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癌末期
从退稿退修原因谈电子工程类论文的撰写
电子工程,是电气工程的一个子类,是面向电子领域的工程学。是研究电路与系统、通信、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以及数字信号处理等领域的一门工程学。下面我们就从退稿退修原因来谈谈电子工程类论文的撰写存在哪些问题?
论文摘要: 以编辑部收到的电子工程类论文为例,分析了来稿被退稿的原因(与办刊宗旨不符,不具有科学性、新颖性和实用性等)和被退修的原因(实验数据欠缺,摘要、引言、正文和结论的撰写不规范等),并据此给出了该类论文的撰写要求。
论文关键词: 论文;退稿;退修;电子工程
1 引 言
作者撰写论文是为了发表,是为了让自己的科研成果得到社会的承认,进而实现它的价值。但由于各刊物的办刊宗旨和涵盖的专业不同,且每期所能发表的文章有限,使得每篇来稿不可能都被采纳并发表。那些选题具新颖性、科学性、实用性 ,符合办刊宗旨和涵盖的专业范围,撰写质量高的论文才会被选中。符合见解独特、主题分明、论据充分、推导正确、数据真实、阐述清楚等要求而被直接录用的来稿毕竟很少,相当部分的来稿因为有些地方阐述得不到位而被要求退修,同时,还有一些来稿因为与刊物的办刊宗旨和专业范围不符,选题不新,缺乏科学依据,论文表述不清等原因而被退稿。论文一旦被退稿,作者所有的心血和汗水将付之东流,投稿积极性也大受影响。因此,了解论文的撰写要求至关重要。
2 退稿原因分析
对于大量的来稿,编辑部首先要进行筛选。筛选的依据是来稿是否与本刊的办刊宗旨和专业范围相吻合,是否具有新颖性、科学性和实用性,是否抄袭或一稿多投,是否阐述不清或逻辑混乱等,一旦有不符合要求之处,将予以退稿。
2.1 与办刊宗旨及涵盖的专业不相符
每一种刊物都有其所涉及的相关专业范围及办刊宗旨,如果作者在投稿前不仔细了解所投刊物的专业范围及投稿要求,盲目投稿,很可能遭遇退稿。如果是质量较好,具有一定科研价值的论文,若因盲目投稿而被退稿就太可惜了,此时再转投其它刊物,不仅费时费力,论文还可能因此而失去时效性。本刊曾收到一篇关于装备保障社会化应做到“四个加强”的论文,主要讲述在进行装备保障社会化时,要加强体制调整、加强制度建设、加强保障内容研究和加强军地信息保障演练。但由于本刊主要刊登电子工程类论文,即对电路与系统、通信、电磁场与微波、数字信号处理等领域的技术进行研究,并应用于工程实践的论文。因此这篇论文显然不适合本刊。
2.2 缺乏科学性
对于科技论文而言,科学性和先进性是必不可少的。在对产品进行研制时,方案要合理,论据要充分,要有实验或仿真,获得的数据和图表要具有普遍性。对数据处理时方法要科学,这样才能得出有科学依据的结论。如果只凭个人想象,没有任何理论依据,或即使有理论依据,但没有自己的研究,也不进行实验或仿真,没有真实的数据、图表和研究结果,科学性也无从谈起。如一篇关于GPS定位数据实现试验场多目标间实时传输方法的文章,列举了GPS定位数据在试验场中的三种实时传输方法,并给出利用局域网实现数据实时传输是最佳方案的结论。论文既没有对三种实时传输方法进行实验或仿真,也没有就各自的优缺点进行分析和比较,更没有给出实际应用的情况,就得出了结论,显然是缺乏科学依据的。
2.3 缺乏新颖性
论文有无新意取决于选题。有些作者在写作前不查阅相关资料,不关注所在行业的发展动态,也不查阅自己所研究的课题别人是否已经研究了就选题,结果重复了别人的工作,浪费了时间和精力。当然不是说别人已研究过的就不能再做了,如果能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发现尚存在的不足或有所突破,并提出自己的观点,仍然是非常有新意的。如一篇关于C波段低噪声放大器的设计的文章,作者对很多人已研究过的C波段低噪声放大器进行研究,针对要同时实现低噪声和小端口反射有一定难度这个问题寻找突破点,提出还是采用级联结构,先进行第一级放大网络的噪声匹配,再通过圆图选择适当的负载作为二级放大器的输入阻抗,并在放大管输出端引入有耗元件以提高稳定性,这就是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突破。
2.4 缺乏实用性或具政治导向性错误
