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jgirl2008
吉安素有金庐陵、山水福地、文章节义之邦、红色摇篮等美誉,而且吉安好玩古村落很多,今天要给大家推荐的是吉安的3个国家4A级景区的古村落渼陂古村、陂下古村、燕坊古村游玩攻略。一、渼陂古村?渼陂古村,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国家AAAA级景区、江西乡村游十大最美景点之一!古村始建于南宋初年,距今有近千年历史。渼陂一词原为陕西户县古湖泊名,南宋初年,北方饱受兵乱,户县人梁仕阶带领族中子孙迁徙至江西,因怀念故乡,故以渼陂为村名,逐渐发展成为今天的庐陵文化第一村。渼陂古村芗峰东立,象岭西护,瑶山南耸,富水北流、山环水抱,天然形胜,八卦巷通,水塘环绕,村中保存完整的明清古建筑有367栋,且类型较全,有民居、祠堂、书院、义仓、牌坊、楼阁、店铺、码头、教堂、革命旧居旧址等独具特色。古村现有民居582栋,明清建筑367栋,600余户,2800多人,古祠堂5座,家祠若干,古书院4座,古庙宇1座,古楼阁1座,古牌坊3座,古街道900余米。宗祠是渼陂古村全村建筑的精华所在,分为总祠,房祠,家祠。祠中蕴含深邃的儒家思想,有众多的传世家训,精美雕刻。这些旧居旧址本身就是文物价值甚高的清代古建筑,此外,村中还有朱德旧居,彭德怀、黄公略旧居,曾山、毛泽潭旧居,“二七”会议旧址,梁兴初旧居,梁必业旧居等,古村有红军标语180多条,大多是当年红军在这里留下的。渼陂古村还走出了梁兴初、梁必业、梁仁芥、梁必骎四位共和国将军,显示了这个红色古村的非同寻常。?1、渼陂古村门票参考价格:60元2、渼陂古村开放时间:8:00-18:003、渼陂古村电话:、渼陂古村地址:位于青原区文陂镇,富水河畔,距市中心城区28公里5、渼陂古村怎么去?⑴乘车线路:从市青原车站乘至新圩、富田、东固的班车可达,每20分钟一班。⑵自驾车线路:可根据如下自驾路线图,导航前往。二、钓源古村钓源古村是国家4A级景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古村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同宗后裔聚居地,为独居江南特色的八卦造型古村。主要景点有钓源欧阳氏总祠、明善祖祠、文章世家古牌坊、八老爷别墅、文忠公祠和礼派宗祠等。古村文化底蕴丰厚,先后有五人进士(其中明代一门四进士,兄弟连科,出任巡抚、布政使司等)。现存建筑190栋,祠堂8个,书院7处,别墅1栋,民居170余栋。该村保存至今的150余处明清古建筑,由渭溪和庄山两个自然村组成。一条高约9米,蜿蜒千米、呈东西走向,上植1.8万余古樟,形似道家太极图中分线的“S”形山脉--长安岭,将渭溪和庄山分置于太极中分线的两区。其间拥有钓源村七成以上古建筑的庄山村,中有东高西低的十余口池塘一字相连,北有对门山横陈屏列,使庄山村以二山夹一水,形成了传统八卦中的“离卦”。由于南北均以山为屏的庄山村保存的古建筑最多,所以钓源古村建筑以坐南朝北户向居多,坐北朝南方位次之。村人尊欧阳修为宗,村内建有文忠公祠堂,“文行忠信”牌匾至今高悬。村庄建筑东西南北向,布局呈八卦图形,宛如迷宫。青石板铺成的巷子前窄后宽,150余幢至今犹存的古建筑的屋角皆为弧形,大门斜立,人戏称“歪门邪道”。依村七口水塘,取“七星伴月”之意。1、钓源古村门票参考价格:40元2、钓源古村开放时间:8:00-18:003、钓源古村电话:、135179673114、钓源古村地址:吉安市吉州区兴桥镇钓源村,距市中心城区18公里。