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迪迪迪
Cover letter中文叫做投稿信,是在投稿的时候写给编辑的信,作用跟古时候拜访人家用的拜帖有点相似。如果把期刊编辑形容成住在高墙大院里的名门望族,那投稿人就是希望给伯乐相中的无名小辈,这么说来拜帖一定要精致醒目有特色。不过如果作者已经是业内大牛了,估计投稿信是可以随意一些的。 虽说文章能不能发表靠的还是科研价值本身,但是投稿信也是很重要的。在现在发表的文章越来越多,权威期刊不缺稿源的情况下,责任编辑做的是择优录用,先淘汰掉一部分感觉上价值不大的稿件。如果投稿信没有含什么有用的信息,文章一眼看上去又没有太多吸引力,一些责任编辑就会很快做出拒稿决定。当然用的是非常委婉的说法,拒稿信用的也是统一模板。比如: Thank you for submitting your manuscript, referenced below, to <期刊名>. “文章标题” We have examined your paper, and conclude that it is not suitable for this Journal. It is our consensus that a specialized journal in this area would bring your paper to the attention of a more interested audience. This is not a judgement on the technical quality of your manuscript. Sincerely yours, 但是实际上,这篇第二天就被责任编辑拒稿的文章其实符合期刊发表的研究方向,因为有几篇相关的文章就是发表在该期刊上。不过被拒了也就拒了,再去辩解也毫无意义。不过好奇之下,还是去google了一下责任编辑的背景,主要是做光学的,跟文章所属的电磁方向虽然是一大类,但还是有所区别。再回头看那个投稿信,用的就是以前的模板,只是用两句话简要介绍了一下文章的主要结果。模板如下: Editor,Mr./Dr.Dear editor, We would like to submit our manuscript entitled “<文章标题>”, which we wish to be considered for publication in <期刊名>. There are couplers of results in this paper may be found interested by the general readers. <然后文章的主要结果> Thank you very much for considering our manuscript for potential publication. Best wishes. 虽然投稿信也用两句话说明了一下文章结果的价值,但是在这种责任编辑只是大同行的情况下, 如果这两句话不能打动他,那么他就不一定能够认同文章的价值,就会直接作出拒稿的决定。 所以在重新投其他的期刊的时候,就意识到原先投稿信的分量还不够,还要加上一段文字说明为啥文章适合发表在该期刊上。上个月就有一个影响因子还不错的期刊的编辑给大家发了一个邮件,明确说明了,要是在投稿信里面没有加上这些文字,文章会被直接拒稿。 最能反映适合程度的当然是列出自己已经在该期刊上发表的文章,然后说明这两篇文章是有相关性的。如果没有过往记录呢,找出几篇该期刊最近2,3年发表的,被引用次数还不错的文章列举上去也是很有用的。5年前甚至10年前的就不要列了,因为现在期刊的scope都在不断地调整中,以前的热门方向,也许现在期刊已经看不上了。投稿信加上了这部分之后,重投了另外一个影响因子相当的期刊,文章很快被送审,很快给录用了。虽然不一定是投稿信带来的差异,但是还是愿意在心里认为投稿信也是要用心去写的。 不过也要记住,投稿信不要写得太长,最好在一页内把重要的东西说清楚。写得太长,编辑也会没有耐心看的。 有些人建议在投稿信中把推荐的审稿人也加上。这个视情况而定,如果期刊投稿的时候本身就要求填写几个推荐的审稿人,那么就不用占用投稿信的空间了。但是如果投稿系统没有这一项的话,那在投稿信加上会更好一些。提供的信息可以是审稿人的头衔、姓名、地址和电子邮件。记得多次确认一下,电子邮件是人家有效的而且是常用的。 如果有其他更多关于投稿信的问题,可以来英论阁,这里有全面的指导。而且从期刊选择,文章 英文润色 到发表支持全程一站式服务。
开心宝贝萱萱
