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174

无锡小呆
首页 > 论文发表 > 疫情下的博士发表论文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井中月2500

已采纳

01

“我走了很远的路,吃了很多的苦,才将这份博士学位论文送到你的面前。二十二载求学路,一路风雨泥泞,许多不容易......”

这几天,一段来自博士论文“致谢”部分的文字,突然冲上热搜,平淡朴实的文字直抵人心,看得无数人眼角湿润。

相信每一个耐心看完文字的人,都会为之动容,作者寥寥几笔便勾画了其一段凄苦艰难的人生经历, 没有怨天尤人,更没有打鸡血的毒鸡汤,有的只是历经岁月挫折洗礼后的从容自信。

可不管今日有何等成就,内心如何淡然,那也是一段让人心疼极了的过往。

作者的原生家庭,真的可以用寒门来形容。

出生于四川省一个贫困的小山坳,不到12岁时,母亲便早早离开,父亲也常年在外,生活鲜少被照料,多是靠自己。

即使是病到不能自己去医院,父亲也只是让自己扛。

就这样在风雨飘摇的人生路上,自己坚持自己努力了很多年。

期间,人生中重要的人:相依为命的婆婆、计算机启蒙老师、对自己照顾有加的师母,都一一离开人世。

人情冷暖、生离死别让人多有无奈和痛苦,可贫穷却几乎压垮了他。

高中之前,主要经济来源靠夜里抓黄鳝、周末钓鱼、养小猪仔和出租水牛。下雨缺伞、冬天缺衣,方圆十里的小河用脚丈量过无数次,被狗和蛇追......

可就是这样努力维持生计,有时候黄鳝还是会被父亲偷卖,换成了酒和肉。

记不清有多少次,因为现实压力而觉得快要扛不下去了,但内心一个简单的信念一直支持着他: 把书念下去,然后走出去,不枉活一世。

但人活着光靠信念未免过于理想化,对一个连温饱都无法解决的贫寒学子来说,生活怎么可能容易?

一个又一个酷暑寒冬,一次又一次生离死别,一点又一滴生活琐碎,少年的骄傲,一点点被消磨......

还好,他没有被生活打倒。

02

许多人说,看完这段致谢,不禁想到了《活着》里的福贵。

是的,和福贵一样, 我们为之热泪盈眶的,不仅仅是他们凄苦的人生境遇,更是因为历尽千帆后的平静与坦然,依然保有对生活的热爱。

他在致谢中写道: 希望还有机会重新认识这个世界,不辜负一生吃过的苦。最后如果还能做出让别人生活美好的事,那这辈子就赚了。

即使曾经身处困顿,也愿意变成光,照亮别人。正如网友说到, “他的世界本无光,他把自己活成了光” 。

昨天,央视新闻也对这篇致谢信进行了点评: 这篇《致谢》让人看到奋斗最好的样子。

随后,作者的身份也很快曝光。

工学博士黄国平,2017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在腾讯公司人工智能实验室“腾讯AI Lab”担任高级研究员。

有网友透露: 他的学术造诣很高,目前已是这个领域里绕不过去的大牛。

显然,这个曾经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寒门学子,已经通过读书彻彻底底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03

还记得,去年那个在山坡上裹着棉衣,在山坡上找网上网课的的女孩吗?

在去年的高考中,范天兰以理科成绩644分被西南大学录取。

西南大学,国家首批“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双一流”农科联盟成员高校。

顶着名校的光环,不说未来前途一片光明,但最少未来可期

我们常问,读书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这位中科大的博士和“山坡找网女孩”,用他们的经历给出了答案。

出身寒门,父母离世,光脚上课,每一次的暴击,都没有击退他求学的意志;

疫情突至,信号太差,冒雪找网,这些困难,只是愈发让她坚持不懈。

他们用行动告诉我们: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近年来,“读书无用论”的观点喧嚣尘上。甚至网络上曾一度流行一个词 “做题家” 用来讽刺那些传统教育体系下成为“学霸”的人。

“做题家”原本指注重纸面效应而忽略其实际效应的人,但却莫名其妙被理解成: 一群努力学习拿到了高学历,却生活未达到预期的人。

他们甚至被放大到中国教育体系下认认真真走完这一系列的学生代表。

然而,不管你承认与否,对于中国绝大多数孩子来说,走完传统教育的路,是他们唯一的出路。

白岩松曾说: 不读书,你拿什么和别人拼?财富还是智慧?经验还是人脉?这些你都有吗?

