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胶带儿
在长期的科学发展历程当中,许多对人类来说非常重要的学术成果都是由英国、美国研究者贡献出来的,因此,为了配合大部分研究者的语言习惯,英语成为了学术论文的主要语言,也成为了得到国际化学术期刊广泛应用的语言。这并不是由一两个人决定的,而是根据各国学术贡献比重进行综合衡量的结果。然而,近年来这种“一家独大”的情况渐渐得到了改善,爱思唯尔(Elsevier)一项研究表明,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正在赶超欧美国家,成为科学研究的大户。然而,虽然学术水平提高了,这些非英语母语地区写作者的英文写作水平却并没有随之提高,这就导致了许多研究者空有优质研究成果,却因为语言表述问题被退稿。针对这种情况,爱思唯尔(Elsevier)提出了解决方案——开拓英文论文润色服务弥补非英文母语地区写作者在英文上的短板,让学术研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Moser~子涵
我国24岁天才少年曹原与其导师一天之内连发两篇《Nature》,介绍了魔角石墨烯研究的新突破。
更加值得注意的是,曹原是第一篇论文的第一作者,以及和导师共同为文章通讯作者。在第二篇论文中曹原和其他两位作者并列为第一作者。
在学术圈中,第一作者被认为是对论文做出绝对贡献的人,而通讯作者通常是由教授等课题组长担任,是论文的主要创意贡献者之一。
其实,这并不是曹原第一次获得国际关注,事实上早在2018年3月6日,当时只有21岁的草原就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一天之内连发了两篇《Nature》论文,论文发表之后立即引起整个物理学界的反响,一些报道称其一举解决了困扰世界107年的难题。这里多说一下,一般论文很难登上《nature》,有些科学家一辈子也只能登上1-2篇,而曹原可以在同一天登上两篇,可想而知他的理论有多么重要。
在2018年被英国《自然》周刊评为:2018年度影响世界的十大科学人物,而当时还是学生的曹原位列榜首。
还有一些媒体报道说:诺贝尔奖颁给他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虽然国内国外对曹原的研究赞誉如潮,但还是有些人不理解,为什么是中国人曹原的科研论文,非要去英文期刊发表文章?
其实这个问题非常有含金量,我们可以透过这个问题,了解一下为什么中国人的论文,以发表在英文期刊上为荣。
论文的发表
其实科学家做研究,也需要像明星一样吆喝自己的成果,只不过明星面对的是普通观众,而科学家面向的是其他科学家。
科学家主要研究的工作,都是创新性工作,然而他们研究的成果究竟对不对呢?其实并不能只有作者一个人说了算,比如:我说我研究了一个超导体,那么我把我的研究交给同行审阅的时候,同行通过我的论文来指出我的错误,从而否定我的理论。
当我交给同行审阅时,并不是一个个直接去找同行,而是发表在相应的期刊上,让同样订阅该期刊的同行看到。
但是期刊这么多,我该如何选择要投稿的期刊呢?这里有几个重要标准:相关领域的期刊;受科学家关注度较高的期刊。
如果我把论文投到一个冷门的期刊,该期刊可能只有100人订阅,那就说明我的文章发表在这个期刊上很难引起同行的广泛关注。
如果我把论文投到一个热门的期刊,该期刊会受到全世界大多数科学家的关注,那就说明我的文章能够引起同行热议。
但是,热门期刊并不会随便收录我的文章,一方面是因为该期刊每次可以收录的文章有限,另一方面是该期刊为了保证自己的权威性,会对论文进行筛选。一般创新度不够、实验数据造假、论文与其他重复性较高等文章都会被筛选掉。
但如果通过了这个阶段,也不会被立即发表,杂志的编辑还会提出修改意见,以及调整内容等进行修改,审核等,在此过程中也会有许多文章被筛选掉。一般情况下一篇文章从投稿到最终发表需要3-12个月,当然如果研究的内容非常热门或者成果特别巨大,那么可能只需很短的时间就会被发表出来。
中文研究为什么要发表在英语期刊?
中文研究之所以要选择在英语期刊发表,其实就是因为受科学家关注度较高的期刊几乎都是英文期刊。
评价一个期刊的影响力,可以通过看该期刊的影响因子,影响因子的计算方式是IF(年份)=该期刊最近两年的全部文章在当年被引用的次数/该期刊最近两年的全部文章。
比如:如果该期刊最近两年发表了100篇文章,一共被引用了200次,那么该期刊的影响因子就是2。
从这里你看出来了,影响因子越高的文章,代表着被同行认同率越高,而影响因子每年都会更新一次.
从2019年影响因子我们可以看出,排名靠前的期刊都是英文期刊,比如:《nature》的影响因子是40.137,排名第13。
而中文期刊《cell research》在中文期刊中影响因子为17.848,是中文期刊中影响因子最高的期刊,但影响力远不如《nature》。(多说一句,有些中文期刊在国际上影响力也比较大,具体要看期刊的领域)
也就是说,中文期刊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并不如英文期刊,如果作者发表在中文期刊上,那么该作者的文章只能引起中文圈内的科学家关注,无法获得国际的关注,以至于该作者的成果无法被大众所熟知。这非常不利于科学交流,也不利于我国的科学发展。
总结
其实最开始最受欢迎的国际期刊并不是英文期刊,而是德语,这是因为当时德语有很多顶级科学家,但随着科学中心从德国转移到美国,使得美国科学水平大幅提升,以至于目前主流期刊几乎都是英文期刊。
而我国的科学研究之所以发表在英文期刊上,是因为只有受关注较高的期刊,才能获得更多更专业的同行审阅,才能使自己的研究获得足够的关注。
梦中的纸马
英语成为主流语言之前,科学出版物一般以法语、德语或英语作为主要语言。但这产生一个问题:如果科学家们不会多国语言,那么他们将错过其他人的发现。因此,使用统一的语言,可以帮助科学研究者搜索科研信息。他们知道应以何种语言发表论文,如何搜索了解别人的研究发现,来支持自己的研究结果。除了科研论文发表,统一的语言还能够帮助科学研究者获得信息、遵循相同的指引和标准。目前收录英文文章的期刊是世界性期刊,全世界学术界都在看,引用高,认可度好,得到了国外学术界的认可,自然是更有优势!如果你的学术论文英语水平不足很容易被期刊拒稿。不过无需气馁,许多第三方英文论文润色平台诸如爱思唯尔(Elsevier)都拥有资深的润色经验,为你的论文进行英文润色,能够解决你目前所遇到的燃眉之急。
推荐用一般过去式(时)I published the paper/article/essay(推荐前2者) entitled(提名为) *** in the
TopEdit(投必得),可以选择ei。cpci,因为这样的相对于简单,发表见刊检索都较快,而且国外的认可度高一点,如果在国内的话,要斟酌下,因为有的地方不认可
具体看你想投什么样的期刊
刚出国留学对于国外的写作方式不是很了解,这样就容易造成错误,今天英国创优论文小编来给大家总结一下英国论文写作一些注意事项是怎样:1. 英国人的思维是反方向的,所
论文引用率是指科学论文对文献的引用次数。论文引用率是衡量一个国家科研文献被其他国家或机构的认可度的标志(或数据等)。中国的论文发表量世界第一,引用率却是10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