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平安
与国际上的比较体育研究发展相比,中国的比较体育研究起步相对较晚,到20世纪80年代才真正引入比较体育研究的内容,但发展速度很快。据统计,1985年到1993年期间,共发表相关研究论文152篇。在1994年召开的亚洲比较体育研讨会上,56位国内代表出席会议并提交报告论文,说明中国比较体育研究力量的壮大、研究态度的积极。国际比较体育学术会议1988年、2008年、2011年分别在中国的香港中文大学和澳门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举办,表明中国在国际比较体育的发展中占有一席之地。
推介引入(1979—1984) 在我国的比较体育研究的发展进程中,最早开始此项研究的首推中国台湾的体育学者吴文忠。吴文忠在1966年就已经在国际健康体育与休闲协会主办的期刊《体操场》(Gymnasion)和英国的《体育》月刊上发表比较体育方面的学术论文。随后,他在台湾师范大学体育系开设了比较体育的选修课程,并于1976年编著出版了《比较体育文选》一书,然后于1981年出版了《比较体育》一书。 1979年,当时在美国春田学院负责国际事务的加拿大籍华人博士傅浩坚首次来华访问,在当时的北京体育学院向我国体育理论界介绍了国际比较体育学的发展概况。
随后,在美国德克萨斯大学任教的美籍韩国人金大植副教授也来华讲学,介绍比较体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自1980年起,加拿大康科迪亚大学比较体育学院院长伊诺斯连续三年组织比较体育代表团来华访问。代表团中有当时国际比较体育学会副主席波莱教授,他在北京作了关于比较体育的讲座。通过这些讲学交流活动,使我国体育理论界对这一研究领域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基本理论和方法等有了初步的了解,促使我国体育学者在这一新兴领域进行开拓。 国内一些学者对比较体育研究的介绍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熊斗寅、曹湘军等于1981年在《体育报》上发表了比较体育研究的介绍文章,1982年又先后在《体育科学》和《新体育》上对这门学科作了介绍。
此后,全国有许多单位,如华东师范大学体育系、北京体育学院(现北京体育大学)、天津体育学院、上海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成都体育学院、沈阳体育学院、国家体委政研室和科研所、北京体育科研所等单位均有人开始从事比较体育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国内最早开设比较体育研究课程的是华东师范大学体育系。1984年,该校黄震教授倡导翻译了美国学者贝内特等著的《比较体育与运动》一书,1985年为本科生开设了比较体育课程,并编写了课程讲义,同时招收了首届比较体育研究生。随后,北京师范大学体育系、北京体育学院等多所体育院系也都开设了比较体育课程。
weddinglily
体育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选题、提出研究假设、研究生设计、搜集资料、整理分析资料、撰写研究报告或论文、研究成果的发表。
1、选题。它是进行科学研究的第一步,在此过程中,研究人员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思维方法和系统方法等,提出自己确定的研究方向内尚未解决的科学问题,选择并论证课题,然后提出假设,确定研究工作的组织形式,掌握必要的研究工具和研究方法,拟定研究计划。
2、提出研究假设。所谓的研究假设,是对体育科学研究过程中,当某个研究课题选定后,研究者根据事实材料和一定的科学理论,从自己的知识经验和创造力出发,对所研究的因果性和规律性,在进行研究之前预先作出的一种推断性论断和假定性解释。
研究假设应符合以下条件:能够合理地解释原有的理论所能解释的事实和现象;能够解释原有理论不能解释的新的发现;能够明确预言尚未发现的新的事实,为进一步检验假说提供可能性。
3、研究设计。是围绕所选课题制订研究的实施方案。它的内容是对研究中采用的方法(或主要方法)、研究样本、指标、工具、仪器进行详尽、具体可行的思考和设计,对研究的工作顺序、经费、人员等进行事前的计划安排。
4、收集资料。一般采用文献法、调查法、观察法、测量法、实验法等,来获取研究中所需要的文献情报资料和新的经验事实。
5、整理分析资料。是对通过实验观察、调查访问、统计、查阅文献等获得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加工的过程,是达到科学理论的必经环节和中间桥梁。在此阶段要运用到许多工具和方法,一般主要有理论工具、思维工具、数学工具、物质技术手段。
6、撰写研究报告或论文。研究报告和论文要按照特定的格式要求撰写,要有明确的主题思想,要做到结构严谨、层次清楚、实事求是、语言通畅、用词准确。
7、科研成果的发表。一般情况下,科研成果可以在学术会议、报刊杂志上以报告或论文的形式发表,也可以以专著的形式公开出版。
体育科学研究的具体任务:
1、解决体育运动实践所面临的新问题,探索该问题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创造新的理论与方法,为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体育科学体系服务。
2、从宏观上研究体育运动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和规律,以及体育运动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关系和规律,为体育运动的管理机构提供决策依据。
3、研究各种体育手段(运动动作)对增进人体健康的作用及其机制,为增强人民体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用方法。
4、研究提高各运动项目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途径和方法。为充分认识和控制运动训练和运动竞赛过程,提高运动训练和运动竞赛过程的科学化水平服务。
5、研究体育教育在对少年儿童实施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探索实施基础体育教育和专业体育教育的有效手段和方法,为提高体育教育的质量和效果服务。
6、研究体育的社会价值对大众思想和行为生活方式的影响及作用。
我认为这可以让群众能及时了解到体育界的情况,有利于鼓励青少年,让青少年增加自信心,使他们朝着体育偶像的标准发展,有利于人们对体育的认知。
学术堂汇总了体育科研论文的发表技巧:1、文章的质量是一个很抽象很严格的东西,但都也有一个大致通用的标准,即,文字通畅,观点正确,结构合理,逻辑严密,结论有创新等
一般步骤:初审---->外审(可能有多次)----->编辑加工------>主编定稿------->可刊 其中外审过了就退修(退回来让你修改),修改后在上传进行
无法在龙源网上发表论文。在龙源上发表论文是一种错误的说法,只有发表论文的期刊被龙源收录,作者想找被龙源收录的期刊发表论文就可以找先找到自己评职称所需级别的期刊,
直接找代理啊 网上搜百通期刊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