很感谢这位博士能把自己二十二年来的求学生涯,如此动人地描述出来,那一路走来的坎坷,如今看来都是岁月留在口袋里的一把糖。

常常有人说,寒门难出贵子。

但,寒门不读书,也许永远没有改变的可能。

“把书念下去,走出去,不枉活一世”!

236 评论

维尼蜜罐

2020年新冠疫情突然来临,让许多人措手不及。在这个危难时刻,许多人都选择逃出武汉,但是有一些人却逆向而行,这其中就包括大量志愿者和医护人员。他们在祖国最危难的时刻献出自己的热血,更是献出自己的生命,为全国人民保驾护航,最终疫情被牢牢控制。钟南山院士就不必多说,无论是非典还是新冠,都冲在第1线。还有一位上海医生名为张文宏在疫情时期大胆发言,给网友进行解惑,做出卓越贡献。

具体的事情经过是。

人怕出名猪怕壮,这句话说的太对了。自从新冠疫情控制住以后,张文宏医生就一直活跃在社交媒体之中。对于一些网友不懂的问题进行解惑,而且参加许多活动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网红医生。在我看来很有可能是有些人看不惯张文宏如此火的境地,因此查找张医生发过的所有论文,吹毛求疵,想找到其中问题。我想很有可能读不懂正文,因此在论文综述里挑毛病,认为张医生的综述和他人论文十分相似,有抄袭的嫌疑,并且发布到网络中,引起网友热议。毕竟学术造假是非常严重的行为,这也让张医生承受很大的舆论压力。

复旦是如何回应的?

因为张文宏医生在复旦读的博士学位,因此在发生此次事件以后,复旦大学研究生院也立马作出回应,表示已经收到举报,也十分关注网络中关于张文宏博士学位论文综述部分问题的反应。学校也已经启动调查核实,调查结果将及时进行公布。学校的回应也有理有据,毕竟发生这种事情一定要立即查明。如果拖拖拉拉很有可能对学校和张医生产生很大困扰,从而让引起这场骚乱的始作俑者得利。

人们不能忘记英雄。

其实在我看来,许多网友都把重点放错的位置。张医生和所有支援武汉的医护人员都是英雄,在疫情期间,他们抛头颅洒热血。有多少位医护人员因为照顾病人而感染新冠疫情,又有多少位医生因为在劳累和病毒中去世。有时候我不禁深思这些在网上传播张文宏医生论文造假的人在疫情期间做出怎样的贡献?他们都是一群被英雄所保护的人现在灾难已经过去,反而想咬英雄一口,我不明白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我希望还这些英雄一个公道,人们不能忘记英雄。

338 评论

爱做美梦的鱼

美医学博士经过计算后发现了“让人震惊”的结果:美国2020年前32周的总人口平均死亡率,竟是近10年里美国“最低”的,也是“21世纪开始迄今的21年”中第二低的,仅高于2009年的这一数字。

135 评论

iamsongsam

在八月10日有一位叫做Colleen Huber的医学博士发表了一篇名为“美国人口数据出炉,这算哪门子疫情?”的文章。在文章中其引用了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本年度截至8月8日的全部死亡人数以及新冠病毒死亡人数,计算出美国本年度前32周的平均总人口死亡率和周人口人数,然后与前十年的平均总人口死亡率和周均死亡人数。结果显示,前32周的总人口死亡率是十年之内最低的,美国根本就不存在什么瘟疫。

