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345

小洲洲大肚皮
首页 > 论文发表 > 大学发表osdi论文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椰子の童話

已采纳

这些不光是同龄人难以超越,甚至超过了现在大部分的成年人。

258 评论

爱吃豆包

继去年的钟钊(本科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软件工程专业,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秦通(本科毕业于浙江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博士毕业于香港科技大学机器人方向)、左鹏飞(本科和博士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专业),今年又有一位90后入选了华为的“天才少年”计划。同样是出自华中科技大学的张霁,而且他5月就已经入职了华为,堪称是刚毕业就收获了年薪201万的offer。

什么是“天才少年”计划呢?2019年,华为任正非宣布:

今年我们将从全世界招进20-30名天才少年,明年我们还想从世界范围招进200-300名。这些天才少年就像‘泥鳅’一样,钻活我们的组织,激活我们的队伍。 华为未来要拖着这个世界往前走,自己要创造标准,只要能做到世界最先进,那我们就是标准,别人就会向我们靠拢

华为招募的“天才少年”,工资都是按年度工资制度发放的,其分为三档,其中最高档次的是201万的年薪。

而要获得这么高的薪酬,难度可不低,一般需要经历七轮左右流程:简历筛选、笔试、初次面试、主管面试、若干部长面试、总裁面试、HR面试。在每一环节中,都会经过严格的考核和筛选,因此也会遇到很多挑战和阻碍,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或表现不佳都有可能失败,难度非常大。

像此前获得过201万年薪的左鹏飞,发表在OSDI'2018和MICRO'2018上的论文分别成为华科历史上首篇计算机操作系统顶级会议(OSDI/SOSP)论文和首篇计算机体系结构顶级会议(ISCA/MICRO/HPCA/ASPLOS)论文,在计算机操作系统和体系结构领域分别实现了华科历史上零的突破;发表在MICRO'2019上的论文实现了在体系结构顶会MICRO上的再次突破。

而钟钊是中国最早一批学习神经架构搜索(NAS)的,NAS属于深度学习领域难度比较高的研究方向,在开发神经网络的过程中,架构工程事关重大,架构先天不足,再怎么训练也难以得到优秀的结果。设计神经网络架构,能称得上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属于机器学习)过程中门槛最高的一项任务了。想要设计出好架构,需要专业的知识技能,还要大量试错。NAS就为了搞定这个费时费力的任务而生。

至于秦通则是国际空中机器人大赛的世界级冠军,从他们的履历你就看出,他们的水平究竟有多强。

张霁出生于1993年,他的27年岁月堪称是一部励志奋斗史,他本科就读于武昌理工学院,这仅仅是一个民办二本,而研究生则是在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2016年成为一名计算机系统结构专业博士研究生,在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继续深造,博士期间在数据库和磁盘故障预测均作出了显著成果。

数据库领域,强化学习数据库调优,发的数据库顶会SIGMOD;数据库查询优化,采用蒙特卡洛树搜索,发的VLDB。磁盘故障预测方面,ATC,DAC都是A类会议,还有ICPP,还发表了顶级期刊TPDS等。像TPDS是中国计算机学会推荐的计算机系统与高性能计算领域的3个A类顶级期刊之一。这个水平,即使在北美体系结构TOP PhD的水平。

由于科研项目比较多,张霁基本上没有刻意去找工作,甚至没有主动投递简历,都是企业或者高校联系他。

博士期间,他就被派往腾讯实习,最牛的是他将学术成果转化为了实际,在工业界落地,很多系统已经上线,为腾讯节省大量成本。实习期间获得国内、国际专利7项,研究成果获得腾讯公司2016、2017年度杰出贡献奖,2019年度卓越运营奖。

除此之外,2019-2020年在纽约大学库朗数学研究所访问。工作之一是在阿姆斯特丹大学INDE Lab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任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AI for System,也就是过一些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的技术来解决以前系统设计中的优化问题。

