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19

护手霜adb
首页 > 论文发表 > 四川微生物学术论文发表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逍遥无涯子

已采纳

刚了解到一家SCI微生物期刊征稿的第三届生物医学工程和生物技术国际学术会议(iCBEB2014)将于2014年9月19-21日在北京召开。它的上一期期刊文章差不多都通过了SCI检索截稿时间好像是2014年3月10日,还有什么需要,你就百度一下这个会议

286 评论

顺宏冷暖-MISS冯

1、 文稿要求内容精练、论点明确、数据可靠、行文流畅,“研究报告”、“综述”一般在3500字(2版)最多不超过3版(包括图、表)。英文摘要和英文题目必须是中文的译文(中文150~300字,外文不超过250个实词)、关键词(3~5个)、中图分类号(查阅“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作者单位及汉语拼音的作者姓名;“实验与技术”、“研究简报”要附英文题目及汉语拼音的作者姓名、单位名称;“论文摘要”等文章一般在1000字以内。2、 来稿请提供激光打印稿一式两份(A4纸小4号通栏打印,作者自留副本),并附作者工作单位证明介绍信。稿件须注明联系人详细通讯地址(邮政编码、电话、传真、电子信箱等)、第一作者个人信息(性别、职称、所获学位、现研究方向等),以便处理稿件时能及时与作者联系。3、 文中所用计量单位及符号均按近期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书写,非许用单位,务请换算成许用单位。来稿务必做到清稿定稿。稿件中的外文字母、符号必须分清大、小写,正、斜体,上下角的字母、数码、符号,位置高低应区别明显。容易混淆的字母、符号等在首次出现时,请用铅笔注明。4、 文中插图随文排(先见文,后见图)。曲线图一律要求电脑绘制;照片必须黑白分明,影像清楚,如是显微镜或电镜照片应注明倍数。文中画一方框,表明其插图位置,并将图题、图注写在方框下,图及照片大小一般不超过45mm×65mm;同一稿件图及照片尺寸尽可能相同,不用圆形照片;图片实际宽度(指印出后的横向长度,包括坐标轴的刻度值名称等在内)一般不超过70mm;特殊情况不超过125mm。图中文字、数字和符号应与正文一致,图题、表题(包括图表内项目)要注明英文。5、 论文第1页注脚处,请注明科研项目来源,并附课题号及受资助情况(各种科技发展基金、科技发展计划、重点实验室资助等,务必注明项目编号)及第一作者姓名、性别、职称、学位、研究方向等情况。本刊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及具有前沿课题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优秀论文将优先发表,并开展优秀论文评选活动。本刊发表的论文,凡涉及获省(部)级以上成果奖者,请及时与本刊联系,提供获奖复印件或单位证明。6、 参考文献仅限于公开发表的且是主要和最新的(最好近3年的),其排列顺序不分文种按论文中引用文献次序列出。研究报告限10篇以内,进展与综述限15篇以内。文献必须注明文献类型:专著[M],论文集[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著录如下:专著(书):著者(前3名,3名以上加“等”,下同).书名(版本).出版地:出版单位,出版年,起讫页.期刊:著者.题(篇)名.刊名,出版年,卷(期):起讫页.会议录 论文集 论文汇编:著者.题(篇)名.出版地:出版单位,出版年,起讫页.科学技术报告:著者.题(篇)名.出版地:出版单位,出版年,起讫页.7、 为传播作者的学术思想和成果,本刊发表的文章均被认为已获得作者无稿酬提供情报检索期刊摘录转载的许可。8、 来稿需附单位介绍信、通讯地址、联系电话、邮政编码及电子信箱。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删改,一年刊登期内切勿一稿两投,稿件不退,请自留底稿。凡被本刊录用的稿件,将同地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录用。9、 来稿或订阅请邮局汇款寄辽宁省朝阳市双塔区龙山街四段820号《微生物学杂志》编辑部;亦可银行汇款至工行朝阳市燕都支行,务必注明联系人姓名。