5、钓源古村怎么去?⑴乘车线路:吉安市内乘203路公交可达⑵自驾车线路:可根据如下自驾路线图,导航前往。二、燕坊古村燕坊古村,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全国最美古村落,位于吉水县金滩镇,经赣粤高速公路从吉水互通口下10公里可到或由朱北公路直达,距吉安市区20公里。?燕坊古村是一个明清建筑群保存完好的历史文化名村,现存明清建筑102处,包括宗祠、学堂、牌坊、民宅、古井、古塘、古墓、古牌坊、明清家具、古雕刻等建筑,均保存完好。燕坊古村具有代表性的宅院为:大夫第、州司马第、麟凤院、三槐第等,宅院门楼“水木清华”、“青阳绚彩”等牌坊挑角飞檐,建造考究;室内描金绘彩、精雕细刻,堂上有匾额,柱上有楹联,室内有字画,门宇、家具有木雕和石雕。村后古樟、古枫和村前古井、古池塘与古村融为一体,具有深厚的庐陵文化底蕴。燕坊古村现有大小古樟1千余棵,特别是后龙山,几乎被古樟所覆盖,这些古樟,形成了燕坊古村一道亮丽的生态风景线。1、燕坊古村门票参考价格:40元2、燕坊古村景区开放时间:8:00-18:003、燕坊古村景区电话:、燕坊古村地址:吉安市吉水县金滩镇,距市中心城区20公里。燕坊古村地理位置方便,为距离吉安市最近的文化古村。紧邻金樟大道(原朱北线,即将改为105国道)。5、燕坊古村怎么去?⑴乘车线路:①吉安市区乘公交211路至落虎岭终点站,下车后可选择步行(约20分钟),或者转乘5路公交至燕坊②吉安火车站乘公交2、6路至人民广场换乘211路至落虎岭终点站,下车后可选择步行(约20分钟)③吉水县城乘公交5路至燕坊古村(始发站吉水县亿佰超市)④吉安市区乘102路旅游观光公交东北环线(简称游2线)直达景区⑵自驾车线路:①吉安市-井冈山大道→金樟大道(朱北线)约13公里→燕坊古村(主入口)②吉水→龙华北大道(105国道)过吉水大桥→金樟大道(朱北线)→燕坊古村③南昌→昌樟高速→赣粤高速→吉安市(北)/长塘→井冈山大道→金樟大道→燕坊古村④赣州→厦蓉高速→大广高速→樟吉高速→井冈山大道→吉安市(北)/长塘→井冈山大道→金樟大道→燕坊古村更多关于吉安3个4A级古村落怎么样?,进入:查看更多内容
evenmaosir
渼陂村由梁氏祖先开基于南宁初年,已有近千年的历史,从基祖绅公至今历传了33代。古村芗峰东立,象岭西护,瑶山南耸,富水北流,山抱水环,天然形胜。古村面积约一平方公里,布局错落有致,八卦巷道,卵石铺路,排水设施完备。村边28口水塘如珍珠项链般串连环绕,小桥流水,息息相通。村边有一株古樟,参天立地,被雷劈成两半后,落地生根,根又长出新枝,堪称天下一奇。古村现有民居503栋,明清建筑367栋,古祠堂近20座,古书院4座,古庙宇1座,古楼阁1座,古牌坊4座。梁氏宗祠永慕堂雄伟壮观,工艺精深,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渼陂村地处庐吉泰交汇点,水运方便,人口稠密。元末明初,渼陂街随着发展的需要,分节段不断延伸;至明朝宣德年间,街市日趋完善,店铺鳞次栉比;至清光绪年间,渼陂街处于鼎盛时期,不仅有一百多家店铺,还建有规模宏大的建筑群,形成了以梁显哲、梁显召、梁显豪、梁显吟四兄弟为首的四大商业巨头(当地人称“四大家族”)。星移斗转。解放前,一方面是军阀巧取豪夺,鱼肉百姓,一方面是贫苦农民反压迫反剥削之声此起彼伏,也让梁氏的商业受到很大冲击,一些富绅、地主携带钱财外出避难,许多青壮年参加红军、投奔革命,渼陂迅速衰败。虽然抗战时期南昌、吉安等地的一些学校迁至渼陂上课,曾带来短暂的繁荣,最终还是失去了往日的风光。
最爱贺曼熊
