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莹剔透0702
报告显示,在过去一年中,影响因子(IF)排名第一的仍然是《临床医师癌症杂志》(CA-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达到286.13,不过相较前一年的508.7出现大幅度下滑。
《柳叶刀》的期刊影响因子为202.731,排名第二,在全科医学和内科类期刊中排名第一,超过了《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后者自45年前第一份《期刊引证报告》发布以来一直在全科医学和内科类期刊中排名第一。在2021年引用次数最多的10篇论文中,三篇论文发表于《柳叶刀》,而且全部都与新冠病毒的表征和治疗直接相关。
较为受关注的三大刊《自然》《科学》《细胞》的影响因子分别为69.504、63.714、66.85,其中《自然》成为有史以来第一本在一年内总引用次数超过一百万的期刊。《自然》发表了16篇期刊影响因子引用次数超过500的论文,其中12篇与新冠病毒研究有关。
BACCHUS周伯通
梁万年与吴尊友。梁万年,男,汉族,1961年1月出生,安徽人,医学博士,首都医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现任国家卫健委新冠疫情应对处置工作专家组组长,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常务副院长。主要从事流行病学、卫生管理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社区卫生服务管理、全科医学等领域的研究工作。2020年9月8日被评为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吴尊友是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曾获留学回国人员成就奖、UNAIDS金质奖章、国际毒品学会Rolleston大奖、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等,并荣登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名人堂”。先后主持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及美国NIH课题等研究课题40多项,发表学术论文450多篇。现任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两位在医学界威望都是很高的。
指国际公认的三种享有最高学术声誉的期刊:美国《Cell》、英国《Nature》和美国《Science》
2064篇。打开中国知网官方网站,在搜索栏中输入新冠病毒,在显示的搜索结果中选择年份为2020年,可以看到结果总共有2064篇。中国知网,又被称为“中国期刊网”
是关于医学方面的研究,关于脊髓损伤后神经功能重建方面的研究,目前已经发表了多项论文,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效果。
疫情是一种全球性的健康危机,它不仅对个人健康造成威胁,还对社会经济秩序造成严重影响。在过去的几年中,我们经历了一系列严重的疫情,如SARS、H1N1流感和最近的
疫情快要过去关于新冠的论文能发出去。根据查询相关信息显示现在关于疫情的论文还可以发出去,要保证其内容的真实性才能发出去,疫情敏感,对学科专业的影响大,言之有理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