而张霁参加“天才少年”也是因为上一届学长左鹏飞去年入选了华为“天才少年”,左鹏飞是张霁的榜样,两人互相加了微信,也经常交流。在参加“天才少年”以前,张霁刚拒绝了360万的年薪邀请。

对于外界的夸耀,张霁认为:

“我并不是什么天才少年,要除去天才少年光环,我只是一个普通人。自己现在肩上责任和压力更大,要快速融入这个团队,不仅要把领导分配的事情做好,更要去思考今后该如何做好工作,不负众望。”

其实我觉得从张霁身上最难能可贵的,并没有因为自己的起点就局限自己的未来,很多人认为自己中考失利、高考失利,认为自己人生奋斗的终点已经被决定了,其实并没有,人生不应该被自己的过往所局限住,只要你可以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并且为之奋斗,其实并没有什么能难倒你的。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愿每一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目标,发挥自己的特长,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131 评论

天使之懿727

2019年6月,我国著名企业华为公司向公众宣布了一条新的招聘信息,不同于常规的人才招募方式, 此次招募的对象是 “天才少年” 。

在华为创始人任正非的计划中,他将从全球范围内,找寻20到30名天才少年,并且给予他们极高的薪酬。

如果这些年轻有为、潜力无限的新星,通过了各项严格审核以及重重考验的招聘测试的话,将拿到最低90万左右,最高201万的年薪。

对于刚刚毕业的学子来说,这样一份薪酬无疑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因此也收到许多天才少年递来的简历。

当首批人员名单公之于众时,一位年仅27岁的博士毕业生引起了 社会 热议,因为他获得了高达201万的最高规格年薪 。

这个人就是华中 科技 大学14级博士毕业生左鹏飞。

1992年,湖北随州的一个普通工人家庭,迎来了一个新生命的到来,这个孩子就是左鹏飞。

对于左鹏飞的父母来说,喜得贵子自然是一件非常值得开心的事情, 与此同时,他们也对自己的孩子寄予了厚望。

从鹏飞两个字就能看出,他的父母希望孩子 健康 茁壮成长,日后在事业上取得更大的成功。

因此,从左鹏飞刚刚上学开始,父母就对他的教育十分重视,经常督促他认真学好老师传授的知识。

良好的家庭教育让左鹏飞从小就养成了优秀的学习习惯,在课堂上认真记录笔记,放学后还会主动进行复习。

从小学到中学阶段,左鹏飞虽然没有像许多天才少年那样,早早就在各种竞赛中闯出名声 。

但在他的班级和学校里,已经是老师和同学都一致认可的好学生,这种优秀不仅因为他成绩名列前茅,更因为他的学习能力十分突出。

尤其在数学和理科知识的学习上,别的同学需要一个月掌握的知识,左鹏飞几节课的时间就能融会贯通。

从那时起,左鹏飞的身上就展现出了远超常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理计算能力。

在随州一中的三年学习时间中,左鹏飞的成绩始终稳定保持在全校前列,这也让他顺利在高考中取得了优异的发挥。

当高考成绩公布后,左鹏飞根据自己的兴趣意愿,来到了华中 科技 大学计算机专业开始了四年的大学生涯。

华中 科技 大学作为我国知名的学府, 其计算机专业也是全国知名的重点培养学科 。

多年以来,从这个专业走出的学子,既有在科研领域不断创新的学者,也有成功取得高薪,入职顶尖企业的人才。

刚刚从家乡随州来到大学的左鹏飞,面对众多与自己一样成绩优秀的学生,一时间也产生了不适应的感觉。

但这种不适应的状态,很快就被繁忙而充实的学业生活所填满, 面对着一本本复杂的专业课程书籍,左鹏飞开始了新的征程。

不同于高中时的一枝独秀,在大学里,他拥有了许多学习上旗鼓相当的“对手”,他们相互结伴在图书馆中探寻知识的奥妙。

对比如今许多大学生,左鹏飞的大学生活显得重复且单调。每天除了上课学习之外,图书馆和 体育 场就是他最常去的地方。

在别的同学醉心于网络 游戏 的时候,左鹏飞始终没有失去从小到大一直保持的学习习惯。

这种自律和勤勉的品质,让左鹏飞在大学时的成绩也十分突出,即便在人才济济的大学,也是首屈一指的存在。

2014年7月,左鹏飞大学四年的时光匆匆飞逝,转眼就到了面临毕业抉择的时刻。

华中 科技 大学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时拥有了一块不错的“敲门砖”,能够吸引不少大企业前来招生。

