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姑娘0122
mdpi今年拒稿率这么高原因如下:
一、初审阶段:
1、论文方向与期刊不相符。
一本mdpi期刊可刊登的专业方向是有限的,若投稿的论文超出了期刊的刊登范围,必定是会被拒稿的。
2、论文格式混乱。
每本期刊对论文格式都有要求,且不同的刊物对论文格式要求会有一些差异,当论文格式比较乱,论文格式不符合要求,也是会被拒稿的。
3、论文重复率过高。
期刊都会对论文的重复率有要求,重复率高说明文章的原创度不够,存在抄袭的行为,这是非常忌讳的。
二、在外审阶段:
1、文章缺乏创新性。
目前无论是什么期刊对论文的最基本要求就是创新性,若是文章的选题比较老套,在方法、结果等方面都没有创新,可能会被拒稿。
2、论文水平不符合期刊要求。
Mdpi的期刊虽然有很多,不同的期刊对论文水平要求是不同,如果论文的质量达不到期刊要求的话,并且通过修改也没有办法到达要求就会被拒稿。
3、实验数据有问题。
审稿人在审核论文时肯定会检验论文中的实验和数据,他们也会按照实验去进行验证,一是看实验是否合理,二是看作者给出的结果是否真实有效。对于实验不合理、数据不真实的可能会被拒稿。
4、找不到审稿人。
遇到这种情况的会比较少,它主要是出现在一些比较冷门的行业中。
仙呢榕儿
部分期刊较水。
MDPI旗下有好几个比较知名的期刊,因为发表的数量过多,所以文章的质量肯定会良莠不齐,这是大多数开源期刊的共同问题。所以,很显然,在这些期刊当中,肯定有质量较高的,也有一部分期刊比较水。
比如,以投稿人的角度来说,如果你碰见了审核比较严格的编辑,那么肯定会觉得这本期刊审核严格,质量会很高。
再比如你碰到了一个审核比较宽松的编辑,也可能觉得编辑对你并没有提出实质性的意见,得过且过的审核论文,导致期刊的质量也不高,所以期刊到底水不水还是跟很多作者的偏见有关的。
期刊的质量与个人因素有很大关系,当你在检索MPDI论文的时候,恰好发现一篇论文的内容很棒,你可能会认为开源期刊并不水,甚至还会觉得这篇论文的作者为什么不投稿更好的期刊呢?这就是大多数人对于MDPI的认识,所以期刊水或不水都不是一句话可以论断的。
关于这个问题还要综合来看, MDPI是一个多学科的数字出版社,它是瑞士的华裔科学家林树坤于1996年创建的,它是最早进入市场的一家公司,它的发行速度要快于现在已知的生物科技中心, Hindawi, Plos等。
MDPI于2010年6月正式更名为MDPI(Multidisciplinary Digital Publishing Institute,多学科数字出版机构),拥有200多种开放获取期刊,涵盖科学、技术、医学几乎所有领域。
MDPI出版"Nutrients (IF: 4.546)"、"Marine Drugs (IF: 4.073)“、“Viruses (IF: 3.816)”、"Polymers (IF:3.426)"、"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IF: 4.556)”、“Sensors(IF: 3.275)”、“Energies(IF: 2.702)”。
"Remote Sensing (IF: 4.509)"、“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IF: 2.849)”、“Water(IF: 2.544)”。
"Sustainability(IF:2.576)"、 "Materials (IF:3.057)" 、“Applied Sciences (IF: 2.474)”和 "Molecules (IF:3.267)" 等有较高国际影响力的英文科技学术期刊。
MDPI是接收之后才收钱。 扩展资料 MDPI由林树坤博士创办于1996年,是全球领先的Open Access出版公司之一,总部位于瑞士巴塞尔,同时在中国
foods投稿不会中。foods期刊在SCI中发表难度适中。它是发表评论、定期研究论文和简短的交流。foods的目标是鼓励科学家、研究人员和其他食品专业人士尽可
有些国人永远抱着一副有色眼镜,觉得oa就是水。nc和sa不也是oa,两万多的版面费,很多高校发一篇至少奖励几十万。mdpi的期刊审稿又没放水,也不是不审稿直接给
在“IF查与投”小程序中,我们综合了国内多个高校、医院和科研机构的黑名单,共统计出 57本期刊 ,每一本期刊 至少一次 出现在某所高校或科研机构的“黑名单”中。
MDPI投稿后分配编辑大概要1天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