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uisbellen
因为在网上写写广西地方 历史 人文故事,所以翻查了不少的 历史 文献,以及阅读各种相关的文章,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话题——广西古镇! 现在对于古镇的常见介绍,一般都是在古代某个 历史 时期曾经区域繁华,如今却远离现代的生活中心,成为地方发展 旅游 的地方。 这些古镇,很多都是保留明,或清,或民国时期的旧建筑,数量比较多,规格比较完整的村镇,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古朴遗风尚存的地方,有很强的视觉直观感,加上在时代发展过程中,都有一定的 历史 内涵,所以在现代发展地方 旅游 经济时,往往被重点开发与宣传,也很吸引人。 这就有了网上常常提起的广西四大古镇,广西十大古镇之类的说法。事实上,广西能算得上古镇的地方,却不止四大,十大,数起来还是有十余,二十处的。之所以现在有了不同的排名,归类,那也是不同的人,不同的认知,不同的 旅游 体验所,不同的地方 旅游 发展程度,最后对比出来的,最后就造成不一而论了,基本上都是根据现代以 旅游 的名义来进行的排名与排法。 这些古镇,在古代来说,只不过是地方寻常的一个行政建制而已,在地方发展中,慢慢的成为区域的重点,有了 历史 文化的沉淀;又在时代改制中,一些街市建筑被直观的保留了下来,才有了今天所看到的古镇样子。 如广西现在常见的古镇,就有很多:一黄姚古镇(贺州),二兴坪古镇(桂林),三窑埠古镇(柳州) ,四锦绣古镇(百色) ,五大圩古镇(桂林) ,六那良古镇(防城港) ,七怀远古镇(河池) ,八旧州古镇(百色) , 九扬美古镇(南宁) ;十中渡古镇(柳州),十一 榕津古镇(桂林),十二雁江古镇(南宁),十三芦圩古镇(南宁),十四兴安古镇(桂林),,,,,等等,不同人的心中就有不同的排行榜了。 另外还有一种古镇,是地方 历史 人文沉积比较深厚的,都是 历史 有明确记载的,要么记载久远,要么曾经有过浓厚 历史 笔墨,但如今却又偏离生活,成为落寞之地的地方。如一些文献中提到的广西三大古镇, “一戎二乌三江口” 。 即是:桂平江口,平南大乌,苍梧 戎圩。不过,这个“广西三大古镇”的说法,并不准确,准确的应该称之为——西江流域广西三大古镇比较合适。 这三大古圩和现代的广西N大古镇的排法,是有 历史 区别的,从经济领域地位来说,在清代到民国时期是广西最负盛名的三大古圩,其最主要原因,是三圩都位于珠江流域干流上,广西浔江,西江段上,而现代广为认知的有名古镇,则多处于各支流域节点上的区域重镇。 在古代水运兴盛的时代,广西各地乃至大西南的很多物资,都是经过珠江流域交流,各处的物资出了桂平三江口后,就是珠江主干流最上游的浔江了,慢慢的形成了桂平江口,平南大乌,苍梧 戎圩三个集散地,而苍梧戎圩所在的梧州,有着两广交界,广西的东大门的地位,所以自清康乾时期,戎圩就是三大圩之首。 这 “一戎二乌三江口”在 历史 发展过程中,都不一样。 戎圩得名于宋熙宁四年(1071),由隋开皇时期的戎城县改设而来,到明代中期,已成为珠江流域上一个十分重要商埠,在清康熙后期其商贸达到鼎盛之端,是三圩中建圩最早,发展也最快最繁荣的圩埠,所以就有“一戎”之说了。直到清光绪末年,因为地方商贸重心渐渐往梧州城发展,戎圩商业往来减少,才慢慢冷寞下来,就本圩发展来地位说,第一的位置被江口所取代,到1951年改名龙圩镇。 大乌圩, 起于明末,因为地处当时的“大乌里”而得名,同样是在康熙年间成为流域重要商埠,后因商业繁荣,雍正年设大乌巡检司,乾隆年间已发展成为“上接平贵、下通藤容、四方客商云集”的大都会了,远超出“圩”的概念繁荣,嘉庆时,各种什么店啊,馆啊之类的商业场所,达到三百余家。大乌从建圩到后来发展,一直比较稳定,慢慢的,西江流域也就有了“二乌”的口碑,直到道光十五年(1835年),虽然地方改称大安圩,但“大乌”之名已被广为传颂。 江口圩,起于明末清初,是西江三圩中成圩最晚的,成圩之初,叫永和圩,在大湟江的西岸,所以又叫大湟圩,也就是“三江口”的来历了。 在清康熙年的商业发展之下, 大湟江西岸半岛型的地理环境,使发展遇到了瓶颈,因此,为了再谋发展,在乾隆年,迁圩于大湟江东岸,大湟江汇入浔江处,所以,改称大湟江口圩,简称江口圩。 江口圩是西江三圩中建圩最晚,所以,到道光年时,也就有了“三江口”的说法了,直到民国年间,因为环境的改变,江口圩的商业繁荣甚至超过桂平县城,虽然没有工业,但已成为“全省各圩之冠”。