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a爱美食
论文只代表你在某个领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并不意味之你能胜任任何工作。如果你让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去推销,他可能会亏得连裤衩都不剩。博士也不是一定非要搞科研,社会各界对博士的需求也很多样。比如毕导这样的,通过有趣的段子来让大家了解科学,我觉得,对社会的贡献比写个一两篇没人看的论文要大多了。你还别不服,你们哪个的论文的下载量有毕导公众号浏览量的十分之一吗?也有人说啦,这种人读博不是浪费资源吗?不是的,一个实验室需要各种人才,有闷头做试验的学霸,有负责联络和维护实验室日常管理的lab manager,有专门牵头申请经费的(一般都是PI),还有专精某一个技术的技术员,还有专门负责和门外汉联络沟通的,这些人都是博士,都是实验室需要的人才。我们的科研有一个地方是非常落后的,不但中国落后,世界各国都很落后,那就是科学沟通。科学沟通专门负责科学家和普通民众沟通的人,在中国曾经叫科普,但是现在传统的科普已经完全无法满足要求了。企业的研发部要跟老总沟通,基金投资人要跟科学家沟通,国家科技局要和项目负责人沟通,这些人来自不同专业不同背景,但是却必须要在短时间内搞懂对方在说什么。大部分情况下,我们能听懂科学家说的每一个字,但是听不懂他在说什么。比如我曾经问一个物理系的哥们,什么是量子力学?哥们苦思半天说:我给你举个例子吧。然后他站起来对我说:“你看见我了吗?”我说看见了。然后他说:“但是我有一定概率不在这里。”我愣了半分钟后,举杯说,咱还是喝酒吧。遇到这种情况,就需要毕导这种人才,用各种生动的形式解释给大家听
没文章的硕士申请博士并没有什么问题。考博士不要求一定发文章,但是发表了文章,面试时候分数可能会更高一点。如果博士毕业,那要根据学校的规定和老师的要求,一般是要发
没有论文能申请博士。 自2020年国务院发表《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来,我国高校就已经陆续开始改革研究生论文发表要求,从取消硕士发表论文才能毕业,到
没有文章申请考核博士难吗? 论文的“硬伤”,已然成为近年来考博群体中最让人头疼的地方。遍地哀嚎声中,要么是“早知道读博要这些东西,读研这几年就疯狂发论文了”,又
中山大学博士不发文章肯定没办法毕业吗,是的,按照《中山大学授予学位细则》关于研究生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的规定,博士研究生获得学位前必须在国内外重要刊物
没有文章申请考核博士难吗? 论文的“硬伤”,已然成为近年来考博群体中最让人头疼的地方。遍地哀嚎声中,要么是“早知道读博要这些东西,读研这几年就疯狂发论文了”,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