科学技术只有应用于实践中,为科研生产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它的价值才能体现。对于电子工程类论文而言,实用性是毋庸置疑的。有的来稿内容虽然是真实可靠的,也做了分析、实验和论证,但研究的内容不实用,无法应用于实践。还有的论文内容与国家标准、政策不相符,如果公开发表的话,会对社会造成危害。如曾有~篇《基于分布式技术的微波中继通信的干扰方法研究》的来稿,作者对各种干扰微波中继通信的方法进行了研究,还作了实验进行验证。但众所周知,通信安全是国家立法需加以保护的,是不允许受到外界的任何干扰和破坏的,该论文对这类通信进行干扰,显然是选题不当,即使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也只能是做无用功,毫无社会价值。
2.5 大量引用他人的文章
有的作者写论文是将搜集到的资料东拼西凑地堆积起来,或整段整段地引用他人的论文,没有自己的研究。有一篇《基于小波图形显示算法实现雷达机电系统状态监测的研究》的论文,其中近50%的内容来源于他人已发表的论文《小波图形显示算法在非平稳信号分析中的应用》,这种论文就有抄袭或剽窃他人研究成果之嫌。
2.6 一稿多投
有些作者为了提高稿件的录用机会就广泛撒网地投稿,这是缺乏科学道德的行为。有时几家编辑部都处在审稿阶段,没法查明该稿件是否已投了其它刊物或已发表。即使作者收到一家的录用通知后,向另几家提出撤稿,但由于稿件已经历初审、专家外审、终审,甚至编辑、排版、出样,就快正式印刷了,此时撤稿,不仅影响刊物的排版计划,还浪费了编辑和专家的时问与精力。
2.7 其他退稿原因
论文除了以上被退稿的原因之外,还会有阐述不清,逻辑混乱,写作质量差,经反复退修仍无法达到要求,作者不接受退修意见修而不回等。
3 退修原因分析
论文不被退稿,说明满足了科学性、新颖性和实用性等要求,但多数还会有阐述不够完善的地方,可能是摘要、引言、正文或结论的撰写不到位,也可能是实验数据欠缺或前后不一致等,需要退修以完善。
3.1 过多地叙述已有的理论
有的作者在撰写正文时,用大量的篇幅重写前人已做过的研究或教科书上早已阐明的原理,对于自己的研究与突破提得很少,或只一笔带过。殊不知电子工程类论文的精华部分是自己所做的研究、实验或仿真。如《L波段大功率固态发射机的研制》一文,讨论的是一种3kW功放模块的设计,重点应该写是怎样设计该功放的,采用了什么方法,做了哪些实验,结果是什么,而不是介绍功放模块、电路设计、结构设计、功率分配/合成器等的概念。
3.2 未使用图表及数据来论证
有的论文在描述现象和结果时,没有用图形和表格等资料来直观地、简明扼要地进行分析和说明,特别是在进行比较时。如《浅析改善圆周 铣 削表面粗糙度的措施》一文,在介绍逆 铣 和顺 铣 加工方式时,采用文字对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与比较,让人看得云里雾里的,远不如用图表直接标出受力方向效果好。
3.3 未对所得数据和图表进行归纳和总结
有的作者虽然在论证时给出了数据和图表结果,但也只是简单地罗列,未用文字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归纳和总结,从而推导出最终的结论。如一篇关于纵横摇对天线波束指向的影响的文章,给出了当方位角变化时,纵摇或横摇分别对方位角俯仰角的影响的曲线图,但这些曲线图说明了什么以及从图中可得出什么结论却没说。
3.4 摘要、引言、正文和结论的撰写欠规范
有些作者在撰写摘要、引言、正文和结论几部分内容时,还易出现一些问题。
摘要:第一句话与题目中的内容重复;摘要不是对论文的浓缩与高度概括;花大量篇幅谈研究某项技术的意义;自我评价“研究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等。
引言:重复了摘要中内容;也花大量篇幅谈研究的意义;过多地叙述研究背景和前人的观点。
正文:缺乏科学实验或仿真的验证;没有列出实验获得的数据和图表;未对数据或图表进行分析和总结。
结论:不是根据前面所做的研究得出的结论;空谈研究的重大意义;重复摘要和引言中的内容;没有给出该方案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
3.5 其它原因
除上述原因之外,还有变量的表述前后不一致,图表缺少图题和表头,公式表达不清楚,单位使用不准确,参考文献著录不全等问题,需要退请作者修改。