由此,老三江口也就和老大 戎圩的经济地位就调了个排位。 当然, 西江流域的 “一戎二乌三江口” 历史 文化,已经定型,所谓排位也没有和时代一起改变,很顺口,改的意义也不大,也依然按建圩时间排列下来。 到近代,因为水运的地位渐渐退次,陆路经济的兴起,各地的水系边上的水运古镇,古圩都慢慢的沉静下来,分化也就开始了。 因为水运的没落,有些水边的古镇也就停止了发展,不受人来人往的干扰,成为了区域的边缘之地,没有跟上时代经济发展,反而保留下来了一些古朴的,原生态的旧时生活环境;有些水边古镇,因为地理环境,也跟随着时代陆路的发展,与时俱进,于是,古镇就有了很多的建设改变,渗杂了很多时代前进的气息,所以,古朴之气慢慢消散,也就没有那么浓厚了。 也因为一些条件制约,这 “一戎二乌三江口”也因此慢慢的退出现实视野,不太为人所知,成为 历史 话题了。 广西抗战史料:各县市抗战时期资料系列文章(文末附各县抗日阵亡官兵名单) 你知道云南的广西府,云南的南宁县吗? 新解 历史 谜题:大明“最后的长城”蓟辽督师——袁崇焕出生地之争 广西名字最复杂,最难认,最难写的城市——玉林:这不是我的本名 广西人文:再说故宫文物广西府州图围屏中的桂平八景故事 广西人文:“广西省尾”,地于极西——寻访西林县的 历史 脉络 广西人文:雁过留声,人过留名,苏轼苏辙两兄弟在广西的故事传说 广西人文:地方志里宋,元,明中的三位皇帝在广西的故事传说 广西人文:古代在广西当知县,上班一年能拿什么样的工资 广西人文:诗仙李白从九江贬夜郎,是从广西苍梧,藤州绕道去的吗 广西人文:民国时期广西的县等级划分,哪个县第一,哪个县最末 广西人文: 历史 上的“布山悬案”——广西第一古县到底是哪里 广西人文: 历史 上的“布山悬案”——布山是秦置,汉置还是南越置 广西人文:你家上几代是不是柳州人?来,读一读再说! 广西人文:宜州本地史书中记载的刘三姐的故事,出乎你的意料 广西人文:从恭城文庙说起,孔子万世师表的地位是如何确立的 广西人文:八桂中心,来人做宾,史说来宾县的千年沿革 广西人文:昆仑关——我的县籍是邕宁还是宾阳? 历史 说了算 广西人文:再说三融故事——一拆为二话融县之融安县长安镇 广西人文:古代科举史话——十个状元五个疑,个个都是话题多 广西人文:粤桂通衢古铜州——《北流县志》话北流 广西人文:从桂籍科举状元浅聊科举制度 广西人文:科举进士哪家强,藤县才子佳话多 广西人文:一场桂平藏品展,一块门匾背后的纪晓岚亲家的故事 广西人文:鱼生之城,茉莉之乡,一根乌木定横州·南宁横州沿革 广西人文:明代科举广西没有出过状元,但有一位状元出生在广西 广西人文:广西最注重 历史 文化记载研究传承的地方——钦北防 广西人文:故宫文物的浔州故事——12扇紫檀嵌象牙广西府州图围屏 广西人文:民国时期同名县改名,你知道广西有几个被改有几个得留 广西人文:浅聊地方姓氏文化之田西县(现田林境)几大姓氏的 历史 广西人文:名噪一时的太平天国王侯是哪里人?看看各县志如何记载 广西 历史 人文记录与阅读:广西的山水, 探索 的 历史 ,精彩的地方志 读史:阅古藉,知前事
木秀于森林
乡村现代化的回顾与前瞻论文参考文献
在学习和工作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论文吧,论文写作的过程是人们获得直接经验的过程。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论文该怎么写吗?下面是我整理的乡村现代化的回顾与前瞻论文参考文献,欢迎大家分享。
参考文献
[1]吉尔伯特罗兹曼[美]:《中国的现代化》,江苏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2]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3]陈光金:《中国乡村现代化的回顾与前瞻》,湖南出版社,1996年版。
[4]哈罗德。伯尔曼[美]:《法律与革命—西方法律传统的形成》,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
[5]泰格、利维:《法律与资本主义的兴起》,学林出版社,1996版。
[6]高鸿钧:《伊斯兰法:传统与现代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
