在互联网广泛传播,读者纷纷留言,或回忆,或感恩,或反思,或祝福,给予了徐景熙教授高度的赞誉。     “文艺理论家既要有学识,更要有胆识,还要有献身真理的战士品格。”数十年来,徐景熙教授始终以一颗赤子之心,坚持人格操守,用他的激情、才情和真情,倾心育人,秉笔直书,致敬这个伟大的时代!

359 评论

相关问答

  • 南通大学校友论文发表

    南通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自创办以来,培养了大批优秀毕业生。以下介绍三位代表性的优秀毕业生:第一位是王丽,她在南通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阶段成绩优异、综合素质突出,

    LD中国王海如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南通大学论文发表奖励

    国内期刊百分之95都是要收审稿费(50-100,只要你要审稿就得交钱,不论录用与否),如果你过了,恭喜你可以交版面费了,费用大概是省级期刊要花700-1000左

    wangbaoxin888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西南交通大学论文发表

    西南交大每年博士入学均在9月份时间大概为3月份报名,4月份考试发表论文要求:博士生在学期间必须以第一作者身份并署名西南交通大学,公开发表(含接到正式录用通知)与

    jiujieayiyua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南通大学校友发表论文

    这所大学的论文送全国盲审。经查询南通大学研究生院官网可知,论文盲审对象为所有2023年上半年拟申请博士、硕士学位的各类研究生学位论文,学校研究生学位论文实行10

    白羊座小叔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南通大学发表论文奖励

    这个钱好找!

    坚强一点Aaron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