对于科研人员来说,cover letter 并不是一个陌生的事物。在投稿SCI期刊的时候,杂志社往往会要求和Manuscript同时上传一封Cover Letter(投稿附言)。投稿附言是在投稿时写给编辑的有关于稿件的说明,用于传达稿件的主要信息,帮助编辑更快地做出反馈。一些出版物会给出如何写投稿附言的详细指南,但更多的杂志社是让作者自己准备,并不给出相关的模板说明。那么,Cover Letter的撰写有哪些要求呢?都应该包含哪些内容呢?Cover Letter 的要求:1.尽量用精简的语言做出概述和介绍。Cover Letter 最好控制在一页以内,大概200-300个词汇。2.避免拼写和语法错误,在提交之前最好经过仔细的检查。3.尽量不使用或者少使用缩略词。4.采用信件格式,常用的信件格式(1)称呼——Dear editor of xx(期刊名称)/Sirs…(2)落款——Best wishes,xxx /Sincerely yours,xxx…Cover Letter的主要内容:1写信目的。通常来说Cover Letter第一段主要说明投稿文章的基本信息,以及文章声明。首段需要介绍投稿的文章题目以及作者,表明希望在该杂志发表文章,并且进行相关声明:论文全文及论文的部分内容并未在其他杂志发表,该提交不存在任何利益冲突。这一段的目的是介绍文章并做出声明,让编辑了解到有这样一篇文章提交到自己的刊物上面,并且不存在一稿多投的学术不端的行为,让编辑能够放心接收。模板:Enclosed is a manuscript entitled "题目" by "作者", which we are submitting for publication in the journal of "刊物名称". We believe that sth would be of interest to the journal's readers. No part of this paper has published or submitted elsewhere. No conflict of interest exits in the submission of this manuscript.2文章内容概览这一段是Cover Letter 的中心内容,需要作者用嘴简单的语言说明文章的主要创新点和意义。目的是(1)抓住编辑的兴趣,cover letter 是审稿的前菜,只有前菜满足编辑的胃口,采用率才会更高(2)表明文章的内容方向符合杂志的征稿主题,避免因为主题不符等原因被拒稿(3)文章的创新点是编辑主要关注的,说明文章不是老话题翻新,而是实实在在有现实意义的。
goodluck6699
comments是问你对期刊或编辑有何建议。范围很广,可以表明自己投文章的立场,如本论文是作者花费了足够时间和精力完成的,从未发表过,在申请贵期刊间,不会考虑别的期刊等等。
当然同领域内有作者有利益冲突的研究人员,作者可以在此说明,免得冲突人员做审稿人。发表论文可以咨询。
稿准备。
稿件(Manuscript):Word / Latex格式,部分期刊使用模板(Template)。
作者(Author):全体作者姓名、工作单位、地址、邮箱、邮编、ORCID及其他信息。注明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并列作者,根据要求用不同符号标出(通讯作者常用*)。
投稿信(Cover Letter):写明期刊名称,文章类型、文章简介、文章亮点、通讯作者姓名、工作单位、地址、邮箱、邮编等联系方式。
图片(Figures):Tiff / Eps格式,根据要求调整分辨率(DPI),部分期刊要单独上传。
表格(Tables):放置在Word文档中。部分期刊要单独上传。
推荐或回避审稿人(Recommended / Opposed Reviewers):根据要求推荐、回避某位的审稿人。
版权转让协议书(Copyright Transfer Agreement):根据要求签署(Open Access除外)。
图摘(Table of Contents),可选,根据期刊要求。
附加材料(Supplementary Materials):非关键性的辅助数据、其他图表、影片、音频等。
问题一:英文论文投稿信怎么写 Dear Editors: We would like to submit the enclosed manuscript
Cover letter中文叫做投稿信,是在投稿的时候写给编辑的信,作用跟古时候拜访人家用的拜帖有点相似。如果把期刊编辑形容成住在高墙大院里的名门望族,那投稿人
投稿信的重要性查尔斯沃思论文润色编辑认为投稿信是非常重要的,尽管在线提交文章的系统盛行,但投稿信可以告诉杂志及其编辑为什么他们应该考虑你的文章。这是特别重要的,
如果你是第一次向这个编辑部投稿,应该另写两篇材料:一是“自我介绍”,如过去写过那些稿件,在那些报刊上发表了什么文章,自巳擅长撰写那一方面的稿件等。二是“稿件介绍
投稿格式是:稿件题目下面写作者姓名,姓名下面是内文。内文结束处,是作者的姓名、地址、电话、邮箱、QQ等信息。如果是发电子稿件,主题栏要标明,投稿加稿件题目。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