导语:江西是江南“鱼米之乡”,有许多风景优美的自然景观。以下是我为你介绍的江西导游词,希望您喜欢阅读: 渼陂古村于南宋初年从陕西夏阳迁徙过来,夏阳是一个古称,现在大概在陕西韩城一带。那里也有一个叫做“渼陂”的地方。唐代大诗人杜甫到过那个地方,并写下了《渼陂行》这首诗,“渼”指波光鳞鳞的水,“陂”指岸,因为渼陂村座落在水的岸边。 渼陂古村迄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是一个融祠堂文化、明清建筑、雕刻艺术、红色遗址为一体的古村落。永慕堂是渼陂古村的一个总宗祠。这个祠堂始建于南宋初年。元末毁于一场兵燹,明朝正德年间也就是1519年重建,清朝加建的,是明清结合式的风格。重修的时候正好是慈禧执政,上面的飞檐翘角是“凤在上,龙在下”,这个是一个“官帽”式的结构,一般出了大官才可有这样的结构,整个总祠一共有三个这样官帽式的建筑,上面每一个圆圈里都有一个字,从右边看起有“诗书门第”“斗门阀冠”等字样。正面是“翰林第”牌,“翰林”是一个科举名,梁家璋是一身奋斗在科场直到69岁考取功名。全村人敬仰他的精神,为了激励后人,这个“翰林第”字匾放在总祠的大门。大门两侧有石狮,它们有公母之分,摆在这儿有避邪装饰之用。大家可以猜猜哪只是公狮,哪只是母狮。在我们右边是母狮,左边是公狮,一般有三种区分方法。第一种从方位上讲。平常我们讲男左女右,在这儿就要说公左母右了。第二从它们的神态区分开来。母狮比较含蓄,双唇紧闭,古时候的女子讲究“三从四德”,笑不露齿,公狮就比较威风,仰天长啸。第三就是母狮怀抱小狮,很可惜这个小狮在“”的时候破坏了,所以看不清楚,公狮踩绣球,再看石狮旁边有一对红石柱,象竹节,也是那个时候人们祈盼子孙后代的生活能象芝麻开花节节高。 上面镶嵌对联,上联:肇基于斯喜紫瑶左峙芗城侧横本地名山钟灵秀,下联:发祥有自看渼水南来王江北绕中流砥柱汇渊源。这副对联就很好地说明了渼陂古村的地理位置和人杰地灵。在村的左边有座芗峰,右边是紫瑶山,另外还有一条王江,也叫富水河环绕整个村庄,还有一条渼水自南面绕村而过,门前这对石鼓的摆放是很有讲究的,它一般只有出了举人以上才有这样大的石鼓,整个祠堂有三进,第一进,共有十七双石柱,二十副对联。每副对联都是嵌字联,上联嵌“永”字,下联嵌“慕”字,因为这儿叫“永慕堂”,就是永远仰慕自己的祖先,据说以前当地过年时,村里的族长为了考验家人的才学,以嵌“永“慕”二字作对联的,写的好的便镌刻在石柱上,所以当地文风鼎盛,代代相承。正对面是抱厦且于园林设计,说明当时渼陂祖先思想开明开放,那个宝瓶上的标志叫“方天化戟”“戟”是古代十八般兵器的一种,放在这儿是有镇邪避雷之用,旁边有个鱼状的东西,那不是鱼,是“鳌”,传说母生九子,第一是鳌,第九才是龙,不是有独占鳌头的说法吗,“鳌”就是第一,也说明这儿出了大官,中间有一条道,古时候叫官道。进入第二进,整个祠堂一共有三个这样的方块,第一个方块是以前渼陂读书人在科场上取的功名或在外面谋得功利之后,衣锦还乡之后落轿的地方,也是以前女子出嫁或入嫁时落轿的地方。头顶有一副“太狮少保”图,“太狮”是皇帝的老师,说明当时渼陂村学识很高的人特别多可以和皇帝和太子的老师相娉美。由此可见,当时这儿出了皇帝和太子的老师,同时可以看出当时这儿的人学识相当的渊博,也有师塾世家的意思。 另外,前面还有一块“教授”的牌匾,渼陂古村以前出了一个“江州教授”和“太常博士”,这也说明当时这里的人们“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我们看旁边这个鼓,它的摆放是很有讲究的,一般有三种摆法,第一种摆法是朝天摆,出皇帝、出天子只有皇宫里才有,民间是不允许,第二种摆法也就是与墙面平行,表明这儿出了大官;第三种摆法是鼓面与墙垂直就是一般祠堂的摆法。