因此,左鹏飞身边不少好友都选择了步入 社会 ,尽早在 社会 中进一步锻炼自己的能力。

与此同时,班级里也有不少同学选择了继续深造,通过出国、考研等方式,继续在校园的象牙塔中就读。

但左鹏飞却和所有人都不太一样,四年苦读为他争取来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那就是跳过硕士阶段,在本校攻取博士研究生学位 。

在任何一个高校中,本科生直接攻读博士学位都是极为难得的机会,这不仅要求他成绩优异,更要在学术上展露出了极高的天赋。

而左鹏飞正好满足了所有的要求,拥有了在本校继续深造的机会,不过,这个选择也让他产生了一些犹豫。

博士生与硕士生不同,攻读博士学位并非2、3年就能结束,4、5年能够毕业就很不容易 。

左鹏飞担忧自己难以在学术上取得成绩,同时也失去了获得硕士学位的资格。

在和老师进行多次长谈后,左鹏飞最终还是决定在有限的青春岁月里,为自己的梦想进行拼搏,争取早日拿到博士学位。

进入博士学习阶段后,左鹏飞来到了华中 科技 大学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成为了华宇教授的学生。

作为中国计算机学会CCF杰出会员, 华宇教授在计算机信息存储、云计算、大数据分析方向有很深的研究 。

他不仅在国内主持多个国家级重点研究项目,更是国际期刊FCS和JCN的编委成员,多次在国际学术会议中发表学术报告。

来到华宇教授门下,左鹏飞深感千里马遇伯乐的喜悦,老师不仅研究方向与自己的兴趣相符合,治学态度更是无比严谨和认真。

作为年仅21岁的博士研究生,他在专业基础上与同门学子相比,具有一定的差距,这也再次激起了左鹏飞奋进的动力。

在华宇教授所带领的信息存储系统实验室中,左鹏飞的科研生涯也正式拉开了帷幕。

博士生的研究生活与本科生有极大的不同,这种差别不仅体现在生活节奏上,更体现在学习方式中。

在大学本科里,课堂教授知识是学生最主要的学习方式,书本信息、老师教授是提高自己最重要的渠道。

但在博士研究生活中,老师与学生的关系不再仅仅是“教”与“学”,而是自主寻找研究方向和内容,老师给予点拨和启发。

由于左鹏飞没有经历过研究生学习阶段, 因此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弥补自己所欠缺的基础知识和实验经验 。

