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老吃客
于学军:男,汉族,出生于辽宁省,博士研究员,国家人口计生委发展规划与信息司司长;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研究领域:人口经济学。于学军同志是中国人口经济学和老年经济学研究领域中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主持过多项国内外重大研究项目,已经出版多部专著、编著或译著,在中外杂志或报刊发表研究报告或学术论文80多篇,并有多篇论文获奖。2001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目前是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老年学学会副会长、国际人口科学联盟(IUSSP)发展中国家老龄委员会委员、中国人口学会人口老龄化专业委员会主任。
狐狸不会飞
华东师范大学人口研究所成立后,全所人员在胡焕庸的率领之下,在人口地理学、人口经济学和人口社会学以及实际应用方面,取得重要成果。其中有胡焕庸独力完成的著作,如《中国8大区人口密度与人口政策》和《中国8大区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的过去和未来》两书;还有全所共同完成的论文集,如,在《中国东部、中部、西部3带的人口、经济和生态环境》一书的15篇论文中,他个人有10篇。可以想见,年逾八旬的胡焕庸,仍然处于思维活跃状态,因而在人口地理研究中一马当先。胡焕庸的一些工作成果是同年轻人合作的。其中特别重要的有,他和张善余合作的《世界人口地理》和《中国人口地理》(上下两册);和伍理合作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分布图》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密度图》。前2种是全新的著作,而且材料丰富,分析详明,篇幅巨大,深受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后2种是他在30年代发表的《中国人口分布图》和《中国人口密度图》的更新和重绘。它们都是老一辈的经验及热情同新一代的智慧和勤奋的结合,是两代人各尽所能、通力合作的结果。胡焕庸的人口地理著作,有很多特点。他十分重视人口地理的区域差异。根据这样的差异,他把全国分成8大人口区,即黄河下游区,辽吉黑区,长江中下游区,东南沿海区,晋陕甘宁区,川黔滇区,蒙新区和青藏区。而且,在一区甚至一省以内,也有不同的情况。例如,他把甘肃省称为“人口生态类型最多的”省份。关于人口密度的地区差异的问题,他十分强调人口密度和地理环境的关系,尤其是人口和粮食生产的关系。在中国8大人口区之中,青藏区和蒙新区在表面上都是地广人稀的地区。但是,如果把人口数量同当地负载能力结合起来,情况就大不相同了。在人口地理中,胡焕庸还注意到人口变迁的问题。我国西北半壁人口对全国人口的比重,同1933年相比,有1.6%的提高,即从4%提高到5.6%。这显然是我国40年来重视开发西北的结果。东北三省的人口总数,在近百年中增加了20倍。这里既有经济发展的因素,也有人口迁移的因素。研究人口地理是为了提供国家制订人口政策的参考。在这方面,胡焕庸设想,青藏区人口不宜超过1000万,蒙新区不宜超出6000万。因此,他认为“少数民族地区急需推行计划生育工作,其迫切性更大于人口稠密的汉族居民地区”。所有这一些,都体现科学的人地关系的原理。 1胡焕庸等译.战后新世界.上海:商务印书馆,1924.2胡焕庸.约翰白吕纳的人生地理学.地理杂志,1928,1(1). 3胡焕庸.法国之地理学.载《新地学》(南京:钟山书局,1933).4胡焕庸.东坝考察记.方志月刊,1933,6(12).5胡焕庸.法国地志.南京:钟山书局,1933.6胡焕庸.中国人口之分布.地理学报,1935,3(2).7胡焕庸.白吕纳人地学原理译本序.方志月刊,1935,8(1、2).8胡焕庸.英国地志.南京:钟山书局,1935.9胡焕庸.德国地志.南京:钟山书局,1935.10胡焕庸.俄国地志.南京:钟山书局,1935.11胡焕庸.江苏图志.中央大学地理系,1935.12胡焕庸,李旭旦等.两淮水利盐垦实录.中央大学地理系,1935.13胡焕庸.黄河志气象篇.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14胡焕庸.中国商业地理大纲.地理学报,1936,3(1).15胡焕庸.中国之农业区域.地理学报,1936,3(2).16胡焕庸.国内交通与等时线图.地理学报,1936,3(4).17胡焕庸.南欧地志.南京:钟山书局,1936.18胡焕庸.气候学.香港:商务印书馆,1938.19胡焕庸.四川地理.重庆:正中书局,1939.20胡焕庸.世界经济地理.重庆:青年书店,1940. 21胡焕庸.苏联经济地理.重庆:青年书店,1941.22胡焕庸.美国经济地理.重庆:青年书店,1942.23胡焕庸.中国经济地理.重庆:青年书店,1943.24胡焕庸.日本地志.重庆:京华印书馆,1944.25胡焕庸.朝鲜地志.重庆:京华印书馆,1945.26胡焕庸.台湾和琉球.重庆:京华印书馆,1945.27胡焕庸.两淮水利.南京:正中书局,1949. 28胡焕庸.淮河.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51.29胡焕庸.淮河的改造.上海:新知识出版社,1954.30胡焕庸.苏联自然地理概论.上海:新知识出版社,1955.31胡焕庸.各洲自然地理讲义〔亚洲部分〕.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59.32胡焕庸.各洲自然地理讲义〔欧洲部分〕.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59. 34胡焕庸,康淞万,蔡吉.世界气候的地带性和非地带性.北京:科学出版社,1981.35胡焕庸,陈业裕.