4 电子工程类论文的撰写要求
电子工程类论文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它的写作模式相对固定,通常是先提出一个问题,然后设计研制方案,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或步骤,通过实验或仿真,获取数据或图表结果,从而验证该研制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最终获得所需的结论。因此在撰写时,要围绕这些内容来写,并注意一定的规范和要求。
4.1 要有新颖性
论文的新颖性取决于选题。撰写前要多查阅相关领域的文献资料,关注其发展动态,从而发现新课题和新研究方向,并结合自已的工作实际,找到突破点进行研究。避免盲目选题或重复他人的研究。
4.2 要对结果进行分析和论证
研究完成后,要对所得数据或图表进行整理、分析和对比,并概括总结出自己的结论。推论时要紧扣研究主题,要具有逻辑性。
4.3 要有实用性
电子工程类论文是为解决实际应用于中遇到的问题而展开的研究,研究出来的产品或技术要具有可实现性,要能为科研生产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4.4 要选择合适的期刊投稿
每种刊物都有自己的定位、办刊宗旨、专业范围和读者群。作者在投稿前,应根据自己的写作水平和论文的内容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期刊。不要盲目投稿,以免被退稿而影响写作积极性和研究热情。
4.5 不要一稿多投
一稿多投不仅浪费审稿专家宝贵的时间和精力,也会给编辑增加工作量。若投稿在几家刊物同时发表了,还会损害刊物的声誉,作者本人也会给编辑留下不好的印象。
4.6 不要抄袭或剽窃他人的论文
抄袭或剽窃他人的论文不仅是对他人的劳动的不尊重,也是学术态度不端正的表现。撰写论文时可以引用他人的观点,但要在参考文献中标示出。
4.7 写好摘要、引言、正文和结论
4.7.1 摘要
摘要是论文的高度概括与浓缩,要用简明的语言将研究的目的、研究的过程、采用的方法、得到的结果及得出的结论表达清楚。摘要的第一句话不要与题目重复,不要对所做的研究进行评论与注释,也不要泛泛而谈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和意义,更不要使用引用文献和图表。
4.7.2 引言
引言是科技论文的开篇,是交待为什么要从事该项研究,研究的目的和对象是什么,最终要解决什么问题等。它包括论文写作的背景,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针对该问题将展开怎样的研究,分析和论证时将采取什么方法或手段,得出的结论又是什么等。引言不需要详细叙述所研究的内容,背景的介绍也不宜太多,最要避免与摘要重复。
4.7.3 正文
正文是整篇论文的精华所在。要详细介绍研究的方案或方法是什么,进行了哪些实验或仿真,采用了哪些材料、工艺或手段,使用了什么装备,研究的步骤和程序又是什么,最后得到了什么结果等。正文一定要详细描写实验或仿真的条件、方法、过程以及得到的数据或图表结果等,并采用科学的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
4.7.4 结论
结论是总结采用什么方法研究了什么,得到了哪些结论,与前人研究相比有何不同,以及该研究应用于实践后产生了怎样的效果,有何实用价值等。在撰写时要避免结论与摘要或引言雷同,也不要进行自我评价,说些“填补国内外空白”之类的评语。结论写得好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5 结束语
电子工程类论文是一种科技论文,因其专业的特殊性,其写作内容也有着自身的特点,它突出的是电子科学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因此文章要具有科学性,要经得起实践的验证。对造成论文被退稿和退修的原因进行分析,有助于作者明确电子工程类论文的撰写要求,提高论文的撰写质量,从而避免论文被退稿,同时也可以减少被退修的次数。
参考文献(略)
萤火虫696969