119 评论

双子座的小蛇

截至2014年底,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共有在职职工330人。其中,科技人员193人、科技支撑人员73人,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研究员及正高级工程技术人员54人、副研究员及副高级工程技术人员105人。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14人,“西部之光”人才入选者80余人,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成员7人。 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尔宓 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名单不全)入选者 入选时间 专业 张国林 1997年 天然产物化学 孙 健 2003年 天然产物化学 邵华武 2005年 天然产物化学 吴中柳 2006年 生物转化 姬建新 2006年 药物化学 唐业忠 2007年 两栖爬行动物行为与神经科学 唐卓 2009年 天然产物化学 王刚刚 2011年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李香真 2011年 应用与环境微生物研究中心 资料来源: 截至2014年底,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设有5个所级研究机构,是国家天然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山地生态恢复与生物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环境与应用微生物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四川转化医学研究医院的依托单位。 所级研究机构:天然药物与转化医学重点实验室、生态研究中心、应用与环境微生物研究中心、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和两栖爬行动物研究室 科研设备 据2016年3月该研究所网站显示信息,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建设有一个所级公共实验技术中心,存放并管理该研究所拥有的400兆、600兆核磁共振谱仪、高效液相-三重四级杆飞年时间质谱联用仪、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仪、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紫外分光光谱仪、红外分析仪、旋光仪、元素分析仪、高效液相色谱仪、生物分子快速纯化系统等化学分析仪器设备;多色实时荧光定量PCR仪、双向电泳系统、倒置式荧光显微镜、多功能显微镜、多功能酶标仪、凝胶成像系统等分子生物学实验设备,这些设备总价值约9000万元人民币,并对社会开放。 生物科技图书馆 截至2009年,该研究所生物科技图书馆馆藏以生物资源和生物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为主要特色的中外文文献21万册,其中中文图书40000余册、外文图书17000余册、中文期刊1300种80000余册、外文期刊1000种80000余册;每年订阅300多种中文期刊和50多种外文期刊,交换50多种中外文期刊,采购中外文图书1000多册;每年采购并开通专业及综合英文全文数据库近10个。图书馆实行数字化建设与网络化管理,其网站平台共集成与生物研究相关的中外文文献数据库70余个,以满足科研工作需要,同时开展书刊借阅、电子资源利用、文献检索与原文传递、专题文献检索与分析、研究动态通报、信息技能培训、战略情报研究、科技文献翻译等各项信息服务。 两栖爬行动物、植物标本馆 该研究所两栖爬行动物、植物标本馆由原来植物标本馆(建于1958年)和两栖爬行动物标本馆(建于己于1965年)合并建立,是集科研、标本馆藏、科普、学术交流等功能为一体的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标本馆,先后被命名为国家、四川省和成都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截至2009年,该馆拥有两栖爬行动物标本10万号,其中两栖类标本占全国已知种类的90%,爬行类标本占全国已知种的85%,模式标本占中国科学家发表新种的90%,保藏量在全国处于第一位,在亚洲居第二位。植物标本以长江省优特别是横断山区的标本为特色,保藏维管植物蜡叶标本约25万份,6300余种,其中模式标本270余份,约160种;真菌标本900份。 2014年,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共有在研项目368项(新增项目113项)。其中,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课题1项(新增1项),参加课题4项。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项;主持(或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5项(新增10项)、国家优秀青年基金1项(新增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1项(新增课题1项);承担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课题8项,主持(或承担)院重点部署项目1项(新增1项)、参加课题4项。承担院重大仪器研制项目2项,重点国际合作项目1项(新增1项)、普通国际合作项目18项。承担院地合作项目50项(新增14项)。共发表论文264篇,其中SCI194篇;出版专著2部;授权发明专利26件,申请专利45件(其中发明专利44件,实用新型专利1件)。获奖方面,“中国两栖动物系统学研究”获得201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该所参与的成果“小麦种质资源重要育种性状的评价与创新利用”获得201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此外,“有机废弃物厌氧发酵制备生物燃气技术装备及应用”获2014年度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水生能源植物浮萍直接利用废水生产生物质液体燃料”获2014年度全球可再生能源领域最具投资价值领先技术蓝天奖。 2013年,该所共有在研项目324项(包括新增项目120项)。其中,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课题3项、子课题3项(新增1项),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课题1项,参加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课题4项(新增1项),承担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课题3项(新增1项),承担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课题2项(新增1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面上项目37项(新增16项)、青年基金项目31项(新增11项),主持(或承担)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子课题5项(新增1项),主持院重点部署项目1项(新增1项)、参加院重点部署项目3项(新增3项),院重大仪器研制项目4项(新增1项)。共发表科研论文246篇;其中SCI论文178篇;出版科技专著5部;申请专利39件,授权专利44件。获奖5项,包括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1项,中国粮油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三等奖1项。 2012年,该所共有在研项目344项(包括新增项目129项)。其中,承担国家重大专项课题1项(新增1项),承担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课题2项(新增1项),承担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1项(新增1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面上项目31项(新增14项),承担重点国际合作项目1项,承担院地合作项目70项(新增27项)。全年共发表科研论文270篇;其中SCI论文173篇;出版科技专著4部;申请专利27件,授权专利32件。全年共获省部级奖5项,其中一等奖2项(均为第一完成单位),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高黏度块根类非粮原料高效乙醇转化技术”获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该成果通过高压二氧化碳定向选育乙醇酵母、自主知识产权的降黏酶系及相应的降黏预处理工艺,解决了影响薯类乙醇大型化发酵效率低的关键难题和薯类原料发酵黏度高不利于传质的技术瓶颈,。“芒苞草科的研究”获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主办,中国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性科技学术期刊。办刊宗旨:交流国内外生物学及相关学科领域的新成果、新技术、新方法和新进展,加强生物科学研究为国民经济建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服务的功能。学科定位: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资源开发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环境整治、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以及在农、林、牧、医、能源、轻工、食品等领域的生物学研究。报道内容:应用生物学和环境生物学及相关科学领域的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包括研究论文、研究简报和本刊邀约的综述或述评。 《Asian Herpetological Research》 《Asian Herpetological Research》(亚洲两栖爬行动物研究)2010年3月获得中国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创办,并于2010年9月25日面向中国国内外正式出版发行。该刊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第一主办,科学出版社有限公司第二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该刊创刊4期后便正式被SCI-E数据库收录,成为亚洲地区唯一的两栖爬行动物学SCI英文学术期刊。

174 评论

相关问答

  • 四川学术期刊投稿

    《四川动物》杂志稿约(2013年12月修订)1本刊性质和稿件范围《四川动物》杂志是由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主管,四川省动物学会、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金会、四川省野生

    zhizhuo1986052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四川教学论文发表刊物

    一般杂志是否正规我们可以通过中国记者网或新闻出版总署的网站查询的,能检索到的是正式双刊号杂志,是否国家级看主办单位的级别吧

    蓝色天机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四川学术论文发表网

    大学生可以安排的期刊有很多很多,市面上的那些省级国家级的期刊,大学生基本都可以安排...随着我们国家教育水平的提升,尤其是本科在读的学生,发表论文就成了提升自己

    yukisnowfox 11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四川省给排水学术刊物有哪些

    工业水处理Industrial Water Treatment-------------------------------------------------

    军大大大 7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四川大学生发表论文

    去年,“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 2019 届毕业生发表 46 篇 SCI 文章”引起热议,在过去近一年之后,近日,这个话题再度被提起。 我发现,当事人 邓

    红色芍药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