为了让自己的研究和学习更加有效率,左鹏飞给自己设定了严格的时间规划,保证当天制定的学习任务全部完成。

从8点起床开始,左鹏飞就会进入实验室当中,开始今天的学习计划,直到11点半再去食堂就餐。

经过短暂的午休后,下午两点半左鹏飞又会回到实验室,直到晚上6点再去吃晚饭。

吃完饭后,左鹏飞又会来到实验室进行自己的研究,直到今天的任务全部完成。

在左鹏飞的时间计划表中,没有多余的外出和 娱乐 时间,除了必要的休息,全部精力都放在了实验和研究学习上。

这份近乎苛刻的自律,也为左鹏飞带来了应有的回报,博一结束后,他的知识储备和实验能力,已经不再是他研究的短板。

面对进步如此神速的学生,华宇教授也不由得感叹后生可畏, 与此同时,老师也对他有了更高的期待。

但人生不会永远一帆风顺,在向前奋进的道路上,挫折与失败才是人生的常态,博二到博三这两年时间,就是对左鹏飞的人生考验。

在博士生就读期间,学生发表的学术成果是衡量一个人学术研究水平的重要标准,也是其顺利毕业的重要条件。

进入博士二年级后,左鹏飞的同门师兄弟已经开始逐步产生研究成果, 在国内、国际期刊中发表论文

但左鹏飞在此时却遇到了研究上的瓶颈,一直以来,他所研究的方向聚焦在计算机非易失性内存领域。

简单来讲,我们平常使用的电脑、手机等设备, 在断电后会存在数据丢失问题,而非易失性内存则能改变这种情况。

但由于目前非易失性内存使用的存储介质还比较新颖,相关技术还不完善,无法保证安全性和可靠性。

左鹏飞研究的内容正是针对这一领域的相关技术,他的研究十分具有现实意义,但随之而来的难度也非常大 。

从博士一年级到博士二年级的一年里,左鹏飞撰写了相关领域的一篇研究论文,但却始终没能被任何期刊收录。

换做其他同学,很可能选择更改研究方向,或者重新寻找研究内容,但左鹏飞却并没有选择放弃。

就像他后来接受采访时所说, “既然选择了科研道路,我就想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在这个研究领域留下自己的姓名。”

为了继续打磨自己的研究,从博士二年级到博士三年级的时间中,左鹏飞全身心投入到了这篇论文的数据更正、内容修改当中。

即便身边的同窗好友已经取得了不少成果,他也没有因此而动摇自己的研究信念,而这最终也为他带来了丰硕的回报。

经过这一年时间的沉淀、打磨, 左鹏飞的研究成果终于取得了质的进步,并且得到了学术期刊的收录 。

古话常说,万事开头难,无论是生活遇到困难,还是学术研究中遭遇瓶颈,最难的往往是最初始的阶段。

一旦成功迈过了那道艰难的门槛,之后的路就会从崎岖小径变为宽阔的阳光大道。

左鹏飞第一篇论文成功发表后,立刻引起了计算机领域激烈的讨论,此后,他的学术成果如泉涌般不断喷发。

这样的学术成果,不仅为左鹏飞赢得了荣誉,也为华中 科技 大学计算机领域研究实现了两个“零”的突破。

在此之前,华中 科技 大学还没有人在 OSDI与MICRO 两个顶级期刊中发表学术成果,左鹏飞是学校 历史 中的第一个人。

这样优异的学术成果产出,不仅让整个实验室感到羡慕,更让无数计算机领域从业者感到震惊。

单从天赋角度来说,华宇教授并不认同“天才少年”的说法,中国茫茫人海中,天纵奇才大有人在,但像他一样勤奋的天才却寥寥无几。

无数天资过人的少年,在逐渐长大的道路上失去了方向,成为“伤仲永”的悲哀 。

之所以左鹏飞能取得这样优秀的研究成果,绝不是“天赋”这两个字简单的文字能够概括,归根到底还是在于他的自律与努力。

从本科毕业就进入实验室以来,老师见证了他的成长,更加明白这背后的艰辛与不易。

一周七天规律的作息生活,没有额外 娱乐 的高强度研究, 这些不过是大家能够看到的努力,背后一次次的自我怀疑才是内在的痛苦 。

众人只能看到站在聚光灯下,接受荣誉赞誉的获奖者,但却无法看到深夜在实验室中反复思考的左鹏飞。

博士五年时间里,左鹏飞发表学术成果十余篇,成为了同学眼中“大神”般的存在。

老师们也十分欣赏左鹏飞对待学术研究的态度,甚至多次在讲堂中将他作为优秀案例勉励后辈学子。

2019年,左鹏飞带着取得的无数荣誉,拿到了属于自己的博士学位,结束了自己的校园生涯 。

本科毕业时,左鹏飞心中对未来还存有些许迷茫,如今,他终于到了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的人生时刻。