近日,一则“熟蛋返生论文作者发声”的消息,引发了广大网友们的热议,在网上闹的沸沸扬扬。我们知道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人们的文化水平都是越来越高了,绝大部分人都是受过基本教育,现在的00后基本是受过高等教育的。而我们都知道,煮熟的鸡蛋,那是不可能孵出小鸡的。而近日呢,却又一个职业技术学校的校长,发表了一篇论文,说煮熟的鸡蛋可以孵化,而且还被登上了学术期刊,这个是非常可笑的一件事情,甚至还被央视点名批评了,这个事情呢,让我想起了之前的一个类似的事件,叫做“量子波动阅读”,这个东西也是跟这个煮熟鸡蛋反生一样十分的扯淡,一本书可以在几面之内就看完,可以说简直就是来搞笑的,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
一.鸡蛋可以反生吗
首先,鸡蛋煮熟了肯定是不可能反生然后孵化的,被煮熟的鸡蛋,里面的很多生命元素都被破坏了,那怎么可能还会恢复成原样呢?
二.人死也不可复生
就像是人死也不能复生,生命体征都没有了,心脏都腐坏了,那怎么可能还有办法让他复原呢?
三.总结
所以说,这类明显就是人的东西,反而类似这样的东西他就是有人上当,就是有人愿意买单,就像是量子波动阅读的那些给孩子报名的家长一样,都是一些没有自我思考能力的情况,容易被别人牵着鼻子走。所以凡事我们都要有自己独立思考判断的能力,才不会受了类似的当。
以上就是我对于这个问题所发表的看法,纯属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大家有什么不同的看法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大家一起讨论一下。
小小骷髅
63岁的祝国光博士至今还记得,当初在海外顶级医学期刊上看到有关中药和西药对治疗心肌梗塞疾病具有同等疗效的学术论文时,那种难以言状的兴奋之情。时隔数月,他却惊讶地发现,那些看起来水平非同寻常的学术论文大都是编造的,而且论文的作者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药学院院长、著名中药药理学家李连达、浙大药学院药理实验室主任吴理茂和课题组主要成员。 大约在去年10月底,旅居荷兰的全欧中医药协会联合会副主席祝国光教授在网络上看到有人揭露浙江大学中医学院博士后贺海波论文造假的消息,立即上网搜集了与贺海波相关的一系列学术论文,发现这些发表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上的论文,具有明显的造假痕迹。我们先来看这一组文章的“奥秘”——2008年5月,德国《NSA药理学》杂志刊登以Haibo He(贺海波)为第一作者的文章《丹酚酸B和贝尔普力对小鼠慢性心肌梗塞心脏保护作用的比较》,其他作者包括Limao Wu(吴理茂)、Lianda Li(李连达),其中,吴理茂是李连达主持的浙江大学药学院的药理实验室主任。根据文章所揭示的实验过程,课题组人员对小鼠进行开胸,人为地造成小鼠的心肌梗塞。然后,将这些小鼠分成若干组,分别服用中药丹酚酸B(Salvianolic acidB )和西药贝尔普力(Benazepril)数周时间,采集药理实验数据和病理切片。实验结果显示,丹酚酸B和贝尔普力对治疗心肌梗塞的药理作用是相同的。对于中医学界而言,这篇文章所揭示的药学理论令人振奋,特别是在西方国家,它使得饱受非议的中医大大提升了自身的地位。没想到,这篇文章却因为另一篇文章的发表而出现了“穿帮”的镜头——波兰《药理学通报》杂志2008年第60卷刊登题为《丹酚酸B和贝尔普力对小鼠大面积心肌梗塞心脏保护作用的比较》,作者依次为:Hai-Bo He、Li-Mao Wu、Lian-Da Li等6人。其实验过程和目的与上述文章所反映的情况相同,唯一不同的是,前者针对的是慢性心肌梗塞,后者针对的是急性心肌梗塞。但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实验,实验数据竟然高度一致。“两个不同的实验,对小鼠用药的剂量不同,时间不同,获得的数据却相同,这是绝对不可能的。”祝国光向本报分析说,“要么是只做了一个实验,一篇论文原封不动地拷贝了另一篇论文的数据;要么两个都是假的。至少其中一个是假的。”《NSA药理学》杂志主编米歇尔(Martin C. Michel)教授和《药理学通报》杂志主编拉森(Wladyslaw Lason)教授在接受本报记者书面采访时表示,“剽窃和一稿多投是非常严重的问题,应该严肃处理,因此,我们对贺海波等人发表在我刊的剽窃文章,给予撤销。”