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mini9524
这次曹原在顶级期刊自然上发表的文章,是他两年内在自然发的第5篇文章。文章都是关于石墨烯超导方面的内容,曹原的发现使得石墨烯超导成为研究的热门。能够在20多岁年纪做到如此高成就是十分罕见的。
挑剔的嘴
曹原再发Nature。这位22岁时曾入选《Nature》影响世界的十大科学人物的95后科学家,再出重磅成果。他之前发表了多篇Nature介绍他们的双层魔角石墨烯的工作,但是这次不一样,这次是三层!并且曹原是以共同一作+通讯的身份出现。在第一篇Nature论文中,研究人员致力于通过对扭转角的控制,将魔角特性推广到其他二维研究体系,以调谐和控制电子-电子相互作用的强度,实现相似的物理行为。他们采用了一种全新的魔角石墨烯体系:基于小角度扭曲的双层-双层石墨烯(TBBG)。
另一篇Nature论文中,研究团队致力于研究扭曲角的分布信息。他们以六方氮化硼(hBN)封装的MATBG为研究对象,使用纳米级针尖扫描超导量子干涉装置(SQUID-on-tip)获得处于量子霍尔态的朗道能级的断层图像,并绘制了局部θ变化图。该设备的相对精度达到0.002度,空间分辨率为几个莫尔周期。三年前,2018年3月6日,《自然》连刊两文报道石墨烯超导重大发现,第一作者也是中国科大10级少年班校友曹原。2018年3月5日《自然》以背靠背长文形式在网站刊登了重大研究成果,甚至来不及排版,文章还配以第三篇文章作为评述前述成果。值得一提的是:曹原还和导师分享了其中一文的共同通讯作者。通讯作者通常由教授等课题组长担任。曹原成为通讯作者,表明他是论文的主要创意贡献者之一。
值得关注的是,曹原来自中国,今年年仅25岁,本科毕业于著名的中科大少年班。根据报道,曹原1996年出生,籍贯是四川成都。2010年,14岁的曹原从深圳耀华实验学校考入蜚声中外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学院,并入选“严济慈物理英才班”。从中学时代起,曹原即受益于“超常教育”。据当时的媒体报道:曹原2007年到深圳耀华实验学校读书,该校主管超常教育的副校长为朱源。后者曾任教中科大少年班20多年。曹原用了三年的时间读完小学六年级、初中和高中的课程。高考总分为理科669分。2014年,曹原荣获中科大本科生最高荣誉奖——郭沫若奖学金。
首先曹原智商非常高,这是他小小年纪考上重点大学的原因,其次,他很有想法,对事物有自己创新的独特的见解。
这次曹原在顶级期刊自然上发表的文章,是他两年内在自然发的第5篇文章。文章都是关于石墨烯超导方面的内容,曹原的发现使得石墨烯超导成为研究的热门。能够在20多岁年纪
其实这一类杂志的用稿都是有其潜规则的。我想问一下,你在读大学吗?如果在读大学那就好办多了。我上面所说的“潜规则”其实就是“关系”或者“名气”这一类东西,如果没有
曹林是一位知名的媒体人,曾经是《南方都市报》的执行主编,后来转到了《中国青年报》。他因为在担任《中国青年报》副总编辑期间发表的一些文章引发了一些争议。其中,有一
曹原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生,获得许多成就:1. 曹原发现让石墨烯实现零电阻导电的方法,能源利用率与能源运输效率大幅提高。2.2020年5月6日,分别以第一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