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小宁橙紫儿
导师利用人情关系帮助学生发表论文,之所以对其他一些学生不公正,原因之一是:存在一些学生,他们的论文写得并不很差,但没有导师推荐——因为导师不善于搞人情关系,或者导师不屑在学术发表上搞人情关系。
你瞅谁啊
强制发表论文在本科生这边还是没有的,但毕业论文还是很让人头疼的。从我们学校的情况来看,让本科生发表论文是比较困难的,学校里的毕业论文题目对大部分人来说都比较难,大部分都是传热学,工热,数值模拟,汽轮机,电站锅炉方面的内容,让学生靠自己写出这种论文难度很大的。最后估计也都是复制粘贴降重弄完的论文,甚至有的老师已经直接告诉学生复制粘贴了。我个人认为,在我们学校,能自己写出毕业论文的都是大神中的大神(毕业设计简单一点,最简单的是用VB写一个程序,难一点的是仿真,但可以买到),其实我也不清楚毕业论文到底要求什么,因为几乎所有老师都在放水,我的老师更是失联久久联系不上。手里一个数据都没有,我硬是得编一整套数据,然后还要对这些编出来的数据进行其它计算,最后还要保证整体的准确性,遇到的全部问题都要自己解决,总的计算量和我高三时一年做过的所有卷子差不多,重点是根本没人知道计算结果的正确与否。我不得不承认,作为本科生的我没有写好论文的实力,在老师的眼里,95%的论文都是辣鸡,写的东西完全没有用,论文答辩时挨骂的概率依然是100%,但我仍然在努力。其实我也不知道我在写什么,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老师也没有帮助解决。可能只是为了对得起自己,或者遭受的批判轻一点(答辩挨骂是我们这边的传统)…仅此而已…
苏苏湖光山色
在考研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能够从普通本科逆袭到985大学读研自然是大部分的考研党特别想要达到的事情。而每年考研的人都很多,但是读博的却寥寥无几,究其原因是因为大部分的研究生都没有读博的打算。但是不少人在读研的时候发现,自己的硕士生导师却非常想让自己读博。为何明明很多研究生读研时不想考博,而他们的导师却特别想让他们读博呢?其中的原因你知道吗?
分配任务,逼写论文,为何很多研究生导师想让学生继续读博深造?
很多人觉得读博是一件遥远的事情,读研还没开始,读博又从哪里谈起呢?也有人觉得考研很难,考博更难,而且考研的时候吃的苦很多人不愿再吃一次,更何况考博的难度丝毫不比考研低。最重要的是,考生若想考博必须在研究生期间达到一定的水平才可以,这就迫使考生不懈地努力学习,发表核心期刊,撰写高质量的论文,这样才能有机会考博成功。这一切都是需要辛苦的汗水换来的,但是大部分的研究生都没有这个定力和实力。
小水的同学在读研期间就曾对小水说过考博的问题。最初他在考研的时候,导师在复试中问他有无读博的打算,当时他是希望读博,更一步深造的。但是读研之后发现,自己基础差,研究生毕业都比较困难,所以也对考博这件事失去了信心和兴趣。所以研一的时候选好了导师之后,他对科研和学术研究已经不再关心了。
但是到了研二开始,他的研究生导师开始分配给他各种科研任务,逼迫他撰写论文,意思是要着重培养他,争取申请读博。这就使得他每天几乎都在图书馆和实验室中度过,还经常晚上到导师家中开会,商讨论文和实验的问题,每天折腾到深夜才能回宿舍睡觉,这使得他苦不堪言。
他当时的想法只是早早毕业,走上工作岗位,最好读研期间找个对象,这样终身大事也有了着落。但是因为导师想让他考博的缘故,一切的打算都落空。为何导师们明明知道学生自己心理上不愿考博,但他们还是非常希望自己的学生读博深造呢?其中的原因也并不难猜!
原因一:导师们不愿中断自己的研究,希望考博留住学生
不少研究生导师带硕士生,同时也带博士生,这样的导师一般都是大牛,手上的课题和项目很多,但是有些课题和项目的跨度时间很长,不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在这种情况下,导师们和自己学生合作的课题很容易因为学生的研究生毕业而搁浅,在学生无法被替代的情况下,导师们自然希望考生读博之后继续研究。毕竟研究生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很难再有人能有精力和毅力再从事学术研究了。
原因二:导师们希望学生继承自己的衣钵,发挥所长
每个人在读研的时候,因为基础不同,能力不同,展现出的实力自然也不同。有的人读研期间被导师发掘到其专业才能,具备研究专业的天赋,这样的学生导师们自然不愿意放过,当然希望这样的学生继承自己的衣钵。也有的导师等了很多年都没有等到这样的学生,一旦等到,肯定会将其作为关门弟子来培养,让其考博自然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原因三:导师们希望学生青出于蓝,而读博后待遇更高
和考研类似,博士生就业面更宽,甚至可以去大学里任教,但是研究生却没有这个好处。导师们都希望自己的学生更有出息,甚至超过自己的老师,这样是最好的。特别是对于医学专业的学生来说,考研只是其次,不少大医院的主任或在某方面有专长的人都是博士生毕业的。因为在该领域研究的时间长,专业技能更强,因此获得的成绩也最好。
最为现实的一点就是,博士生就业自然碾压本科时和硕士生,不少城市和单位在引进人才方面对博士生大开方便之门,一般都会有高额的安家费,动辄几十万。这也是因为博士比较少,也是专业的人才,比较稀缺的缘故。所以博士生就业时的待遇会更好,自己各方面都会有个质的提升。
所以,小水同学的导师也是为了他考虑而逼他考博的。然而,在小水看来,读研和读博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大多数的人读研的目标很明确,在就业如此严峻的当下,他们读研只是为了得到一个研究生学历的文凭,而考博却完全没有必要,等到了博士毕业再就业虽然待遇好,但是不少人等不到那个时候,会为世俗所累。更何况,读博的时间短则三年长则五年,年龄问题也使得他们向家长低头,不得不屈服,早早毕业工作结婚生子。
不过,对于那些致力于某领域研究的人来说,确实比较适合读博。但是读博也是要讲究实力和机遇的,要是你的导师刚好带博士生,而你没有被家庭所累,这个时候就完全可以考虑读博了,毕竟博士的好处是读研和本科时都没有的。
杜慧滨教授不让研究生发表论文是真的在本校的一次专家会议上,我曾郑重地向校方建议:取消现行关于研究生必须发表学术论文的规定,将此规定改为 ,研究生在读硕或读博期间
简单说清自己的论文写作原因、过程、现达到程度。夸奖老师的高素养,表达你对他的崇敬之情。自己对论文没有把握,恳请得到老师指点。真心感谢老师一直以来对你的关心,盼望
我觉得这种情况应该和导师好好商量一下,看看究竟是哪里的问题。
杜慧滨教授不让研究生发表论文是真的在本校的一次专家会议上,我曾郑重地向校方建议:取消现行关于研究生必须发表学术论文的规定,将此规定改为 ,研究生在读硕或读博期间
你好,想和你探讨这个问题,可以和你认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