[7]张晋藩:《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
[8]张国华、饶鑫贤:《中国法律思想史纲》,甘肃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9]朱景文:《比较法社会学的框架和方法一一法制化、本土化和全球化》,中国
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0]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1]强世功:《法律移植、公共领域与合法性—国家转型中的法律》(180-1980年).
[12]贺w方:《20世纪的中国:学术与社会》(法学卷),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3]屈春梅:《清末司法改革对皇权司法制度之影响》,历史档案,2001年第2期。
[14]萧功秦:《危机中的变革—清末现代化进程中的激进与保守》,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
[15]谢晖:《私法基础与公法优位》,《法学》,1995年第8期。-
[16]张正平:《我国法制现代化的十大趋势》,《法商研究》,1996年第1期。
[17]张涵:《民事法学研究评述》,《法学研究》,1996年第18卷第1期。
[18]吴德星:《法治的理论形态与实现过程》,《法学研究》,1996年第18卷第5期。
[19]公王样:《法制现代化的概念架构》,《法律科学》,1998年第4期。
[20]李有星:《论中国法制现代化的`评价标准》,《浙江大学学报》,1996年9月。
[21]赵朴英:《关于实现法制现代化的思考》,《河北法学》,1998年第3期。
[22]张爱球:《法制现代化的概念解读》,《扬州大学学报》,2000年9月。
[23]秦国荣:《论中国法制现代化过程中的几个重大关系》,《由东社会科学》,2005年5期。
[24]刘作翔:《中国法制现代化历史道路》,《西江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
[25]汪太贤:《试论实现中国法治的模式选择》,《学习与探索》,1999年第2期。
[26]汪进元:《法治模式论》,《现代法学》,1999年第2期。
[27]池海平:《论我国现阶段法制的危机与变革》,《江汉论坛》,2004年第2期。
[28]刘笃才:《中国法制走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走向法治之路—20世纪的中国法治变革》,中国民主
法制出版社,1996年版。
[29]世伦、姚建宗:《略论法制现代化的概念、模式和类型》,《法制现代化研究》(第1卷),南京师范大学
出版社,1995年版。
[30]叶传星,《论法治的人性基础》,《人津社会科学》,1997年第2期。
[31]刘旺洪,《国家与利会:法哲学研究范式的批判与重建》,《法学研究》,2002年第6期。
请继续阅读相关推荐:毕业论文 应届生求职
一般来说,论文发表流程如下:第一步,确定自己将要发表的论文内容,以及发表需求。第二步,选择与自己论文题材相关的期刊,核实期刊论文真伪。第三步,了解想要刊登的期刊
抚州市没有学术论文发表机构,但有许多学术期刊和学术网站可以用来发表论文。例如,《抚州学刊》是抚州市的一份重要的学术期刊,收录了许多优秀的学术论文。此外,中国知网
2022年中山古镇灯博会即将开始啦!此次活动将会在9月25日开始,在9月28日撤馆哦!想去游玩的小伙伴们一定不要错过了这个好时候哦!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活动
李贵才,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城市地理学和城市规划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其他科研项目40余项。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著
不环保。中山古镇灯具被称之为中国灯都,生产的灯具款式多,漂亮好看,但有一个缺点,就是不环保,但是可以边续照明几千个小时,灯具不但销往全国各地,还出口到国外,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