然而她的这个文章发出后不就主动撤稿下线了,原因是她很马虎,引用的CDC总人口死亡数据是2月1日到8月8日的,而不是全年的,少了一个月的死亡人数,算出来当然少死了很多。另外其只引用今年前32周的数据去与之前10年历年全年的数据做对比,很显然没有可比性,因为美国全年季度人口死亡率是不同的,通常下半年要高于上半年。其应该拿其他年度的前8个月数据与今年的做对比。

这个Colleen Huber是个医学博士,然而其本人是专门搞“自然疗法”,而且主要用自然疗法治疗癌症。所谓自然疗法么,简单点就是“养生”,也就是极其保守治疗。这一点很像各国的传统医学的养病 。自然疗法么,当然是在做减法,减少现代医疗手段的介入患者治疗,口罩、呼吸机什么也就不是必要的了。这都出于个人自由和意愿,他人不应该干预。这也就明白了,她要刻意去写这么一篇论文来强调疫情在美国并不严重的原因。

美国新冠疫情对于人口总死亡率势必会造成了影响,然而影响未必会十分严重。新冠病毒肺炎本身是一种自限疾病,其与流感一样没有特效药物,只能依靠人体自身的免疫力来克服感染。所以感染者的重症患者和死者大多数是那些年纪很大,身患基础疾病的人,因为他们的身体根本扛不住免疫系统的过激反应。这些人即便没有新冠病毒疫情,也会因为其他的诱因而导致死亡。

另外还有一点就是病毒死亡率对于总死亡率影响本身的问题。疫情之后,各种管控措施出台,这使得死于交通事故的人数大大减少,毕竟人的活动受到了限制,与此同时却增加了家庭暴力导致死亡的人数。毕竟人都关在家里,这无形中会增加家庭矛盾发生的概率。所以新冠肺炎疫情对于死亡率的影响是多方面,而且还是一个动态的变化。

综上所述,新冠病毒死亡与正常死亡和总死亡人数之间,这并不是一个“1+1=2”的问题,而是一个“1+1<2”的问题。

137 评论

你跑这么慢

现实不会因为一个博士写了一篇报道而改变,美国现如今确诊560万人,每54个美国人中就会一个感染者,死亡人数也是世界最多。

297 评论

明.设计

官方表示已经在核查当中了,这件事情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而且学校也引起了足够的重视。

90 评论

xiaxia910000

根据多家英美主流媒体的报道,此人是美国一个经过认证的“自然疗法”医师,并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开有一家从事“自然疗法”的诊所。但她并不是认真负责的行医,而是经常夸大自己这种本身就极具争议的“自然疗法”的功效,称自己能“医治癌症”。她还总是跟着美国的一群极右翼阴谋论者炒作各种“伪科学阴谋论”,比如宣称戴口罩不仅无法抵御新冠病毒,还会造成“脑损伤”。

233 评论

相关问答

  • 疫情下甘肃论文发表

    抗疫情医护人员先进人物事迹 篇一: xx,xx市人民医院十一病区护士长,主管护师,从事护理工作25年。她时刻把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竭尽全力发

    羋修羋修 1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疫情下硕士论文发表的影响

    虽然疫情大规模爆发流行基本结束,防疫政策也做了重大调整,再论证疫情防控下的应急管理已没有意义,但论文如是追踪新冠病毒的可能变异方向,后果及相应的防控技术举措则是

    BuleS天之蓝 8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疫情下硕士论文发表好吗

    不好写。因感染人少,不好收集各种数据。

    土耳其电信 8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疫情下硕士论文发表的好处

    1.对于保研、考研的同学来说,论文是其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的体现。对于打算保研的同学来说,发表学术论文是保研的前提条件。没有公开发表学术论文,保研将是一句空话。笔

    苹果香蕉最爱 8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院士发表论文疫情下的思考

    张伯礼院士谈不动态清零的后果,疫情对我们的生活造成了首先是限制了人们的出行,其次是限制了人们的购物,再者是限制了人们的工作,再者是限制了人们的聚会,另外是限制了

    融发装修 10人参与回答 202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