毕业季是每个学子都要面对的人生路口,有的人忙忙碌碌却始终找不到心仪的岗位,有的人却早已成为了各大公司的“香饽饽”。

显然,左鹏飞属于这两类人中的后者 。

从他临近毕业季开始,就有不少互联网公司前来询问他的想法,其中就有阿里、腾讯等知名企业。

从2015年开始,华中 科技 大学就与华为公司达成了诸多合作协议,因此这里不少毕业生会选择华为作为自己职业生涯的第一站。

左鹏飞在投递简历的时候,也像其他人一样,向几个较大的 科技 公司表达了兴趣,并且全部得到了热烈的回应。

正当他准备做出抉择的时候,华为公司的面试官却告诉了他一项其他的招聘计划,那就是华为的“天才少年”计划。

凭借他在计算机领域取得的学术成果,完全能够符合这项招募计划的全部条件,只要认真准备笔试、面试,一定能顺利通过。

得到这样的消息后, 左鹏飞也没有过多犹豫,投递了华为公司首席技术官这一职位 。

没过多久,华为公司便立刻给予了左鹏飞回复,不仅十分欢迎他的到来,甚至给这个应届毕业生提供了高达201万年薪的天价薪酬。

在此之后, 腾讯、阿里等各大公司纷纷再次向左鹏飞抛来橄榄枝,甚至有公司表示会给他更高的薪酬 。

许多人向左鹏飞建议,前往向他提供更高年薪的企业,但左鹏飞却并没有听从这样的意见。

但对于左鹏飞来说,薪酬只是自己进行考虑抉择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工作之后的内容以及是否与自己的研究相关。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左鹏飞对于自己的未来,早已经有了明确的判断。

华为公司作为我国在5G 科技 领域的“领头羊”企业,其在科研工作上每年都会投入极大的资金和资源倾斜 。

这对左鹏飞来说具有超过金钱之外的吸引力,毕竟科研工作才是他心中需要追求一生的事业。

就像左鹏飞在此后接受采访中所说的那样, 他的理想是今后为企业界提供更多的技术进步和 科技 创新,推动我国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

在更长远的时间里,他会以图灵等划时代的大师作为精神榜样,推动整个人类的技术进步,让计算机技术为更多人带来更好的服务。

得到华为的天价年薪后,左鹏飞的名字开始被媒体和更多人所熟知,这也让他的家人感受到了荣耀。

在这个到处宣扬金钱至上、知识无用的年代, 左鹏飞的故事就像一本古老的卷宗,提示着后辈应当如何对待知识与学习 。

单单一纸文凭确实无法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但自律的生活、勤勉的学习、坚持的态度,永远不会辜负你的付出。

当你独自走过那些埋头苦读的日子后,前方迎接你的阳光是其他人难以感受到的温暖与明亮,是命运对你向前奔跑的最好奖赏。

304 评论

yangguangsnow

那肯定是自身实力够强,技术够牛啊,凭借过硬的技术和能力入选了华为“天才少年”项目的人,试问这样的天才那个公司不想要呢。

176 评论

蓝精灵粑粑

凭借自己的努力和专业,张霁成为BAT以及华为眼中的香饽饽。最终入选华为天才少年计划,华为开出201万年薪,将这位天才少年收入囊中。当数以百万计的大学应届生走入社会,二本三本的同学都会问,这辈子还有机会赶上985/211的同学吗?而张霁则是一个最好的例子。前提是要付出和张霁一样甚至更多的努力,但张霁的牛可不是一般人的努力来形容的。

出身三本民办学校,一步步走到华中科技大学的博士生;张霁在自己的专业领域的两个方向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数据库以及磁盘故障预测两个领域;放弃360万年薪,历经七层面试,最终选择华为的201万年薪。

