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29

沈阳王小圈儿
首页 > 论文发表 > 中成药sci论文发表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等于个圈圈

已采纳

黄世敬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中药协会科技交流与合作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脑病分会常务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神志病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中医药质量优化分会常务委员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脑病分会常务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老年病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给合医师分会神经病学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评审专家北京市中医药科技项目评审专家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知名专家黄世敬人生经历1987.7本科毕业,获学士学位。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工作。1995.7中医内科硕士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从事中医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1998.7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脑病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博士学位。师从于著名中医药学家王永炎院士,从事中医药防治脑病的临床和实验研究。1998.9-2000.12 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国家新药临床试验(GCP)研究中心博士后,副主任医师。从事中药新药临床试验、中医舌诊专家系统研制及应用、冠心病、中风的证候规范化等研究。 2001.1至现在 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从事老年病、心身疾病特别是心脑血管疾病临床研究工作。其间,2001.4-2003.6 受国家中医管理局派遣,赴坦桑尼亚从事中医药临床研究,任专家组长。在那里进行了大量的临床实践,先后负责实施了中药的系列临床观察,并对过去十余年的病历资料进行了全面整理,建立了病例资料数据库,工作期间的临床处方及用药获英国大英博物馆收藏,2002年《中央电视4台》等多家媒体对中医专家组在坦中医临床事迹进行了报道。回国后从事老年病、心身疾病中医临床研究工作,2006年晋升为主任医师,并负责中药研发,任中药研发中心主任。黄世敬临床工作30余年,通过长期系统学习,深入挖掘、整理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奠定了坚实的中医药理论基础,以老年病、中医脑病为主攻方向,确立了以中医药防治抑郁症为主要研究内容。注重学术的提炼、总结和提高,形成了“虚气留滞”中医病机理论和血管性抑郁“培元开郁”基本治法,这些研究先后获得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的资助。通过临床验证、基础实验从整体、器官、细胞及分子水平研究了中医药治疗中风、抑郁症、冠心病等的疗效及其作用机理,其成果多在核心期刊、SCI收录期刊发表。注重临证中把握中医特色,强调“方证相应”。重视临床诊治与现代科技相结合,遵循中医药的自身规律,将现代药理研究成果应用于中医临床,先后开展了中医药治疗缺血性中风、抑郁症、糖尿病、骨质疏松、脑白质病、帕金森病、慢性心绞痛、慢性心律失常、高血压、更年期综合征等的临床研究,且部分临床经验总结成医院制剂、新药及保健品,或获得科技部创新药物专项资助,取得较好社会经济效益。善于用中西医结合理论完成神经系统疾病及心身疾病的诊治。对中药新药研究开发和中医舌、脉诊的客观量化研究均有较深体会。先后受邀赴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比利时、韩国等多国讲学和学术交流。近年还积极开展硕士、博士、博士后的培养工作,先后培养硕士、博士20余名。黄世敬擅长:中医中药治疗偏头痛、神经性头痛、骨质疏松、代谢综合征、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睡眠障碍、更年期综合征、中风、脑梗塞、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帕金森综合征和亚健康状态及免疫功能低下、急慢性咳嗽等内伤杂病。尤其擅长中医治疗脑白质病、抑郁症、焦虑症等心身疾病,在国内享有盛誉。黄世敬研究课题: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3项北京市级课题4项先后承担或参与国家攻关及支撑计划课题、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等国家级课题10余项主持或参与其他各级各类课题20余项黄世敬获奖:参与补肾益髓法治疗β-地中海贫血临床与基础研究,获2006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参与益髓生血颗粒治疗β-地中海贫血调控珠蛋白基因表达分子机制研究,获2006年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主编《艾滋病中西医结合临床与研究》,获2010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著作奖二等奖;(4)主持开心解郁方对血管性抑郁症的疗效机理研究.获2013年度中国中医科学院科学技术奖三等奖。黄世敬论文论著:在国内外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5篇。主编《抗抑郁中药良方》、《老年痴呆早期信号及防治》、《轻松降血脂》、《中成药临床合理应用》、《中药临床合理应用》等专著8部、副主编及参编专著10余部。黄世敬专利及新药:主研抗抑郁中药配方获国家发明专利,并协助申报新药证书、制剂批件及发明专利多项。

313 评论

友好环境

第一步:投稿sci论文发表,要在sci期刊上刊登出来,不把文章投稿给sci期刊,就没有发表的可能。投稿很重要,投错,会带来不少的麻烦。为了更好地完成投稿,作者必须做的三件事:一是匹配sci期刊;二是调整sci论文格式;三是准备投稿所需要的资料。第二步:审核投稿后的文章,要进入审核程序。先是编辑初审,遴选出符合本刊要求且质量不错的文章,推送至审稿人,而未被推送的文章被拒稿。再是审稿人审核,给出评审意见。最后编辑综合审稿人的意见,给予作者拒稿、修改或录用的答复。

第三步:修改修改的文章,附有修改意见,这些意见基本上都很中肯,作者逐条修改后,及时提交返修后的文章。当然有异议的,与编辑沟通解决。文章不同,修改的次数可能不同,有的一次,有的二次,甚至三次、四次。第四步:录用返修后的文章是要进行审核的,审核通过的给出录用,反之拒稿。第五步:签约期刊要与作者签订版权合同。收费的期刊,需要作者支付相应的费用。一篇sci论文多少钱,要看目标期刊怎么给收费标准,版面费越高,版面越多,花钱就越多。第六步:校稿文章在设计排版后,可能会出现错误,期刊会返回给作者校稿。若有错误,要向编辑反馈。

第七步:onlineonline就是线上发表,发表的sci论文通常会在见刊前,先线上发表。第八步:见刊期刊印刷出版,即发表的sci论文随着本期期刊印刷出来。第九步:检索见刊后的文章向数据库送检,一旦收录,即为成功检索。

253 评论

亲亲四合院

先做课题,收集数据!再统计,写文章,英语不行可找人润色协助投稿的!不妨去找找达晋医学编译(SCIEDIT),找他们合作很不错!

274 评论

娜娜nancy

可以,SCI是一个收藏目录而已,只要你所发文章的杂志被SCI收录了,你就发了一篇SCI。

177 评论

相关问答

  • 中医药sci论文写作与发表

    其实SCI级别的论文,只要与实验相关,就比较好发,医学类的比较好发,但是也不能小看医学论文,现在SCI和EI期刊很不好录用,而且审稿周期非常长,建议如果第一次发

    DD大小姐 7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中药分析sci论文发表

    可以,SCI是一个收藏目录而已,只要你所发文章的杂志被SCI收录了,你就发了一篇SCI。

    MIssinGLess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中医药论文sci发表难度

    SCI上发论文的确比较难,但是现在有一些平台可以帮助你更有效率的发表,我知道有一个网站,是专门收集医学论文并集中发表的,并且是家正规授权的网站,叫做创新医学网,

    雪中的欢心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中成药期刊投稿

    一个月未收稿转投其他期刊,结果发现前者开始受理稿件怎么一个月未收稿转投其他期刊,结果发现前者开始受理稿件怎么办,本人菜鸟一枚,求助各位同仁这种情况怎么办?一个月

    阿甘终结者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中成药杂志怎么发表论文

    如何在期刊上发表论文,如果你是学生,最好是请周围的指导老师给一些建议,帮你确认一下你需要发表哪一类、哪一级别的期刊;如果你是教师,需要到学校科研处、师资办等相关

    晴朗的海01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