这个鼓平常是不可以随便敲的,只有村里发生重大事情才可以敲。这里有四个大字“忠”“信”“笃”“敬”,以前是挂有四幅这样的字画,经过很多年的沧桑,就有一些毁坏,后人把这四幅字画保管起来,并临摹了这四个字,也是那个时候的人希望后人“忠”对国家要有忠心,“信”就是要讲信誉,“笃”就实事求是,“敬”就是尊敬他人,这也是渼陂人的座右铭,渼陂村光清朝就出了六个二品,从哪里看得出这里出了二品呢?从建筑上看上面的横梁,一共有五根横梁,一般出一品是七根,因为没有出一品,所以只有五根,但在两面墙壁的下方分别留了一条没有加横梁的红线,就希望后人能够出一品,比较方便的加了两根横梁。第二个方块是祭祀的地方,因为这儿供放的是神坛,也是当时村里族长落坐的地方,他坐在这儿对全村发号施令。一般进入第三进有三个门,这个中门平常是不开的,它只有在举行重大活动的时候才开启,两个侧门,一个中门两旁各有一个侧门“左通”“右达”。 从“左通”进入第三进,第三进是清朝同治十年加建的,这里是朱伯儒先生的家训格言,以前是烫金字,很可惜“”时候用它来搭戏台,全部都磨损掉了,这上面的字是后人临摹的,也是那个时候的人们希望后人按照朱伯儒先生的家训格言为人处事,头顶上有幅画,“当朝弍品”。刚才说了这里没有一品,为什么有个弍字呢?其实这个弍乍看象个“弍”字但是在古文里的确是这种写法的,也是那个时候的人们希望后人能够出一品,对面的官帽式结构“对越在天”“对越”出自于《诗经》,在诗经里的意思是:遥对周文王在天之灵,在这里的意思是遥对祖先们的在天之灵,因为对面是“孔寝安”,也就是安放祖先灵位的地方。 我们走进来看这里有幅“官上加冠”图,看这个“官上加冠”图一般站在这个方块里面看(走进方块),取“天地吻和”之意,“官上加冠”图就是公鸡踩在鸡冠花上,取“官”上加“官”的谐音,对面是一个官帽式建筑,所以说站在这儿看有“官升三级”之意。永慕堂在“”的时候拍了一部电影—叫《决裂》也叫《马尾巴工人》部分镜头就在这里拍摄的。永慕堂的面积是一千二百二十平方米,建筑不费一钉一卯,横梁全部是斗起来的,穿斗扶架,这个总祠是举行重大活动的地方,同时也是祭祀的地方,一般摆酒席在房祠里摆,这个永慕堂曾经是红四军军部旧址,二楼是团级以上干部当时住的地方
在校本科生该怎么发表论文?先说说在校本科生发论文的目的本科生嘛,我也是从那个阶段过来,发论文无外乎想课题结项(其中又以大创项目为主、)、想拿奖学金、保研、毕业需
论文总结写法是同时也提高查阅文献资料、设计手册、设计规范以及电脑制图等其他专业能力水平,而且通过对整体的掌控,对局部的取舍,以及对细节的斟酌处理,都使能力得到了
先介绍一下科学与技术的概念。科学是整理事实,从中发现规律。科学是一种知识,是客观事物本质的揭示,是偶然中的必然性的揭示,是运动过程规律性的揭示,它是系统地反映事
毕业论文的个人总结 艰辛而又充满意义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毕业论文是大学生都必须通过的,毕业论文是一种比较正规的、比较重要的检验大学学习成果的形式,怎样写毕业论文
论文的总结应该怎么写(通用6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有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很是熟悉吧,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