进一步的调查,祝国光还发现,2008年3月,荷兰《人种药理学》杂志发表Haibo He、Limao Wu、Lianda Li等7人联合署名的文章《丹酚酸B对于大鼠大面积心肌梗塞的心脏保护作用》,单独论证丹酚酸B治疗心肌梗塞的药理作用。但这篇论文也是假的,其数据完全是从上述以贺海波为第一作者、发表在《NSA药理学》和《药理学通报》上的两篇论文中克隆的。荷兰莱顿大学生物学系主任、《人种药理学》杂志主编Rob Verpoorte教授给本报记者的书面复函说,该篇论文已被撤销,并且就此与浙江大学进行了交涉。此外,2008年3月,由Haibo He、Limao Wu、Lianda Li等7人共同署名的发表于英国《本草疗法研究》的文章,所用的数据也几乎原封不动地移植于上述三篇文章中有的数据。《本草疗法研究》发现这篇论文的造假事实后将其撤销。主编伊丽莎白教授告诉本报记者:“作者使用了其他科学家的数据,我们采取的措施是撤销这篇文章。我们对这起事件非常认真,因为它是科学的欺诈行为。” 上述一系列学术不端行为被揭开,最初源于中国药科大学教授戴德哉的一封揭发信。2008年10月,戴教授致函《本草疗法研究》杂志主编,指该刊2008年第22卷发表的由贺海波、吴理茂、李连达等人署名的有关小鼠心肌梗塞药理实验的文章,是对他的课题组此前已经发表在《国际心血管》杂志上的相关论文的抄袭。而戴德哉就是贺海波的博士生导师。随后,《本草疗法研究》和《国际心血管》两家杂志主编发表联合声明,认定贺海波等人抄袭他人研究成果属于“科学上的欺诈行为” (Scientific Deception),决定将该论文撤销。戴德哉的揭发信仿佛推倒了“多米诺骨牌”,使得与李连达课题组有关的一连串学术不端行为浮出水面。2008年5月,《制药学与药理学》杂志和《白血病和淋巴瘤》杂志发表了两篇文章的标题相近的文章。这两篇文章一个针对的是白血病细胞HL-60,另一个是白血病细胞K562。针对不同细胞进行药理实验的两篇文章的数据,竟然连小数点后面的数字都是相同的,显然,两篇文章至少有一篇是假的。据调查,这两篇文章的第一作者,均系浙江工业大学副教授、李连达所带的在读博士生、课题组成员牛泱平,另两名作者为吴理茂和李连达。除了公开编造实验数据外,李连达课题组还有多次一稿多投的记录,包括将国外发表的论文“出口转内销”,再次发表于中国学术媒体。根据学术界的通行规则,剽窃、造假、一稿多投等均属于学术不端行为。不知出于何种动机,主要以贺海波为第一作者的这批涉嫌学术不端的论文,署名形式不断变换。以李连达为例,他的名字出现在国外学术期刊上就有下列多种拼写法:Lianda Li、Lian-Da Li、Lian 、LIAN-DA LI、Li LD等,包括他的课题组实验室主任吴理茂博士在内的研究人员,署名形式也都与此相似。一位熟知内情的学者认为,如果来自同一课题组的学术论文存在编造实验数据或者将一次实验复制到多个论文中,那么,只有将这些论文全部检索出来进行比对才能发现问题。而使用这种令人眼花缭乱的署名,可以躲避在Pubmed(世界最大的美国国立图书馆科学论文数据库)上的检索。据祝国光统计,迄今为止,李连达课题组相关的造假和一稿多投等学术不端的论文已经发现了14篇。 对于发生在自己母校(祝国光本科毕业于浙大)的重大学术不端行为,祝国光受全欧中医药协会联合会委派回国打假,并先后向卫生部、科技部、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中国中医科学院、浙江大学等机构发出具名举报信,但祝表示,迄今为止,只有中国工程院表示收到举报,正在立案调查。浙江大学校长杨卫两次打电话给祝国光,称“造假行为系贺海波个人所为,与李连达院士无关”。那么,这种大规模的学术论文造假出于何种动机?是贺海波个人所为还是李连达课题组集体造假?记者调查发现,上述十几篇问题性论文均注明了研究经费的来源和编号,包括国家级的国家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博士后基金以及浙江省教育厅、科技厅、中医药局等地方性项目经费。既然大部分论文的内容是编造的,就意味着李连达课题组根本没有从事与之相关的实验,那些堂而皇之列出来的项目经费到底是如何使用的?至于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文章所获取的名声,也是不争的事实。