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ice兔籽宝宝
一年能发多少篇论文,这真的和领域有直接关系。这里的领域不是生物,化学,计算机这种大方向,而是具体到研究领域。就拿我熟悉的计算机来说,计算机也是分为好多方向的,比方安全,系统,AI,软工,人机交互,网络等等,具体可参考CCF列表。按照CCF列表,文章也分为ABC和其他。在这几个领域中,AI相对容易很多,系统就比较难。拿我熟悉的几个领域来说,1篇系统 1.5篇安全 2篇软工 4篇AI。1A 2B 4C(基于个人经验,如有异议,你说的对)。所以一篇系统的顶刊顶会,可能工作量选大于10篇AI的C会
骆驼非洲
一个团队一个杂志一年能发几篇,现在越来越多刊物规定一个作者一年内只能发一篇论文,当然有的刊物也不是绝对的规定,职称评审并没有明确规定不允许一年发表两篇或更多的文章,只要作者时间安排合理,最终也能按时提交职称论文。
竹径通幽处
现代的科学研究不能自己关起门来,要把结果写成论文发表;而公开发表的论文,可以再被引用。发表与引用,构成现代科学体系的基础。
同样研究科学,不同科学家被引用的数量却明显不同,但是具体状况不容易厘清。一项研究指出,被引用数最多的前 1% 科学家,占总引用数的比例,高达 21%。
如今每年新发表的论文超过一千万篇,分析发表与引用行为很不容易。这项研究由科睿唯安 (Clarivate) 公司的资料库「Web of Science」(简称 WoS)取材,分析从公元 2000 年开始到 2015 年,约 400 万位作者的 2600 万篇论文,探讨引用状况。
最近几年新发表的论文,由于累积时间太短,不适合和 10 年前发表的论文相比,因此被比较的年份只到 2015 年为止。考量到资料可靠度, 只有发表过 5 篇以上论文的作者,才被纳入分析 。
所有作者的前 1% 可谓「精英」。分析结果是,
2000 年那时,精英占所有引用的比例为 14%,接着逐渐上升,到 2015 年时提高为 21%。
上升的趋势在 2010 年之后大幅提升,也就是说少数精英,获得更高比例的引用。依照不同领域拆开分析,导致明显增加的似乎只限于物理和天文,扣掉这两个领域,其他领域算是缓缓提高。
搞科研需要团队合作,诺奖却只颁给一个人,合理吗?知识产权日
这种事情确实非常罕见,但是也不是不可能发生的,还是有一定合理性的。 首先,sci论文虽然确实很难发表,但是这对于很多学术型的人才来说并不是非常困难。学术研究一直
这是因为她在大二的时候就和院士一起做课题,掌握了非常多的知识,学习的经历非常丰富,而且还加入了韩宏伟教授团队。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都迎来了发展的高速时期。而重工业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也是相当重要的,机械工程专业,随着国家的重视,也迎来了发展的高速时期。下文是我为
能职称发表论文字数要求多少?应该是在1万字左右,但是有腰有发表篇数的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