出身民办学校,却能考中华科博士

张霁出生于1993年,2009年考入民办二本武昌理工学院,一所二本学院,大多数学生都抱着不挂科即可的态度而去。张霁却没有像身边的人一样浑浑噩噩的过日子,自己有着清晰的规划,制定了自己大学学习计划,甚至精确到日。无论什么课,教室的第一排永远会出现他的身影,空闲时间也全部在图书馆度过。

大学期间,张霁的成绩便一直名列前茅,四六级考试一次便过。成功取得全国ITAT职业技能资格证书,成为名副其实的超级学霸。

大三便开始准备考研的张霁显的格格不入,他选择考研的目标也非985/211。而是立足于自身,选择自己能够够得到的武汉邮科院的研究生。而这并不是他的最终目标,因为他更高的追求是华中科技大学的博士学位。

当梦想照进现实,努力并没有辜负他的梦想。2016年张霁成功拿到了华中科技大学光电国家研究中心计算机系统结构专业的博士录取通知书,完成了从“双非”院校到985/211大学的逆袭。从2009年到2020年,整整十一年的埋头苦干,这种学习态度和能力不是一般人能够理解的。他的“牛”已经不能够用普通人的努力来形容了,

专业领域的专精

天才少年张霁的博士生导师周可说到:“张霁在校期间学习成绩非常好,对新知识的接受程度非常快,一旦遇到问题就会迅速寻找到解决方法。”这也是张霁就读博士期间不断在顶会发表各种论文的原因。

读博期间,张霁就已经被博士生导师张可派往腾讯,负责AI ofsystem(人工智能系统)的研究工作,虽然是作为实习,但一个能拿到腾讯的认可也是不容小觑。

从2017年开始,张霁就读博士期间迅速做出大量科研成果,迅速在各大顶会(顶会论文指的是在领域内的顶级学术交流会议中宣读和发表的论文)发布。数据库方面偏向强化学习数据库调优,相关论文发布在SIGMOD(数据管理国际会议);数据库查询优化,论文发表在VLDB(超大型数据库会议)。

磁盘故障预测方面论文发表则是ATC、DAC等A类会议以及ICPP。除此之外,顶级期刊TPDS也收录了张霁关于磁盘故障预测的相关论文。在这两个领域,张霁已经走在了全中国人民的前方。

七层面试,却还是选择201万的华为

华为“天才少年”的选拔标准非常严格,从简历筛选到人力资源面试一共要经过七轮,每个面试环节都会有严格的考核和筛选。虽然困难重重,但张霁依旧拒绝了深圳两家初创企业给张霁开出最高360万元的年薪。最终选择了华为,因为在张霁的眼中,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做些有意义的事情比那一百多万年薪差距重要的多。

“最近华为在国外受到所谓的制裁,我希望自己能够把所学所用在华为最困难的时候发挥出来,尽自己最大能力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如果可能,咱们尽力帮助华为渡过一些难关。”这是张霁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的一段话。

或许是因为华为是一家真正能够沉下来做技术的企业;也或许是因为华为现在面临的局面困难重重;也许是华为的狼性文化,让张霁做出了最终的选择。

这些都不重要,重要是张霁很“牛”。因为是金子,在哪里都是万丈光芒。

148 评论

华晨1234

去阿里。别去腾讯。 腾讯垃圾快倒闭吧。充了十几万的 微信号只给封号不给找回。

164 评论

相关问答

  • 在顶级国际会议OSDI发表论文

    去阿里。别去腾讯。 腾讯垃圾快倒闭吧。充了十几万的 微信号只给封号不给找回。

    向着好吃奔跑 6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孙旭东在osdi发表的论文

    发布式容易发论文的吗?在1979年karger发表的论文中首次使用了一致性哈希的术语。

    薇枫1988 9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osdi会议发表论文卡内基梅陇

    1、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3、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

    鲁鲁鲁德林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中南大学大学生发表论文

    每个学校规定不一样

    大琳琳666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大同大学学报发表论文

    一定要发山西省的杂志吗?一般的期刊杂志都可以呀,山西的有: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山西

    小树旁的小树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