最近的一则报道说,浙江大学获得2008年SCI(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各高校等研究性机构学术成果的标中国清华成美国头号博士预备校志)第一名,众多的假论文的积分是否已经被剔除?面对质疑,去年12月2日,浙大校长杨卫致函《NSA药理学》和《本草疗法研究》主编,承认贺海波不仅存在一稿两投的行为,而且“我们也发现了他过去发表的其它论文中存在欺”。但这位校长称,这只是贺的个人所为,他自己已经承认,其他作者并不知道。据此,浙大于去年11月13日将贺海波解聘。1月13日,浙江大学向本报记者发来一份《情况说明》:“贺海波在浙大进行博士后研究期间,其论文存在剽窃、一稿二投、擅署他人名字,擅署基金支持、捏造知名专家帮助修改英文的事实等学术不端行为……”《情况说明》称:“论文造假事件主要是李连达院士所带的博士后贺海波个人行为,其他作者并不知情。”“国外的这些期刊并没有刊登,只是录用。”有关人士表示,这只是初步结论,校方目前还在继续调查。祝国光教授对浙江大学的调查结论提出了六点疑问。第一,这么多的论文发表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为何至今没有任何课题组成员对署名提出异议;第二,论文所反映的科研设计、思路、实验方法及项目,实验选择及搭配都有很高水平,英文水平也很好,决非出自博士后学生一人之手;第三,在欧洲学术期刊发表论文每篇要支付300至500欧元版面费,粗略计算,十几篇论文需要3万至5万元人民币,非贺海波力所能及;第四,论文从寄出到正式发表,一般都会经过多次修改,从论文的通讯联系人都是实验室主任吴理茂这一事实看,认为是贺海波擅署他人名字,而其他作者不知道缺乏说服力;第五,英国雷丁大学华人学者马玉玲在事发后向《本草疗法研究》杂志主编玛丽亚教授书面证实,2007年初,她的老师李连达将吴理茂等人介绍给她,希望给他们提供帮助;第六,论文都已经正式发表,有具体的出版日期、序号、页码,怎么能说没有刊登呢?祝国光教授现已经回到芬兰。祝告诉记者,除上述14篇论文外,他和其他学者最近又陆续发现了与李连达课题组相关的其他有造假嫌疑的论文,并将采取进一步行动。这位学者转述全欧中医药协会联合会的呼吁:到底是贺海波的个人行为还是有组织的造假,应当成立独立的调查机构,彻底查清事实真相。
多彩装修
山东师范大学最厉害的教授
学术十杰
【学术十杰】山东师范大学第三届博士研究生“学术十杰”风采展
徐振国
教育学部2016级教育技术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师从张冠文教授。在校期间,共发表学术论文17篇,其中CSSCI 论文5篇,EI 论文4篇;主持校级课题3项,参与科研项目6项。读博期间荣获5项省部级奖励,4项校级奖励。
侯洁
教育学部2015级教育学原理专业博士研究生,师从张茂聪教授。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5篇,其中CSSCI期刊3篇,中文核心期刊2篇,1篇被《新华文摘》论点摘编、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参与国家社科基金2项,荣获国家奖学金。
孙天蕾
马克思主义学院2013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博士研究生,师从崔永杰教授。读博期间,发表10余篇学术论文;独立撰写专著1部,主编1部,参编2部;主持1项省级社科规划项目、4项厅级社科项目、1项名校工程项目、1项研究基地项目、1项科研团队项目,参加1项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
孙连五
文学院2016级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师从李宗刚教授。在《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华文文学》《传记文学》《中华读书报》等刊物发表文章10篇,其中CSSCI期刊1篇,主持2018年山东师范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项目1项,荣获2017年国家奖学金。