世界海陆演化.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36胡焕庸等.人口研究论文集(第一辑).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81.37胡焕庸,周之桐.法国经济地理.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38胡焕庸,严正元,康淞万.欧洲自然地理.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39胡焕庸,张善余.世界人口地理.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82.40胡焕庸等.人口研究论文集(第二辑).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83.41胡焕庸.中国八大区人口密度与人口政策(中英文版).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3.42胡焕庸.论中国的人口分布.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83.43胡焕庸,张善余.中国人口地理(上册).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85.44胡焕庸等.人口研究论文集(第三辑).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85.45胡焕庸.中国八大区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的过去与未来.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86.46胡焕庸.淮河水道志.蚌埠:淮河志编纂办公室,1986.47胡焕庸.中国人口地理简编.重庆:重庆出版社,1986.48胡焕庸,张善余.中国人口地理(下册).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86.49胡焕庸等.中国东部、中部、西部三带的人口、经济和生态环境.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89.50胡焕庸,伍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分布图.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89.51胡焕庸,伍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密度图.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89.52胡焕庸.中国人口的分布、区划和展望.地理学报,1990,45(2).53胡焕庸自选.胡焕庸人口地理选集.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0.
8668神淡淡
世界著名人口学家、法国国立人口所所长皮撤(B. Pichat)在1957年为联合国经济和社会理事会撰写了《人口老龄化及其社会经济后果》,开始对人口老龄化进行开创性地、系统性地研究[ ],此书的出版标志着社会老年学的诞生。
dianpingyao
老龄化经济学就是研究生命周期最后阶段人口的经济关系。这门学科结合生命周期, 考察老龄人口变动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和社会经济条件对老龄人口的影响。在西方发达国家, 随着人口老龄化过程, 人口老龄化的社会经济问题越来越为西方人口经济学家所关注, 他们对于人口老龄化及其社会经济后果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和研究。这些研究已初见成果, 发表了不少论文和著作, 如舒尔茨(James H.Shulz)1976年出版了《老龄化经济学》、罗伯特.L.克拉克和约瑟夫。J. 斯彭格勒1980年出版了《个人和人口老龄化经济学》, 等等。美国人口经济学家斯彭格勒等人认为, 人口老龄化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 他说:“ 对于经济学家和其他社会科学家说来, 人口老龄化经济学墓本上是一个新课题。世界著名人口学家、法国国立人口所所长皮撤(B. Pichat)在1957年为联合国经济和社会理事会撰写了《人口老龄化及其社会经济后果》,开始对人口老龄化进行开创性地、系统性地研究[ ],此书的出版标志着社会老年学的诞生。
经济学普刊,2月份前发表,时间还算充足,有需要见下方。
人口学专业期刊。反映人口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及人口与经济的关系,传播计划生育工作经验。人口与经济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人口与经济杂志编辑部编辑出版的有一定学术
1.本刊只受理寄交的符合本撰稿须知的文字稿。未经本刊编辑同意,电子邮件、传真件等不能作为正式投稿方式。凡不符合本须知规范者,均视为无效投稿。2.凡作者来稿,请一
人口与经济投稿三审后收到邮件要确认作者信息。根据查询相关公开资料得知投稿之后收到的邮件要严格核实投稿人的信息,流程很繁琐。
《经济问题》自1979年创刊以来,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发展起来,一直以来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及全国优秀经济期刊,在经济理论学术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