李崇辉
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2017级凝聚态物理专业博士研究生,师从满宝元教授,以第一作者发表SCI期刊论文4篇,其中一区2篇,二区2篇,总影响因子大于17。另外参与发表SCI期刊论文22篇。主持山东师范大学科研创新基金项目1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项。荣获2016年校优秀研究生。
张艳
化学化工与材料科学学院2016级分析化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师从张春阳教授。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1项,以第一作者发表SCI文章4篇,包括3篇Analytical Chemistry (IF: 6.320)和1篇 Chemical Communications (IF: 6.319),获山东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孙宇慧
化学化工与材料科学学院2016级分析化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师从唐波教授。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以单独一作和共同一作发表SCI论文2篇,含nature communications 1篇(影响因子为12.124);参与发表SCI论文3篇,影响因子均大于8.0;参与国家级课题2项,省部级课题1项,入选山东师范大学“博士学术新人培育计划” ,荣获国家奖学金。
李婷
生命科学学院2015级动物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师从安利国教授。在校期间,已发表篇SCI期刊学术论文5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在SCI期刊发表论文1篇。曾获得“国家奖学金”,被评为“山东师范大学优秀研究生”等。
赵传松
地理与环境学院2015级人文地理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师从任建兰教授。研究领域为旅游地理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在学期间共发表学术论文6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在CSSCI期刊发表论文3篇,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篇。
田雨
心理学院2016级基础心理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师从高峰强教授。博士期间,以第一作者在SSCI一区期刊发表论文1篇,在SSCI二区发表论文3篇。入选山东师范大学“博士学术新人培育计划”,荣获2017年国家奖学金。
山东师范大学最厉害的教授 学术十杰 【学术十杰】山东师范大学第三届博士研究生“学术十杰”风采展 徐振国 教育学部2016级教育技术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师从张冠文教
其实主要是因为他写的这一篇毕业论文不是特别的好,比较的搞笑,所以受到大家的关注
这在哲学上是经验论的两个难题之一。第一个难题是休谟难题,指个别的经验证明不了普遍必然的真理,即实验只能告诉我们过去如此和现在如此,但未来是不是还是如此在逻辑上没
他的教育模式新颖,不拘一格,认为教育是国家兴旺之根本,是国家富强之根基。教育思想灵活,兼容并包,不因学术争议而排斥,广泛吸收各家所长。“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
中国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时期,各阶级、集团及其军事家和军事论著者对于战争与军队问题的理性认识。它随着社会的前进、战争的发展而不断深化。 产生时期公元前21世纪(